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蔡史印:公益不是计划,源于那份对纯真快乐的震撼
“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全职去做公益”,蔡史印在回忆之前的人生轨迹时,公益在其往昔的生活和人生规划中,似乎是无迹可寻。很难去理解,出生于一个企业世家,一路从国内名牌大学念到美国的MBA,毕业后一直打拼到知名外企的亚太区CTO的蔡史印,公益似乎根本与她的人生不着边界。勉强与公益搭边的事情,是曾经参加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与孤儿结对子,那是公司人人都在做的事情。对于一个黑人小女孩,给予爱和关注,这其实是理所当然。蔡史印在回忆过往时,反复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专职做公益。
停留,往往是一个极简单和纯粹的震撼,就可以让人生轨迹改变航向。
故事铺垫于2008年,商界的蔡史印在奥地利认识了西藏盲童学校校长兼创办人萨布瑞亚·田贝肯,他是后来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这位来自德国的视障人士,于14年前在中国发明了盲藏文,并创办了西藏至今唯一的一家盲童学校,免费提供给西藏孩子知识教育和生存技能,被称作“西藏孩子的眼睛”。
2009年,蔡史印的一次停留,便是人生的一次大转向。偶然一次自驾去西藏“自虐”,遇见了来自盲童学校的震撼,从此开启了蔡史印致力于让视障者用黑暗与社会对话的征程。
那份震撼到底是什么呢?“盲童学校的孩子似乎什么都没有,却是我所遇到过的最快乐的人”,“而什么都有的人,却整天在抱怨。”这种与她原有观念的冲击,让她停留,开始做盲童学校的义工,直到现在她仍负责盲童学校对外关系和政府关系、筹款等。于是,她的人生不再向往和信仰高档和奢华,包括曾经一直梦想的fashion生活和事业。曾经穿戴名牌,享受高端的生活,并没有带给她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快乐,反而让她觉得自己的辛勤工作只是“让富人更富”,“我们会用很多钱买一件衣服,但是同样这钱可以给所有盲童学校孩子买冬衣。”理念的冲击,促使她暂停了自己2008年在德国开办的时尚企业。
对话社会:黑暗中的对话,社会企业家的探索
对于盲童学校的孩子,无论他们再聪明,我们给予他们再多的帮助,毕业后在中国,盲人唯一的就业出路就是按摩。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以及其他弱势群体?史印明明看见,盲人在有电脑读屏软件等各种发达的工具后几乎什么都能做,但却得不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问题考问着蔡史印,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社会:
也是不经意的一次对话,那是蔡史印在亚特兰大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在体验过后,她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歧视和偏见,而需要改变偏见则需要对话。据统计,有一千四百多万人口的成都,注册在案的盲人有83000多名,但只有一所可以容纳一百名学生的盲童学校。蔡史印认为,要做的不仅是单纯地开办一两所盲人学校,提供一两个工作岗位给残疾人,而是尝试着去扭转整个社会的观念,带来一种平等的理念。“用一个宽容、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和我们不同的人。”
但是,这个对话怎么建立呢?人对与自己不同的人,白领对蓝领,农村对城市,正常人对残障人士,都会有强烈的偏见。黑暗中的同理心,便给了我们一个与视障者对话的平台。在黑暗中,体验者与视障者角色互换,体验者通过暂时的弱势,需要视障者相应的引导和帮助,这个对话的平台便建立了。
根据“黑暗中对话”组织统计,100%的体验者在5年之后都不会忘记这个小型的交流会及导游的名字,90%的人会自觉地更加关注盲人的生活,34%的人愿意再次参加。
黑暗中对话(DiD,Dialogue in the Dark),这是一家创办于1988年、总部设在德国的社会企业,意在通过健全人在全黑环境下的体验,消除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并为盲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2010年,蔡史印加入了DiD在德国汉堡的总部,成为其全球的首席运营官COO,并把它引入中国内地,已在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广州等地开设了工作坊。
对于社会企业,蔡史印觉得那是大的趋势。它使公益能自我造血,自负盈亏,产生收益,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从公益项目到盈利企业的转型,社会企业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混合型,四不像?世界各地的社会创业家们都在寻找正确、成功的模式。
对于黑暗中对话,其盈利模式为体验馆的门票和连锁加盟。目前已经在38个国家设立了黑暗中对话体验馆连锁。
社会企业的连锁加盟,与商业连锁的不同,在于其加盟对象。它的加盟对象主要包括公益组织、学校、社会企业家等,致使它不能像商业连锁,严格的及时收回加盟费用和进行相应的商业管理,例如社会企业的连锁,即使赔钱了也不可以关掉。
但对于连锁加盟,却不失为复制推广公益项目的模式。蔡史印认为,社会企业连锁的探索,应学习商业连锁的经营,如麦当劳、星巴克。
社会企业的连锁也需要专业化、企业化的运作,应该有员工激励机制,否则很难维持员工持久的热情,虽然也可以靠信仰,但目前中国大部分人都没有。而无论公益组织还是社会企业,都应该建立绩效评估、科学的管理机制,不引起团队的内部消耗。
在蔡史印加入DiD两年期间,她成功使得DiD在全球的运营实现了内部收支平衡。在运营方面,需要用商业的语言与加盟商对话。尤其在美国的经历:DiD的创办人虽具有卓越的创造力,却不是做商业的。因加盟商是强大的上市公司,总部与其没有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加盟商在缴纳加盟费后,完全不理睬总部的理念和相关的管理。而用商业的语言与其对话,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使得社会企业的运作需要非常专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平等对话,社会企业应当更加注重专业性,才能更健康的生长。
对话中国:黑暗中对话的黑暗摸索
对于DiD在中国的发展,主要面临的是山寨和本土化的问题。
2007年,黑暗中对话在中国就已经开始尝试,先后遇到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山寨问题;与深圳公益组织的合作也遇到付款的纠纷;与世博会的合作只要名字不要理念;最后有较成功的香港模式和上海恩派邀请的孵化落地模式。
对于山寨问题,这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比较反感的地方。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山寨也存在品质不高、操作不规范、理念等不吻合的问题。蔡史印曾经找过北京两家DiD的山寨机构对话,对于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做指正,希望能规范DiD在中国的运营和发展,但山寨问题在中国仍然存在。 香港的成功模式,因为是完全商业运作,唯一挑战部分在销售。而在中国大陆,则需真正理解中国内地文化和操作模式的人,这是许多国际组织来中国本土化问题。
在中国,残障人士的待遇和生活较于世界其他地方都较低,盲人几乎不敢出门。蔡史印认为,这个社会对于残障者,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和对话。以此同时,社会对社会企业的接受程度很低。中国传统社会观念觉得公益应是慈善捐赠,应免费,而政府方面认为对于残障者的慈善关怀就是做培训。而蔡史印则指出,对话平台的建立进而促使理念的改变,才是更关键的。
深感于自己在中国的担负和需要,蔡史印于2011年10月份辞去DiD总部职务,开始在中国上海建立DiD独立加盟连锁。“不同于香港,社会企业在中国大陆的运作,更需要社会组织,企业和政府的支持。”蔡史印说。
上海黑暗中对话于2012年注册成功,主要靠卖工作坊给企业、政府和组织,今后将融合体验馆进行运作。而这个过程中,黑暗中对话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广泛的和企业、政府和当地的NPO进行合作和展示,这已经使得上海黑暗中对话在全国各地有了比较好的运营基础,也获得了来自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的认可,这便是社会企业品牌的运营。
对话未来:“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谈及未来,蔡史印说:“上海的体验馆,预计2012年年底会开放,会增加到20-30人的团队;同时,还会分别在深圳、成都、北京等地开设分部。”
“对于愿景,在未来2-3年内,我们会在各地退出黑暗中对话的体验馆,更多的小型的体验连锁机构及各种黑暗中的体验活动,如暗中音乐会,暗中品酒会,暗中派对,暗中咖啡等等,这能带给更多盲人就业,每个连锁会增加至少5-8人视障者的人力需求;同时,能让黑暗中对话到社区,让更多人去体验。”
说到这里,在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后,蔡史印突然很兴奋,眼睛里闪着光。
基督徒的蔡史印常说,往往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心灵盲了。虽然,残障人士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仍然很暗淡,几乎得不到社会大众的平等认可和对待,但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小步,每个工作坊的体验,都是一次光的播散和社会的进步。
在某些人眼中,蔡史印也许是个失败者,她这样没日没夜工作,却成了没有工资的“剩女”。但是她相信成功的标准不是赚了多少钱,或是爬到多么高位,而是通过她的工作可以改变或影响多少人的生活。幸福也不只是有一张可以用来炫耀的全家福照片或是有一个“高富帅”老公,而是由内而外的满足。 “现在的我,不需要物质的东西带给我快乐,每天这样简单充实就很快乐。”这便是盲童学校孩子给她的顿悟:简单的快乐,守望上帝恩赐的幸福。
《圣经》云:“要有光!”便有了光。与黑暗的对话,遇见幸福和光。
“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全职去做公益”,蔡史印在回忆之前的人生轨迹时,公益在其往昔的生活和人生规划中,似乎是无迹可寻。很难去理解,出生于一个企业世家,一路从国内名牌大学念到美国的MBA,毕业后一直打拼到知名外企的亚太区CTO的蔡史印,公益似乎根本与她的人生不着边界。勉强与公益搭边的事情,是曾经参加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与孤儿结对子,那是公司人人都在做的事情。对于一个黑人小女孩,给予爱和关注,这其实是理所当然。蔡史印在回忆过往时,反复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专职做公益。
停留,往往是一个极简单和纯粹的震撼,就可以让人生轨迹改变航向。
故事铺垫于2008年,商界的蔡史印在奥地利认识了西藏盲童学校校长兼创办人萨布瑞亚·田贝肯,他是后来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这位来自德国的视障人士,于14年前在中国发明了盲藏文,并创办了西藏至今唯一的一家盲童学校,免费提供给西藏孩子知识教育和生存技能,被称作“西藏孩子的眼睛”。
2009年,蔡史印的一次停留,便是人生的一次大转向。偶然一次自驾去西藏“自虐”,遇见了来自盲童学校的震撼,从此开启了蔡史印致力于让视障者用黑暗与社会对话的征程。
那份震撼到底是什么呢?“盲童学校的孩子似乎什么都没有,却是我所遇到过的最快乐的人”,“而什么都有的人,却整天在抱怨。”这种与她原有观念的冲击,让她停留,开始做盲童学校的义工,直到现在她仍负责盲童学校对外关系和政府关系、筹款等。于是,她的人生不再向往和信仰高档和奢华,包括曾经一直梦想的fashion生活和事业。曾经穿戴名牌,享受高端的生活,并没有带给她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快乐,反而让她觉得自己的辛勤工作只是“让富人更富”,“我们会用很多钱买一件衣服,但是同样这钱可以给所有盲童学校孩子买冬衣。”理念的冲击,促使她暂停了自己2008年在德国开办的时尚企业。
对话社会:黑暗中的对话,社会企业家的探索
对于盲童学校的孩子,无论他们再聪明,我们给予他们再多的帮助,毕业后在中国,盲人唯一的就业出路就是按摩。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以及其他弱势群体?史印明明看见,盲人在有电脑读屏软件等各种发达的工具后几乎什么都能做,但却得不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问题考问着蔡史印,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社会:
也是不经意的一次对话,那是蔡史印在亚特兰大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在体验过后,她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歧视和偏见,而需要改变偏见则需要对话。据统计,有一千四百多万人口的成都,注册在案的盲人有83000多名,但只有一所可以容纳一百名学生的盲童学校。蔡史印认为,要做的不仅是单纯地开办一两所盲人学校,提供一两个工作岗位给残疾人,而是尝试着去扭转整个社会的观念,带来一种平等的理念。“用一个宽容、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和我们不同的人。”
但是,这个对话怎么建立呢?人对与自己不同的人,白领对蓝领,农村对城市,正常人对残障人士,都会有强烈的偏见。黑暗中的同理心,便给了我们一个与视障者对话的平台。在黑暗中,体验者与视障者角色互换,体验者通过暂时的弱势,需要视障者相应的引导和帮助,这个对话的平台便建立了。
根据“黑暗中对话”组织统计,100%的体验者在5年之后都不会忘记这个小型的交流会及导游的名字,90%的人会自觉地更加关注盲人的生活,34%的人愿意再次参加。
黑暗中对话(DiD,Dialogue in the Dark),这是一家创办于1988年、总部设在德国的社会企业,意在通过健全人在全黑环境下的体验,消除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并为盲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2010年,蔡史印加入了DiD在德国汉堡的总部,成为其全球的首席运营官COO,并把它引入中国内地,已在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广州等地开设了工作坊。
对于社会企业,蔡史印觉得那是大的趋势。它使公益能自我造血,自负盈亏,产生收益,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从公益项目到盈利企业的转型,社会企业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混合型,四不像?世界各地的社会创业家们都在寻找正确、成功的模式。
对于黑暗中对话,其盈利模式为体验馆的门票和连锁加盟。目前已经在38个国家设立了黑暗中对话体验馆连锁。
社会企业的连锁加盟,与商业连锁的不同,在于其加盟对象。它的加盟对象主要包括公益组织、学校、社会企业家等,致使它不能像商业连锁,严格的及时收回加盟费用和进行相应的商业管理,例如社会企业的连锁,即使赔钱了也不可以关掉。
但对于连锁加盟,却不失为复制推广公益项目的模式。蔡史印认为,社会企业连锁的探索,应学习商业连锁的经营,如麦当劳、星巴克。
社会企业的连锁也需要专业化、企业化的运作,应该有员工激励机制,否则很难维持员工持久的热情,虽然也可以靠信仰,但目前中国大部分人都没有。而无论公益组织还是社会企业,都应该建立绩效评估、科学的管理机制,不引起团队的内部消耗。
在蔡史印加入DiD两年期间,她成功使得DiD在全球的运营实现了内部收支平衡。在运营方面,需要用商业的语言与加盟商对话。尤其在美国的经历:DiD的创办人虽具有卓越的创造力,却不是做商业的。因加盟商是强大的上市公司,总部与其没有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加盟商在缴纳加盟费后,完全不理睬总部的理念和相关的管理。而用商业的语言与其对话,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使得社会企业的运作需要非常专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平等对话,社会企业应当更加注重专业性,才能更健康的生长。
对话中国:黑暗中对话的黑暗摸索
对于DiD在中国的发展,主要面临的是山寨和本土化的问题。
2007年,黑暗中对话在中国就已经开始尝试,先后遇到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山寨问题;与深圳公益组织的合作也遇到付款的纠纷;与世博会的合作只要名字不要理念;最后有较成功的香港模式和上海恩派邀请的孵化落地模式。
对于山寨问题,这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比较反感的地方。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山寨也存在品质不高、操作不规范、理念等不吻合的问题。蔡史印曾经找过北京两家DiD的山寨机构对话,对于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做指正,希望能规范DiD在中国的运营和发展,但山寨问题在中国仍然存在。 香港的成功模式,因为是完全商业运作,唯一挑战部分在销售。而在中国大陆,则需真正理解中国内地文化和操作模式的人,这是许多国际组织来中国本土化问题。
在中国,残障人士的待遇和生活较于世界其他地方都较低,盲人几乎不敢出门。蔡史印认为,这个社会对于残障者,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和对话。以此同时,社会对社会企业的接受程度很低。中国传统社会观念觉得公益应是慈善捐赠,应免费,而政府方面认为对于残障者的慈善关怀就是做培训。而蔡史印则指出,对话平台的建立进而促使理念的改变,才是更关键的。
深感于自己在中国的担负和需要,蔡史印于2011年10月份辞去DiD总部职务,开始在中国上海建立DiD独立加盟连锁。“不同于香港,社会企业在中国大陆的运作,更需要社会组织,企业和政府的支持。”蔡史印说。
上海黑暗中对话于2012年注册成功,主要靠卖工作坊给企业、政府和组织,今后将融合体验馆进行运作。而这个过程中,黑暗中对话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广泛的和企业、政府和当地的NPO进行合作和展示,这已经使得上海黑暗中对话在全国各地有了比较好的运营基础,也获得了来自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的认可,这便是社会企业品牌的运营。
对话未来:“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谈及未来,蔡史印说:“上海的体验馆,预计2012年年底会开放,会增加到20-30人的团队;同时,还会分别在深圳、成都、北京等地开设分部。”
“对于愿景,在未来2-3年内,我们会在各地退出黑暗中对话的体验馆,更多的小型的体验连锁机构及各种黑暗中的体验活动,如暗中音乐会,暗中品酒会,暗中派对,暗中咖啡等等,这能带给更多盲人就业,每个连锁会增加至少5-8人视障者的人力需求;同时,能让黑暗中对话到社区,让更多人去体验。”
说到这里,在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后,蔡史印突然很兴奋,眼睛里闪着光。
基督徒的蔡史印常说,往往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心灵盲了。虽然,残障人士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仍然很暗淡,几乎得不到社会大众的平等认可和对待,但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小步,每个工作坊的体验,都是一次光的播散和社会的进步。
在某些人眼中,蔡史印也许是个失败者,她这样没日没夜工作,却成了没有工资的“剩女”。但是她相信成功的标准不是赚了多少钱,或是爬到多么高位,而是通过她的工作可以改变或影响多少人的生活。幸福也不只是有一张可以用来炫耀的全家福照片或是有一个“高富帅”老公,而是由内而外的满足。 “现在的我,不需要物质的东西带给我快乐,每天这样简单充实就很快乐。”这便是盲童学校孩子给她的顿悟:简单的快乐,守望上帝恩赐的幸福。
《圣经》云:“要有光!”便有了光。与黑暗的对话,遇见幸福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