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会计电算化“3 1 1 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出只有通过加强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等教学环节的具体建设,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3 1 1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3-0103-03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培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会计电算化“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以会计电算化社会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会计电算化“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会计电算化“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是指从会计电算化社会工作岗位认知入手,根据会计电算化社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并以课程实验强化理论提高技能,时间为3个学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指为了弥补课程内虚拟实验的不足,拿出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进行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个“1”是指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在上学期集中进行校内仿真模拟实训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加以解决,同时进行理论延伸、技能强化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适应下一步的社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三个“1”是指进行一个学期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接轨。
三、建立健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适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团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有25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4人,其他1人。企、事业专家5人,注册会计师4人,会计师16名。充分利用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有利条件,3年内通过国内进修、出国考察、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2~4名,培养初步具备“双师”素质的青年教师10名,增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悉企业财务流程的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的总数达到20名。通过示范性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努力将该专业教学团队打造成一支高职特色鲜明,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备“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能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示范作用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1. 专业带头人
从现有专业教师中选拔副高以上职称并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名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安排他们到国内(外)著名培训机构或企业进行技能培训。设立专项资金并配置必要的教科研设备资料,用于支持专业带头人参加学术交流、主持重点课题或参与教学改革。
2. 骨干教师
选拔6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使骨干教师总数达到12人。推广与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培训机构或相关企业进行研修,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理论及技能水平。鼓励具有CPA、CAT等职业资格的教师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活动。
3. 兼职教师
外聘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技术骨干、高层次管理人员以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的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进行指导。一方面使我校的专业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带动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
4. 建立核心课程教学梯队
做到每个核心课程都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双师”骨干教师或名师负责课程的规划建设和质量保证,指导和带动年轻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形成良好的团队工作风气,建成优秀的核心课程教学梯队。
5.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科学规范、优质高效、开拓创新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加强教学检查与质量监控,尤其是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环节的监控管理力度,完善相应监控管理办法,确保教学质量。采取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绩效考核方式,把教师的薪酬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鼓励专业教师在整个专业团队中多作贡献,激励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智慧和潜能,真正做到双向选择,建成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并促进整个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和高效运转。
(二)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及配套教材建设
3年内,我校建设5门院级精品课程,申办2门省级精品课程,加强特色教材和优质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完成4门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1. 打造“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指导下,构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纳税实务、ERP沙盘模拟实训教程等5门课程作为优质核心课程,并以体现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个课程体系的革新。根据教学实际将传统的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为新的财务管理课程;将国家税收与税务会计相结合,整合成纳税实务综合教程;形成由金蝶公司与ERP沙盘专任教师联合开发,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教程等。
2. 促进精品课程建设
依照“以他方为中心”工学交替的“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即Excel与财务管理)在两年内建成院级精品课程,争取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即Excel与财务管理)在3年内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三)建设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以自主研发的项目为驱动,建设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校内仿真实验室(中心)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1. 建设校内实训室
完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在现有的一个手工账模拟试验室的基础上,再构建3个手工账实习室,并购买必需的实习工具;增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构建4~6个机房用于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电算化实习、实训,购买安装金蝶、用友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和金蝶财务分析软件;购建两个ERP沙盘综合模拟实训室;购建两个企业纳税实务模拟实训室。
2.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他方为中心”的原则,并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真正成为“实训基地”,而非“实看基地”。具体如下:①改善现有福源集团公司、商电铝业集团、商丘天工制药有限公司、商丘广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增加每期顶岗实习人次。②选择合适的制造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合作单位,共建实训基地。3年内,力争与30家企业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充足的岗位。③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制度建设,确保校外实训基地运行通畅,加强校外实训管理,实现校企双赢。
3. 完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强化技能培训效果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环节:课程实习—校内集中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课程实习:一体化教学方式,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模式。
(2)校内集中实训:模块化模拟训练、综合模拟训练,达到仿真效果。
(3)校外顶岗实习:全真工作环境下的一线实际工作。
(4)制定课程实习、校内集中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训练标准、实习指导手册及考核标准。
(5)职业资格考试与对应教学课程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使获得证书与获得职业技能同步。
(6)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实现各专业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我们要制定和细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制度,拟定科学合理的实训评定标准,开发研制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税收实务、财务分析、沙盘演练等5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指导手册。加强校内实践型教师的培训,跟踪考察校外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提高实验、实训质量,全面强化实验、实训内涵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006.
[2]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 2005.
[3] 杜学森.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 教育与职业,2007(11).
[4]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构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3 1 1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3-0103-03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培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会计电算化“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以会计电算化社会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会计电算化“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会计电算化“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是指从会计电算化社会工作岗位认知入手,根据会计电算化社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并以课程实验强化理论提高技能,时间为3个学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指为了弥补课程内虚拟实验的不足,拿出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进行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个“1”是指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在上学期集中进行校内仿真模拟实训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加以解决,同时进行理论延伸、技能强化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适应下一步的社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三个“1”是指进行一个学期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接轨。
三、建立健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适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团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有25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4人,其他1人。企、事业专家5人,注册会计师4人,会计师16名。充分利用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有利条件,3年内通过国内进修、出国考察、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2~4名,培养初步具备“双师”素质的青年教师10名,增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悉企业财务流程的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的总数达到20名。通过示范性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努力将该专业教学团队打造成一支高职特色鲜明,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备“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能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示范作用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1. 专业带头人
从现有专业教师中选拔副高以上职称并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名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安排他们到国内(外)著名培训机构或企业进行技能培训。设立专项资金并配置必要的教科研设备资料,用于支持专业带头人参加学术交流、主持重点课题或参与教学改革。
2. 骨干教师
选拔6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使骨干教师总数达到12人。推广与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培训机构或相关企业进行研修,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理论及技能水平。鼓励具有CPA、CAT等职业资格的教师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活动。
3. 兼职教师
外聘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技术骨干、高层次管理人员以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的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进行指导。一方面使我校的专业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带动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
4. 建立核心课程教学梯队
做到每个核心课程都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双师”骨干教师或名师负责课程的规划建设和质量保证,指导和带动年轻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形成良好的团队工作风气,建成优秀的核心课程教学梯队。
5.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科学规范、优质高效、开拓创新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加强教学检查与质量监控,尤其是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环节的监控管理力度,完善相应监控管理办法,确保教学质量。采取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绩效考核方式,把教师的薪酬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鼓励专业教师在整个专业团队中多作贡献,激励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智慧和潜能,真正做到双向选择,建成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并促进整个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和高效运转。
(二)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及配套教材建设
3年内,我校建设5门院级精品课程,申办2门省级精品课程,加强特色教材和优质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完成4门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1. 打造“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指导下,构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纳税实务、ERP沙盘模拟实训教程等5门课程作为优质核心课程,并以体现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个课程体系的革新。根据教学实际将传统的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为新的财务管理课程;将国家税收与税务会计相结合,整合成纳税实务综合教程;形成由金蝶公司与ERP沙盘专任教师联合开发,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教程等。
2. 促进精品课程建设
依照“以他方为中心”工学交替的“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即Excel与财务管理)在两年内建成院级精品课程,争取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即Excel与财务管理)在3年内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三)建设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以自主研发的项目为驱动,建设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校内仿真实验室(中心)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1. 建设校内实训室
完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在现有的一个手工账模拟试验室的基础上,再构建3个手工账实习室,并购买必需的实习工具;增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构建4~6个机房用于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电算化实习、实训,购买安装金蝶、用友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和金蝶财务分析软件;购建两个ERP沙盘综合模拟实训室;购建两个企业纳税实务模拟实训室。
2.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他方为中心”的原则,并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真正成为“实训基地”,而非“实看基地”。具体如下:①改善现有福源集团公司、商电铝业集团、商丘天工制药有限公司、商丘广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增加每期顶岗实习人次。②选择合适的制造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合作单位,共建实训基地。3年内,力争与30家企业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充足的岗位。③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制度建设,确保校外实训基地运行通畅,加强校外实训管理,实现校企双赢。
3. 完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强化技能培训效果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环节:课程实习—校内集中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课程实习:一体化教学方式,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模式。
(2)校内集中实训:模块化模拟训练、综合模拟训练,达到仿真效果。
(3)校外顶岗实习:全真工作环境下的一线实际工作。
(4)制定课程实习、校内集中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训练标准、实习指导手册及考核标准。
(5)职业资格考试与对应教学课程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使获得证书与获得职业技能同步。
(6)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实现各专业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我们要制定和细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制度,拟定科学合理的实训评定标准,开发研制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税收实务、财务分析、沙盘演练等5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指导手册。加强校内实践型教师的培训,跟踪考察校外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提高实验、实训质量,全面强化实验、实训内涵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006.
[2]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 2005.
[3] 杜学森.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 教育与职业,2007(11).
[4]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构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