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主的学科,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探讨语文知识。教学改革也引入了生活化的教学概念,这对提升整个教学质量都是非常关键的。从加强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加强教学策略的生活化;加强学习,树立生活化理念;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五个方面展开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2-011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2.07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已经刻不容缓。那么,教师该怎样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呢?
一、加强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在上新课前,教师都应做好课程准备工作,要贯彻将生活教育与课本教学相联系的理念,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课文《死海不死》时,为强化學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开展课堂实验,通过实验的方法展开教学。具体做法如:选择两个模样相同的杯子,并倒入同等容量的水,再在一个杯子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待食盐真正溶化以后,再把两个大小一样的鸡蛋分别放到两个杯子之中,然后,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此时,我们能发现盐水杯中的鸡蛋是漂浮在水上的,但是,没有放盐水的杯中的鸡蛋已经沉到了杯底。简单的实验操作直观明了地说明:盐水的浮力是远远超过清水的浮力的。待实验完毕后,师生一起探究课本知识,既能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生活小常识,也能令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加强教学策略的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改革是关键。建立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将其融入到生活中去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利于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语文学科之魅力,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在学习民俗风情单元《中秋咏月诗三首》时,可利用多媒体先为学生播放一曲《明月几时有》,让同学们置身到一种宁静的情境当中,更容易使他们进入到课文设定的情境中探究文章的中心。在欣赏贾平凹先生的《月迹》一文时,先播放一首儿歌《月亮船》,拉近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孩子们寻找月亮痕迹的情景。
三、加强学习,树立生活化理念
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课程所选的文章为主,有一定的枯燥性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学习一些具有深度的文章时,学生通常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文章内容的中心,从而大大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不够积极。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都能轻松、从容地面对语文学习,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寻找生活的影子,让他们学会借助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文知识。例如,在分析《马》和《狼》这两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这两种动物的特点,运用电视、网络等的描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了解这两种动物,更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这两篇文章时带着清晰的学习思路。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降低了教学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十分重要,愉悦的教学情境模式的建立更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其中,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便是常用到的一种模式。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在课堂外也能学习知识,思考问题,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例如,《伤仲永》一文是文言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把文章的大概内容贴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讲解,效果更佳。比如,城市学生对农村环境的陌生,需要学习适应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常生活。这些例子是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相符的,都体现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更有效地探讨本文创设了好的生活化情境。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他们去演一个情景剧,以《伤仲永》这篇课文作为参照物,加深学生对中心内涵的理解,而且还将知识和生活相融合,实现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运用生活,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生活化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同样离不开实践,没有实践,学生就不能真正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展开。学生要想深入了解阅读,必须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语文课改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需要,将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实践,将语文知识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升华学生的阅读和情感体验。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感受语文和生活的关联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体验,还易于形成生活感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学习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植物,再借助网络、报纸、书籍等途径多收集一些与之相关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阐释植物。通过生活经验,同学们收集到多种自然植物,并配以生活化的语言阐释,诸如:万年青,代表着青春不凋谢;玫瑰的花语是爱;康乃馨代表着母爱等。从生活经验出发,以此来吸引学生,提升他们的生活实践,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更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内容,不断实现自我知识的扩充,提高自我技能和素养。
总体而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能把学生引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之中,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打开学生独特的心灵大门,让他们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真理。生活的本质就是一门语文课,语文课堂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语文教学需要联系生活、亲近生活、并融入到生活之中,这样,才能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杜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5).
[2] 周勇晖.初中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策略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3] 陈艺娟.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4] 王大伟.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2-011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2.07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已经刻不容缓。那么,教师该怎样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呢?
一、加强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在上新课前,教师都应做好课程准备工作,要贯彻将生活教育与课本教学相联系的理念,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课文《死海不死》时,为强化學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开展课堂实验,通过实验的方法展开教学。具体做法如:选择两个模样相同的杯子,并倒入同等容量的水,再在一个杯子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待食盐真正溶化以后,再把两个大小一样的鸡蛋分别放到两个杯子之中,然后,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此时,我们能发现盐水杯中的鸡蛋是漂浮在水上的,但是,没有放盐水的杯中的鸡蛋已经沉到了杯底。简单的实验操作直观明了地说明:盐水的浮力是远远超过清水的浮力的。待实验完毕后,师生一起探究课本知识,既能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生活小常识,也能令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加强教学策略的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改革是关键。建立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将其融入到生活中去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利于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语文学科之魅力,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在学习民俗风情单元《中秋咏月诗三首》时,可利用多媒体先为学生播放一曲《明月几时有》,让同学们置身到一种宁静的情境当中,更容易使他们进入到课文设定的情境中探究文章的中心。在欣赏贾平凹先生的《月迹》一文时,先播放一首儿歌《月亮船》,拉近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孩子们寻找月亮痕迹的情景。
三、加强学习,树立生活化理念
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课程所选的文章为主,有一定的枯燥性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学习一些具有深度的文章时,学生通常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文章内容的中心,从而大大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不够积极。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都能轻松、从容地面对语文学习,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寻找生活的影子,让他们学会借助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文知识。例如,在分析《马》和《狼》这两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这两种动物的特点,运用电视、网络等的描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了解这两种动物,更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这两篇文章时带着清晰的学习思路。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降低了教学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十分重要,愉悦的教学情境模式的建立更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其中,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便是常用到的一种模式。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在课堂外也能学习知识,思考问题,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例如,《伤仲永》一文是文言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把文章的大概内容贴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讲解,效果更佳。比如,城市学生对农村环境的陌生,需要学习适应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常生活。这些例子是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相符的,都体现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更有效地探讨本文创设了好的生活化情境。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他们去演一个情景剧,以《伤仲永》这篇课文作为参照物,加深学生对中心内涵的理解,而且还将知识和生活相融合,实现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运用生活,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生活化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同样离不开实践,没有实践,学生就不能真正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展开。学生要想深入了解阅读,必须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语文课改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需要,将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实践,将语文知识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升华学生的阅读和情感体验。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感受语文和生活的关联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体验,还易于形成生活感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学习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植物,再借助网络、报纸、书籍等途径多收集一些与之相关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阐释植物。通过生活经验,同学们收集到多种自然植物,并配以生活化的语言阐释,诸如:万年青,代表着青春不凋谢;玫瑰的花语是爱;康乃馨代表着母爱等。从生活经验出发,以此来吸引学生,提升他们的生活实践,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更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内容,不断实现自我知识的扩充,提高自我技能和素养。
总体而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能把学生引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之中,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打开学生独特的心灵大门,让他们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真理。生活的本质就是一门语文课,语文课堂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语文教学需要联系生活、亲近生活、并融入到生活之中,这样,才能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杜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5).
[2] 周勇晖.初中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策略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3] 陈艺娟.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4] 王大伟.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