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渗透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发扬壮大。下面,笔者就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1.在介绍历史背景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文学和历史为一家,借助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比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那时的辛弃疾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辛弃疾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中国的诗词文化:“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的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2.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向更深处探究,挖掘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高中生的文化修养。比如,《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解读作品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的座次文化。古代宴会座次讲究尊卑、向位之礼,“向”指的是人和物之所向,即向東还是向西;“位”指的是人和物所在的位置。据《仪礼》记载,室内礼节性的座次,最尊的座位是:在西墙前铺席,坐在席上面向东,即所谓东向坐(座在西面而面朝东);其次是南向坐(座在北面而朝南);再其次是北向坐(座在南而朝北);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座在东面而朝西)。项羽在鸿门宴中就是如此安排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3.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所能传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积极拓展,勇于创新,适时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了解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个名为“了解陶瓷文化”的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有的学生了解到:“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1.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传统文化都隐藏在课文中,在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有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才会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比如《师说》展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良好传统,《陈情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忠孝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优良传统产生的原因,在课堂上积极交流,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切忌单纯讲授知识,而应综观全局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通讲课文,不可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整体着眼,做好教学设计,不能只单纯地讲授相关的知识,而应综观全局,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教学期间,教师要灵活穿插各种教学资源,可以播放视频、音乐,还可以展示图片、文章,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灵活衔接各个教学环节,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适时渗透,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板桥中学)
其他文献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品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天,我醒来时,觉着两条腿也苏醒了!  我高兴地大叫起来,一下子把整个身子都压在
期刊
与传统的结果写作法相比,过程写作法将写作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认知与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一个立足发现而去创作、立足思考而去建构、立足交流而去表达的过程,是更贴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语言习得规律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以题目为“Protecting theenvironment”的写作教学为例,针对基于过程写作法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展开研究与探索。  一、头脑风暴。激发写作灵感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
期刊
要想写出高分作文,我们就要具备较丰富的词汇量、熟练掌握重点句型,并且还要具备较强的构思能力。高中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勤加练习,才有助于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文章将结合实例,谈谈如何提升高中英语写作水平,希望能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  一、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具备足够丰富的词汇量,以及对语法有着深
期刊
古典诗歌是绚丽璀璨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缘情而美,缘情而生,因情而绽放。每一首古典诗歌都是情的高度凝结,智慧的深刻体现,每一字、每一句都闪烁着情的光芒。古典诗歌的情感之美让课堂“美”不胜收,而这一切都源于情之呈现、情之体验。因此,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典诗歌充满或浓郁厚重、或清新
期刊
光劳利是纽约一家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一天早上他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有个人急躁不安地在电话里说,光劳利给他的工厂运去的一车木材都不合格,被拒收了。光劳利立刻动身向那家工厂赶去,一路上想着怎样才能最妥当地应对这种局面。通常,他会找来判别木材质量档次的标准据理力争,力图使对方相信这些木材达到了标准,错的是对方,然而这次他决定改变做法。光劳利赶到工厂,看见对方的采购员和审查员满脸愤怒的样子。光劳利陪他们走到
期刊
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目,其阅读量大、理解的难度也大。目前,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了高考中的“拉分项”。如何解答这类题目,是同学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分析一下如何正确解读现代文中的关键句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联系上下文综合分析  联系上下文是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概括全文或全段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句子的意思。关键句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某一段落的
期刊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简单凝练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段。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扩展语句题是非常难得分的。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扩展语句题的常见题型和解答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连词成句题  我们都知道,句子是由多个词语组成的。连词成句题一般会给考生提供多个词语,让其选择其中的词语,围绕一定的中心,写一段语意完整的话。句子必须积极、向上、发人深省,
期刊
缩短寿命、皮肤老化、精神疾病……近日空氣污染又添了“一宗罪”:导致脱发。新研究发现,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会导致人类头皮上促进头发生长、防止脱发的几种蛋白质水平下降。如果无硅油洗发水也挽救不了你的发际线,不如考虑搬家去空气清新的地方。  如果你为发际线后退而烦恼而你又住在城市里,你可能要考虑搬家了,因为科学家发现,重度污染的环境也许和脱发有关。  在马德里举行的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年会上发表的这项新研
期刊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一个极难谈而又不能不谈的问题。难谈,因为这两个词都是在近代西方才流行,而西方文艺史家对谁是浪漫主义派谁是现实主义派并没有一致的意见。例如,斯汤达尔和巴尔扎克都是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而朗生在他的著名的《法国文学史》里,却把他们归到“浪漫主义小说”章,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德斯在他的名著《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潮》里也把这两位现实主义大师归到“法国浪漫派”。再如,福楼拜还公开反对过人们把他尊
期刊
《诗经》乃“先民的歌唱”。《诗经》的精华主要在“国风”部分,“国风”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真实描绘当时社会风貌的诗歌,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可以说,“国风”里的作品都是当时的“民歌”。而南通的民歌也是江海文化的奇珍,历史悠久,在创作上与“国风”中的不少作品大有相承之迹。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讲解《蒹葭》的过程中,笔者巧妙地将其与南通民歌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美。下面,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