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愿性失业是一种不满足于或放弃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这一问题的产生,可能是由两类因素造成的:一是个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二是外部环境。本文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存在的合理性,最后提出了避免大范围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工作搜寻;劳动力市场分割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9-0168-03
1 绪 论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一般情况下,不充分就业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自愿失业,即一种不满意于已有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第二种情况是有工作能力和就业意愿,但确实找不到工作的非自愿失业情况。(杨宜勇,2000)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失业大学生中大部分是属于自愿性失业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和磨合,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工作,毕业一年后尚未初次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大学生择业难,而非单纯意义上的就业难。避免与非自愿性失业混为一谈,片面地认为大学生供大于求,无业可就,影响国民投资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对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研究较少,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还不够。
2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产生
近5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最高没有超过74%,每年约有1/3的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在这部分大学生中约60%的人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满足已有工作机会而仍在继续寻找他们心目中更好的工作机会。(闵维方,2006)显然,这其中就隐含着一个自愿性失业的问题。自愿性失业者之所以放弃毕业时的就业机会,是因为已有的就业机会低于他们的期望值,同时他们预期到未来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期望值或“心理价位”其实也是一种理性行为,而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盲目行为。这部分自愿性失业者的存在就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不是大学生就业难,而是择业难;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暂时找不到符合自己能力、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们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寻找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3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及自愿性失业的现状分析
3.1 调查对象
本文针对北京G大学25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为研究自愿性失业问题提供一个现实基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6份,回收率为98.4%,其中有效问卷为246份,有效率为100%。这些调查对象中,本科生占41.9%,研究生占58.1%,其中,男生占45.9%,女生占54.1%。文科生占41.1%,理科生占58.9%,调查对象的选取较全面,并不偏激,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
3.2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分析
在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毕业生们带有明显的倾向性,86.2%的人希望留在北京或东部大城市工作,只有28.3%的人愿意去基层或西部工作。通过交谈了解到,其实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也愿意尝试去西部工作,但考虑到户口、工资待遇、未来发展问题上存在诸多问题,损害到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发展空间,所以也就打消这种念头了。
毕业生们普遍对个人发展机会、工作城市、收入、工作稳定这几点最为关注,这也是他们衡量心目中满意的工作的标准,所以他们大部分人尽可能留在大城市里,尽可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内寻找工作,所以势必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自愿性失业。
3.3 对求职过程及看法的调查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都对未来职业发展有过规划,但能付诸实践的并不多。毕业生求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网络、招聘会、亲戚朋友同学提供。由于网络的便捷和信息丰富,使得很多毕业生选择在网上投简历,以节省时间和费用。据统计,他们中44.1%的人参加过1~3次招聘会,49%的人参加过4次以上,他们中有36.2%的人投出10~50份简历,42.3%的人投出100份以上。其中主要是通过网络和招聘会的途径投递简历。52.5%的人得到过1~5次的面试机会,只有3.7%的人没有得到过面试机会。这说明毕业生们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在积极地寻找工作,暂时选择自愿性失业也实属无奈之举。在求职中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社会关系、岗位不足、竞争太激烈、专业面太窄等。在访谈过程中,有不少人表示在毕业后的找工作期间,既不属于学校的管辖范围,又得不到其他社会部门的帮助和管理,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3.4 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现状
在调查对象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的占总人数的66.7%;没有签约,正在找工作的占总人数的33.3%。这部分未签约的人在对今后的计划上,有47.2%的人表示继续找工作直到满意。通过进一步的交谈,这些人中大部分持有自愿性失业的倾向,表示出对已找工作在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上的不满,强调个人的发展空间,他们均表示会继续寻找,不会草率就业。但随着寻找工作时间的加长,他们也会因就业问题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66.3%的人表示偶尔出现,20.2%的人表示经常出现。74.3%的人表示就业压力很大或较大。
由此说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现象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或者说政府的关注点还没有从就业难向择业难的问题转变,学校及社会各界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空白,因此急需出台相关政策或设立相关部门,对在寻找工作期间的自愿性失业者给予帮助和支持。因为,在寻找工作的时间里,毕业生更容易遇到经济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打击,更需要获得相应的辅导和帮助。但就目前来看,毕业后学校就不会再管,而社会上也没有相应的部门提供物质和相关方面的保障,处于三不管地带,状况令人担忧。
4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性原因分析
经济学对个体行动背后经济动因进行探讨。经济学预设了一个具有完全自由意志的行动者,以经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其行为,考虑到雇用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职业搜寻的机会成本问题,人力资本拥有者为了实现个人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短暂的自愿性失业选择是个体经济理性的表现(岳昌君,丁小浩,2003)。
4.2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制度性原因分析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行动不仅嵌入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中,而且受到宏观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所衍生出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如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使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转换成本增高,诱发大学生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第一,户籍制度使高校毕业生工作转换成本增高。为了避免户籍迁移障碍,想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不会考虑去次要市场工作,而选择毕业后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户口暂时保存在学校,以自愿性失业的形式在主要市场进行职业搜寻,等在主要市场找到工作后再将户籍迁入单位所在地。第二,人事制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工作轉换成本增高。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沿海发达地区人才流动要活跃得多,个人与单位间的权、责、利更分明,转换工作的成本较小。第三,档案制度使高校毕业生工作转换成本增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很多事业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卡档案”的方式限制人才的流动(赖德胜,2001)。
4.3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从结构性层面来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情况的存在与我国劳动力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结构性分割密不可分。(倪渊,2008)劳动力市场被分为工资高、工作稳定性强、职业前景好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缺乏保障的次要劳动力市场,由于这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强,特别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因此,许多大学生因拒绝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岳昌君,2004)。
5 相关结论
5.1 大学生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
与其他低教育层次的就业者相比,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大学生们所遭遇的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就业难,而是择业难问题。随着近些年人才竞争压力的加大,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在加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和磨合,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工作,毕业后一年内尚未实现初次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曾湘泉,2004)根据北京G大学某学院2009届毕业生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7月已找到就业单位并签署“三方协议”的毕业生人数是56人占54.4%,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是47人占45.6%,但经过毕业后的回访调查来看,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占35%,在半年内找到工作的占45%,在半年至一年内找到工作的占20%,一年后仍未实现初次就业的人数为零。这说明目前衡量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次性就业率的指标,反映的只是大学生毕业时、而不是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在毕业时暂时失业的大学生并不等于他毕业以后仍然失业,经过一段时期的职业搜寻,其就业满足的概率会比较高,这反映的只是一个寻找工作耗时长短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毕业时的暂时失业,绝大部分情况是一种自愿性放弃或有目的的等待现象,而不是长久性被迫失业。
并且随着选择空间的加大和路径的多元化,大学生在毕业后除了就业之外还可以选择考研、考博、出国等出路,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86.2%的毕业生并不急于草率就业,35%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暂时回避就业问题;而51.4%的人选择继续寻找工作直到满意,或者持继续观望的态度,这也就增加了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情况。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近些年人才竞争压力的加大,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在加长,所耗费的人财物力在增多,在寻找工作期间所承受的各方压力在增大,在毕业后与找到接收单位之前的这段时间实属空白,得不到来自家庭以外的学校或社会各方的管理与疏导,需要我们就此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5.2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面临着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型,这一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十分突出,劳动力资源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由配置,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我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转型过程中特殊制度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所产生的过高的工作转化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极大地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因此从客观因素上看,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产生是相对的,产生于深层的结构性原因(李长安,2006)。
5.3 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系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必然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通过跨国比较,我们发现1995年18~21岁青年高等教育纯入学率意大利、西班牙分别为27.2%、25.6%,美国、加拿大达到了34.7%和37.9%,但大学毕业生毕业一年时的失业率意大利、西班牙分别达到了52%和46%,美国、加拿大却只有6%和11%。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并非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毕业生的失业率就必然越高(杨宜勇,2000)。
但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却会引发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第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很可能导致毕业生工作找寻时间的延长。在我国台湾,也对专科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长期的调查,从统计数字看,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其毕业生毕业时立即就业者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一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增加,却很可能导致毕业生工作找寻时间的延长。第二,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会导致毕业生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在不断下降。毕业生“高才低用”者比例增加。第三,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中过度教育现象不断增加。第四,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展,高校毕业生相对收入将减少。毕业生相对经济地位下降,临时就业者比例增加。
虽然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率降低,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但是毕竟受过高等教育者在我国还是相对稀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以肯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找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获得自己的工作。
6 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客观存在,意味着对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但同时通过上文分析应该看到大学生的这种选择有其自身客观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基于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的预期以及对人才供求比例、市场需求状况等信息掌握得不完全使得他们对工资、就业地域以及行业、企业的偏好是一种理性而并不是完全盲目的行为,是为了取得自身教育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为了缓解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距,为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去就业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清除体制性障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这一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越来越在市场化过程中显示出其弊端。户籍制度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由流动,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外地大学生为了获得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口指标而费尽心力。同时,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户口指标,这也影响了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但可以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开辟道路,而且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第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劳动力的流动成本。为自愿性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物质补贴和社会保障,解决他们在寻找工作期间的经济困难。第四,完善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行职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逐步推行职业教育的课程,建立一个与学校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更为深入、广泛、设计精良的工作本位学习体系,增强学术教育的职业型,将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们毕业后能迅速获得一个高技能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杨宜勇,等.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50-128.
[2]闵维方,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3]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Z2).
[5]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學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6]倪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8).
[作者简介]李爽(1985—),女,汉,北京人,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教育社会学。
[关键词]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工作搜寻;劳动力市场分割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9-0168-03
1 绪 论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一般情况下,不充分就业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自愿失业,即一种不满意于已有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第二种情况是有工作能力和就业意愿,但确实找不到工作的非自愿失业情况。(杨宜勇,2000)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失业大学生中大部分是属于自愿性失业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和磨合,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工作,毕业一年后尚未初次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大学生择业难,而非单纯意义上的就业难。避免与非自愿性失业混为一谈,片面地认为大学生供大于求,无业可就,影响国民投资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对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研究较少,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还不够。
2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产生
近5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最高没有超过74%,每年约有1/3的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在这部分大学生中约60%的人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满足已有工作机会而仍在继续寻找他们心目中更好的工作机会。(闵维方,2006)显然,这其中就隐含着一个自愿性失业的问题。自愿性失业者之所以放弃毕业时的就业机会,是因为已有的就业机会低于他们的期望值,同时他们预期到未来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期望值或“心理价位”其实也是一种理性行为,而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盲目行为。这部分自愿性失业者的存在就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不是大学生就业难,而是择业难;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暂时找不到符合自己能力、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们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寻找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3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及自愿性失业的现状分析
3.1 调查对象
本文针对北京G大学25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为研究自愿性失业问题提供一个现实基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6份,回收率为98.4%,其中有效问卷为246份,有效率为100%。这些调查对象中,本科生占41.9%,研究生占58.1%,其中,男生占45.9%,女生占54.1%。文科生占41.1%,理科生占58.9%,调查对象的选取较全面,并不偏激,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
3.2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分析
在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毕业生们带有明显的倾向性,86.2%的人希望留在北京或东部大城市工作,只有28.3%的人愿意去基层或西部工作。通过交谈了解到,其实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也愿意尝试去西部工作,但考虑到户口、工资待遇、未来发展问题上存在诸多问题,损害到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发展空间,所以也就打消这种念头了。
毕业生们普遍对个人发展机会、工作城市、收入、工作稳定这几点最为关注,这也是他们衡量心目中满意的工作的标准,所以他们大部分人尽可能留在大城市里,尽可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内寻找工作,所以势必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自愿性失业。
3.3 对求职过程及看法的调查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都对未来职业发展有过规划,但能付诸实践的并不多。毕业生求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网络、招聘会、亲戚朋友同学提供。由于网络的便捷和信息丰富,使得很多毕业生选择在网上投简历,以节省时间和费用。据统计,他们中44.1%的人参加过1~3次招聘会,49%的人参加过4次以上,他们中有36.2%的人投出10~50份简历,42.3%的人投出100份以上。其中主要是通过网络和招聘会的途径投递简历。52.5%的人得到过1~5次的面试机会,只有3.7%的人没有得到过面试机会。这说明毕业生们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在积极地寻找工作,暂时选择自愿性失业也实属无奈之举。在求职中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社会关系、岗位不足、竞争太激烈、专业面太窄等。在访谈过程中,有不少人表示在毕业后的找工作期间,既不属于学校的管辖范围,又得不到其他社会部门的帮助和管理,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3.4 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现状
在调查对象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的占总人数的66.7%;没有签约,正在找工作的占总人数的33.3%。这部分未签约的人在对今后的计划上,有47.2%的人表示继续找工作直到满意。通过进一步的交谈,这些人中大部分持有自愿性失业的倾向,表示出对已找工作在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上的不满,强调个人的发展空间,他们均表示会继续寻找,不会草率就业。但随着寻找工作时间的加长,他们也会因就业问题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66.3%的人表示偶尔出现,20.2%的人表示经常出现。74.3%的人表示就业压力很大或较大。
由此说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现象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或者说政府的关注点还没有从就业难向择业难的问题转变,学校及社会各界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空白,因此急需出台相关政策或设立相关部门,对在寻找工作期间的自愿性失业者给予帮助和支持。因为,在寻找工作的时间里,毕业生更容易遇到经济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打击,更需要获得相应的辅导和帮助。但就目前来看,毕业后学校就不会再管,而社会上也没有相应的部门提供物质和相关方面的保障,处于三不管地带,状况令人担忧。
4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性原因分析
经济学对个体行动背后经济动因进行探讨。经济学预设了一个具有完全自由意志的行动者,以经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其行为,考虑到雇用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职业搜寻的机会成本问题,人力资本拥有者为了实现个人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短暂的自愿性失业选择是个体经济理性的表现(岳昌君,丁小浩,2003)。
4.2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制度性原因分析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行动不仅嵌入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中,而且受到宏观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所衍生出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如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使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转换成本增高,诱发大学生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第一,户籍制度使高校毕业生工作转换成本增高。为了避免户籍迁移障碍,想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不会考虑去次要市场工作,而选择毕业后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户口暂时保存在学校,以自愿性失业的形式在主要市场进行职业搜寻,等在主要市场找到工作后再将户籍迁入单位所在地。第二,人事制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工作轉换成本增高。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沿海发达地区人才流动要活跃得多,个人与单位间的权、责、利更分明,转换工作的成本较小。第三,档案制度使高校毕业生工作转换成本增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很多事业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卡档案”的方式限制人才的流动(赖德胜,2001)。
4.3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从结构性层面来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情况的存在与我国劳动力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结构性分割密不可分。(倪渊,2008)劳动力市场被分为工资高、工作稳定性强、职业前景好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缺乏保障的次要劳动力市场,由于这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强,特别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因此,许多大学生因拒绝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岳昌君,2004)。
5 相关结论
5.1 大学生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
与其他低教育层次的就业者相比,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大学生们所遭遇的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就业难,而是择业难问题。随着近些年人才竞争压力的加大,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在加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和磨合,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工作,毕业后一年内尚未实现初次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曾湘泉,2004)根据北京G大学某学院2009届毕业生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7月已找到就业单位并签署“三方协议”的毕业生人数是56人占54.4%,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是47人占45.6%,但经过毕业后的回访调查来看,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占35%,在半年内找到工作的占45%,在半年至一年内找到工作的占20%,一年后仍未实现初次就业的人数为零。这说明目前衡量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次性就业率的指标,反映的只是大学生毕业时、而不是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在毕业时暂时失业的大学生并不等于他毕业以后仍然失业,经过一段时期的职业搜寻,其就业满足的概率会比较高,这反映的只是一个寻找工作耗时长短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毕业时的暂时失业,绝大部分情况是一种自愿性放弃或有目的的等待现象,而不是长久性被迫失业。
并且随着选择空间的加大和路径的多元化,大学生在毕业后除了就业之外还可以选择考研、考博、出国等出路,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86.2%的毕业生并不急于草率就业,35%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暂时回避就业问题;而51.4%的人选择继续寻找工作直到满意,或者持继续观望的态度,这也就增加了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情况。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近些年人才竞争压力的加大,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在加长,所耗费的人财物力在增多,在寻找工作期间所承受的各方压力在增大,在毕业后与找到接收单位之前的这段时间实属空白,得不到来自家庭以外的学校或社会各方的管理与疏导,需要我们就此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5.2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面临着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型,这一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十分突出,劳动力资源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由配置,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我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转型过程中特殊制度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所产生的过高的工作转化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极大地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因此从客观因素上看,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产生是相对的,产生于深层的结构性原因(李长安,2006)。
5.3 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系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必然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通过跨国比较,我们发现1995年18~21岁青年高等教育纯入学率意大利、西班牙分别为27.2%、25.6%,美国、加拿大达到了34.7%和37.9%,但大学毕业生毕业一年时的失业率意大利、西班牙分别达到了52%和46%,美国、加拿大却只有6%和11%。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并非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毕业生的失业率就必然越高(杨宜勇,2000)。
但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却会引发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第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很可能导致毕业生工作找寻时间的延长。在我国台湾,也对专科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长期的调查,从统计数字看,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其毕业生毕业时立即就业者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一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增加,却很可能导致毕业生工作找寻时间的延长。第二,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会导致毕业生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在不断下降。毕业生“高才低用”者比例增加。第三,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中过度教育现象不断增加。第四,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展,高校毕业生相对收入将减少。毕业生相对经济地位下降,临时就业者比例增加。
虽然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率降低,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但是毕竟受过高等教育者在我国还是相对稀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以肯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找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获得自己的工作。
6 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客观存在,意味着对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但同时通过上文分析应该看到大学生的这种选择有其自身客观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基于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的预期以及对人才供求比例、市场需求状况等信息掌握得不完全使得他们对工资、就业地域以及行业、企业的偏好是一种理性而并不是完全盲目的行为,是为了取得自身教育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为了缓解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距,为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去就业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清除体制性障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这一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越来越在市场化过程中显示出其弊端。户籍制度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由流动,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外地大学生为了获得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口指标而费尽心力。同时,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户口指标,这也影响了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但可以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开辟道路,而且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第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劳动力的流动成本。为自愿性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物质补贴和社会保障,解决他们在寻找工作期间的经济困难。第四,完善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行职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逐步推行职业教育的课程,建立一个与学校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更为深入、广泛、设计精良的工作本位学习体系,增强学术教育的职业型,将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们毕业后能迅速获得一个高技能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杨宜勇,等.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50-128.
[2]闵维方,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3]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Z2).
[5]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學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6]倪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8).
[作者简介]李爽(1985—),女,汉,北京人,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