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便进一步研究,本文从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青少年的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影响等方面,对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亲子关系;青少年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亲子关系具有极强的情感亲密性,它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并将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得出了许多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亲子关系的不同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唐洪等人认为,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个性、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质量、孩子性别和家庭结构等。研究者张青方在“关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从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氛围等角度分析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因素。研究表明,家庭的物质、心理环境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关系,其中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父母教养子女方式的最重要因素①。
(一)父母意识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国外在亲子关系领域的研究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关注亲子关系中的父性意识和母性意识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意识主要是指父亲、母亲对于亲子关系的态度,对为人父母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以及成为父母后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及情感体验等。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父母意识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趋向,进而影响他们的教养模式及对孩子的态度。父母意识概念的提出,超越了以往儿童个性发展研究中只关注父母教养方式等外显因素影响的局限,开始探究父母对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内在的、本质的影响。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
这是亲子关系领域中研究的最早、最多也最富有成果的一个方面。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都肯定了父母管教态度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 P.M. Symonds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而逆反;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进攻性②。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学者 D. B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个性特点关系的研究、A.L.Baldwin 等人进行的青少年个性发展与母亲养育态度的研究等也都得出类似的结论③。那些既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性,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的民主型父母,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自信、知足、独立、爱探索、自我控制、自我肯定、喜欢交往的性格特点。
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新的特点
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大量独生子女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结构模式。这些变化使亲子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研究指出,亲子关系不断展现出3大特点: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亲子互动与之前大不一样;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导致亲子关系日渐淡漠;孩子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亲子之间更加需要平等交流。
当代社会中,独生子女青少年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城市青少年中尤其如此。这一代是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亲子关系也会出现新的特征。一些独生子女研究者已开始研究独生子女亲子关系。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具有教、养过程过分爱护、方式无意识倾斜、赡养成为家庭和社会突出矛盾等特点。
(二)親子关系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影响
大量研究和理论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亲子间容易产生冲突,我们称之为“亲子关系危险区”。因此,如何建立好亲子关系是研究者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种种迹象表明:亲子关系改善的主动权掌握在家长手中,家长们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应把握主要原则,尊重和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只要家长们认识到孩子们心理变化的特点并做出调整,和谐的亲子关系仍然会伴随着每一个家庭④。
亲子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亲子双方的共同努力。在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过程中,有效沟通是解除亲子冲突的重要途径。作为家长应重视与子女沟通,尊重青少年人格,建立平等的亲子沟通关系;作为子女应学会“换位思考”,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恩;
参考文献:
[1]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
[2]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
[3]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
[4]闻素霞.如何调适青春期的亲子关系[J].北京成人教育.
注释:
①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
②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
③王云峰,馮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
④闻素霞.如何调适青春期的亲子关系[J].北京成人教育.
【关键词】亲子关系;青少年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亲子关系具有极强的情感亲密性,它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并将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得出了许多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亲子关系的不同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唐洪等人认为,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个性、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质量、孩子性别和家庭结构等。研究者张青方在“关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从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氛围等角度分析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因素。研究表明,家庭的物质、心理环境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关系,其中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父母教养子女方式的最重要因素①。
(一)父母意识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国外在亲子关系领域的研究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关注亲子关系中的父性意识和母性意识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意识主要是指父亲、母亲对于亲子关系的态度,对为人父母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以及成为父母后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及情感体验等。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父母意识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趋向,进而影响他们的教养模式及对孩子的态度。父母意识概念的提出,超越了以往儿童个性发展研究中只关注父母教养方式等外显因素影响的局限,开始探究父母对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内在的、本质的影响。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
这是亲子关系领域中研究的最早、最多也最富有成果的一个方面。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都肯定了父母管教态度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 P.M. Symonds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而逆反;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进攻性②。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学者 D. B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个性特点关系的研究、A.L.Baldwin 等人进行的青少年个性发展与母亲养育态度的研究等也都得出类似的结论③。那些既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性,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的民主型父母,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自信、知足、独立、爱探索、自我控制、自我肯定、喜欢交往的性格特点。
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新的特点
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大量独生子女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结构模式。这些变化使亲子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研究指出,亲子关系不断展现出3大特点: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亲子互动与之前大不一样;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导致亲子关系日渐淡漠;孩子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亲子之间更加需要平等交流。
当代社会中,独生子女青少年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城市青少年中尤其如此。这一代是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亲子关系也会出现新的特征。一些独生子女研究者已开始研究独生子女亲子关系。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具有教、养过程过分爱护、方式无意识倾斜、赡养成为家庭和社会突出矛盾等特点。
(二)親子关系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影响
大量研究和理论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亲子间容易产生冲突,我们称之为“亲子关系危险区”。因此,如何建立好亲子关系是研究者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种种迹象表明:亲子关系改善的主动权掌握在家长手中,家长们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应把握主要原则,尊重和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只要家长们认识到孩子们心理变化的特点并做出调整,和谐的亲子关系仍然会伴随着每一个家庭④。
亲子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亲子双方的共同努力。在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过程中,有效沟通是解除亲子冲突的重要途径。作为家长应重视与子女沟通,尊重青少年人格,建立平等的亲子沟通关系;作为子女应学会“换位思考”,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恩;
参考文献:
[1]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
[2]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
[3]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
[4]闻素霞.如何调适青春期的亲子关系[J].北京成人教育.
注释:
①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
②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
③王云峰,馮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
④闻素霞.如何调适青春期的亲子关系[J].北京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