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就经常听到“儿童多动症”这一种病,还偶尔听到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去给孩子排铅,以预防和治疗“儿童多动症”。使我觉得有趣的是,我在原学校时,一位同事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般大,都是二,三岁左右的男孩。她说偶尔给孩子吃一些排铅的糖果以预防“多动症”,建议我也给孩子买一点排铅糖果。我当时对“多动症”不了解,甚至是没有任何概念,因此对此事并不在意。
而几年后,我又发现自己所教的个别学生有轻微“儿童抽动症”的情况,再通过一些媒体发现近年来“儿童多动症”和“儿童抽动症”发病率快速增高,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多动症”又叫做“注意缺陷多动症”,最简单的表现是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在王玲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B证讲座中,这位学医出身的心理学教授说到:“多动症的说法是不可以滥用的。判断他是不是多动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看学生是不是除了上语数英的课堂上多动,上其他他感兴趣的课时,他也多动。如果学生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也多动,比如学生喜欢美术,他画画时也多动,那么就可以判定为他是多动症。否则,就不是。”从她这几句话中,我发现有许多被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的学生,好像都不属于多动症了,难道是医生的诊断出现了错误?因为这事关我的学生和我的日常教学,促使我关注这个事情。我开始到网上和书籍中去查阅一些资料。我惊奇地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因素。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教育专家尹建莉大胆地提出“多动症”是个谎言。她也引用了德国的自然科学家耶尔格·布勒希的《疾病发明者》和美国著名记者《百年谎言》这两本书中的资料,对“多动症”进行了透彻的剖析:一、从名称的变迁,看疾病的无中生有。1947年,有专家猜测少数儿童过度活动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故将该现象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由于这样的定义不足以解释大脑从未受伤的孩子好动的表现,就有人提出这是“脑轻微损伤”的结果。可是“脑轻微损伤”说在许多儿童的生理检查中根本找不到,在成长过程中也无迹可寻,于是又提出“行为功能障碍”这个名称回避了病因不清的尴尬。可这个名称由于概念太模糊,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禁止。到1962年,一个国际儿童神经科学工作会议决定在本病病因尚未搞清之前,暂时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简称MBD。1980年,美国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将此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简称ADD。最后,在1987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发明出现最广泛的名称“注意缺陷多动症”简称ADHD。从名称的演变来看,疾病本身尚属猜测;二、诊断的手段,医生也会给就诊的儿童做脑神经检查和生化指标化验,但生化指标与病症的形成,也属于猜测。因为医生主要是通过与家长、儿童之间的谈话和“诊断量表”来诊断,根据量表得分,判断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然而,在书中我看了美国和中国的三个诊断量表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具有量表中所提到的行为特点,这也包括我自己的儿子。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诊断值得怀疑。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与遗传因素,代谢失调或环境因素等有关。主要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等.随着病情发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四肢抽动等,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发声抽动常伴随有不断口出污言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严重时动作和发音会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
根据上述的这些症状,我的这个学生顶多也只能算是轻微的“抽动症”。然而孩子的家长却对老师说,不要给他任何学习压力,他听不听课随便他,也不要给他布置任何作业。作为老师,我们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妥,想和家长好好地沟通一下,但是家长却避而不见。即使是见到老师,也会拉着孩子远远地离开。在家长这种不良的心理暗示下,这个学生原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表现都消失了,代替的是常常在发呆,直到老师提问到他才突然惊醒。作业也不再做了,成绩一落千丈。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进一步的摧毁他的心灵,对他的康复一点好处都没有。作为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患有“抽动症”就不会也不可能给他过大的学习压力,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学生就可以完全放弃学习。如果他什么也不学,每天就这样的过,我不知道以后他要怎样去面对今后的人生?我自己以前就有碰到过这种情况,记得还在念中学时有位化学老师,第一天进教室,面部和眉间的肌肉就开始抽动。我起初以为他是那里不舒服,结果他整节课面部肌肉都在不断的抽动,引得同学们一直捂着嘴“咯吱咯吱”地笑。我当时也忍不住笑,整节课都没怎么听。但接下来的第二、第三节课,老师的面部还是在不断抽动。渐渐的同学们就习惯了,发现这个老师讲课还不错,就都能认真听讲了。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其实这个老师患有“抽动症”,但是他不也好好地在教书、在工作吗?他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好好地生活。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量关注这位学生,尽量使他成为一个正常人。
儿童患有“多动症”和“抽动症”不是让他放弃学习的理由,学习会使一个人更加明智明理,更加坚韧不拔地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这类学生积极而健康的心理暗示。
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
(2)王玲,《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程》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而几年后,我又发现自己所教的个别学生有轻微“儿童抽动症”的情况,再通过一些媒体发现近年来“儿童多动症”和“儿童抽动症”发病率快速增高,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多动症”又叫做“注意缺陷多动症”,最简单的表现是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在王玲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B证讲座中,这位学医出身的心理学教授说到:“多动症的说法是不可以滥用的。判断他是不是多动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看学生是不是除了上语数英的课堂上多动,上其他他感兴趣的课时,他也多动。如果学生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也多动,比如学生喜欢美术,他画画时也多动,那么就可以判定为他是多动症。否则,就不是。”从她这几句话中,我发现有许多被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的学生,好像都不属于多动症了,难道是医生的诊断出现了错误?因为这事关我的学生和我的日常教学,促使我关注这个事情。我开始到网上和书籍中去查阅一些资料。我惊奇地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因素。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教育专家尹建莉大胆地提出“多动症”是个谎言。她也引用了德国的自然科学家耶尔格·布勒希的《疾病发明者》和美国著名记者《百年谎言》这两本书中的资料,对“多动症”进行了透彻的剖析:一、从名称的变迁,看疾病的无中生有。1947年,有专家猜测少数儿童过度活动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故将该现象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由于这样的定义不足以解释大脑从未受伤的孩子好动的表现,就有人提出这是“脑轻微损伤”的结果。可是“脑轻微损伤”说在许多儿童的生理检查中根本找不到,在成长过程中也无迹可寻,于是又提出“行为功能障碍”这个名称回避了病因不清的尴尬。可这个名称由于概念太模糊,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禁止。到1962年,一个国际儿童神经科学工作会议决定在本病病因尚未搞清之前,暂时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简称MBD。1980年,美国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将此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简称ADD。最后,在1987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发明出现最广泛的名称“注意缺陷多动症”简称ADHD。从名称的演变来看,疾病本身尚属猜测;二、诊断的手段,医生也会给就诊的儿童做脑神经检查和生化指标化验,但生化指标与病症的形成,也属于猜测。因为医生主要是通过与家长、儿童之间的谈话和“诊断量表”来诊断,根据量表得分,判断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然而,在书中我看了美国和中国的三个诊断量表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具有量表中所提到的行为特点,这也包括我自己的儿子。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诊断值得怀疑。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与遗传因素,代谢失调或环境因素等有关。主要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等.随着病情发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四肢抽动等,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发声抽动常伴随有不断口出污言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严重时动作和发音会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
根据上述的这些症状,我的这个学生顶多也只能算是轻微的“抽动症”。然而孩子的家长却对老师说,不要给他任何学习压力,他听不听课随便他,也不要给他布置任何作业。作为老师,我们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妥,想和家长好好地沟通一下,但是家长却避而不见。即使是见到老师,也会拉着孩子远远地离开。在家长这种不良的心理暗示下,这个学生原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表现都消失了,代替的是常常在发呆,直到老师提问到他才突然惊醒。作业也不再做了,成绩一落千丈。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进一步的摧毁他的心灵,对他的康复一点好处都没有。作为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患有“抽动症”就不会也不可能给他过大的学习压力,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学生就可以完全放弃学习。如果他什么也不学,每天就这样的过,我不知道以后他要怎样去面对今后的人生?我自己以前就有碰到过这种情况,记得还在念中学时有位化学老师,第一天进教室,面部和眉间的肌肉就开始抽动。我起初以为他是那里不舒服,结果他整节课面部肌肉都在不断的抽动,引得同学们一直捂着嘴“咯吱咯吱”地笑。我当时也忍不住笑,整节课都没怎么听。但接下来的第二、第三节课,老师的面部还是在不断抽动。渐渐的同学们就习惯了,发现这个老师讲课还不错,就都能认真听讲了。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其实这个老师患有“抽动症”,但是他不也好好地在教书、在工作吗?他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好好地生活。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量关注这位学生,尽量使他成为一个正常人。
儿童患有“多动症”和“抽动症”不是让他放弃学习的理由,学习会使一个人更加明智明理,更加坚韧不拔地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这类学生积极而健康的心理暗示。
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
(2)王玲,《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程》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