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畜牧业中,《畜牧生产学》作为专门传授先进的动物生产理念和知识以及生产技术的实践性科学,是动科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从当前情况看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从其内容体系和教学问题出发,对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动科类专业 《畜牧生产学》 课程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优质运动马培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1BAD28 B06);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马驴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项目”( 20100307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优质运动马培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03110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1-01
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主要传授先进的动物生产理念、专业知识及生产技术等。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以及畜牧企业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使得《畜牧生产学》课程不得不紧跟时代变化做出相应改革。因此,为了促进动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效果与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相符,必须注意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畜牧生产学》的内容体系及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有相对的了解。
(一)《畜牧生产学》的内容体系及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
《畜牧生产学》课程在内容上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除了包括畜禽生产系统、生产原理外,还涉及生产技术和生产效果等。畜禽生产系统主要立足生态学角度,对影响畜禽生产的各种生态经济因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畜禽生产原理分散在《畜牧生产学》的许多章节中,较为分散,缺乏一定系统性。畜禽生产技术主要介绍不同生理阶段中畜禽饲养管理技术,对操作性和实用性比较强调,重点为操作规程和过程。畜禽生产评价主要是对畜禽生产效果的评价,畜禽生产力是畜禽生产效果的表现形式,从这点来说评价生产效果就是评价畜禽生产力。该部分内容以畜禽生产效果优劣的确定为重点,同时比较强调生产组织和技术应用检验的合理性等。
《畜牧生产学》属于动科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动科类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很多,尤其一些理论不仅复杂而且十分抽象。其次,《畜牧生产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实地生产技术。因此,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不容易。当前《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缺乏实践内容和创新,师资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主动性,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不利。
(二)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
为了帮助学生对畜禽生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以及关键技术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增强,《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课内学习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将板书与多媒体、图片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也可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采取双向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课堂预习提问和学生演排讨论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由学生自主讲解或演示讨论结果,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变枯燥的课堂学习为主动、生动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演示法和现场讲解法及课后辅导答疑法进行《畜牧生产学》课程理论教学,尽量使课堂更为生动,避免整堂课都在黑板上搞养殖。在《畜牧生产学》的实验教学上,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三类,即基础实验、提高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分类教学。也可以提前提出实验目标,让学生自行整理制作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在生产教学实习上学校应该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接触畜禽生产真实的全过程,从而对畜禽生产过程有直观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有关科研活动积极参与,将科研项目与自己的毕业课题结合起来。教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对学生勤奋努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进行培养。其次,教师应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强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增加课件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畜牧生产学》课程网站进行建立,将课堂的大纲、教学录像以及实验教学内容、试题等全部上传到课程网站,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网站上可以对在线自测题库加以建立,学生通过自我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畜牧生产学》学习的程度。还可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网站上建立留言板,使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之外也能实现交流和互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征集学生课堂意见,通过网上留言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时改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对自己的课堂课件进行上传,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3.增加生产实习课程比重,对畜牧生产科学知识及时更新
在《畜牧生产学》中,目前理论教学的比例仍高于实践教育,但《畜牧生产学》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学生生产实习课程比例。在增加学生实践课程上,学校可以采用在生产基地直接教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畜牧生产和养殖技术,与此同时应培养学生掌握繁殖、培育、饲养管理、产品生产等技术。这种方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积极性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完美地将理论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随着畜牧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飞速发展,现代畜牧生产学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在《畜牧生产学》教学中除了要增加生产实习课程比例外,教師还应不断更新畜牧生产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畜牧生产学及其相关的最新知识和学术动态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搜集,并随时介绍给学生,以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该课程知识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4.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对师资队伍加强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是教师素质。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对动科专业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在引进和培养提高等措施下,对《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队伍逐步加以充实。也可以将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聘请到校内做专门的指导,保证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科发展始终同步,促进《畜牧生产学》教学梯队的有序形成。其次,《畜牧生产学》课程组可以建立专门的兼容教学、科研、技术教学团队,实行高职称、高责任感、高技术教师“传、帮、带”新教师的方式,使年轻教师得到更好地成长。在我国农业中,畜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畜牧养殖单位较多。学校可以建立与相关畜禽养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着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岳春旺,孙茂红,吴淑琴,王国华.畜牧生产教研室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向[J].学周刊,2011,3(03):51-52.
[2]李永洙.动物生产学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2,6(12):17-18.
[3]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8(08):133-134.
[4]黄志秋,郝桂英.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推动高校农林学科基础生物学教学改革[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6):62-63.
[5]高庆华,韩春梅.构建完整实践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谈动物科技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效果[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2(04):44-45.
[6]刘建奎, 魏春华,杨小燕.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2(24):77.
作者简介:
姚新奎(1961-),男,新疆奎屯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关键词】动科类专业 《畜牧生产学》 课程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优质运动马培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1BAD28 B06);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马驴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项目”( 20100307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优质运动马培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03110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1-01
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主要传授先进的动物生产理念、专业知识及生产技术等。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以及畜牧企业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使得《畜牧生产学》课程不得不紧跟时代变化做出相应改革。因此,为了促进动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效果与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相符,必须注意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畜牧生产学》的内容体系及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有相对的了解。
(一)《畜牧生产学》的内容体系及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
《畜牧生产学》课程在内容上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除了包括畜禽生产系统、生产原理外,还涉及生产技术和生产效果等。畜禽生产系统主要立足生态学角度,对影响畜禽生产的各种生态经济因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畜禽生产原理分散在《畜牧生产学》的许多章节中,较为分散,缺乏一定系统性。畜禽生产技术主要介绍不同生理阶段中畜禽饲养管理技术,对操作性和实用性比较强调,重点为操作规程和过程。畜禽生产评价主要是对畜禽生产效果的评价,畜禽生产力是畜禽生产效果的表现形式,从这点来说评价生产效果就是评价畜禽生产力。该部分内容以畜禽生产效果优劣的确定为重点,同时比较强调生产组织和技术应用检验的合理性等。
《畜牧生产学》属于动科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动科类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很多,尤其一些理论不仅复杂而且十分抽象。其次,《畜牧生产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实地生产技术。因此,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不容易。当前《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缺乏实践内容和创新,师资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主动性,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不利。
(二)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
为了帮助学生对畜禽生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以及关键技术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增强,《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课内学习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将板书与多媒体、图片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也可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采取双向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课堂预习提问和学生演排讨论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由学生自主讲解或演示讨论结果,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变枯燥的课堂学习为主动、生动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演示法和现场讲解法及课后辅导答疑法进行《畜牧生产学》课程理论教学,尽量使课堂更为生动,避免整堂课都在黑板上搞养殖。在《畜牧生产学》的实验教学上,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三类,即基础实验、提高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分类教学。也可以提前提出实验目标,让学生自行整理制作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在生产教学实习上学校应该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接触畜禽生产真实的全过程,从而对畜禽生产过程有直观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有关科研活动积极参与,将科研项目与自己的毕业课题结合起来。教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对学生勤奋努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进行培养。其次,教师应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强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增加课件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畜牧生产学》课程网站进行建立,将课堂的大纲、教学录像以及实验教学内容、试题等全部上传到课程网站,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网站上可以对在线自测题库加以建立,学生通过自我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畜牧生产学》学习的程度。还可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网站上建立留言板,使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之外也能实现交流和互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征集学生课堂意见,通过网上留言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时改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对自己的课堂课件进行上传,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3.增加生产实习课程比重,对畜牧生产科学知识及时更新
在《畜牧生产学》中,目前理论教学的比例仍高于实践教育,但《畜牧生产学》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学生生产实习课程比例。在增加学生实践课程上,学校可以采用在生产基地直接教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畜牧生产和养殖技术,与此同时应培养学生掌握繁殖、培育、饲养管理、产品生产等技术。这种方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积极性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完美地将理论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随着畜牧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飞速发展,现代畜牧生产学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在《畜牧生产学》教学中除了要增加生产实习课程比例外,教師还应不断更新畜牧生产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畜牧生产学及其相关的最新知识和学术动态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搜集,并随时介绍给学生,以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该课程知识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4.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对师资队伍加强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是教师素质。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对动科专业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在引进和培养提高等措施下,对《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队伍逐步加以充实。也可以将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聘请到校内做专门的指导,保证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科发展始终同步,促进《畜牧生产学》教学梯队的有序形成。其次,《畜牧生产学》课程组可以建立专门的兼容教学、科研、技术教学团队,实行高职称、高责任感、高技术教师“传、帮、带”新教师的方式,使年轻教师得到更好地成长。在我国农业中,畜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畜牧养殖单位较多。学校可以建立与相关畜禽养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着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岳春旺,孙茂红,吴淑琴,王国华.畜牧生产教研室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向[J].学周刊,2011,3(03):51-52.
[2]李永洙.动物生产学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2,6(12):17-18.
[3]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8(08):133-134.
[4]黄志秋,郝桂英.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推动高校农林学科基础生物学教学改革[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6):62-63.
[5]高庆华,韩春梅.构建完整实践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谈动物科技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效果[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2(04):44-45.
[6]刘建奎, 魏春华,杨小燕.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2(24):77.
作者简介:
姚新奎(1961-),男,新疆奎屯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