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思想;教学体会
初中数学使用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点,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探索研究,笔者发现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一、渗透了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就能培养的,而是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例如:存钱的利息计算、土地的面积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等。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性,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渗透数学思想。
(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近年来,由于数学考题中增加了对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的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初中数学符号是比较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达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即: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大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大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小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小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大于小的数而小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中间的那一部份;如果未知数小于小的数而大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没有解。)
(3)渗透开放性的教学思想。一提起数学,许多学生就会想到“听课”、“做题”、“考试”等,把数学看作是单一的、被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开放性的内容,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表现在学习的材料上不应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学生的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学习材料。例如:学校要在教学楼前的一块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成轴对称(选用的图形可以是圆、矩形、菱形、三角形等),应如何设计?再如:如何测量学校的旗杆高度?请设计测量方案。这些问题都有助于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渗透“化归类比”的思想。运用化归类比思想,往往可以让学生在沉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激情和灵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对旧知识的遗忘,使知识能顺利的迁移。
二、数学生活化了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最大的感受是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后,数学课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其主要措施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如“有理数的加减”里用球赛中的输赢球的例子;“有效数字”的内容就用了猜一猜我国的人口有多少等例子,学生都感觉到学数学有用,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的源泉。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现的数学概念、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要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选取有真实背景的题材,鼓励学生做实验性数学作业。
三、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四、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教学中
1.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一身。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使学生较快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索。
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揭示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表述方式灵活多样,有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例如在“等式的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天平动态平衡的情境,让学生观看试验过程,得出结论,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灵活自如。
3.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建立数学模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视听信息,将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集于一体,为学生学习几何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思想;教学体会
初中数学使用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点,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探索研究,笔者发现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一、渗透了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就能培养的,而是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例如:存钱的利息计算、土地的面积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等。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性,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渗透数学思想。
(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近年来,由于数学考题中增加了对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的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初中数学符号是比较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达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即: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大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大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小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小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大于小的数而小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中间的那一部份;如果未知数小于小的数而大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没有解。)
(3)渗透开放性的教学思想。一提起数学,许多学生就会想到“听课”、“做题”、“考试”等,把数学看作是单一的、被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开放性的内容,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表现在学习的材料上不应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学生的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学习材料。例如:学校要在教学楼前的一块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成轴对称(选用的图形可以是圆、矩形、菱形、三角形等),应如何设计?再如:如何测量学校的旗杆高度?请设计测量方案。这些问题都有助于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渗透“化归类比”的思想。运用化归类比思想,往往可以让学生在沉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激情和灵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对旧知识的遗忘,使知识能顺利的迁移。
二、数学生活化了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最大的感受是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后,数学课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其主要措施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如“有理数的加减”里用球赛中的输赢球的例子;“有效数字”的内容就用了猜一猜我国的人口有多少等例子,学生都感觉到学数学有用,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的源泉。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现的数学概念、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要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选取有真实背景的题材,鼓励学生做实验性数学作业。
三、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四、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教学中
1.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一身。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使学生较快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索。
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揭示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表述方式灵活多样,有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例如在“等式的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天平动态平衡的情境,让学生观看试验过程,得出结论,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灵活自如。
3.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建立数学模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视听信息,将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集于一体,为学生学习几何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