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 ,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加强课外的小实验和小制作等趣味实验。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实验是科学探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初中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践的培养,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知识点、进行科学探究、形成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下面谈谈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些做法:
  1.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物理规律、知识点和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深刻认识和理解物理规律,知识和原理的过程并能为掌握其它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在实验教学中有很强的直观性,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而推进物理素质教育的进程,培养了学生动手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反思与评价、表达交流与合作等要素。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相似的探究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的方法,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发展创新能力。在做物理实验时,给学生足够充分的时间单独的进行实验操作,直到熟练的掌握。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实验器材,深刻的理解实验所揭示规律。在学生实验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我把一节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用于使凸透镜成各种性质的像,然后再收集相关数据。第二课时用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这样就有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进一步完成较难的从相关数据归纳出规律的过程。最后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另外要求学生不动手之前把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等弄清楚。纵观整个科学探究教学,可以看出把学生的被动学习接受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成发现认识过程,使学生也能向科学家那样思考和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把科学知识和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获取对科学的理解。用探究法进行能力的培养,重要的不仅最后得到一种正确的结论,而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
  2. 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重视实验教学,不断研究实验方法,创设实验条件,将演示验证性实验改为分组探究性实验,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为验证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而进行的实验。虽然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初中生所处的人生阶段,对任何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获取知识、探索真理有强烈的欲望,因此教师在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是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依据事实或生活经验大胆猜想,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哪怕与书本完全相反的结论,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结论。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既增加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深度,又可以加强对演示实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这样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先只让学生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的关键步骤等,对实验结论不作了解,这样变限制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极大激发了学习和研究物理兴趣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探究实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制实验器材,但要注意准备的器材要尽量选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日常器具。如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先根据日常经验猜想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准备气球、矿泉水瓶、海绵等、装沙子的容器,自制压力小桌。教学中多做“试一试”“动动手”之类随堂小实验,如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用手将空杯子压入盛水的盆中,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还可以用盛水的玻璃杯或球形烧瓶代替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用在盛水盆中放镜子代替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的色散;透過小水滴观察电视机荧光屏上的三原色等。这样既解决大量的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又通过实验制作,变纯观察性实验为创造型操作实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使学生脑、眼、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潜在力和创造力。
  3.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根据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可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意识,产生探索的强烈欲望。初中物理的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加强了学生对物理与生活,社会和大自然的联系认识,理解物理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物理课外小实验是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的实验。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重要途径。要把有效的指导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民主、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要重视实验和制作的结论和成果,更要重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体验,所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学生尽可能通过讨论自己解决,教师不当“诸葛亮”。初中物理中的一些知识化比较抽象、枯燥,而小实验、小制作的开展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生产生活的作用。例如在生活中温度计,自制天平,设计制作机械模型,门卫自动控制电路,研究电冰箱内外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等。这样让学生明白了物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课外实验中没有现成的器材,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创新的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了探究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实验的成功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实验都会给自己带来的新的收获、新的发现,尝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也得到了增强。
  现代教育已愈来愈多的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而这些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 通过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坚决摒弃 “说”实验,“讲”实验,演示实验走马观花,学生实验流于形式,小实验和小制作无人问津的错误做法,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调节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量的事实表明,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学生将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物理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
期刊
午夜梦回,虚汗如雨,不是受了惊吓,而是缘于羞窘。在梦中,道德如我,居然于众目睽睽之下裸奔,斯文扫地。惊诧、鄙夷、伤痛的目光刺得我体无完肤,批判、唾弃、讽刺的言語把我淹没,于是我坠向无底的绝望的深渊……  醒来,再不能寐。虽脱离了梦境,那铭心刻骨的羞耻感却挥之不去,褪色不掉,于是打开电脑,进入培训网页,以打发时光。浏览了不少同仁的文章,沉思良久,得出一个令我惊骇的结论:课改其实就是一次“裸奔”。  
期刊
【摘要】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关键词】体验性学习;交融性;实践性;灵活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
期刊
【摘要】教學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也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二重性,这二重性概括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特点。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更主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评价方式新课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指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当前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行,然而
期刊
【摘要】近年來,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审美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注意力 ;想象力 ;审美能力多媒体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 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体现。正如名人所说: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方式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实际,把学生关心的问题适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讨论、探究的教学活动中来,以达到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激发情趣;关注时
期刊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一方面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同时又厌烦枯燥的模式,其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学习毅力和耐心等都处于相对较弱的阶段。因而,如何激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小学生均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迅速但仍未成熟的年龄阶段,他们在分析和理解事情上更倾向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理性的因素较之于成年人来说
期刊
学生不好教,打不得,骂不得,老师真诚付出,往往得到的却是学生的冷漠拒绝,着实很心痛。这是不少老师的真实感受。个人认为,学生的冷漠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从家庭角度来看,父母对子女的有求必应,过多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不能正常地与人相处,甚至怀疑一切;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上提倡对个性的张扬,使得稚嫩的心灵把标新立异与叛逆当成了个性来追求。然而,许多学生不过是用冷漠的外壳来伪装自己,实际上内心很渴望老师和家长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内容很广泛,本文着重诠释有效课堂环节之一的课堂导入技巧的重要性,以及课堂导入的方法----情境导入法,热点导入法,问题导入法,任务导入法,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各种导入方法的运用分别加以阐述,旨在和同仁们一起探讨有效课堂教学方法,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市级课题。  【关键词】化学课堂;导入法 课堂导入都一定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要为顺利实现三维目标服务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当今信息技術教学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结合生本教育的原则与教学模式,依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简单谈及个人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见解,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生本教育;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