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中医药大学郭瑞华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分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医临床文献学、中医文化、中医营养药膳学、红楼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善于药与食相结合的食疗方法,对中医养生、治未病,纠正亚健康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济南晚来初雪,与郭瑞华老师于轻安香馆内饮茗品香,环境清雅,讨论的却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来的中医传承。原来,承前启后,都是责任,继往开来,更是任重道远……
记者:老师,中医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请问古人是如何传承中医的?
郭瑞华:中医的学术有几千年了,它是唯一一个几千年来还活着的传统医学。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传统医学绝大部分已消亡了,只有中医仍然是有生命的,而且生命力越来越蓬勃、旺盛。这跟传承有很大的关系。传承有很多的途径,其中有一种主要途径的传承,是理论传承,它是靠着古典文献传下来的,像《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本草经》,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直到后来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脉经》,以及隋唐时期的典籍《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还有宋代的几大方书,大量的记载了我们祖先治病的理论以及法方。
我们可以把这些书作为教材来读,学习古人汇集下来流传至今的经验。古代文献、典籍是功不可没的。再一方面,就是口口相传的一些经验,这也是传承。古代典籍传承的是“学”,老中医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手把手的教,这种教的则是“术”,合起来就是学术的传承。这种“术”是需要很有针对性的、小范围教学的带、教来形成的。我们古代的中医的学习,一种是国家官医的传承,也有太学、太医院,也可以当太学生,那种学习方式不像现在我们的集约化教学,有那么多的学生,那时学生比较少,除了上理论课以外,其他时间就分给老师们带教。
再就是民间自己的传承。在中国民间,有一种医生是江湖医生,也就是串医、走方郎中,他没有什么理论,主要是术,有一些术是非常好用的,有一些术是歪门邪道的。好用的术就拿来给人治病,骗人的则是蒙人赚大钱,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再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医,包括当着官又习医的,辞了官又来习医的,还有学了儒业准备当官却走向习医的,他们读了书,有文化,这部分人学的就是比较正统的。还有老和尚们也有医术相传,叫做释医。民间的还包括道医,就是一些道教的道士们创立的,有他们独自的养生理论和法术。释医和道医把他们各自的理论又进行了改造,来适应他们的信仰,特别是道医,它更加接近于中医,但又增加了一些他们自己的内容。民间的传承,就是师带徒,也有爷爷带孙子,父亲带儿子的。这种带徒的传承就属于一种手把手教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家族性和门第性的比较多,在术的方面传的比较多,在学的方面传的比较少,两者能结合就是最好的。
记者:现在中医的传承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郭瑞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的传承是以医学院校的方式来进行的。1956年开始,中国有五大中医院校。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這五个地方先成立了中医院校招收学生,那时也只有中医专业,后来又有了中药专业。再后来到58年的时候,其他地方又相继成立了中医院校,像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就是58年成立的,那时候叫山东中医学院。这些院校在普及中医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过去中医很稀缺,有了这些中医学院后,迅速的培养了一些中医专业的学生,到各个地方的医院的中医科去充实,对中医的普及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随着院校这种大规模的培养,导致了中医培养质量的下降。尤其是扩大招生以后,老师的资源不足,教学的实验室、临床医院等各种教学资源也不足,使得教学质量下降。所以目前来说,对中医的传承方法也有很多非议,国家也有很多补救措施,比如教研究生是一种个性化教学,目前也提倡师带徒,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传承工作站等等进行传承教育。
另外关于中医学术上的传承,是在“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国家科技部定下支撑计划,就是对全国一批、二批、三批的名老中医,都配备助手,成立了研究室,进行对他们经验的继承和升华。这些年又更进一步,围绕各地的名中医也建立了工作室去进行传承。再就是我们这些中医院校的中医教学、管理人员也进行了反思,检查过去大规模扩招和培养中间的一些不足的情况,现在在教学体制、教学方法、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后期教学的贯彻等方面做出新的改进,现在也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记者:请问老师,您上大学的时候,是怎样学习中医的?
郭瑞华:我上大学时是文革后期,属于工农兵大学生。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文革期间被合并到山东医学院,所以我是山东医学院74级的学生。山东医学院从71级开始招收学生,从73到76级每年都只招收100个人。那时我们还是很幸运的。我们有很多老师,有省中医作为教学医院,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后来的名医、国医大师。有时候上大课,就是一个老师给100个学生讲,上完大课以后,我们要分小组学习,一个小组也就是7、8个人,一起学习、讨论,还有老师指导。去医院实习,分到每个科室之后,人也不太多,基本每组也就1、2个人,最多3、4个人,就可以跟随一个老师,这样老师带教时就可以手把手的教,动手的机会也比较多,所以学习的就比较扎实。
记者:现在学习环境比以前肯定要好,但是学习成果又如何呢?
郭瑞华:现在每一所中医药大学里,每一届单说中医专业的招生,恐怕也得招个四五百人、五六百人,甚至上千人,这样大规模的招生,前期教学在教室里可以由老师教,但是课后的辅导,还有临床的后期培养,问题就比较多了。中医成才的周期非常长。在学校里学习的几年,就是把教材学一学,重要的经典选读一下,带教的时候,一个老师带本科的学生,再加上研究生硕士、博士、七年制,结果就是本科的学生一般无法上手学习,因为他挤不上去,他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就比较差。很多人缩到后面,有的是因为就业的压力,有的是因为考研的压力,对临床实习也不太重视,甚至逃课去考研了,因此教学效果就不太理想。我认为,以后中医的教育,必定还要形成精英教育。不要扩招,有志愿的、爱好的,挑一部分,这部分人进行优选培养,这样才能成大医。
济南晚来初雪,与郭瑞华老师于轻安香馆内饮茗品香,环境清雅,讨论的却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来的中医传承。原来,承前启后,都是责任,继往开来,更是任重道远……
记者:老师,中医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请问古人是如何传承中医的?
郭瑞华:中医的学术有几千年了,它是唯一一个几千年来还活着的传统医学。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传统医学绝大部分已消亡了,只有中医仍然是有生命的,而且生命力越来越蓬勃、旺盛。这跟传承有很大的关系。传承有很多的途径,其中有一种主要途径的传承,是理论传承,它是靠着古典文献传下来的,像《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本草经》,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直到后来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脉经》,以及隋唐时期的典籍《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还有宋代的几大方书,大量的记载了我们祖先治病的理论以及法方。
我们可以把这些书作为教材来读,学习古人汇集下来流传至今的经验。古代文献、典籍是功不可没的。再一方面,就是口口相传的一些经验,这也是传承。古代典籍传承的是“学”,老中医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手把手的教,这种教的则是“术”,合起来就是学术的传承。这种“术”是需要很有针对性的、小范围教学的带、教来形成的。我们古代的中医的学习,一种是国家官医的传承,也有太学、太医院,也可以当太学生,那种学习方式不像现在我们的集约化教学,有那么多的学生,那时学生比较少,除了上理论课以外,其他时间就分给老师们带教。
再就是民间自己的传承。在中国民间,有一种医生是江湖医生,也就是串医、走方郎中,他没有什么理论,主要是术,有一些术是非常好用的,有一些术是歪门邪道的。好用的术就拿来给人治病,骗人的则是蒙人赚大钱,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再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医,包括当着官又习医的,辞了官又来习医的,还有学了儒业准备当官却走向习医的,他们读了书,有文化,这部分人学的就是比较正统的。还有老和尚们也有医术相传,叫做释医。民间的还包括道医,就是一些道教的道士们创立的,有他们独自的养生理论和法术。释医和道医把他们各自的理论又进行了改造,来适应他们的信仰,特别是道医,它更加接近于中医,但又增加了一些他们自己的内容。民间的传承,就是师带徒,也有爷爷带孙子,父亲带儿子的。这种带徒的传承就属于一种手把手教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家族性和门第性的比较多,在术的方面传的比较多,在学的方面传的比较少,两者能结合就是最好的。
记者:现在中医的传承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郭瑞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的传承是以医学院校的方式来进行的。1956年开始,中国有五大中医院校。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這五个地方先成立了中医院校招收学生,那时也只有中医专业,后来又有了中药专业。再后来到58年的时候,其他地方又相继成立了中医院校,像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就是58年成立的,那时候叫山东中医学院。这些院校在普及中医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过去中医很稀缺,有了这些中医学院后,迅速的培养了一些中医专业的学生,到各个地方的医院的中医科去充实,对中医的普及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随着院校这种大规模的培养,导致了中医培养质量的下降。尤其是扩大招生以后,老师的资源不足,教学的实验室、临床医院等各种教学资源也不足,使得教学质量下降。所以目前来说,对中医的传承方法也有很多非议,国家也有很多补救措施,比如教研究生是一种个性化教学,目前也提倡师带徒,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传承工作站等等进行传承教育。
另外关于中医学术上的传承,是在“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国家科技部定下支撑计划,就是对全国一批、二批、三批的名老中医,都配备助手,成立了研究室,进行对他们经验的继承和升华。这些年又更进一步,围绕各地的名中医也建立了工作室去进行传承。再就是我们这些中医院校的中医教学、管理人员也进行了反思,检查过去大规模扩招和培养中间的一些不足的情况,现在在教学体制、教学方法、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后期教学的贯彻等方面做出新的改进,现在也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记者:请问老师,您上大学的时候,是怎样学习中医的?
郭瑞华:我上大学时是文革后期,属于工农兵大学生。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文革期间被合并到山东医学院,所以我是山东医学院74级的学生。山东医学院从71级开始招收学生,从73到76级每年都只招收100个人。那时我们还是很幸运的。我们有很多老师,有省中医作为教学医院,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后来的名医、国医大师。有时候上大课,就是一个老师给100个学生讲,上完大课以后,我们要分小组学习,一个小组也就是7、8个人,一起学习、讨论,还有老师指导。去医院实习,分到每个科室之后,人也不太多,基本每组也就1、2个人,最多3、4个人,就可以跟随一个老师,这样老师带教时就可以手把手的教,动手的机会也比较多,所以学习的就比较扎实。
记者:现在学习环境比以前肯定要好,但是学习成果又如何呢?
郭瑞华:现在每一所中医药大学里,每一届单说中医专业的招生,恐怕也得招个四五百人、五六百人,甚至上千人,这样大规模的招生,前期教学在教室里可以由老师教,但是课后的辅导,还有临床的后期培养,问题就比较多了。中医成才的周期非常长。在学校里学习的几年,就是把教材学一学,重要的经典选读一下,带教的时候,一个老师带本科的学生,再加上研究生硕士、博士、七年制,结果就是本科的学生一般无法上手学习,因为他挤不上去,他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就比较差。很多人缩到后面,有的是因为就业的压力,有的是因为考研的压力,对临床实习也不太重视,甚至逃课去考研了,因此教学效果就不太理想。我认为,以后中医的教育,必定还要形成精英教育。不要扩招,有志愿的、爱好的,挑一部分,这部分人进行优选培养,这样才能成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