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高职教育模式相较于本科教育来说,培养周期较短且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大多以操作型、应用型的工科专业技术教学为主,学生普遍更加重视自身技能业务水平的提高,这与高职院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初衷背道而驰。但随着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愈来愈多的高职院校深刻认识到推进人文素质教学在对学生自我提升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而美术审美素养培养作为人文素质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美术审美素养的教学研究则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美术审美素养;高职院校;人文素养
[湖南省一般资助课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编号15C0650, 湖南省教育厅主持]
进入到“十三五”教育规划的新阶段时期,国家把立德树人的人文教育摆到了基础教育根本任务的位置上来。美术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艺术形式,高职院校美术课程教学有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审美品味、创新思想的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和义务。本文重点研究中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中美术审美素养的重要地位,并围绕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给出对应的具体解决方案。
一、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人文素养教学是培养个人人格魅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人文文化是构建人文素养教学的基础,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衍生、积累、提炼出的文化精华。在内容形式上来说,总所周知,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美术文化作品大多都蕴含着浓郁的中华传统人文文化气息,注重意境的美术表现形式更是重视人文文化精神的深刻反映,这就为我国当代高职院校美术审美素养教学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教学素材。在教学方式上来说,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多开设了各类形式的艺术教学课程,只不过对于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重要性并未明确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体系中有着现实办学基础条件。在社会文化需求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起引起了社会和大众对青少年素质培养重视力度的加深,各类少儿美术教学机構和学校美术教学课程更为广泛设立,反映出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一方面培养了青少年基本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高职院校开展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难度。
(二)必要性分析
当下社会就业环境的人才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待就业和公司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既要锻炼出过硬的技能水平,也要谋求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高职院校的美术审美素养教学是一门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一门教学课程,学生通过使用自身感官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变为具体形象化[1],改变学生看待事物的固化思维观念,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要素就是帮助转变学生的思维观念。美术审美教学不仅拥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培养学生内心世界更为饱满,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领悟出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而且是创造力的具体体现。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无不是美术创作者历经灵感的迸发、严密的构思、精巧的勾画的数个阶段的思维和艺术的创作,可以说创作能力赋予了美术作品的灵魂。高职院校的美术审美教学有着其他人文素养教学形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升华了学生的思维意识,故突出高职院校美术审美教学在整个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已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中美术审美素养培养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随着对高职院校在人文素养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如何有效开展人文素养教学方面没有清晰的教学规划,其中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质量明显不足。一方面,高职院校拥有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责任和需求;另一方面,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推广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大多是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开展教学,很难借鉴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显著案例,这给高职院校美术审美素养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挑战。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观念仍然落后,注重形式化、表面化,没有真正按美术审美素养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择分录取”的应试教育体制给高职院校生源的综合素质造成影响,中学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养成了重视技能、分数的固化思维,进入高职院校后缺乏理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基础,给人文素养教学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而在高职院校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过程中,部分美术教师不愿对文化内涵和审美思维展开深入的挖掘,只是照本宣科。这使得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应具有的功效难以发挥,制约人文素养教学发展[2]。
高职院校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环节教师缺乏与学生间的沟通,学生缺乏对美术审美素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传统课堂内容讲解教学形式为主的美术审美教学,一般教学课时冗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美术教学对于硬件设施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很多高职院校不愿投入经费资源用于采购美术教学设备和建设美术教学设施。无独有偶,高职学生迫于就业竞争压力,更不花费大量时间通过美术审美素养学习来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这让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养教学的初衷与现实教学的实际操作背道而驰[3]。
人文素养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也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有效的教学评价。美术审美素养的教学成果的考查不同于书本知识掌握的试卷考查,没有有效合理的教学考查手段,高职院校美术教师也很少从学生角度获取教学质量反馈,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大多以技能水准考查为主,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这种重教学轻评价的失衡的教学模式致使高职院校不能真正依据学生在美术审美素养教学中的学习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造成了教学与实践脱节,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中突出美术审美素养的
培养对策
改变高职院校传统人文素养教学模式,将表面化、抽象化的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内容转变为深层次、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将美术审美教学与其他学科和高新技术结合的形式教学。例如:将美术审美素养教学与哲学课程相结合,通过美术审美素养的培养陶冶学生情操,并能挖掘深层次的哲学思想[4];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图像识别等新技术方法,通过色彩对比、图像对比的具体操作将美术审美素养教学贴近现实生活。
关键词:美术审美素养;高职院校;人文素养
[湖南省一般资助课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编号15C0650, 湖南省教育厅主持]
进入到“十三五”教育规划的新阶段时期,国家把立德树人的人文教育摆到了基础教育根本任务的位置上来。美术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艺术形式,高职院校美术课程教学有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审美品味、创新思想的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和义务。本文重点研究中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中美术审美素养的重要地位,并围绕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给出对应的具体解决方案。
一、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人文素养教学是培养个人人格魅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人文文化是构建人文素养教学的基础,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衍生、积累、提炼出的文化精华。在内容形式上来说,总所周知,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美术文化作品大多都蕴含着浓郁的中华传统人文文化气息,注重意境的美术表现形式更是重视人文文化精神的深刻反映,这就为我国当代高职院校美术审美素养教学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教学素材。在教学方式上来说,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多开设了各类形式的艺术教学课程,只不过对于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重要性并未明确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体系中有着现实办学基础条件。在社会文化需求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起引起了社会和大众对青少年素质培养重视力度的加深,各类少儿美术教学机構和学校美术教学课程更为广泛设立,反映出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一方面培养了青少年基本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高职院校开展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难度。
(二)必要性分析
当下社会就业环境的人才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待就业和公司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既要锻炼出过硬的技能水平,也要谋求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高职院校的美术审美素养教学是一门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一门教学课程,学生通过使用自身感官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变为具体形象化[1],改变学生看待事物的固化思维观念,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要素就是帮助转变学生的思维观念。美术审美教学不仅拥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培养学生内心世界更为饱满,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领悟出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而且是创造力的具体体现。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无不是美术创作者历经灵感的迸发、严密的构思、精巧的勾画的数个阶段的思维和艺术的创作,可以说创作能力赋予了美术作品的灵魂。高职院校的美术审美教学有着其他人文素养教学形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升华了学生的思维意识,故突出高职院校美术审美教学在整个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已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中美术审美素养培养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随着对高职院校在人文素养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如何有效开展人文素养教学方面没有清晰的教学规划,其中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质量明显不足。一方面,高职院校拥有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责任和需求;另一方面,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推广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大多是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开展教学,很难借鉴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显著案例,这给高职院校美术审美素养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挑战。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观念仍然落后,注重形式化、表面化,没有真正按美术审美素养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择分录取”的应试教育体制给高职院校生源的综合素质造成影响,中学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养成了重视技能、分数的固化思维,进入高职院校后缺乏理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基础,给人文素养教学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而在高职院校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的过程中,部分美术教师不愿对文化内涵和审美思维展开深入的挖掘,只是照本宣科。这使得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应具有的功效难以发挥,制约人文素养教学发展[2]。
高职院校美术审美素养教学环节教师缺乏与学生间的沟通,学生缺乏对美术审美素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传统课堂内容讲解教学形式为主的美术审美教学,一般教学课时冗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美术教学对于硬件设施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很多高职院校不愿投入经费资源用于采购美术教学设备和建设美术教学设施。无独有偶,高职学生迫于就业竞争压力,更不花费大量时间通过美术审美素养学习来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这让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养教学的初衷与现实教学的实际操作背道而驰[3]。
人文素养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也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有效的教学评价。美术审美素养的教学成果的考查不同于书本知识掌握的试卷考查,没有有效合理的教学考查手段,高职院校美术教师也很少从学生角度获取教学质量反馈,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大多以技能水准考查为主,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这种重教学轻评价的失衡的教学模式致使高职院校不能真正依据学生在美术审美素养教学中的学习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造成了教学与实践脱节,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中突出美术审美素养的
培养对策
改变高职院校传统人文素养教学模式,将表面化、抽象化的美术审美素养教学内容转变为深层次、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将美术审美教学与其他学科和高新技术结合的形式教学。例如:将美术审美素养教学与哲学课程相结合,通过美术审美素养的培养陶冶学生情操,并能挖掘深层次的哲学思想[4];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图像识别等新技术方法,通过色彩对比、图像对比的具体操作将美术审美素养教学贴近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