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主要对象,小学阶段养成良好倾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倾听态度的培育。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听、说、读、写相互结合,使这几点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积极开展倾听活动也是促进幼小衔接下小学语文教学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意义
1、立足自身,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现今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性,忽略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常说一个有效的对话是表达与倾听并行的,倾听能够帮助人们梳理和理解别人所表达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引发自身的思考。对小学生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通过倾听获得有用信息,深化自己的学习。学生立足自身,通过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表达,发现语文中的难点,发挥乐学善学的品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语文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老師的责任不仅仅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书和育人二者是兼顾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倾听教育的新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学会倾听,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倾听氛围的课堂环境。这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标准改革,也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倾听氛围
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状态,是不可忽视的外在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果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那么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如果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容易分散,倾听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征,在课堂上营造倾听的氛围,在良好的倾听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并且在课堂上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倾听氛围。尤其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爱听故事、喜欢表演的天性,创设直观化、立体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丰富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在倾听故事时养成乐于想象和勤于思考的习惯;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促进学生习得正确的倾听方法。
以《静夜思》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小故事的形式,讲述李白的生平事迹,加深学生对李白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然后结合本诗内容编制一个小剧本,让学生在说台词和表演动作中增强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教师以身作则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身边的一切都会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而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时间非常长的人,教师自身是否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倾听的榜样来帮助学生树立典型,对于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当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自身做起,带头认真倾听。当学生们在课堂上表达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时,教师要认真且耐心地倾听,既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话,也不做其他的事情;当学生表意不清楚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时间,让学生继续思考整理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当学生结束表达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反馈或者建议。
3、培养倾听态度
倾听态度是决定学生倾听能力成长的关键因素,也是许多教育人员容易忽视的环节。教师先要明确倾听是一种沟通行为,而不是个体的独立活动,而在语文教学中倾听更早于发言阶段,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端正倾听的态度,让学生了解倾听是一种素质表现,这与《礼记·曲礼》中“立不正方,不倾听”相呼应。当然,小学生天性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足,认知程度有限,教师应选择其能够理解的要点进行讲解。
例如,尊重对方,不要随意打断对话,这恰恰与上课随意说话有关系,学生讲话往往会打断教师的话语。可以要求学生在倾听过程中注重观察对方的表情,并在倾听过程中保持安静、认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也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讲课方式,让师生之间存在尊重关系。倾听态度或者说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需要教师长时间培养和重视,在每次语文教学中,纠正学生的倾听态度,改善学生的倾听理念。
4、增强师生互动
增强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由路径,也是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思想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的友谊,还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因为学生在和教师谈话交流的时候,其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
以《传统节日》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从实际生活出发,与学生探讨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等。通过在课堂上提供充足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与学生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养成倾听的习惯,懂得提炼、转化、运用信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5、开展倾听活动
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从游戏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倾听态度和倾听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只有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其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教师可以述说几句话,让学生复述或写下,而教师说的话应尽量简单,但要注重打乱顺序。这与汉字次序打乱却不影响阅读的本质理论类似,活动追求的是提高学生利用倾听进行思考的能力,即便只是听完复述,学生也会感觉到语句的怪异,自然而然会想要将其组合成正常的话语。利用逻辑错误的语句来让学生辨析,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师也可以开展“鹦鹉学舌”活动,不是要让学生模仿老师,而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由老师制定短句,只交由一名学生看到,之后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朗读与倾听,最后一名同学将听到的语句写下来交由老师,这种具有趣味又能协作参与的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对倾听的理解。若活动中出现嘈杂、喧闹的情形,自然听不清语句的细节,学生借此也能认识到倾听对他人的重要意义,不仅端正了学生的倾听态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倾听素养。
6、及时评价总结
及时评价,总结倾听经验,是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一份及时的评价,往往会包含很多重要信息,它是课堂的回顾,也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学生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及时完整的评价,能够真实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收获与不足,以便下一次改进。它能让学生意识到倾听能力的重要性,找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同时这也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式。作为语文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出真实评价,并且老师要对每个学生做到公正的点评,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努力老师都是看在眼里的,鼓励学生乐于倾听。老师不仅要监督学生之间的评价,同时也要给自己做出评价,从每一次的教学中总结经验,并做好记录整理,为接下来语文课堂上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转变教学思维,制定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明确倾听目标,营造倾听氛围,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加强师生互动,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倾听能力弱的问题,不断为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意义
1、立足自身,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现今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性,忽略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常说一个有效的对话是表达与倾听并行的,倾听能够帮助人们梳理和理解别人所表达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引发自身的思考。对小学生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通过倾听获得有用信息,深化自己的学习。学生立足自身,通过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表达,发现语文中的难点,发挥乐学善学的品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语文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老師的责任不仅仅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书和育人二者是兼顾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倾听教育的新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学会倾听,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倾听氛围的课堂环境。这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标准改革,也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倾听氛围
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状态,是不可忽视的外在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果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那么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如果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容易分散,倾听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征,在课堂上营造倾听的氛围,在良好的倾听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并且在课堂上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倾听氛围。尤其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爱听故事、喜欢表演的天性,创设直观化、立体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丰富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在倾听故事时养成乐于想象和勤于思考的习惯;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促进学生习得正确的倾听方法。
以《静夜思》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小故事的形式,讲述李白的生平事迹,加深学生对李白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然后结合本诗内容编制一个小剧本,让学生在说台词和表演动作中增强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教师以身作则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身边的一切都会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而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时间非常长的人,教师自身是否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倾听的榜样来帮助学生树立典型,对于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当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自身做起,带头认真倾听。当学生们在课堂上表达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时,教师要认真且耐心地倾听,既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话,也不做其他的事情;当学生表意不清楚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时间,让学生继续思考整理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当学生结束表达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反馈或者建议。
3、培养倾听态度
倾听态度是决定学生倾听能力成长的关键因素,也是许多教育人员容易忽视的环节。教师先要明确倾听是一种沟通行为,而不是个体的独立活动,而在语文教学中倾听更早于发言阶段,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端正倾听的态度,让学生了解倾听是一种素质表现,这与《礼记·曲礼》中“立不正方,不倾听”相呼应。当然,小学生天性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足,认知程度有限,教师应选择其能够理解的要点进行讲解。
例如,尊重对方,不要随意打断对话,这恰恰与上课随意说话有关系,学生讲话往往会打断教师的话语。可以要求学生在倾听过程中注重观察对方的表情,并在倾听过程中保持安静、认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也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讲课方式,让师生之间存在尊重关系。倾听态度或者说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需要教师长时间培养和重视,在每次语文教学中,纠正学生的倾听态度,改善学生的倾听理念。
4、增强师生互动
增强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由路径,也是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思想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的友谊,还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因为学生在和教师谈话交流的时候,其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
以《传统节日》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从实际生活出发,与学生探讨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等。通过在课堂上提供充足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与学生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养成倾听的习惯,懂得提炼、转化、运用信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5、开展倾听活动
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从游戏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倾听态度和倾听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只有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其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教师可以述说几句话,让学生复述或写下,而教师说的话应尽量简单,但要注重打乱顺序。这与汉字次序打乱却不影响阅读的本质理论类似,活动追求的是提高学生利用倾听进行思考的能力,即便只是听完复述,学生也会感觉到语句的怪异,自然而然会想要将其组合成正常的话语。利用逻辑错误的语句来让学生辨析,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师也可以开展“鹦鹉学舌”活动,不是要让学生模仿老师,而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由老师制定短句,只交由一名学生看到,之后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朗读与倾听,最后一名同学将听到的语句写下来交由老师,这种具有趣味又能协作参与的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对倾听的理解。若活动中出现嘈杂、喧闹的情形,自然听不清语句的细节,学生借此也能认识到倾听对他人的重要意义,不仅端正了学生的倾听态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倾听素养。
6、及时评价总结
及时评价,总结倾听经验,是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一份及时的评价,往往会包含很多重要信息,它是课堂的回顾,也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学生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及时完整的评价,能够真实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收获与不足,以便下一次改进。它能让学生意识到倾听能力的重要性,找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同时这也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式。作为语文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出真实评价,并且老师要对每个学生做到公正的点评,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努力老师都是看在眼里的,鼓励学生乐于倾听。老师不仅要监督学生之间的评价,同时也要给自己做出评价,从每一次的教学中总结经验,并做好记录整理,为接下来语文课堂上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转变教学思维,制定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明确倾听目标,营造倾听氛围,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加强师生互动,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倾听能力弱的问题,不断为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樊建良.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文渊(中学版),2019(4):695.
[2]余洋.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式分析[J].文渊(中学版),2019(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