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特意去计算,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春妮在北京电视台已经做了十六年主持人,所以现在提到她,大家都爱在前面加一个定语——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从2000年进入北京电视台开始,春妮就一直活跃在观众的视野中,熟悉得就像你身边的老朋友。这种熟悉是润物无声的,认识她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都会用“亲切随和”来形容她,而这也是春妮在大多数观众心中的形象。
在喜欢春妮的观众里,年长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北京大爷大妈们就像喜欢自己家闺女一样喜欢她。春妮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成长在和北京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许多上海籍的主持人最终都会选择回到上海,大学毕业时,她本来也有机会回家乡,但最终却选择了留在北京,因为“感觉特别自在”。无论是气候、饮食还是人文环境她都很适应,这大概也是作为上海人的春妮和北京这座城市之间奇妙的缘分。
勤奋的“幸运”
春妮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大学还没毕业就参加主持人大赛并拿了冠军;一毕业就进了北京电视台主持《SK状元榜》,一做就是十年;《星夜故事秀》《五星夜话》叫好又叫座;现在《春妮的周末时光》和《我爱书画》也是她自己很喜欢的节目。春妮说自己是特别幸运的人:“我并没有一个特别远大的目标,就是按部就班地做,总会有机会出现。而且我赶上了电视发展的一个最好的时代,所以也就又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好机会。”
其实机会和幸运总会降临在那些做好踏实准备的人身上。春妮的微博上有两百多万粉丝,但她却很少发布内容,即使有发布也几乎都是和工作相关的话题。在社交媒体泛滥的今天,普通人都会把自己当做品牌来经营,更罔论明星。春妮的看法却是“私事不足为外人道”。除了工作,她的生活就是宅在家里,准备工作需要的资料和书。“只有独处时大脑运转的速度才会加快,才能静下心来思考。”春妮私下里也不是话很多的人,时间对她来说是最宝贵的,“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应该花在最需要做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上。”
2012年开播的《春妮的周末时光》就是这样一档踏踏实实准备出来的节目。春妮用“闭门造车”来描述《春妮的周末时光》这档节目的诞生方式,她和制片人一起商量讨论了一个月才产生了这档国内第一个全景戏剧式访谈节目。其实也不是没有捷径,最简单的就是“扒版”——直接购买国外节目的版权或者干脆“山寨”一个。“但我总觉得人得有点儿情怀吧。”作为一个职业电视人,春妮坚信做节目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人要逼一下自己,坚持一下,有点自己的表达。”她的坚持也让节目获得了高收视和好口碑的回报。
春妮的同事都叫她“BTV小铁人”,工作起来执着的劲头令人钦佩。2002年,春妮主持了“中国人唱外国歌大赛”,就在颁奖晚会的前一天,她的母亲出了严重车祸。前一天刚签下病危通知书,第二天她就流着泪进了摄影棚。从常规节目到大型晚会,春妮做过各种不同形态的电视节目,脱口秀、文艺评论、访谈,每一次尝试都是一个新的方向。面对转型,春妮也有迷茫和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再坚持一下。就是靠着认真、勤奋,她才成就了自己的“幸运”。
从喧嚣到安宁
从初出茅庐的主持新人到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春妮成熟了,节目的气质也随之发生着改变。2016年4月,春妮的新节目《我爱书画》开播,这个书画类节目每期介绍一个书画史上的大师,请专家在现场通过真迹进行讲解分析。她试图通过这个节目向大众传达对美的感受。
也是在这个节目里,春妮培养了一个新的爱好——画画。她拜了节目搭档史国良先生为师,开始学习国画。通过绘画,春妮发现了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我们主持人永远处在一个特别喧嚣的环境中,永远在跟人打交道,很少有机会独处。只有画画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的时间,孤独着精彩,这也是我开始画画的原因。”
除了主持工作之外,最常在春妮朋友圈里看到的就是她参加的各种慈善活动。前不久,她献出了人生中第一次“网络直播”,就是为了公益活动“爱心一碗饭”,为贫困儿童的营养午餐筹集善款。她把做公益看作是一种善意的储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就是为整个社会储存了爱心,储存了善意。”
水瓶座的春妮本应是天马行空的性格,她也评价自己是“大大咧咧”的人,但上海人的务实风格也影响着她的行为方式,善于扬长避短,“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为对金融知识没概念,所以和经营相关的事,她就选择不参与,即使是她自己的节目,她也只是做主编,不做制片人。自己感兴趣又擅长的是内容,那就把手上的每个节目都做精。春妮身边的人都感慨她“很会做选择”,对于春妮来说,每一次选择都不是偶然,正是这一次又一次选择,才造就了今天的春妮。
CR:《春妮的周末时光》从2012年开播到现在有四年了,还有什么其他类型的节目想尝试吗?
目前还没有,因为现在的两档栏目是不一样的类型,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春妮的周末时光》是邀请朋友到家里来,天南海北地聊天;《我爱书画》则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仿佛很远的世界。
CR:新开播的《我爱书画》完全不同于您之前的栏目,为什么会想要做这样一档栏目?
现在书画收藏的确很火,但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价格,是数字。大家觉得它这么贵,那一定好。但为什么好呢?更重要的是要让更多国人懂它的美,这才是一幅画最有意义的地方。美是需要引导的,审美也是需要培养的。
我在看到这些大师的画时会心生感动,而通过专家的讲解会生出很多新的领悟,从起笔到构图,越深入越觉得有意思。
CR:越来越喜爱书画类节目,您觉得和年纪有关吗?
有关系。也许在五年前我还对这样的节目没有太多感受,但现在会发现,每幅画背后都有故事。阅历增加,情感更为丰富和细腻,更能理解画里的含义。
所以我经常觉得我都是在恰如其分的年龄遇到了非常合适的栏目。十几年前刚进北京台的时候我还是个刚毕业的小孩,做的《SK状元榜》是高中生的节目。能在合适的年纪遇到合适的节目,很幸运。
CR:您曾说过总在人生的低谷期得到很多帮助,是什么样的帮助呢?
其实每一次转型都不是那么顺其自然,当时也经历过很多挣扎。刚开始节目效果不太好,我自己都觉得做不了,好像不是我的风格。那时的制片人就和我长谈,说既然是尝试就至少坚持半年,结果三个月后节目就火了。现在想想,他就是我的贵人,因为他的坚持,我也有机会找到了一个新风格,让我自己和其他人都认识到了我的另一面。
CR:您说过自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一直都是这样吗?做过什么“叛逆”的事情吗?
对,我从小就是按照老师和父母的期待长大的小孩。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没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甚至都没在大学好好谈个恋爱。
CR:广院的“嘘声”很有名,几乎每个上台主持的人都被“哄”过,您感受过吗?
广院的“嘘声”其实是评判标准,如果演出够精彩,广院的同学们送上的一定是掌声;但如果水准稍差,那等来的一定是嘘声。在我上大学时,心里一直都知道,那个舞台需要靠实力站上去。那时我一直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心理素质也不那么好,所以一直默默在台下,没有站到舞台上去。
CR:但后来广院在人民大会堂的校庆晚会是您主持的。
对,我在毕业之后做了很多节目,渐渐主持了很多大型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主持过之后,我才敢站到广院的舞台上。那一方舞台对我来说非常神圣,因为是广院教会我在舞台上要靠实力说话,对舞台要有敬畏之心。
CR:怎么开始做公益的?
因为我觉得自己从小到大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想多做一点事情。初中的时候就自己联系了贫困学校,和全班同学凑了零花钱资助了两个学生。过年的时候人家家长寄了一大包花生来感谢我们,突然觉得和某个不认识的人产生了联系,就坚持下来了。工作之后就有更多机会做公益了。
CR:有没有考虑过以个人名义,成立一个基金来做公益?
的确有很多人都以个人名义成立基金来做公益,我很愿意在其中帮忙,但我倒没想自己成立一个。我觉得只要能做就可以了,形式不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