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峻。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除取决于其学识、能力、体力和社会因素外,就业服务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利用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掌握了信息,也就拥有了机会。因此,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分析、优化和利用非常必要。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高校来说,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更要注重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和利用。
  一、对就业服务信息的理解
  就业服务信息从广义上来讲是跟就业服务有关的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政府就业政策、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社会职业素质要求等;狭义的就业服务信息是指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这也是对就业最具有直接,最有现实价值的信息。现阶段,由于高校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赋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更多的职责,就业服务信息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展。以笔者所在的江门地区高校为例,学生就业服务栏目就包含了六大板块:就业指南信息,例如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热点分析、职场展望、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就业测评、名人名企、留学考研信息等;高校毕业生信息;工作岗位、用人单位资源信息;招聘会信息;创业指导信息;就业统计信息等。由此可知,就业服务信息是非常庞杂、零散的。随着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络的运用,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利用效率虽已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散布在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高校,由于观念、经费、条件、手段等的限制,其收集、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出现信息闭塞,信息不对称,信息获取滞后等问题,难以为学生提供快速、有效的就业服务信息,阻碍了学校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
  二、地方高校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校间没有形成合力
  地方高校由于多散步在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地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企业资源较少。此外,中心城市高校较为集中,地方高校显得很零散。中心城市高校间的就业资源、企业招聘信息以及有效的方法、经验等容易形成相互交流、共享,而地方高校往往“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
  2.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队伍人员不足或不稳定
  这将直接导致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够科学,或者交接不及时、不能充分利用。在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就业指导中心和各年级思想政治辅导员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现状。但是由于地方高校人员编制少,工作没有细化分工,行政人员还要从事教学、教务工作,工作繁杂。又或者由于某些人员工作岗位调动或离职后,工作没有很好地交接,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延续。
  3.信息的采集与利用不充分、不科学
  由于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不充分、不科学,导致用人单位在校园招聘中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或者跳槽的人数过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有些用人单位逐步减少甚至不在有类似问题的高校招收毕业生,而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人才市场招收毕业生。
  三、针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与利用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就业服务信息的庞杂、零散,加之地方高校就业信息服务中的不足,使得规范化就业服务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存在很大困难。笔者拟结合自己就业服务工作上的一些具体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充分利用地缘资源
  地方高校较中心城市高校的資源少,但不是没有资源可以利用。如何充分开拓和用好自身的优质就业信息资源,是采集和利用好就业服务信息的必然前提。如江门五邑地区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有大批旅居海外的侨胞,回国创业投资的侨胞人数非常之大。高校可以通过与五邑联谊会、五邑台资企业联合会、香港新会同乡会等侨胞组织联系,然后不定期召开“侨”味企业(每次约20—40个企业)参会的中型招聘会;还可以通过与五邑籍侨胞的联系,与美、加高校,港澳高校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这些高校来访,通过展示工作坊、心理测试、职业指导咨询座谈、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向我们介绍国内外先进就业指导理念和工作方法;当然高校也可以通过派院系书记、核心辅导员到这些高校访问、进修,加强本高校的就业工作队伍素质能力。
  2.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
  政府职能部门是就业政策实施的决策和执行部门,了解政府部门的就业服务信息对学校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例如笔者所在高校的毕业生,每年都有超过40%留在五邑地区就业,从事的职业包括公务员、企事业人员、教师、村官等。因此,学校可以联系政府或利用当地人脉关系,每年定期到江门市各级组织部、人事部门、教育局、重点镇(街道办)等深入了解公务员招录、村官招聘、教师招考、农村从教计划、创业扶持以及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政策与情况,同时邀请政府部门里的负责人或成功校友返校,开公务员讲座、校友论坛、职业生涯访谈、就业政策咨询等活动,向毕业生传达该年度的有效就业服务信息,下达政策导向,为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就业提供方向,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几率。
   3.整合区域资源
  加强与本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中心以及兄弟院校的合作。人才交流中心和职业介绍中心是劳动人事部门设立的,专门从事人事交流、职业介绍、毕业生报到派遣的服务机构,汇集了毕业所需的大量就业服务信息。而珠海、中山、江门的兄弟院校都有自己的就业指导工作特色,以及向社会和企业推荐本校毕业生的途径。随着珠中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加强与地缘相近院校的就业工作交流,成为各校加强和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的主要突破口。2009年,由江门高校倡导成立“珠海、中山、江门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由五邑大学担任第一届主席单位。在此期间,五邑大学建立“毕业生网络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三地高校间,人才市场与高校间以及高校与企业间的毕业生信息共享,建立三地“高校和人才中心(市场)合作平台”,共同组织大学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实现三地就业供需见面活动的对接,为就业创业联盟企业提供人才推荐、输送和其他支持服务。除此之外,该联盟还定期举办三地高校校际毕业生就业创业交流研讨会、三地大学生就业创业高端论坛等活动,还将建立创业项目库,将盟员企业已运作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开展“创业孵化”活动。通过“珠海、中山、江门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这一平台,加强了三地间的合作交流,从而能把最有利的就业服务信息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收集与利用。
  4.整合校内资源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有多种渠道,其中校内资源是可供学生利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资源,所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善于整合相关的校内资源。如高校图书馆有大批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有关就业服务信息的书籍、期刊和音频资料。如五邑大学通过与学校图书馆的沟通联系,在2009年3月成立了专门的就业信息专业阅览室,提供毕业生求职、面试、考证、创业、公务员考试、企业人才素质需求等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图书材料供毕业生查阅。同时,该校就业指导中心还积极通过与学校离退处、关工委等部门联系,发挥退休教师的余热,建立就业咨询谈心亭,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就业、职业、人生观的教育工作。除此之外,还积极发动各院系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企业资源,开展相关就业指导、招揽企业招聘等工作。总之,由于地方院校资源信息有限,在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时,必须利用好各方资源,特别是校内可利用的资源,方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工作。
  5.把就业纳入到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中去
  地方高校因处二三线城市,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相较中心城市少,加之要面对社会声誉较好的中心城市的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如何有效地把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跟毕业生的就业有机起来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五邑大学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地方院校,但已经与江门市很多大型企业如真美丽照明集团、鹤山雅图仕、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大冶摩托车有限公司、新会中集集团、广东嘉宝莉化工有限公司等建立就业见习、社会实践合作关系。通过让学生参与这些“工作预签”的实习中去,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让这些单位进一步考察和评价毕业生,寻找他们所需的“潜在雇员”。该做法受到当地企业的一致好评,每年接收该校不少毕业生。由此可见,就业见习以及见习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实习机会,以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该校每年都会向校内各院系汇总相关就业见习信息,以及上年度的就业见习反馈,以便更好地做好下一年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
  6.加强就业网站建设,完善在线服务和就业资源数据库
  (1)完善就业网站和在线服务。地方院校比起中心城市的高校,存在人员编制、经费上的限制,信息接收也稍晚。要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必须有效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加强网站建设,做好更细化的分类。就业中心的网站主要针对毕业生需求,可细分为企业招聘、个人求职、就业动态、就业指导、专业介绍、择业测评、在线咨询、职业发展等板块。对于采集回来的就业服务信息,应及时分门别类地上传到网页上;同时,还要善于及时处理网上提供的在线咨询,为毕业生解答关于就业派遣、档案寄送、求职面试、企业素质需求等方面的咨询服务。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做好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人才中心、兄弟院系的网络链接,让毕业生及时了解有一定相关度的信息。
  (2)建立和完善就业资源数据库。就业资源数据库是连通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第一,储存功能。就业数据库是整个网络化服务的核心,里面可以存储学校历届毕业生的资料、招聘单位的资料等所有相关数据。第二,查询功能,通过后台数据库,企业可以查询到毕业生的各项情况,包括个人简历、在校表现、实践经历、求职意向等;毕业生也可以查询到企业的基本信息、招聘要求及历年的聘用情况。第三,招聘和应聘功能。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板块登记公司的相关信息以及招聘人员的信息,供学生浏览;而毕业生也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到企业和毕业生的信用等级,从而为自己的招聘和求职提供参考。
  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以上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及时更新工作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信息化的就业工作。
  7.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社团
  大学生职业发展社团主要是以学生就業为导向,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为核心,以服务为原则,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做好准备的新兴学生团体。为更好地向用人单位展示高校学生的良好形象和素质,宣传高校的教育理念,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技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大力发展大学生职业发展社团。职业发展社团的工作内容包括:就业事务管理、就业资讯校园刊物的筹备和编发、就业咨询与指导、职场模拟大赛、就业信息交流、对外联系用人单位、组织校内招聘会、组织校内讲座、就业调查研究、就业社会实践、就业网站、数据库管理等。通过有效地指导职业发展社团,高校可以更便利地对外进行沟通和交流,为全校学生提供最全面的指导和服务,也可减轻地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压力。职业发展社团学生通过社团实践活动也提高了自身的就业意识和就业技能。
  总之,地方高校要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转变观念,探索前行。同时,因应自身情况,充分挖掘自身的就业服务资源,才能全面、充分地采集和利用好就业服务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
  注:本文为五邑大学“2010年度青年科研基金”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005121439431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
其他文献
“发展和谐校园离不开法制教育,学校法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只有抓好学生管理,才能起到法制教育的真正作用。”这是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副院长陈运清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理解。言下之意,如果不做好学生管理,那么法制教育便形同虚设,起不到作用。事实证明,学生管理工作做得出色的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在法治教育上确实成果丰硕。    “一个发挥,四个结合”搞好学生管理    陈运清在总结学生管理时,说到了“一个发挥,四个结合”
街舞的兴起,正是一种文化的兴起,是一种社会现象。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街舞的行列,既是对自我的挑战,又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完善,同时也是一条交友的途径,增强了彼此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它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极富变化。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
目前的中职学生是在文化知识学习上被淘汰下来的一批情商高、懒于运用智商而又较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面对他们的语文教学,如果一味沿袭初中的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其更强烈的厌学、轻学情绪。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势在必行,要针对学生的群体需要,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形式。而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多元化,就能使学生们在兴趣和快乐中激发学习热情,主动学习文化知识。  教学形式多元化就是采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调
“得了多少先进和奖牌并不重要,那只是对我们过去工作成绩的肯定,重要的是要致力于打造社会保险惠民工程,要把这项实惠送到每一个离退休人员家中。”钟元军主任总是这样勉励自己。  钟元军,1965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1988年元月入党,现任湖南省桃源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处主任。他先后从事乡镇财会管理和社会保险工作。1995年,桃源县启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他的全部精力和情感也就和社会保险紧
经过激烈的角逐,2011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终于落下帷幕,来自浙江省近1000名职校技能精英围绕汽修、机械制造、电子电工、计算机技术等12个专业大类,在47个竞赛项目上展开了技能比武。杭州市代表队在本届大赛中表现抢眼,以28金30银30铜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技能大赛举办至今,各类中职学校都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备战模式。虽然技能竞赛沿袭了其惯有的形式,然而旧瓶也能装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升温,职业教育面临招生难的困境。而在招生难的情况下,在校学生的稳定率也在下降。这对于已经面临困境的技工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它势必会影响和制约职业学校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稳定率,降低学生流失率成为了职业学校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职业学校流失生特点和流失去向进行透视,对学生流失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出有效控制学生流失,提高技校生稳定率的新对策。  一、流失生特点分析
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是复杂的整体,个性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综合,构成人的精神面貌和力量;又给人的其他素质打上印记,使它们具有个性特色。个性对人各种素质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    一、素质教育与发展个性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其核心或关键是个性发展。这是由素质
《电工基础》的课程标准,要求感悟电工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电工技术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标准还提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生活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构建电工专业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电工知识,并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和理解专业知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工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性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训等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课程体系的改革,使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州市技师学院在改革和创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积极探索与寻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动漫人才的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大量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我国职业
在培养商贸类职业人才时,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注重提高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如何进行培养?通过什么方式提高培养效率?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动手能力差和学与用脱节的现状?笔者建议在外贸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注重运用外贸教学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一种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氛围,使“零距离”上岗成为现实。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将外贸岗位知识、操作过程及各种相关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