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过程中发现几处令人费解的文字。故不揣鄙陋,试解其疑义,以求教于方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中将这句话解释为“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其中将“桂影”解释为“桂树的影子”似有望文生义之嫌。
这里的影子如果理解为树木在月光照射下的阴影,那么也不可能只有“桂树的影子”。因为,前文写了“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庭院中所栽种的不独有“桂”,还有“木兰、竹子及其他树木”,何况还是“错杂地栽种”。那么,“三五之夜”的树影,也就不可能唯有“桂树的影子”。
其实,此处桂影指月影、月光。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光为“桂影”。古代诗歌中存在大量“桂影”就是月影的例子。比如,宋代李弥逊《念奴娇·瑶池倒影》词:“扶疏桂影,十分光照人世。”
就“三五之夜”这句所写的意境来看,作者所写的是十五夜晚,月光透过“兰桂竹木”在墙上形成的错杂明暗的影像,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静谧与诗意。从写作对象上看,此处所写的应该是“明月半墙”的“明月”。
所以,笔者认为,“桂影斑驳”应理解为“月影斑驳”,其所指的应该是“明月”而非“桂树的影子”。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将这一句解释为“我在门外一一回答。”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将这句意译为“我隔着门板一一回答。”细究这两种译文,要么语焉不详,要么不合逻辑。
从语段上文中“娘以指叩门扉曰”来看,老妪应该是带着姐姐在室内,姐姐在老妪怀里哭泣。听到哭声,母亲赶来关切地询问,所以才有“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的动人细节。而人教版教师用书将“从板外”解释为“在门外”肯定不合事实逻辑。
通过分析这句话的语法,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的主语是“吾”,也即“老妪”;谓语是“为应答”,也即“做对答,做言语间酬答”。如《汉书艺文志》中:“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相”表示应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偏之一方,即母亲。合起来“相为应答”即“一一回答她”。那么,剩下来就是“从板外”理解了。
“从”作介词,《古代汉语词典》有三个义项:①自,由。②向。③因,由。这三个义项中,人教版教师用书很明显采用的第①个义项。那么,这里的“从”有没有可能是“向”的意思呢?“向”做介词,引出对象。从语境来看,向的对象只能是“门外的母亲”。那么,“从板外”就要解釋为“向门外的母亲”。那么全句联系起来就是“我向门外你的母亲一一回答她”。很明显,这样理解也无法讲通。
笔者认为,句中的“从”不一定要理解为介词。可以理解为动词“顺从,依从”的含义。就这句话及其上下文来看,老妪是按照母亲的问话而回答的,因此,这个“从”译为“依从”,从语言环境来看有其存在的确切理由。“板外”在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用“方位”来借代方位中的人物或事物,“板外”的实际含义,既包括了“板外”的母亲,又包括了“板外”母亲的问话。
因此,笔者认为,这句话可翻译为“我依从门外你母亲的问话一一回答她。”
这样的翻译,不仅仅合乎当时的事实逻辑,而且在句子语法结构上也讲得通。更主要的是,老妪依从母亲的话一一回答,体现了母亲和老妪之间那种平等亲善的关系,为下文“妪亦泣”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
一、“桂影斑驳”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中将这句话解释为“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其中将“桂影”解释为“桂树的影子”似有望文生义之嫌。
这里的影子如果理解为树木在月光照射下的阴影,那么也不可能只有“桂树的影子”。因为,前文写了“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庭院中所栽种的不独有“桂”,还有“木兰、竹子及其他树木”,何况还是“错杂地栽种”。那么,“三五之夜”的树影,也就不可能唯有“桂树的影子”。
其实,此处桂影指月影、月光。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光为“桂影”。古代诗歌中存在大量“桂影”就是月影的例子。比如,宋代李弥逊《念奴娇·瑶池倒影》词:“扶疏桂影,十分光照人世。”
就“三五之夜”这句所写的意境来看,作者所写的是十五夜晚,月光透过“兰桂竹木”在墙上形成的错杂明暗的影像,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静谧与诗意。从写作对象上看,此处所写的应该是“明月半墙”的“明月”。
所以,笔者认为,“桂影斑驳”应理解为“月影斑驳”,其所指的应该是“明月”而非“桂树的影子”。
二、“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将这一句解释为“我在门外一一回答。”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将这句意译为“我隔着门板一一回答。”细究这两种译文,要么语焉不详,要么不合逻辑。
从语段上文中“娘以指叩门扉曰”来看,老妪应该是带着姐姐在室内,姐姐在老妪怀里哭泣。听到哭声,母亲赶来关切地询问,所以才有“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的动人细节。而人教版教师用书将“从板外”解释为“在门外”肯定不合事实逻辑。
通过分析这句话的语法,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的主语是“吾”,也即“老妪”;谓语是“为应答”,也即“做对答,做言语间酬答”。如《汉书艺文志》中:“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相”表示应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偏之一方,即母亲。合起来“相为应答”即“一一回答她”。那么,剩下来就是“从板外”理解了。
“从”作介词,《古代汉语词典》有三个义项:①自,由。②向。③因,由。这三个义项中,人教版教师用书很明显采用的第①个义项。那么,这里的“从”有没有可能是“向”的意思呢?“向”做介词,引出对象。从语境来看,向的对象只能是“门外的母亲”。那么,“从板外”就要解釋为“向门外的母亲”。那么全句联系起来就是“我向门外你的母亲一一回答她”。很明显,这样理解也无法讲通。
笔者认为,句中的“从”不一定要理解为介词。可以理解为动词“顺从,依从”的含义。就这句话及其上下文来看,老妪是按照母亲的问话而回答的,因此,这个“从”译为“依从”,从语言环境来看有其存在的确切理由。“板外”在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用“方位”来借代方位中的人物或事物,“板外”的实际含义,既包括了“板外”的母亲,又包括了“板外”母亲的问话。
因此,笔者认为,这句话可翻译为“我依从门外你母亲的问话一一回答她。”
这样的翻译,不仅仅合乎当时的事实逻辑,而且在句子语法结构上也讲得通。更主要的是,老妪依从母亲的话一一回答,体现了母亲和老妪之间那种平等亲善的关系,为下文“妪亦泣”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