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幸到现场聆听了全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的实况,收益良多。这次高端的竞赛课题是《统计——分段整理数据》(四上)。上课的四位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向我们展示了一节节匠心独运、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优质课。课堂上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实效,以充足的时间、开放的空间,让每个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交流,扎扎实实“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也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一个个教学细节,合理而有序地展示学习内容,让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纵观全场,五一小学高强兰老师执教的《统计》一课,给每个听课的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老师用她独有的教学视角,精心设计了流畅的教学过程,细腻的细节处理,融学生的自感、自悟、自述、自解于一体,把新授知识有层次、有节奏、有深度的展示给学生,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精彩而有效,实在且生动。结合高老师的这节课,我作思想上的放纵,细数一二:
一、现实、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教者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挖掘
我们看到,教师在执教时已经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法的再加工,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注重从学生身边、社会发展等方面选择实例,作为情境的创设起点、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素材引进课堂,使数学内容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用浅显的内容引入新课,加强了新知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例如,开课时,高老师播放了课件,以新闻联播播报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大家比较关注的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的发展情况,并出示了一组统计数据:据统计截止今天全世界甲型H1N1流感的人数墨西哥356例,美国23例,中国1例,日本13例——一下子把统计的作用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显示了统计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为全课的教学奠定了一条很好的基调。
二、科学、合理、流畅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和独到理解
本课结构合理、安排到位、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教师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为基础,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丰富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看、想、说、做的条件与空间,引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全面发展。
高老师从新闻片段入手,以大家关心的生活健康内容为起点,顺理成章的板书课题。接着教师话题一转,问学生“我们国家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什么?”自然地由国庆节给鼓号队员做衣服,引出问题:怎样给同学做衣服,需要什么条件?引出收集学生的身高数据,再由数据引出分段整理和制作统计表,进而分析数据。这一段新知环环相扣,清晰而自然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效果明显有效。
练习设计科学有序,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延续,是学生消化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课堂练习,使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色。
在对新知进行总结之后,高老师设计了有层次、递进的习题。习题一让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结果,并填表。习题二先通过“你知道吗”介绍空气污染指数,接着让学生直接填表并读表。在习题二的处理上,教师有了一个变化,少了习题一中让学生画正字统计的过程,多了介绍空气污染指数的知识。习题三,教师放手学生到台下统计教师的工资,并分段整理,填表,读表分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既联系了旧知又巩固了新知,为全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高教师这样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情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为全课目标的达成铺平了道路。值得我们学习和长久反思。
三、灵活、多变、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双基情感落到实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教师始终把学生推向主体的位置,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下完成的。
此外,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调控驾驭课堂的组织能力,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激情的表达,思维缜密的思考,一幅给人为之一亮的板书,都给人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象。
纵观全场,五一小学高强兰老师执教的《统计》一课,给每个听课的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老师用她独有的教学视角,精心设计了流畅的教学过程,细腻的细节处理,融学生的自感、自悟、自述、自解于一体,把新授知识有层次、有节奏、有深度的展示给学生,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精彩而有效,实在且生动。结合高老师的这节课,我作思想上的放纵,细数一二:
一、现实、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教者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挖掘
我们看到,教师在执教时已经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法的再加工,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注重从学生身边、社会发展等方面选择实例,作为情境的创设起点、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素材引进课堂,使数学内容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用浅显的内容引入新课,加强了新知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例如,开课时,高老师播放了课件,以新闻联播播报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大家比较关注的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的发展情况,并出示了一组统计数据:据统计截止今天全世界甲型H1N1流感的人数墨西哥356例,美国23例,中国1例,日本13例——一下子把统计的作用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显示了统计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为全课的教学奠定了一条很好的基调。
二、科学、合理、流畅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和独到理解
本课结构合理、安排到位、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教师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为基础,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丰富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看、想、说、做的条件与空间,引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全面发展。
高老师从新闻片段入手,以大家关心的生活健康内容为起点,顺理成章的板书课题。接着教师话题一转,问学生“我们国家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什么?”自然地由国庆节给鼓号队员做衣服,引出问题:怎样给同学做衣服,需要什么条件?引出收集学生的身高数据,再由数据引出分段整理和制作统计表,进而分析数据。这一段新知环环相扣,清晰而自然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效果明显有效。
练习设计科学有序,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延续,是学生消化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课堂练习,使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色。
在对新知进行总结之后,高老师设计了有层次、递进的习题。习题一让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结果,并填表。习题二先通过“你知道吗”介绍空气污染指数,接着让学生直接填表并读表。在习题二的处理上,教师有了一个变化,少了习题一中让学生画正字统计的过程,多了介绍空气污染指数的知识。习题三,教师放手学生到台下统计教师的工资,并分段整理,填表,读表分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既联系了旧知又巩固了新知,为全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高教师这样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情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为全课目标的达成铺平了道路。值得我们学习和长久反思。
三、灵活、多变、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双基情感落到实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教师始终把学生推向主体的位置,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下完成的。
此外,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调控驾驭课堂的组织能力,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激情的表达,思维缜密的思考,一幅给人为之一亮的板书,都给人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