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进入全民医疗的发展时代,随着这样应用模式的改变,医疗质量管理的过程存在了部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寻对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今后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管理;监管模式;模式创新;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7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参与医疗保险的人数和规模也会逐渐扩大,医疗压力不断增加,医疗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发的显著,为了能够有效的将质量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需要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升质量安全管理科学、有效、稳定、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增强质量安全管理的使用效率。
一、医院质量管理中涉及的安全问题
认真贯彻医院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二、质量管理监督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管理机构存在不合理性
现阶段我国监管机关的类型和数量较多,不同机构之间职责的分界比较模糊,管理效果和效率虽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部分问题。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系统化、流程化项目多,有时会缺乏其他途径的监管,有时会因流程繁琐,审批时间较长,因素干扰等落实比较乏力,因此有时难以对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1]。
(二)医疗质量管理团队不够专业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监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都比较高,但从现阶段的医疗质量管理团队来看,团队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力、专业、素质等多方面达到专业人不多,这也是导致医疗质量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医疗质量管理的模式是哪一种,都需要专业性较强的团队进行支撑,监管团队中的许多工作人员并不能够很好的胜任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此外,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并没有重视到专业团队监理的重要性,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仍旧十分片面的对人才进行选择。
(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在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中,监管制度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监管制度是都健全直接影响着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现阶段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中可以发现,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内容中存在问题,履行过程中,没有取得很好的履行效果,给医疗质量管理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
(四)医疗质量管理手段不够严谨
医疗质量管理手段较为单一,监管效果不够理想,主要的监管手段集中在预算的控制、总金额的控制、抽样的监督、举报受理等方面,这些监管手段不管是模式上还是效果上不是特别理想。现阶段的医疗质量管理手段中仍存在漏洞,导致监管效果较差,监管效率较低。
(五)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欠完善
在医疗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及时的发现在质量安全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反馈评价制度,实现医疗质量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不过有些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全面,许多工作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比如抽样、抽检、控制、监管等,这样的情况导致医疗质量管理效率低,同时人工的方式还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除此之外,目前的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医疗统筹的层次较低,地区发展的环境不同也让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做不到完全的统一。
三、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科学设计监管机构
在医疗质量管理机构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职责权限进行统一的设计,针对现阶段众多的监管机构进行统一,明确划分管理范围,明确管理内容,建立专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机构,对存在的部分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由该机构全面的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进行监管。此外,在政府管理层面来看,需要引入第三方管理主題,利用多种管理手段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进行监管,实现更为严谨的监管效果,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队伍综合水平
根据目前医疗质量管理的情况来看,组建一支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较高的团队,是发展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能力突出、专业水平和知识技能掌握全面的监管团队,能做到游刃有余的进行各项医疗工作,全面有效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从建立专业水平较高的医疗质量管理团队来看,重点考察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选择团队人员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专业相符的人员进入团队当中,以此来提高团队的专业性和岗位的胜任能力;第二,要做好员工考核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团队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员工的行为标准,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全面提高团队监管水平;第三,在员工上岗前需要安排专业的培训项目,根据工作内容和相关制度进行员工培训,同时还可以对老员工进行培训,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2]。
(三)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制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在法律条文的规定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环节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内容,对监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这样的监管制度对于个地区内的医疗质量管理机构来说,责任的明确能够保证基金下发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法律的约束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设计更加具有可靠性、权威性和可行性。 (四)创新医疗积极监管手段
医疗质量管理手段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监管部门以及监管人员共同对监管手段进行研究,借鉴不同地区内的监管手段和实际操作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对监管手段进行创新,以此来更好的提升监管手段的实践效果。医疗质量管理需要从传统的被动监管、事后管理,朝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进行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五)积极推动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加强信息化的建设,是医疗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方向,国家也在加快医疗质量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尽早的实现信息化技术替代人工监管的工作方向。大数据的应用能让质量安全管理的每一笔支出都有相应的数据跟踪,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更好的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此外,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着重注意三个方向的内容:第一,在不同的地区进行质量安全管理统筹的工作时,需要将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统一,让医疗质量管理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地区内顺利对戒,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管理中心、医院、要点等相关的医疗结构,将医疗机构内的各项信息全面的进行共享,保证参保人员可是在任何地区内使用质量安全管理快速就医;第二,在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中,对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要更加具有科学性,在充分考虑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下,方便信息化平台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实现有效监管,以此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第三,想要有效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水平,让信息化平台能够更好的实现对质量安全管理流动走向的跟踪监管,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利用大数据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相关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效率的同时,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为参保人员提供最后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制定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到查缺补漏,尽可能的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且对监管制度提出创新意见,保障质量安全管理的合理使用,从而有效的将质量安全管理合理的进行使用,对各种违规违章的现象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依照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平台,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烁,付强,孟黎辉,侯铁英,高晓东. 我国省级医院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现状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3):678-680+684.
[2]张宇辉,朱小玲,肖盈盈. 85所中医医疗机构医院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现状调查[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03):199-202.
[3]付强. 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学科发展政策思考[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121-3125.
[4]李六亿. 走中国特色的医院质量管理学科发展之路[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126-3130+3138.
[5]陈慧斯,李卉,李晶华,杨云海. 吉林省县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医院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307-4311.
[6]任軍红,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赵艳春,赵秀莉,陈美恋,丁炎明,蒙景雯,邓俊,潘义生. 质量管理护士在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评价[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10):966-968+975.
【关键词】质量管理;监管模式;模式创新;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7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参与医疗保险的人数和规模也会逐渐扩大,医疗压力不断增加,医疗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发的显著,为了能够有效的将质量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需要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升质量安全管理科学、有效、稳定、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增强质量安全管理的使用效率。
一、医院质量管理中涉及的安全问题
认真贯彻医院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二、质量管理监督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管理机构存在不合理性
现阶段我国监管机关的类型和数量较多,不同机构之间职责的分界比较模糊,管理效果和效率虽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部分问题。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系统化、流程化项目多,有时会缺乏其他途径的监管,有时会因流程繁琐,审批时间较长,因素干扰等落实比较乏力,因此有时难以对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1]。
(二)医疗质量管理团队不够专业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监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都比较高,但从现阶段的医疗质量管理团队来看,团队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力、专业、素质等多方面达到专业人不多,这也是导致医疗质量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医疗质量管理的模式是哪一种,都需要专业性较强的团队进行支撑,监管团队中的许多工作人员并不能够很好的胜任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此外,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并没有重视到专业团队监理的重要性,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仍旧十分片面的对人才进行选择。
(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在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中,监管制度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监管制度是都健全直接影响着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现阶段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中可以发现,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内容中存在问题,履行过程中,没有取得很好的履行效果,给医疗质量管理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
(四)医疗质量管理手段不够严谨
医疗质量管理手段较为单一,监管效果不够理想,主要的监管手段集中在预算的控制、总金额的控制、抽样的监督、举报受理等方面,这些监管手段不管是模式上还是效果上不是特别理想。现阶段的医疗质量管理手段中仍存在漏洞,导致监管效果较差,监管效率较低。
(五)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欠完善
在医疗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及时的发现在质量安全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反馈评价制度,实现医疗质量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不过有些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全面,许多工作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比如抽样、抽检、控制、监管等,这样的情况导致医疗质量管理效率低,同时人工的方式还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除此之外,目前的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医疗统筹的层次较低,地区发展的环境不同也让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做不到完全的统一。
三、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科学设计监管机构
在医疗质量管理机构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职责权限进行统一的设计,针对现阶段众多的监管机构进行统一,明确划分管理范围,明确管理内容,建立专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机构,对存在的部分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由该机构全面的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进行监管。此外,在政府管理层面来看,需要引入第三方管理主題,利用多种管理手段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进行监管,实现更为严谨的监管效果,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队伍综合水平
根据目前医疗质量管理的情况来看,组建一支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较高的团队,是发展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能力突出、专业水平和知识技能掌握全面的监管团队,能做到游刃有余的进行各项医疗工作,全面有效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从建立专业水平较高的医疗质量管理团队来看,重点考察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选择团队人员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专业相符的人员进入团队当中,以此来提高团队的专业性和岗位的胜任能力;第二,要做好员工考核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团队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员工的行为标准,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全面提高团队监管水平;第三,在员工上岗前需要安排专业的培训项目,根据工作内容和相关制度进行员工培训,同时还可以对老员工进行培训,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2]。
(三)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制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在法律条文的规定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环节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内容,对监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这样的监管制度对于个地区内的医疗质量管理机构来说,责任的明确能够保证基金下发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法律的约束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设计更加具有可靠性、权威性和可行性。 (四)创新医疗积极监管手段
医疗质量管理手段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监管部门以及监管人员共同对监管手段进行研究,借鉴不同地区内的监管手段和实际操作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对监管手段进行创新,以此来更好的提升监管手段的实践效果。医疗质量管理需要从传统的被动监管、事后管理,朝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进行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五)积极推动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加强信息化的建设,是医疗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方向,国家也在加快医疗质量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尽早的实现信息化技术替代人工监管的工作方向。大数据的应用能让质量安全管理的每一笔支出都有相应的数据跟踪,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更好的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此外,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着重注意三个方向的内容:第一,在不同的地区进行质量安全管理统筹的工作时,需要将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统一,让医疗质量管理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地区内顺利对戒,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管理中心、医院、要点等相关的医疗结构,将医疗机构内的各项信息全面的进行共享,保证参保人员可是在任何地区内使用质量安全管理快速就医;第二,在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中,对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要更加具有科学性,在充分考虑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下,方便信息化平台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实现有效监管,以此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第三,想要有效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水平,让信息化平台能够更好的实现对质量安全管理流动走向的跟踪监管,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利用大数据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相关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效率的同时,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为参保人员提供最后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制定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到查缺补漏,尽可能的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且对监管制度提出创新意见,保障质量安全管理的合理使用,从而有效的将质量安全管理合理的进行使用,对各种违规违章的现象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依照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平台,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烁,付强,孟黎辉,侯铁英,高晓东. 我国省级医院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现状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3):678-680+684.
[2]张宇辉,朱小玲,肖盈盈. 85所中医医疗机构医院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现状调查[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03):199-202.
[3]付强. 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学科发展政策思考[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121-3125.
[4]李六亿. 走中国特色的医院质量管理学科发展之路[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126-3130+3138.
[5]陈慧斯,李卉,李晶华,杨云海. 吉林省县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医院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307-4311.
[6]任軍红,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赵艳春,赵秀莉,陈美恋,丁炎明,蒙景雯,邓俊,潘义生. 质量管理护士在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评价[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10):966-968+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