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习题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使之体验过程与方法,形成科学思维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对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
一、“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新课导入
例如:“压强”新课引入
教师取出钉满钉子的钉板,把气球放在钉板上,再把木板放在气球上,向木板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学生屏气凝神,生怕这薄薄的一层气球皮爆炸。意外的是:气球居然完好无损,没有被刺破。教师接着取出钉了一根钉子的钉板,把气球轻轻顶在钉板上,没等施力,只听到“砰”的一声,气球爆了。实验结果的截然不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顺势说:“通过接下来的学习,能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带着疑惑,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知识建构
教材中的许多习题都是以静态形式呈现出来的,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与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调整教材习题的呈现时机,把教材习题灵活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建构环节,把静态的习题转化为动态的探究资源,让学生通过亲历体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
例如:“温度计”教学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实例,并指出自然界的物体存在冷热的不同。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接着教师结合课后习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思考探究。
教师出示两杯水:A杯冷水,B杯热水。让甲、乙两位同学比较两杯水的温度高低。两位同学分别用手摸了一下水杯,说出的感觉相同。
结论:用感觉器官可以感受物体的冷热程度。
教师再出示C杯温水。甲同学先摸A杯冷水,再摸C杯温水,甲同学认为C杯是热水。乙同学先摸B杯热水,再摸C杯温水,乙同学认为C杯是冷水。两位同学的感觉不同。
结论:感觉并不可靠。要准确比较物体的温度,需要用器材进行测量。
教师出示如图1的装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将该装置先后放入热水、温水、冷水中,发现在热水中玻璃管的水柱最高,在冷水中玻璃管的水柱最低。
师: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呢?
生:液体的热胀冷缩。热水中,装置里的水受热膨胀,水柱上升。
师:我们通过玻璃管中水柱的高低比较温度的高低,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师:该装置只能比较物体温度的高低,不能测出温度的值,我们如何改进这个装置。
生:在玻璃管上标刻度。
师:怎样标刻度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最后展示温度计实物,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结合课后习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串,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从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最终实现知识的建构。
三、“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习题改编
教材习题蕴含丰富的知识背景,对教材习题进行适当引申、拓展,实施变式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基于教材习题的变式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例题:用手握住一只空酒瓶,使其在竖直方向静止,则空瓶所受重力G与摩擦力f之间的关系是( )。
A.f>G瓶 B.f=G瓶 C.f 本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受力分析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增加以下变式,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其本质。
变式1:若增大手握空瓶的力,空瓶仍静止,则f与G瓶的关系应选( )。
变式2:若向空酒瓶内装水,瓶仍静止,则f与G瓶的关系应选( )。
在变式1中,只要抓住“空瓶仍静止”这一本质特征,就不难得出竖直方向“二力仍平衡”的结论。因此f=G瓶,增大手握空瓶的力不会影响摩擦力,故而选B。变式2中,由于在瓶内装水,根据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可知,f=G瓶﹢G水,因此f>G瓶,故选A。
由上可知,教师在分析习题时,不能就题论题,而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变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通过对物理习题的变式探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究规律,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增强应变能力。
四、“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解题优化
“一题多解”是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经常用到的方法,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问题;可以完善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还可以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一题多解”中解法有难易。有的解法比较繁杂,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反应,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讲解方法,使学生容易理解。
例题:有甲乙两个物体,甲物体的密度是乙物体密度的,乙物体体积是甲物体体积的,那么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 )
A.倍 B.倍 C.倍 D.倍
看似简单的题目,玩的是文字游戏,学生却不容易做对。学生的错解是×=倍,我一开始使用的讲解方法是:
ρ=ρ,V=V→V=V∴ρV=ρ×V∴m=m
这种解法中含有字母,无形中增加了难度,而且初二学生把文字写成表达式的基础薄弱,老师讲解过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仍感觉无从下手,我本着从简的目的选择了比较适合学生思维的方法:如下:设ρ=1,∴ρ=,V=1,∴V=,m=ρV=,m=ρV=,即可求出m=m。这样的解法学生接受起来轻松多了,也更容易理解。立足学生实际,优化教学过程,势在必行。
教材上的习题内涵丰富,对强化双基,开发智力有极大的潜在价值,教师若能把握习题特点,合理进行二次开发,多给学生创设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新课导入
例如:“压强”新课引入
教师取出钉满钉子的钉板,把气球放在钉板上,再把木板放在气球上,向木板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学生屏气凝神,生怕这薄薄的一层气球皮爆炸。意外的是:气球居然完好无损,没有被刺破。教师接着取出钉了一根钉子的钉板,把气球轻轻顶在钉板上,没等施力,只听到“砰”的一声,气球爆了。实验结果的截然不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顺势说:“通过接下来的学习,能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带着疑惑,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知识建构
教材中的许多习题都是以静态形式呈现出来的,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与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调整教材习题的呈现时机,把教材习题灵活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建构环节,把静态的习题转化为动态的探究资源,让学生通过亲历体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
例如:“温度计”教学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实例,并指出自然界的物体存在冷热的不同。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接着教师结合课后习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思考探究。
教师出示两杯水:A杯冷水,B杯热水。让甲、乙两位同学比较两杯水的温度高低。两位同学分别用手摸了一下水杯,说出的感觉相同。
结论:用感觉器官可以感受物体的冷热程度。
教师再出示C杯温水。甲同学先摸A杯冷水,再摸C杯温水,甲同学认为C杯是热水。乙同学先摸B杯热水,再摸C杯温水,乙同学认为C杯是冷水。两位同学的感觉不同。
结论:感觉并不可靠。要准确比较物体的温度,需要用器材进行测量。
教师出示如图1的装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将该装置先后放入热水、温水、冷水中,发现在热水中玻璃管的水柱最高,在冷水中玻璃管的水柱最低。
师: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呢?
生:液体的热胀冷缩。热水中,装置里的水受热膨胀,水柱上升。
师:我们通过玻璃管中水柱的高低比较温度的高低,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师:该装置只能比较物体温度的高低,不能测出温度的值,我们如何改进这个装置。
生:在玻璃管上标刻度。
师:怎样标刻度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最后展示温度计实物,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结合课后习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串,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从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最终实现知识的建构。
三、“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习题改编
教材习题蕴含丰富的知识背景,对教材习题进行适当引申、拓展,实施变式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基于教材习题的变式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例题:用手握住一只空酒瓶,使其在竖直方向静止,则空瓶所受重力G与摩擦力f之间的关系是( )。
A.f>G瓶 B.f=G瓶 C.f
变式1:若增大手握空瓶的力,空瓶仍静止,则f与G瓶的关系应选( )。
变式2:若向空酒瓶内装水,瓶仍静止,则f与G瓶的关系应选( )。
在变式1中,只要抓住“空瓶仍静止”这一本质特征,就不难得出竖直方向“二力仍平衡”的结论。因此f=G瓶,增大手握空瓶的力不会影响摩擦力,故而选B。变式2中,由于在瓶内装水,根据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可知,f=G瓶﹢G水,因此f>G瓶,故选A。
由上可知,教师在分析习题时,不能就题论题,而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变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通过对物理习题的变式探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究规律,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增强应变能力。
四、“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解题优化
“一题多解”是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经常用到的方法,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问题;可以完善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还可以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一题多解”中解法有难易。有的解法比较繁杂,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反应,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讲解方法,使学生容易理解。
例题:有甲乙两个物体,甲物体的密度是乙物体密度的,乙物体体积是甲物体体积的,那么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 )
A.倍 B.倍 C.倍 D.倍
看似简单的题目,玩的是文字游戏,学生却不容易做对。学生的错解是×=倍,我一开始使用的讲解方法是:
ρ=ρ,V=V→V=V∴ρV=ρ×V∴m=m
这种解法中含有字母,无形中增加了难度,而且初二学生把文字写成表达式的基础薄弱,老师讲解过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仍感觉无从下手,我本着从简的目的选择了比较适合学生思维的方法:如下:设ρ=1,∴ρ=,V=1,∴V=,m=ρV=,m=ρV=,即可求出m=m。这样的解法学生接受起来轻松多了,也更容易理解。立足学生实际,优化教学过程,势在必行。
教材上的习题内涵丰富,对强化双基,开发智力有极大的潜在价值,教师若能把握习题特点,合理进行二次开发,多给学生创设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