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B 844. 2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
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是一种因自己所属的群体资格而受到区别对待,引起被排斥感的知觉形式。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的特点、功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先对333名流动青少年的歧视知觉、自悯进行测量,考察其发展的现状特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如下:
①流动青少年的歧视知觉总均分为16.28,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②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与自悯具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 歧视知觉,自悯,流动青少年
引言
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公安部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出:流动儿童是指6至18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本研究中流动青少年是指跟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16-18岁在读高中生。
歧视最早是Goffman(1963)提出来的,原指人身体上不好的特征或由疾病引起的症候, Goffman 在书中将其定义为非社会期待的属性或特征,用以区分个体不同于主流群体。Major等(1998)将歧视知觉定义为相对于客观歧视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指个体知觉到的由于自己所属的团体成员身份而受到的有区别的或不公正的对待。
李小青等(2008),提出歧视知觉是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受到了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刘霞等(2011)在此基础上,认为歧视知觉是相对于客观歧视现象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指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受到有区别的对待。
自悯是一个起始于佛教,在现代心理学与佛教中产生的一个概念。Neff(2007)将自悯定义为一个在面对苦难时会将自己的体验看作是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不会以批判的角度看待理解自己的失败和不足,并希望减轻自身的痛苦,关爱自己的人并将自悯分成五个维度,它们分别是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正念、自我评判与孤立感。
方法
研究被试
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随机抽取350名流动青少年为被试,问卷回收344份,有效问卷333份,有效率为95%
研究工具
1.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问卷。采用自编的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问卷。
2.自悯问卷。使用中文版自悯量表。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进行分析计。
研究结果
描述统计
结果发现,被试的歧视知觉M=16.28,SD=4.20;同伴歧视知觉的为M=5.06,SD=1.85;学校歧视知觉的M=3.69,SD=1.37;物质歧视知觉的为M=2.58,SD=1.13;公平歧视知觉的为M=4.93,SD=1.85。自悯的M=68.26,SD=9.619;自我友善M=13.57,SD=2.925;自我评判M=12.23,SD=2.848;普遍人性感M=18.25.SD=3.249;孤立感M=15.99,SD=4.869;正念M=10.26,SD=2.661。
相关分析
根据分析,女生在歧视知觉及某些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T=-2.812,P=0.005<0.05;女生同伴歧视M=5.23±1.922,高于男生M=4.92±1.794;女生学校歧视M=3.71±1.187,高于男生M=3.69±1.519;女生物质歧视M=2.72±1.229,高于男生M=2.47±1.040;女生公平歧视M=5.32±1.759,高于男生M=4.61±1.870;
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歧视知觉与自我评判(.290**)、共同人性(.162**)、孤立感(.264**)、正念(.245**)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友善与共同人性(.321**)、孤立感(-.122*)存在显著相关;自我评判与共同人性(.476**)、孤立感(.414**)、正念(.655**)存在显著相关;共同人性与孤立感(.178**)、正念(.405**)存在显著相关;孤立感与正念(.407**)存在显著相关。
讨论
歧视知觉与自悯及各维度呈正向相关,歧视知觉越高,个体自悯水平也越高。根据精神分析流派,歧视知觉的个体处于社交边缘,触发了内在心理保护机制,他人不友善时,对自己友善,为了防止内部机制进一步遭到外在歧视的破坏,个体通过提高自悯水平保护自己。
结论
(1)流动青少年的歧视知觉总体水平较高,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2)流动青少年自悯与歧视知觉呈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状况及社会支持保护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2011,(3):631-635.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J]. Prentice Hall.
刘霞, 赵景欣, 申继亮. (2013). 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 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 05, 568-584.
李小青, 邹泓, 王瑞敏, 窦东徽. (2008). 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 04, 909-913.
Major, B. R., Caroline, C. C., & Cooper, M. L., etal. (1998). Personal Re-silience,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 Cop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Adjustment to Abort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3), 735-752.
Neff, K. D., & Rude, S. S., & Kirkpatrick, K. (2007). An examination of self-compassion in relation to posi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nd personality traits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 908-916.
摘要
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是一种因自己所属的群体资格而受到区别对待,引起被排斥感的知觉形式。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的特点、功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先对333名流动青少年的歧视知觉、自悯进行测量,考察其发展的现状特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如下:
①流动青少年的歧视知觉总均分为16.28,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②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与自悯具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 歧视知觉,自悯,流动青少年
引言
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公安部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出:流动儿童是指6至18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本研究中流动青少年是指跟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16-18岁在读高中生。
歧视最早是Goffman(1963)提出来的,原指人身体上不好的特征或由疾病引起的症候, Goffman 在书中将其定义为非社会期待的属性或特征,用以区分个体不同于主流群体。Major等(1998)将歧视知觉定义为相对于客观歧视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指个体知觉到的由于自己所属的团体成员身份而受到的有区别的或不公正的对待。
李小青等(2008),提出歧视知觉是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受到了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刘霞等(2011)在此基础上,认为歧视知觉是相对于客观歧视现象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指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受到有区别的对待。
自悯是一个起始于佛教,在现代心理学与佛教中产生的一个概念。Neff(2007)将自悯定义为一个在面对苦难时会将自己的体验看作是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不会以批判的角度看待理解自己的失败和不足,并希望减轻自身的痛苦,关爱自己的人并将自悯分成五个维度,它们分别是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正念、自我评判与孤立感。
方法
研究被试
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随机抽取350名流动青少年为被试,问卷回收344份,有效问卷333份,有效率为95%
研究工具
1.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问卷。采用自编的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问卷。
2.自悯问卷。使用中文版自悯量表。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进行分析计。
研究结果
描述统计
结果发现,被试的歧视知觉M=16.28,SD=4.20;同伴歧视知觉的为M=5.06,SD=1.85;学校歧视知觉的M=3.69,SD=1.37;物质歧视知觉的为M=2.58,SD=1.13;公平歧视知觉的为M=4.93,SD=1.85。自悯的M=68.26,SD=9.619;自我友善M=13.57,SD=2.925;自我评判M=12.23,SD=2.848;普遍人性感M=18.25.SD=3.249;孤立感M=15.99,SD=4.869;正念M=10.26,SD=2.661。
相关分析
根据分析,女生在歧视知觉及某些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T=-2.812,P=0.005<0.05;女生同伴歧视M=5.23±1.922,高于男生M=4.92±1.794;女生学校歧视M=3.71±1.187,高于男生M=3.69±1.519;女生物质歧视M=2.72±1.229,高于男生M=2.47±1.040;女生公平歧视M=5.32±1.759,高于男生M=4.61±1.870;
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歧视知觉与自我评判(.290**)、共同人性(.162**)、孤立感(.264**)、正念(.245**)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友善与共同人性(.321**)、孤立感(-.122*)存在显著相关;自我评判与共同人性(.476**)、孤立感(.414**)、正念(.655**)存在显著相关;共同人性与孤立感(.178**)、正念(.405**)存在显著相关;孤立感与正念(.407**)存在显著相关。
讨论
歧视知觉与自悯及各维度呈正向相关,歧视知觉越高,个体自悯水平也越高。根据精神分析流派,歧视知觉的个体处于社交边缘,触发了内在心理保护机制,他人不友善时,对自己友善,为了防止内部机制进一步遭到外在歧视的破坏,个体通过提高自悯水平保护自己。
结论
(1)流动青少年的歧视知觉总体水平较高,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2)流动青少年自悯与歧视知觉呈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状况及社会支持保护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2011,(3):631-635.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J]. Prentice Hall.
刘霞, 赵景欣, 申继亮. (2013). 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 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 05, 568-584.
李小青, 邹泓, 王瑞敏, 窦东徽. (2008). 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 04, 909-913.
Major, B. R., Caroline, C. C., & Cooper, M. L., etal. (1998). Personal Re-silience,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 Cop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Adjustment to Abort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3), 735-752.
Neff, K. D., & Rude, S. S., & Kirkpatrick, K. (2007). An examination of self-compassion in relation to posi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nd personality traits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 90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