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体验、感悟一个城市,无一例外是从它的外观开始的,而鳞次栉比、风格各异的建筑,正是这个城市最鲜明的特征。于是,《城市的追求——上海三部曲》选择建筑这一特殊的“截面”,作为展现上海巨变与上海人精神追求的载体。画册从“传承”,到“融合”,再到“发展”三部分,基本概括了上海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不同的阶段,应运而生的是具有各个时代烙印的典型建筑,它们承载着当时人们从生活至心灵的诸多需求,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城市的追求──上海三部曲》的照片均出自摄影家尔冬强先生之手,在三十多年的摄影实践中,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探索历史,发现真实,专注于上海的城市变迁。出于“记录、整理上海飞速变化的每一感人细节”,他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就这样在他的黑白照片上保留了日新月异的建筑风貌和渐变的生活方式,填补了记忆的空白点,为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视觉文献。
传承
公元1292年(元代至元29年),上海正式设县,至今已经有700多年。700年的历史相对中国的其他地区,十分短暂。但是,建立了城厢镇,上海文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根基和发源地。今天的上海,就是从老城厢发展而来,不管城市扩展得多大,老城厢却始终居于城市的中心。老城厢见证了上海的发展,也成了上海飞速发展而遗留下来的印迹。回望如今的老城厢,还依稀可见昔日的生活场景。
外地游客到上海,必去的上海经典景点中少不了老城厢中的豫园和城隍庙。北城的城隍庙代表了上海的市民文化,西城的文庙代表的则是上海的士大夫文化。
老城厢还是上海和中国天主教的发源地。上海的天主教徒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上董家渡教堂,听拉丁文,诵圣经,学法语,当法商买办,在东方汇理银行贷款,在公董局谋职,子女上震旦大学,留学也到巴黎。
从此,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老城厢里共生共存,不同信仰和生活理念的人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代表了上海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一面,也是上海700年历史中最神奇的一幕。
融合
上海,这个像海洋一样的城市进入到了更为多变的20世纪。
“上海是一个巨大的怪物。”一个法国记者干脆这样评价这个新兴的城市。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很难再找到另外一座风貌相同的城市,矛盾、对立和不和谐的一切在上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融会和平衡。庞杂、多元、综合、含混成为上海的主要基调,这一景象一直持续到1949年。
开埠以后的上海华洋杂处,注重功利、处处变通的实用主义心态造成了中西结合、不中不西的混血特质。20世纪20年代以后,已经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上海,其城市规模、建筑面貌都远在其他城市之上。1930年前建造的上海公共建筑,绝大部分是西方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的复制品,20世纪30年代以后,更多受到现代建筑的影响,同时,中国元素也逐渐被建筑师和业主采用。
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从其诞生的第一天就打上了中西合璧的烙印,它们的外表并未摆脱传统的中国民居,但是它的连排式布局又来源于欧洲。居住在这些新式建筑里的上海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形态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追求时尚、求新求变,加速了上海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追求
重新翻阅历史,不难发现外国建筑师很早就悄悄进入中国了。1975年,日本日建设计为上海宝山钢铁厂进行的工业建筑设计,可以视为外来建筑设计机构进入中国的序曲。高密度的建筑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外国人设计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城市中间,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陡然增高,热衷于西方建筑设计的直接后果使得建设的激情和都市的迷乱互相交织在一起。
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正在全面进入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只是盖一幢幢房子,到现在开始规划一个区域、一座城市。从21世纪开始,上海以成百平方公里的规模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黄浦江沿岸的城市设计、世博会园区,都吸引了世界各国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目光,上海已经是世界建筑师的舞台和竞技场。但与此同时,上海又借鉴世界的远见,以自己的智慧,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将一大批老建筑保护了起来。
不论是保存完好的旧建筑,还是别具一格的新兴建筑,都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中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经典走向时尚。
(本文内容摘自《城市的追求──上海三部曲》)
《城市的追求──上海三部曲》的照片均出自摄影家尔冬强先生之手,在三十多年的摄影实践中,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探索历史,发现真实,专注于上海的城市变迁。出于“记录、整理上海飞速变化的每一感人细节”,他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就这样在他的黑白照片上保留了日新月异的建筑风貌和渐变的生活方式,填补了记忆的空白点,为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视觉文献。
传承
公元1292年(元代至元29年),上海正式设县,至今已经有700多年。700年的历史相对中国的其他地区,十分短暂。但是,建立了城厢镇,上海文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根基和发源地。今天的上海,就是从老城厢发展而来,不管城市扩展得多大,老城厢却始终居于城市的中心。老城厢见证了上海的发展,也成了上海飞速发展而遗留下来的印迹。回望如今的老城厢,还依稀可见昔日的生活场景。
外地游客到上海,必去的上海经典景点中少不了老城厢中的豫园和城隍庙。北城的城隍庙代表了上海的市民文化,西城的文庙代表的则是上海的士大夫文化。
老城厢还是上海和中国天主教的发源地。上海的天主教徒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上董家渡教堂,听拉丁文,诵圣经,学法语,当法商买办,在东方汇理银行贷款,在公董局谋职,子女上震旦大学,留学也到巴黎。
从此,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老城厢里共生共存,不同信仰和生活理念的人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代表了上海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一面,也是上海700年历史中最神奇的一幕。
融合
上海,这个像海洋一样的城市进入到了更为多变的20世纪。
“上海是一个巨大的怪物。”一个法国记者干脆这样评价这个新兴的城市。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很难再找到另外一座风貌相同的城市,矛盾、对立和不和谐的一切在上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融会和平衡。庞杂、多元、综合、含混成为上海的主要基调,这一景象一直持续到1949年。
开埠以后的上海华洋杂处,注重功利、处处变通的实用主义心态造成了中西结合、不中不西的混血特质。20世纪20年代以后,已经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上海,其城市规模、建筑面貌都远在其他城市之上。1930年前建造的上海公共建筑,绝大部分是西方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的复制品,20世纪30年代以后,更多受到现代建筑的影响,同时,中国元素也逐渐被建筑师和业主采用。
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从其诞生的第一天就打上了中西合璧的烙印,它们的外表并未摆脱传统的中国民居,但是它的连排式布局又来源于欧洲。居住在这些新式建筑里的上海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形态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追求时尚、求新求变,加速了上海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追求
重新翻阅历史,不难发现外国建筑师很早就悄悄进入中国了。1975年,日本日建设计为上海宝山钢铁厂进行的工业建筑设计,可以视为外来建筑设计机构进入中国的序曲。高密度的建筑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外国人设计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城市中间,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陡然增高,热衷于西方建筑设计的直接后果使得建设的激情和都市的迷乱互相交织在一起。
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正在全面进入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只是盖一幢幢房子,到现在开始规划一个区域、一座城市。从21世纪开始,上海以成百平方公里的规模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黄浦江沿岸的城市设计、世博会园区,都吸引了世界各国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目光,上海已经是世界建筑师的舞台和竞技场。但与此同时,上海又借鉴世界的远见,以自己的智慧,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将一大批老建筑保护了起来。
不论是保存完好的旧建筑,还是别具一格的新兴建筑,都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中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经典走向时尚。
(本文内容摘自《城市的追求──上海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