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追求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体验、感悟一个城市,无一例外是从它的外观开始的,而鳞次栉比、风格各异的建筑,正是这个城市最鲜明的特征。于是,《城市的追求——上海三部曲》选择建筑这一特殊的“截面”,作为展现上海巨变与上海人精神追求的载体。画册从“传承”,到“融合”,再到“发展”三部分,基本概括了上海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不同的阶段,应运而生的是具有各个时代烙印的典型建筑,它们承载着当时人们从生活至心灵的诸多需求,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城市的追求──上海三部曲》的照片均出自摄影家尔冬强先生之手,在三十多年的摄影实践中,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探索历史,发现真实,专注于上海的城市变迁。出于“记录、整理上海飞速变化的每一感人细节”,他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就这样在他的黑白照片上保留了日新月异的建筑风貌和渐变的生活方式,填补了记忆的空白点,为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视觉文献。
  
  传承
  
  公元1292年(元代至元29年),上海正式设县,至今已经有700多年。700年的历史相对中国的其他地区,十分短暂。但是,建立了城厢镇,上海文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根基和发源地。今天的上海,就是从老城厢发展而来,不管城市扩展得多大,老城厢却始终居于城市的中心。老城厢见证了上海的发展,也成了上海飞速发展而遗留下来的印迹。回望如今的老城厢,还依稀可见昔日的生活场景。
  外地游客到上海,必去的上海经典景点中少不了老城厢中的豫园和城隍庙。北城的城隍庙代表了上海的市民文化,西城的文庙代表的则是上海的士大夫文化。
  老城厢还是上海和中国天主教的发源地。上海的天主教徒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上董家渡教堂,听拉丁文,诵圣经,学法语,当法商买办,在东方汇理银行贷款,在公董局谋职,子女上震旦大学,留学也到巴黎。
  从此,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老城厢里共生共存,不同信仰和生活理念的人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代表了上海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一面,也是上海700年历史中最神奇的一幕。
  
  融合
  
  
  上海,这个像海洋一样的城市进入到了更为多变的20世纪。
  “上海是一个巨大的怪物。”一个法国记者干脆这样评价这个新兴的城市。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很难再找到另外一座风貌相同的城市,矛盾、对立和不和谐的一切在上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融会和平衡。庞杂、多元、综合、含混成为上海的主要基调,这一景象一直持续到1949年。
  开埠以后的上海华洋杂处,注重功利、处处变通的实用主义心态造成了中西结合、不中不西的混血特质。20世纪20年代以后,已经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上海,其城市规模、建筑面貌都远在其他城市之上。1930年前建造的上海公共建筑,绝大部分是西方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的复制品,20世纪30年代以后,更多受到现代建筑的影响,同时,中国元素也逐渐被建筑师和业主采用。
  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从其诞生的第一天就打上了中西合璧的烙印,它们的外表并未摆脱传统的中国民居,但是它的连排式布局又来源于欧洲。居住在这些新式建筑里的上海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形态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追求时尚、求新求变,加速了上海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追求
  
  重新翻阅历史,不难发现外国建筑师很早就悄悄进入中国了。1975年,日本日建设计为上海宝山钢铁厂进行的工业建筑设计,可以视为外来建筑设计机构进入中国的序曲。高密度的建筑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外国人设计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城市中间,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陡然增高,热衷于西方建筑设计的直接后果使得建设的激情和都市的迷乱互相交织在一起。
  
  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正在全面进入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只是盖一幢幢房子,到现在开始规划一个区域、一座城市。从21世纪开始,上海以成百平方公里的规模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黄浦江沿岸的城市设计、世博会园区,都吸引了世界各国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目光,上海已经是世界建筑师的舞台和竞技场。但与此同时,上海又借鉴世界的远见,以自己的智慧,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将一大批老建筑保护了起来。
  
  不论是保存完好的旧建筑,还是别具一格的新兴建筑,都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中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经典走向时尚。
  (本文内容摘自《城市的追求──上海三部曲》)
其他文献
“艳遇,是我们和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相遇。”    2007年的时候,孟京辉如此阐释自己的话剧《艳遇》的主题。然而,《艳遇》告诉我们的,却并非是和美好的相遇。没错,那一场《艳遇》就是让所有的青年人看到他们自己:《艳遇》复制了城市青年生活中的一切,从压抑的办公室到逼迫员工加班的老板,从借住的小公寓到虚伪的酒吧夜生活,从女主人公默默执著却绝望的恋爱到男主人公韩冬与老板无奈的对抗,这一切其实都与爱情无关
期刊
他是有妇之夫,她是有夫之妇,彼此吸引着滑向爱的沼泽地,然后腹中有了这场情事的果实,做掉还是留下?面对令他们心动却不确定是否愿意为未知的情路承担后果的对方,爱还能继续吗?成色还纯粹吗?  渡边淳一关于不伦之恋的思考又有了最新成果:充满苦涩情爱风格的小说《夜潜者》。该书近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依旧是徘徊在情感与理智的边缘进退难安的故事。小说讲述了42岁的成功实业家泷泽秀树和漂亮精干的38岁杂志社副总编辑
期刊
梅隆雪川  四川乐山人。新闻从业多年,现担任北京某媒体传播总监。有过含文学评论在内的若干传播和文学艺术专著。关于成都、北京、上海的三地体验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学成都之时。    如今这世道,人与人之间越发多了些防范意识,越发近乎以邻为壑了。本月初又一次京城798书画茶友聚会,有人谈起新近赵本山移居多伦多,断言这位专营搞笑的大师级人物,就是因为穷于应付令他时时发窘的各色关系而最终选择了逃之夭夭。
期刊
“是但噏,踎低喷饭”是林海峰一个栋笃笑表演的名字。“是但”是广东话中“随便”的意思,“噏”是广东话中“随口说”的意思,两者皆为英文“stand-up”的译名。而“踎低喷饭”是指笑到口里的饭都喷出来,比喻非常好笑。合起来概括了栋笃笑表演的范畴,就是海阔天空任意发挥的脱口秀。  随意地说,畅快地笑,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Talkshow,俨然也贴上了广州潮文化的标签。现在的广州年轻人“我要做Talksho
期刊
日前,有位台湾导游在台北故宫接待首批安利大陆访问团时,由于人多天热,加之体质不好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不幸身亡。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新闻。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事发当天到达台湾的另一个由民革徐汇区委18名党员自发结伴组团的观光团里,有一名“游客”因此引发了一场长达7天的寻访和慰问之旅。    其实舒建川这次出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做一名游客,除了欣赏台湾当地的风土人情之外,他还肩负了一项重要的家庭使命
期刊
能共你相聚,一刻都可送走唏嘘;  能共你相聚,一刻的欢笑声永记于心里。    我们的读书会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本书了;上次买的那本早在书架上定居,书签依然夹在折角的那一页;夜晚带上一本书上床看,可不久就想睡觉;已经不知道现在最流行什么书,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书;也许一个人闷着头读书太落伍了,那不如尝试一下与陌生人一起放声朗读吧。在北京“读易洞”书吧,有这么一群人,不定期就会有
期刊
眺望曼哈顿有两个绝佳之处,一处在新泽西哈德逊河的摆渡口,一处在东河边的布鲁克林高地,前者可以领略曼哈顿摩天大楼的巍峨俊朗,后者可以饱览曼哈顿临海带河的旖旎壮美。就景观和娱乐而言,后者要胜过前者,而前者因为人迹稀少,所以更有佳境独揽的从容和满足。  商贸金融之都的纽约似乎从建城之初就和商贸金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一个流传颇广,深入人心的传闻,就是荷兰人只花了24美元买下了整个曼哈顿。这个传闻最早出现
期刊
孔柏基画展亮相上海美术馆    孔柏基画展于11月27日至12月15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作者1932年生于上海,曾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并任党总支书记。是上海油画界新观念、新技法的积极创导者之一,也是文革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间艺术团体——《十二人画展》的主要成员。1986年赴美定居,后长期生活于美国。孔柏基的画风受到印象派及后印象派的影响,主要从事风景画的创作,关注绘画的纯形式问题。他使用皮
期刊
敏艾  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美国电脑硕士。曾就职于厦门电视台,担任综艺节目、纪录片及微型电视系列剧编导。1997年起定居纽约,现任职于Bloomberg(彭博)。    刚出电梯,她就听到嗡嗡的人声,循着人声走到走廊的尽头,20G到了。门虚掩着。这时人声听起来不是嗡嗡而是轰轰,有点吓人。她站住,给Jane打手机,没有人接。她按门铃,没有人来开。她没有勇气推门,仿佛一推门里面轰隆隆的炸弹就要把她炸成
期刊
命运可以夺走人的一切,但唯独不能夺走我们的梦想,因为梦想是力量的源泉。这种力量从我们记得有梦就开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梦。从小的时候,爷爷奶奶邻居大妈和老师们就常问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之类的问题,你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当初听到你回答的人是否还在你的身边,见证你的梦想?没关系,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面对星空,重温你的回忆,看看我们儿时的梦想与现在职业的差距。    短短的时间里,共有109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