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来研究教师的应对策略。中班的幼儿告状行为较小班和大班更为频繁,在现实工作中,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远远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不但多而且繁琐复杂。所以教师有时候没那么多精力管理一些“小”事,从而忽视了幼儿告状行为,间接地破坏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本研究以淮北市某幼儿园中班作为观察对象,主要以自然观察法为主对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教师回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59
一、中班幼儿告状现状
1.幼儿告状的原因及特点
中班的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当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
王春燕、邢少颖的研究分别认为“幼儿告状是由于缺乏交往技能和能力、寻求心理平衡的表现”。4岁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与幼儿的活动类型有关、与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有关、与幼儿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
2.教师对待和解决幼儿告状行为的态度
杨翠美在对幼儿告状行为原因分析方面对幼儿的心理探析方面较多,其实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发展特点还与幼儿生理、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及成人的教育教养方式有关。
3.告状行为的过程
杨翠美在4-7岁幼儿告状行为中研究包括幼儿告状行为事件的发展流程、告状者采取的策略、被告者和教师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等。
4.教师应对策略
师幼互动过程中,老师对儿童有意识地或者本能地作出言语或非言语回应的过程,教师回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幼儿反馈的具体问题或促使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法为了获得自然状态下的幼儿告状行为,我将自己定位为非参与者。在进入研究现场时向教师说明研究意图的方式进入研究现场。用“事件取样”的方法,用白描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案例快速的记下来,包括告状行为发生的背景、行为的过程、与之伴随的孩子的表情、老师的态度。
三、中班幼儿的案例分析
告状行为的类型分为:与“求助”有关的告状行为寻求帮助;与“求罚”有关的告状行为嫉妒他人、报复他人、检举对方;与“求赏”有关的告状行为表现自己;与“试探”有关的告状行为试探教师。笔者通过自然观察,观察到五次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并将其进行分类分析。
(一)告状行为的类型
1.求惩罚型
中班的告状行为十分显著,在9点到11点30期间发生5次。第一次发生在幼儿排队洗手之后,B1向老师告状,“他刚走到我的位置就打开了我的小椅子”。教师快速走过来对被告说你不应该随便拉开别人的小椅子,被指责的幼儿没有任何表情,就用手扣了扣脸,教师随后转身离开去准备后续的材料。B1也转身拉开椅子回到位置坐下,继续和旁边同伴说话。
第二次告状行为发生在排队上厕所,教师要求幼儿拍手搭肩排好队上厕所,B2告状说老师张浩辰打我,面带委屈的表情,老师先向B2询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再问张浩辰为什么打B2,张浩辰说“B2他挤我”,老师回应:B2你先犯错,他打你活该”。B2听后委屈的用力转身,下牙齿咬着嘴唇。
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两次告状行为都属于求惩罚型,第一个幼儿因为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所以为了维护自身权益,选择向代表权威的老师告状。第二次告状行为偏重于幼儿想要通过教师权威达到惩罚同伴的目的,属于陷入了价值困境的状况,幼儿违背了幼儿园和教师制定的不准随意打人的规则。其动机是进行报复,就是为了让老师惩罚对方。
2.試探型告状
第三次G1说老师刚才有人挤我,我的手好疼,老师看完后说“你这是倒刺回家让你妈妈剪掉”,G1说不是,教师没有回应。G1扣了几下手后开始和旁边幼儿说话。
第四次告状行为是B2在老师解决完G1问题后接着说“老师我的腿也疼”,老师没有回应,只是稍稍抬眼看了一眼,B2第二次说,老师我的腿很疼,老师没有回应,幼儿缓慢坐下。
案例分析:这两次告状行为都属于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假如教师对此持肯定态度,告状的幼儿也会马上做出类似的行为来。案例中因为G1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语言的安抚,B2与模仿行为,但老师猜测出她的实际意图,没有给予回应。
3.求赏型告状
第五次从厕所出来,老师说从厕所出来的小朋友去拿杯子喝水,但不允许喝水靠墙,一些幼儿靠墙喝水,B3告状说“老师他们都靠着墙喝水,你看我我站在黑板前面,没靠墙”边说边回头指着靠墙的幼儿开心的笑着。教师回应说,你今天表现不错。
案例分析:每当发生这种情况,幼儿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向老师告状求助。教师所给予的及时、耐心的情绪安慰能够使幼儿尽快摆脱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通过告状其他人靠墙喝水,自己没有的行为来获得老师的表扬,教师也积极回应,鼓励幼儿的正面行为。
(二)教师对于告状的回应策略及其反思
1.简单、情非所愿的答复策略
简单答复,如“行,我知道了”,“管好你自己得了”。但是不同情境下,不同教师的简单回答也有所不同。有的简单回答是教师有意而为之,教师替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着想,借此机会教育幼儿,是充满教育机智的行为,虑到没有危险并且不伤害孩子心理健康的情况下随意回应。
2.表扬正面鼓励为主,适当忽视为辅
第一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注意到幼儿告状而直接忽略掉了。第二种是教师意识到幼儿告状,但在语言上和行为上不做任何反应;第三种是教师对幼儿有偏见,在集体活动中忽略某些幼儿。教师采用内外动力激发,一种是表扬不良行为的发起者。另一种就是表扬其他做的好的幼儿,通常情况下选择她的好朋友加以表扬,对她的影响会很强烈。这样就可以让幼儿了解老师已经知道他的不好的行为,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3.教师启发诱导策略策略与教育机智运用
教师要分辨告状行为是有意义,要抓住教育的契机,用适当的方式应对,对于内容琐碎无意义的时候教师需要包办代替,但也需要进行正面的回应,通过肢体接触言语鼓励,避免幼儿情感的受挫,影响幼儿正常情感的表达和言语的倾诉。
教师积极关注并引导幼儿自行解决或者是了解情况,大多采用教师裁决。灵活机智是应对中班幼儿告状的最好策略,提高专业素养,对孩子适当放手。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幼儿告状行为分析[J].幼儿教育,1999(2):11.
[2].杨翠美.4—7 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刘丽(1997.7-)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淮北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
2020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教师回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59
一、中班幼儿告状现状
1.幼儿告状的原因及特点
中班的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当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
王春燕、邢少颖的研究分别认为“幼儿告状是由于缺乏交往技能和能力、寻求心理平衡的表现”。4岁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与幼儿的活动类型有关、与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有关、与幼儿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
2.教师对待和解决幼儿告状行为的态度
杨翠美在对幼儿告状行为原因分析方面对幼儿的心理探析方面较多,其实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发展特点还与幼儿生理、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及成人的教育教养方式有关。
3.告状行为的过程
杨翠美在4-7岁幼儿告状行为中研究包括幼儿告状行为事件的发展流程、告状者采取的策略、被告者和教师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等。
4.教师应对策略
师幼互动过程中,老师对儿童有意识地或者本能地作出言语或非言语回应的过程,教师回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幼儿反馈的具体问题或促使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法为了获得自然状态下的幼儿告状行为,我将自己定位为非参与者。在进入研究现场时向教师说明研究意图的方式进入研究现场。用“事件取样”的方法,用白描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案例快速的记下来,包括告状行为发生的背景、行为的过程、与之伴随的孩子的表情、老师的态度。
三、中班幼儿的案例分析
告状行为的类型分为:与“求助”有关的告状行为寻求帮助;与“求罚”有关的告状行为嫉妒他人、报复他人、检举对方;与“求赏”有关的告状行为表现自己;与“试探”有关的告状行为试探教师。笔者通过自然观察,观察到五次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并将其进行分类分析。
(一)告状行为的类型
1.求惩罚型
中班的告状行为十分显著,在9点到11点30期间发生5次。第一次发生在幼儿排队洗手之后,B1向老师告状,“他刚走到我的位置就打开了我的小椅子”。教师快速走过来对被告说你不应该随便拉开别人的小椅子,被指责的幼儿没有任何表情,就用手扣了扣脸,教师随后转身离开去准备后续的材料。B1也转身拉开椅子回到位置坐下,继续和旁边同伴说话。
第二次告状行为发生在排队上厕所,教师要求幼儿拍手搭肩排好队上厕所,B2告状说老师张浩辰打我,面带委屈的表情,老师先向B2询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再问张浩辰为什么打B2,张浩辰说“B2他挤我”,老师回应:B2你先犯错,他打你活该”。B2听后委屈的用力转身,下牙齿咬着嘴唇。
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两次告状行为都属于求惩罚型,第一个幼儿因为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所以为了维护自身权益,选择向代表权威的老师告状。第二次告状行为偏重于幼儿想要通过教师权威达到惩罚同伴的目的,属于陷入了价值困境的状况,幼儿违背了幼儿园和教师制定的不准随意打人的规则。其动机是进行报复,就是为了让老师惩罚对方。
2.試探型告状
第三次G1说老师刚才有人挤我,我的手好疼,老师看完后说“你这是倒刺回家让你妈妈剪掉”,G1说不是,教师没有回应。G1扣了几下手后开始和旁边幼儿说话。
第四次告状行为是B2在老师解决完G1问题后接着说“老师我的腿也疼”,老师没有回应,只是稍稍抬眼看了一眼,B2第二次说,老师我的腿很疼,老师没有回应,幼儿缓慢坐下。
案例分析:这两次告状行为都属于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假如教师对此持肯定态度,告状的幼儿也会马上做出类似的行为来。案例中因为G1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语言的安抚,B2与模仿行为,但老师猜测出她的实际意图,没有给予回应。
3.求赏型告状
第五次从厕所出来,老师说从厕所出来的小朋友去拿杯子喝水,但不允许喝水靠墙,一些幼儿靠墙喝水,B3告状说“老师他们都靠着墙喝水,你看我我站在黑板前面,没靠墙”边说边回头指着靠墙的幼儿开心的笑着。教师回应说,你今天表现不错。
案例分析:每当发生这种情况,幼儿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向老师告状求助。教师所给予的及时、耐心的情绪安慰能够使幼儿尽快摆脱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通过告状其他人靠墙喝水,自己没有的行为来获得老师的表扬,教师也积极回应,鼓励幼儿的正面行为。
(二)教师对于告状的回应策略及其反思
1.简单、情非所愿的答复策略
简单答复,如“行,我知道了”,“管好你自己得了”。但是不同情境下,不同教师的简单回答也有所不同。有的简单回答是教师有意而为之,教师替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着想,借此机会教育幼儿,是充满教育机智的行为,虑到没有危险并且不伤害孩子心理健康的情况下随意回应。
2.表扬正面鼓励为主,适当忽视为辅
第一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注意到幼儿告状而直接忽略掉了。第二种是教师意识到幼儿告状,但在语言上和行为上不做任何反应;第三种是教师对幼儿有偏见,在集体活动中忽略某些幼儿。教师采用内外动力激发,一种是表扬不良行为的发起者。另一种就是表扬其他做的好的幼儿,通常情况下选择她的好朋友加以表扬,对她的影响会很强烈。这样就可以让幼儿了解老师已经知道他的不好的行为,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3.教师启发诱导策略策略与教育机智运用
教师要分辨告状行为是有意义,要抓住教育的契机,用适当的方式应对,对于内容琐碎无意义的时候教师需要包办代替,但也需要进行正面的回应,通过肢体接触言语鼓励,避免幼儿情感的受挫,影响幼儿正常情感的表达和言语的倾诉。
教师积极关注并引导幼儿自行解决或者是了解情况,大多采用教师裁决。灵活机智是应对中班幼儿告状的最好策略,提高专业素养,对孩子适当放手。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幼儿告状行为分析[J].幼儿教育,1999(2):11.
[2].杨翠美.4—7 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刘丽(1997.7-)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淮北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
2020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