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这是笔者继《唐人张九奴的一天》之后发表在《历史学家茶座》的又一篇“虚拟纪实”,以《旧唐书·刘仁轨传》中的一段记载为基础,试图为读者描述出唐王朝盛势之下掩盖的危机。本文并非简单的古文今译,与刘仁轨对话者的身份、环境、细节均有虚拟的成分,这样写作的目的在于笔者想以这段史事为主线,将其他相关史事串联起来,为读者展示一幅唐与高丽、百济战争的全景画面。《新唐书》中有一段赞词,是撰史者对唐代武功的描述:“唐兴,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蹷其牙,犁其庭而后已。”大唐确实盛威赫赫,可是当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鼎盛的唐王朝却“呼啦啦似大厦倾”,内地军队、民众久不习战,面对叛军仓皇逃散,两京陷落,国家备受战火摧残。这与唐初形成强烈对比,唐初的府兵制带有强烈的兵农合一色彩,社会尚武风气浓厚,民众爱国忠君思想浓烈。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农业民族的惰性与文弱气质开始占据上风,个中原因纷繁复杂。笔者撰此小文,希冀读者不仅对唐与高丽、百济战争有所了解,也能对唐王朝的“盛世危机”产生一些思考。
这是唐高宗龙朔三年(663)深秋的某一天。朝鲜半岛百济国旧境的一处海滩上,人头耸动,但是却寂静无声,人人引颈张望,一种不安与期待笼罩在海滩上,如同头顶上那奇异的黑白两色浓云一样,压抑得令人窒息,海不是蓝色的,而是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暗绿色,不断推进到海滩上,带来无孔不入的寒风和腥味。为这静止的画面带来一阵阵悸动。
这是远征百济的唐军设在半岛西岸的一处港口,绵长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拉上海滩的战船,帐篷、马厩星罗棋布,旗帜在海风中瑟瑟抖动①。
大批的士兵团团围聚在海滩上,沉默不语,但是眼睛都望着人群的中心,在那里,一位老将正在沉默地审视着手头的东西——一件破旧的袍服。他粗糙的手掌抚过许久,老人抬起头来问道:“这就是你们的冬装?”
一位皮肤黝黑、须发花白的老兵朗朗说道:“将军,站在您面前的这个人绝不是个软骨头,咱从太宗文皇帝时就随御驾征讨高丽②,文皇帝龙驭宾天之后,又多次随着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契苾何力等将军征战辽东。多年的战斗在咱身上留下了无数的疤痕,这些疤痕可没有一个是在脊背上的。当年将军您在军中白衣展效的时候③,咱也曾是您的伙伴,也正因为如此,咱被众位弟兄们推举出来,向您诉说苦情。”
“咱们都知道,皇上已经下令我军撤回④。众位弟兄们早已经归心似箭。自显庆五年(660)咱们随着苏定方将军来到百济,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辈没有退缩。面对凶悍的敌人,我辈没有胆怯。正如您在战场上所见的,咱们始终是不可战胜的,数十天的时间里我们就占领了百济。但是怨气也在咱们胸中膨胀,最强壮的小伙儿也能被它击倒,比伤寒更厉害。唯有回家才能让人振奋。”
“若问这是什么样的怨气,请将军听咱从头道来。想贞观十九年(645)那一年,太宗文皇帝御驾亲征,消息传来,天下之人莫不攘臂慷慨,当年隋炀帝三伐辽东,自取其辱,数十万将士命丧沙场,高丽人把他们的头颅堆成‘京观’⑤,国人莫不记此大辱。隋炀帝伐辽亡国,但是太宗文皇帝英明神武,天下人莫不相信此番伐辽势在必成。天下勇士自带衣装干粮投军者多达三千余人,号曰‘义征’。咱就是从河东老家赶来投奔的。那时的咱正当壮年,一身武艺,胸怀激荡。太宗皇帝对待士卒犹如慈父,甚至亲自为战伤者吮疮,亲自给战死者洒酒祭奠。当时咱想,咱这一身肉就是葬在辽东也值了。多少将士都跟咱是一个想法。”
安市城驻跸山战役时⑥,咱随太宗皇帝把守驻跸山,居高临下,亲眼看到战况激烈,风雨交作,双方的勇士犹如在泥地中蠕动,连刀枪碰撞的声音都变成了钝声。正当此时,一条壮汉,身着白衣,腰间挟弓,大呼着挥动长矛冲入敌阵,所挡者无不披靡,高丽人的惶恐即便在山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战线在这里被撕开口子,我军的勇士从这个口子里涌入敌阵,太宗皇帝见状挥动旗帜,咱们随着他从山上冲下,直取敌腰,敌人溃败,大将被俘,死伤惨重,号哭声达数十里。战斗结束后,太宗皇帝第一件事情就是接见那位白衣汉子。咱认得此人就是绛州龙门人薛仁贵,说来也是咱的半个老乡,他自小习武,孔武有力,但是家里很穷,母亲死了须借钱安葬。正在此时太宗皇帝亲征辽东的消息传来,他的妻柳氏对他说:‘你空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地,值今皇帝亲征,正是你的机会,何不拿着这笔钱去投军,阵前博得功名?’于是他就出来投名‘义征’,投在张士贵将军麾下。这番一战成名⑦,太宗皇帝拉着他的手说‘朕不喜战胜,喜的是得到你这样一员猛将’,咱们都替薛仁贵高兴哦,他是咱们当中的一员嘛,咱们当时都满怀希望,想着薛仁贵的今天就是咱们的明天,士气更足了。
“可惜安市城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援军都没了还是拒不投降。咱们用了抛石车、撞车都没效果,最后筑土山试图压过城墙,太宗皇帝亲自和士卒一起担土,咱们都拼了命哦,每天冒着冷箭飞石挣扎着向上堆土,最后有一天土山忽然崩塌,压过城墙,可惜当时值班的军官傅伏爱擅离职守,山上的士兵群龙无首,让高丽人冲出来夺了土山,前功尽弃⑧。”
“眼见天冷了,太宗文皇帝怜恤咱们都是中原人,没法承受辽东的严寒,平壤城又遥不可及,于是下令班师。沿途的士兵佝偻着前进,寒风凛冽,咱们的身体和咱们的心都冻成了一个硬疙瘩。太宗皇帝又下令沿途数百里每隔数十步设置一个篝火堆,一步一步带着咱们回到了中原。文皇帝还下令以最高规格的礼仪祭奠战死的弟兄,给予家属优厚的待遇。”
“咱回到了家,可是心还在军营里。后来太宗文皇帝又多次下令骚扰敌境⑨,咱每次都不肯落下啊。可是太宗文皇帝去世后,这事情的味道越来越不对了。要说今日的官府,与往日真的不一样了,战死者不见祭祀,家属不见抚恤,离乡背井远赴海外作战,死了后连个捎信的人都没有,真是寒心。以往只要去过前线,就可以赏勋官一转⑩,显庆五年以后,参加作战次数再多也不见记录。州县发兵,家里有钱的贿赂官府,东躲西藏。没钱打点的,即便年老体弱,也被胥吏们推搡着塞进队伍?輥?輯?訛。当初出发时,官府拿高官厚禄诱惑咱们,说只要打下百济就有荣华富贵。咱知道百济是高丽的盟友,咱也知道太宗文皇帝那一次打高丽的时候,百济却去打新罗,害得新罗兵没法增援咱们,着实可恶。咱去打百济,想着是为了完成文皇帝的夙愿,不想那些什么赏赐。不成想,就连这点承诺也是虚的,靠战功获得勋官回到家乡的,本来应该有所优待,没想到根本不把你当回事,下次征役首先还是想到你,兵役劳役,一样不落,与无功勋的白丁毫无区别。老战士没有一点点尊严。现在听说很多百姓为了逃避来这里服役纷纷逃跑或者自残,咱能理解他们。”
“当年出发时,官府说只在百济服役一年,所以咱们只准备了一年的装束。没承想这也是虚的,如今在百济已近三年,归家无望,带来的那些衣裳已经破败不堪。这就是您所看到的。”
“将军啊,敌人的刀枪箭矢咱们不怕,饥饿寒冷咱们也不怕,士卒们怕的是多年的流血牺牲换不来任何尊重和优待,‘为国效力’成了一个幌子。后方官府的种种行径,比敌人的箭矢更能伤害咱们。天冷了,咱们的心更冷呵,现在百济全国与我为敌,新罗粮道断绝,倭国援军即刻到达?輥?輰?訛,听说圣上已经下令班师回国,咱们早已是归心似箭。荣华富贵早已经不指望了,满身伤痕的咱,唯愿这把老骨头埋在家乡,还请将军体察。”
刘仁轨站起来,心情沉重,向老兵深深一揖,欲言又止,逡巡再三,终于开口说到:“我早已注意到你们手脚沉重,少有意气风发者,个个唯望西归,无心展效。我以为是多年的征战让你们身心俱疲,没想到是官府伤了你们的心。你们聚集在这里,想必是听说我已经上了奏疏,奏请皇帝准许我军继续留在此地作战。此事是实,我决心率领诸位继续留在此地与百济、倭人一较短长,且听我将原委细细道来.——隋炀帝三伐辽东,太宗文皇帝御驾亲征,皆未能奏效,皆因辽东遍布山城,辽河沮洳积水、遍布沼泽,大军举步维艰、进攻旷日持久。朝廷指望新罗从南方配合,但是总被百济掣肘,这百济国,仗着大海天险,屡屡勾结高丽,攻打新罗,与我为难。故此朝廷发楼船舟师,泛海登陆,殄此丑类。如今局势未稳,百济死灰复燃,与高丽、倭国遥相呼应。但我方尚且据守交通要道,敌人尚且不能联合一处,局势有回天之机,可是我等若顾惜身家性命,撤军西归,则百济气势更加嚣张,高丽必得以喘息,百、丽、倭三方联手,则新罗不保。如此则非但前功尽弃,反使敌人坐大。那时我军少不了要再次返回二战百济,我辈也许得以苟活,却不知又要有多少兄弟命丧异邦。为君王计,为百姓计,我辈均应咬紧牙关,最后一搏。”
“诸位从军,忠君之心理应褒奖,荣华富贵自应是分内之物,想当初朝廷命老夫来解熊津之围,老夫曾仰天长啸‘天将富贵此翁矣’,今日以此老身担保,必为诸位求得公平,让诸位与老夫共享荣华富贵。老夫马上起草奏疏,恳请皇帝归还大家渡海勋转,打百济、高丽勋转。除此之外,更加多多犒赏,以振奋人心。此时回国,已经战死的兄弟们岂能瞑目,眼见到手的富贵又要擦肩而过,孰重孰轻,请诸位弟兄揣摩。”
刘仁轨说完,再次向四周一揖,然后转身走入大帐,很多人听到他高声说到:“取笔墨来!”
……
史书中战士与刘仁轨的对话到此为止。
就在这场对话后,刘仁轨率领唐军攻克了战略要地真岘城,打通了与新罗联系的孔道,然后又挥师攻打周留城,在白江口遭遇日本援军,双方展开水战,“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这是《旧唐书·刘仁轨传》的记载,而《日本书纪》卷二·七的记载比中国史料更详细:“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列于白江村。戊申,日本船师初至者,与大唐船师合战。日本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己申,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天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朴市田来津仰天而誓,切齿而嗔杀数十人,于焉战死。是时,百济王丰璋与数人乘船逃去高丽。”唐军的高度组织性、纪律性,指挥官的素质在这段记载中得以体现,敌人输得心服口服。
唐军随后招抚叛军的主要据点任存城,百济彻底平定。总章二年(668),唐军灭高丽国,分其地置9个都督府,41州,100县,设安东都护府加以统管。持续多年的战争最终获胜。
仰赖刘仁轨呈送高宗皇帝的奏疏,使得小小士卒的声音得以保留,让我们透过盛唐辉煌灿烂的外表依稀看到了普通士卒的无奈,看到了帝国的危机。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官僚主义对民众爱国心和进取心的摧残、社会尚武精神的败落,唐初那种意气风发、勇毅尚武的社会风气在逐渐消沉,作为唐军主力的兵募已经由自愿变成了强行征发,人们视从军为畏途,这样的士兵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对付高丽、百济、日本,唐军尚有余威可恃,但是随着时间进展,唐军的颓势逐渐展现,当现有兵员无法满足大唐帝国日益增长的边疆防御需求时,政府难免会想到以经济利益引诱人们从军,史称这种兵员为“长征健儿”,他们长年部署在边境地区,以节度使为长官,其中主要组成部分是唐帝国边境那些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这一幕与罗马帝国晚期何其相似乃尔。当威名赫赫的古罗马军团逐渐没落,帝国防御重任交付蛮族雇佣军的时候,帝国丧乱的钟声就开始敲响了。同样的,当唐王朝将自己的边境交给番兵番将、节度使的时候,“安史之乱”的种子也就开始悄悄萌芽了。谁能说清这粒种子是在什么时候埋下的呢?也许这是农业民族的宿命,也许这是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结果,也许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弱点的体现。想要寻找答案的人,也许需要好好揣摩龙朔三年那一次刘仁轨与士卒的对话。
注释:
① 这里向读者交代一下故事的大背景:在唐朝与高丽的漫长战争中,朝鲜半岛南端的两个国家百济和新罗分别站到了高丽和唐朝阵营中。唐高宗高度重视与新罗之间的联盟关系,出动水军泛海进攻,在新罗配合下占领了百济国,百济余部在日本支持下抵抗数年,终告失败。总章年间唐军对高丽发动最后的猛攻,高丽灭亡。
②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曾经亲率十余万兵马亲征高丽,至当年深秋,因为不能攻克安市城不得不撤军。
③ 刘仁轨曾任青州刺史,因为督运军粮失期,被掳夺官职,随军在辽东“白衣展效”。
④ 当时百济残余势力围困唐军刘仁愿部,复职的刘仁轨奉命率军自山东半岛出发,成功解围,但是并没有根本扭转形势,百济余众气势正盛,唐军苏定方部攻打高丽受挫,高宗皇帝下令刘仁轨等撤军回国。
⑤ “京观”原意指大土堆、土台,春秋时楚国、晋国爆发邲之战,楚军为了标榜武功,“收晋尸以为京观”(《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后人屡有仿效,以敌人尸骸筑台夸功。隋炀帝伐辽失败后,高丽人以隋军尸骨为京观,贞观五年,太宗下令全国收瘞战乱遇难者骸骨,同时诏遣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赴高丽摧毁京观,引起高丽方面的恐慌与不满,为后来的唐与高丽的战争埋下伏笔。
⑥ 贞观十九年唐军进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英城子村)时,高丽派出十五万大军驰援,双方在驻跸山下发生战斗,唐军以少击众,大获全胜。
⑦ 民间戏曲、评书将张士贵描绘成嫉妒、陷害薛仁贵的反面典型,实际上在史料中看不到任何这方面的证据。
⑧ 今辽宁海城英城子村尚可见安市城垣残段,并可在东南角看到唐军当年堆砌的土山。
⑨ 高丽在辽东地区部署有众多城堡。这些城堡均筑在交通要道附近山地上,城内无官署、市场、作坊、住宅,只有半地下的地窖和粮仓、储水池,纯属军事设施。周围的民众平时务农,一旦遇到敌人侵入则坚壁清野,举家迁入城堡内据守。这种城堡战术有效地迟滞了隋唐军队的进攻,将敌人拖入冬季,最后获取胜利。太宗贞观十九年之败就是吃了这个亏。班师回京后,大臣们建议对敌人的这种堡垒战术加以反利用,每当农忙季节就派遣小规模的军队侵入敌境,高丽民众照例坚壁清野入城据守,如此三番五次,高丽农业生产受到沉重打击,国力受到削弱。这种战术自贞观二十年(646)一直持续到唐高宗永徽年间,效果显著,为后来消灭高丽创造了条件。
⑩ “转”是唐代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唐六典》卷五“尚书省兵部”解释“转”:“谓军士战功之等级。若牢城苦战第一等,酬勋三转,第二、第三等差减一转。凡破城、阵,以少击多为‘上阵’,数略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转倍以上为‘多少’。常据贼数以十分率之,杀获四分已上为‘上获’,二分已上为‘中获’,一分已上为‘下获’。凡上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五转,上阵中获、中阵上获第一等酬勋四转,上阵下获、中阵中获、下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三转;其第二、第三等各递降一转。中阵下获、下阵中获第一等酬勋两转,第二、第三等并下阵下获各酬勋一转。其虽破城、阵,杀获不成分者,三等阵各酬勋一转。”勋官并非职事官,仅仅是加官而已,若要入仕参政,则须依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11] 唐代前期兵员以府兵、兵募、团结兵为主,其中兵募数量很大,是对外战争的主力,唐代征兵原则本是“富室强丁”,即首先征发富裕、男丁多家庭的男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原则逐渐被打破,“富室强丁”家庭通过勾结基层官员往往逃避征役,而无钱无势的贫苦百姓则大量被征发。本段“老兵”的话出自《旧唐书·刘仁轨传》,反映的正是这一情况。
[12] 当时百济虽然亡国,但是在僧道琛、旧将福信等人率领下掀起了反抗唐军占领的浪潮,一时间唐军只能据守几个重要据点,新罗与唐军的陆路联系亦被切断。寓居日本的王子扶余丰回国担任领袖,日本军队也在积极准备援助百济。刘仁轨虽然解了熊津城之围,搭救了唐军刘仁愿部,但是形势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唐高宗下令刘仁轨撤军回国。本段对话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这是唐高宗龙朔三年(663)深秋的某一天。朝鲜半岛百济国旧境的一处海滩上,人头耸动,但是却寂静无声,人人引颈张望,一种不安与期待笼罩在海滩上,如同头顶上那奇异的黑白两色浓云一样,压抑得令人窒息,海不是蓝色的,而是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暗绿色,不断推进到海滩上,带来无孔不入的寒风和腥味。为这静止的画面带来一阵阵悸动。
这是远征百济的唐军设在半岛西岸的一处港口,绵长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拉上海滩的战船,帐篷、马厩星罗棋布,旗帜在海风中瑟瑟抖动①。
大批的士兵团团围聚在海滩上,沉默不语,但是眼睛都望着人群的中心,在那里,一位老将正在沉默地审视着手头的东西——一件破旧的袍服。他粗糙的手掌抚过许久,老人抬起头来问道:“这就是你们的冬装?”
一位皮肤黝黑、须发花白的老兵朗朗说道:“将军,站在您面前的这个人绝不是个软骨头,咱从太宗文皇帝时就随御驾征讨高丽②,文皇帝龙驭宾天之后,又多次随着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契苾何力等将军征战辽东。多年的战斗在咱身上留下了无数的疤痕,这些疤痕可没有一个是在脊背上的。当年将军您在军中白衣展效的时候③,咱也曾是您的伙伴,也正因为如此,咱被众位弟兄们推举出来,向您诉说苦情。”
“咱们都知道,皇上已经下令我军撤回④。众位弟兄们早已经归心似箭。自显庆五年(660)咱们随着苏定方将军来到百济,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辈没有退缩。面对凶悍的敌人,我辈没有胆怯。正如您在战场上所见的,咱们始终是不可战胜的,数十天的时间里我们就占领了百济。但是怨气也在咱们胸中膨胀,最强壮的小伙儿也能被它击倒,比伤寒更厉害。唯有回家才能让人振奋。”
“若问这是什么样的怨气,请将军听咱从头道来。想贞观十九年(645)那一年,太宗文皇帝御驾亲征,消息传来,天下之人莫不攘臂慷慨,当年隋炀帝三伐辽东,自取其辱,数十万将士命丧沙场,高丽人把他们的头颅堆成‘京观’⑤,国人莫不记此大辱。隋炀帝伐辽亡国,但是太宗文皇帝英明神武,天下人莫不相信此番伐辽势在必成。天下勇士自带衣装干粮投军者多达三千余人,号曰‘义征’。咱就是从河东老家赶来投奔的。那时的咱正当壮年,一身武艺,胸怀激荡。太宗皇帝对待士卒犹如慈父,甚至亲自为战伤者吮疮,亲自给战死者洒酒祭奠。当时咱想,咱这一身肉就是葬在辽东也值了。多少将士都跟咱是一个想法。”
安市城驻跸山战役时⑥,咱随太宗皇帝把守驻跸山,居高临下,亲眼看到战况激烈,风雨交作,双方的勇士犹如在泥地中蠕动,连刀枪碰撞的声音都变成了钝声。正当此时,一条壮汉,身着白衣,腰间挟弓,大呼着挥动长矛冲入敌阵,所挡者无不披靡,高丽人的惶恐即便在山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战线在这里被撕开口子,我军的勇士从这个口子里涌入敌阵,太宗皇帝见状挥动旗帜,咱们随着他从山上冲下,直取敌腰,敌人溃败,大将被俘,死伤惨重,号哭声达数十里。战斗结束后,太宗皇帝第一件事情就是接见那位白衣汉子。咱认得此人就是绛州龙门人薛仁贵,说来也是咱的半个老乡,他自小习武,孔武有力,但是家里很穷,母亲死了须借钱安葬。正在此时太宗皇帝亲征辽东的消息传来,他的妻柳氏对他说:‘你空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地,值今皇帝亲征,正是你的机会,何不拿着这笔钱去投军,阵前博得功名?’于是他就出来投名‘义征’,投在张士贵将军麾下。这番一战成名⑦,太宗皇帝拉着他的手说‘朕不喜战胜,喜的是得到你这样一员猛将’,咱们都替薛仁贵高兴哦,他是咱们当中的一员嘛,咱们当时都满怀希望,想着薛仁贵的今天就是咱们的明天,士气更足了。
“可惜安市城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援军都没了还是拒不投降。咱们用了抛石车、撞车都没效果,最后筑土山试图压过城墙,太宗皇帝亲自和士卒一起担土,咱们都拼了命哦,每天冒着冷箭飞石挣扎着向上堆土,最后有一天土山忽然崩塌,压过城墙,可惜当时值班的军官傅伏爱擅离职守,山上的士兵群龙无首,让高丽人冲出来夺了土山,前功尽弃⑧。”
“眼见天冷了,太宗文皇帝怜恤咱们都是中原人,没法承受辽东的严寒,平壤城又遥不可及,于是下令班师。沿途的士兵佝偻着前进,寒风凛冽,咱们的身体和咱们的心都冻成了一个硬疙瘩。太宗皇帝又下令沿途数百里每隔数十步设置一个篝火堆,一步一步带着咱们回到了中原。文皇帝还下令以最高规格的礼仪祭奠战死的弟兄,给予家属优厚的待遇。”
“咱回到了家,可是心还在军营里。后来太宗文皇帝又多次下令骚扰敌境⑨,咱每次都不肯落下啊。可是太宗文皇帝去世后,这事情的味道越来越不对了。要说今日的官府,与往日真的不一样了,战死者不见祭祀,家属不见抚恤,离乡背井远赴海外作战,死了后连个捎信的人都没有,真是寒心。以往只要去过前线,就可以赏勋官一转⑩,显庆五年以后,参加作战次数再多也不见记录。州县发兵,家里有钱的贿赂官府,东躲西藏。没钱打点的,即便年老体弱,也被胥吏们推搡着塞进队伍?輥?輯?訛。当初出发时,官府拿高官厚禄诱惑咱们,说只要打下百济就有荣华富贵。咱知道百济是高丽的盟友,咱也知道太宗文皇帝那一次打高丽的时候,百济却去打新罗,害得新罗兵没法增援咱们,着实可恶。咱去打百济,想着是为了完成文皇帝的夙愿,不想那些什么赏赐。不成想,就连这点承诺也是虚的,靠战功获得勋官回到家乡的,本来应该有所优待,没想到根本不把你当回事,下次征役首先还是想到你,兵役劳役,一样不落,与无功勋的白丁毫无区别。老战士没有一点点尊严。现在听说很多百姓为了逃避来这里服役纷纷逃跑或者自残,咱能理解他们。”
“当年出发时,官府说只在百济服役一年,所以咱们只准备了一年的装束。没承想这也是虚的,如今在百济已近三年,归家无望,带来的那些衣裳已经破败不堪。这就是您所看到的。”
“将军啊,敌人的刀枪箭矢咱们不怕,饥饿寒冷咱们也不怕,士卒们怕的是多年的流血牺牲换不来任何尊重和优待,‘为国效力’成了一个幌子。后方官府的种种行径,比敌人的箭矢更能伤害咱们。天冷了,咱们的心更冷呵,现在百济全国与我为敌,新罗粮道断绝,倭国援军即刻到达?輥?輰?訛,听说圣上已经下令班师回国,咱们早已是归心似箭。荣华富贵早已经不指望了,满身伤痕的咱,唯愿这把老骨头埋在家乡,还请将军体察。”
刘仁轨站起来,心情沉重,向老兵深深一揖,欲言又止,逡巡再三,终于开口说到:“我早已注意到你们手脚沉重,少有意气风发者,个个唯望西归,无心展效。我以为是多年的征战让你们身心俱疲,没想到是官府伤了你们的心。你们聚集在这里,想必是听说我已经上了奏疏,奏请皇帝准许我军继续留在此地作战。此事是实,我决心率领诸位继续留在此地与百济、倭人一较短长,且听我将原委细细道来.——隋炀帝三伐辽东,太宗文皇帝御驾亲征,皆未能奏效,皆因辽东遍布山城,辽河沮洳积水、遍布沼泽,大军举步维艰、进攻旷日持久。朝廷指望新罗从南方配合,但是总被百济掣肘,这百济国,仗着大海天险,屡屡勾结高丽,攻打新罗,与我为难。故此朝廷发楼船舟师,泛海登陆,殄此丑类。如今局势未稳,百济死灰复燃,与高丽、倭国遥相呼应。但我方尚且据守交通要道,敌人尚且不能联合一处,局势有回天之机,可是我等若顾惜身家性命,撤军西归,则百济气势更加嚣张,高丽必得以喘息,百、丽、倭三方联手,则新罗不保。如此则非但前功尽弃,反使敌人坐大。那时我军少不了要再次返回二战百济,我辈也许得以苟活,却不知又要有多少兄弟命丧异邦。为君王计,为百姓计,我辈均应咬紧牙关,最后一搏。”
“诸位从军,忠君之心理应褒奖,荣华富贵自应是分内之物,想当初朝廷命老夫来解熊津之围,老夫曾仰天长啸‘天将富贵此翁矣’,今日以此老身担保,必为诸位求得公平,让诸位与老夫共享荣华富贵。老夫马上起草奏疏,恳请皇帝归还大家渡海勋转,打百济、高丽勋转。除此之外,更加多多犒赏,以振奋人心。此时回国,已经战死的兄弟们岂能瞑目,眼见到手的富贵又要擦肩而过,孰重孰轻,请诸位弟兄揣摩。”
刘仁轨说完,再次向四周一揖,然后转身走入大帐,很多人听到他高声说到:“取笔墨来!”
……
史书中战士与刘仁轨的对话到此为止。
就在这场对话后,刘仁轨率领唐军攻克了战略要地真岘城,打通了与新罗联系的孔道,然后又挥师攻打周留城,在白江口遭遇日本援军,双方展开水战,“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这是《旧唐书·刘仁轨传》的记载,而《日本书纪》卷二·七的记载比中国史料更详细:“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列于白江村。戊申,日本船师初至者,与大唐船师合战。日本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己申,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天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朴市田来津仰天而誓,切齿而嗔杀数十人,于焉战死。是时,百济王丰璋与数人乘船逃去高丽。”唐军的高度组织性、纪律性,指挥官的素质在这段记载中得以体现,敌人输得心服口服。
唐军随后招抚叛军的主要据点任存城,百济彻底平定。总章二年(668),唐军灭高丽国,分其地置9个都督府,41州,100县,设安东都护府加以统管。持续多年的战争最终获胜。
仰赖刘仁轨呈送高宗皇帝的奏疏,使得小小士卒的声音得以保留,让我们透过盛唐辉煌灿烂的外表依稀看到了普通士卒的无奈,看到了帝国的危机。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官僚主义对民众爱国心和进取心的摧残、社会尚武精神的败落,唐初那种意气风发、勇毅尚武的社会风气在逐渐消沉,作为唐军主力的兵募已经由自愿变成了强行征发,人们视从军为畏途,这样的士兵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对付高丽、百济、日本,唐军尚有余威可恃,但是随着时间进展,唐军的颓势逐渐展现,当现有兵员无法满足大唐帝国日益增长的边疆防御需求时,政府难免会想到以经济利益引诱人们从军,史称这种兵员为“长征健儿”,他们长年部署在边境地区,以节度使为长官,其中主要组成部分是唐帝国边境那些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这一幕与罗马帝国晚期何其相似乃尔。当威名赫赫的古罗马军团逐渐没落,帝国防御重任交付蛮族雇佣军的时候,帝国丧乱的钟声就开始敲响了。同样的,当唐王朝将自己的边境交给番兵番将、节度使的时候,“安史之乱”的种子也就开始悄悄萌芽了。谁能说清这粒种子是在什么时候埋下的呢?也许这是农业民族的宿命,也许这是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结果,也许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弱点的体现。想要寻找答案的人,也许需要好好揣摩龙朔三年那一次刘仁轨与士卒的对话。
注释:
① 这里向读者交代一下故事的大背景:在唐朝与高丽的漫长战争中,朝鲜半岛南端的两个国家百济和新罗分别站到了高丽和唐朝阵营中。唐高宗高度重视与新罗之间的联盟关系,出动水军泛海进攻,在新罗配合下占领了百济国,百济余部在日本支持下抵抗数年,终告失败。总章年间唐军对高丽发动最后的猛攻,高丽灭亡。
②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曾经亲率十余万兵马亲征高丽,至当年深秋,因为不能攻克安市城不得不撤军。
③ 刘仁轨曾任青州刺史,因为督运军粮失期,被掳夺官职,随军在辽东“白衣展效”。
④ 当时百济残余势力围困唐军刘仁愿部,复职的刘仁轨奉命率军自山东半岛出发,成功解围,但是并没有根本扭转形势,百济余众气势正盛,唐军苏定方部攻打高丽受挫,高宗皇帝下令刘仁轨等撤军回国。
⑤ “京观”原意指大土堆、土台,春秋时楚国、晋国爆发邲之战,楚军为了标榜武功,“收晋尸以为京观”(《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后人屡有仿效,以敌人尸骸筑台夸功。隋炀帝伐辽失败后,高丽人以隋军尸骨为京观,贞观五年,太宗下令全国收瘞战乱遇难者骸骨,同时诏遣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赴高丽摧毁京观,引起高丽方面的恐慌与不满,为后来的唐与高丽的战争埋下伏笔。
⑥ 贞观十九年唐军进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英城子村)时,高丽派出十五万大军驰援,双方在驻跸山下发生战斗,唐军以少击众,大获全胜。
⑦ 民间戏曲、评书将张士贵描绘成嫉妒、陷害薛仁贵的反面典型,实际上在史料中看不到任何这方面的证据。
⑧ 今辽宁海城英城子村尚可见安市城垣残段,并可在东南角看到唐军当年堆砌的土山。
⑨ 高丽在辽东地区部署有众多城堡。这些城堡均筑在交通要道附近山地上,城内无官署、市场、作坊、住宅,只有半地下的地窖和粮仓、储水池,纯属军事设施。周围的民众平时务农,一旦遇到敌人侵入则坚壁清野,举家迁入城堡内据守。这种城堡战术有效地迟滞了隋唐军队的进攻,将敌人拖入冬季,最后获取胜利。太宗贞观十九年之败就是吃了这个亏。班师回京后,大臣们建议对敌人的这种堡垒战术加以反利用,每当农忙季节就派遣小规模的军队侵入敌境,高丽民众照例坚壁清野入城据守,如此三番五次,高丽农业生产受到沉重打击,国力受到削弱。这种战术自贞观二十年(646)一直持续到唐高宗永徽年间,效果显著,为后来消灭高丽创造了条件。
⑩ “转”是唐代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唐六典》卷五“尚书省兵部”解释“转”:“谓军士战功之等级。若牢城苦战第一等,酬勋三转,第二、第三等差减一转。凡破城、阵,以少击多为‘上阵’,数略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转倍以上为‘多少’。常据贼数以十分率之,杀获四分已上为‘上获’,二分已上为‘中获’,一分已上为‘下获’。凡上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五转,上阵中获、中阵上获第一等酬勋四转,上阵下获、中阵中获、下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三转;其第二、第三等各递降一转。中阵下获、下阵中获第一等酬勋两转,第二、第三等并下阵下获各酬勋一转。其虽破城、阵,杀获不成分者,三等阵各酬勋一转。”勋官并非职事官,仅仅是加官而已,若要入仕参政,则须依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11] 唐代前期兵员以府兵、兵募、团结兵为主,其中兵募数量很大,是对外战争的主力,唐代征兵原则本是“富室强丁”,即首先征发富裕、男丁多家庭的男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原则逐渐被打破,“富室强丁”家庭通过勾结基层官员往往逃避征役,而无钱无势的贫苦百姓则大量被征发。本段“老兵”的话出自《旧唐书·刘仁轨传》,反映的正是这一情况。
[12] 当时百济虽然亡国,但是在僧道琛、旧将福信等人率领下掀起了反抗唐军占领的浪潮,一时间唐军只能据守几个重要据点,新罗与唐军的陆路联系亦被切断。寓居日本的王子扶余丰回国担任领袖,日本军队也在积极准备援助百济。刘仁轨虽然解了熊津城之围,搭救了唐军刘仁愿部,但是形势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唐高宗下令刘仁轨撤军回国。本段对话就发生在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