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对于不是靠着母亲煮的饭菜过日子,就是依着自己兴致弄出食物填饱肚子的我来说,这会不会是个难题?这些年回归自家餐桌,无论是自己或母亲煮的菜,天天吃不腻,到底外头还有哪些食物,也会让我回味无穷?
是离家不远菜市场里的一碗蚵仔面线或米粉汤,抑是儿时旧居彰化的肉圆或黑肉面;还是祖父母老家台南的担仔面呢?又或者是多年前在兰屿吃到达悟族人下海捕到的鲜鱼、花莲阿美族野菜餐、屏东大武山下鲁凯朋友妈妈包的吉那福(以芋头粉或小米为材料包成似粽的食物)呢?
具生态观的原住民饮食
生于彰化、长于彰化一个讲台语家庭的我,在1960至1970年代的成长岁月,从没遇过原住民,自然也没有机会认识台湾原住民的饮食。台湾虽四面环海,从小家里的餐桌因祖父母来自渔产丰富的台南也习惯餐餐有鱼,但我从未像在兰屿时那样,天天被海包围着,然后束手无策等着吃达悟朋友与东北季风里的惊涛骇浪搏斗才捕上来的鱼。1989年,我因工作关系踏上与台湾有一水之隔的兰屿岛,从而开启了我与原住民朋友的交往,当然也见识到原住民这套充满感恩与分享的饮食观。
在花莲,我无从分辨纵谷里生长的各式植物,同样只能等着阿美族人采来煮成一道又一道的野菜美食,好苦啊!有人说阿美族是一个“吃苦的民族”,苦尽甘来。一如达悟族有各种食鱼禁忌,女人与男人、老人与小孩吃的鱼不同以保护海洋资源,阿美族也有具生态观的捕鱼方式,不论是溪鱼或海鱼配野菜,都是人间美味。在屏东的大武山下遇到鲁凯猎人,我也分享了他背下山的山猪肉,而朋友妈妈特别为我们包的吉那福,芋头晒干烤干磨粉,以猪肉或鱼肉做馅,用野生的假酸浆叶包成长条的“粽子”,入锅蒸煮后,直接食用,原本无法接受假酸浆叶子的野味,没想到后来我却爱上了这鲁凯族人节庆时才享用得到的食物。现在一些特色餐馆也兴起端出这种食物,当然,比起部落里吃到的,还是少了点什么。
山海味道融于一体的面食
这些原住民朋友带领我尝到的食物虽令我难忘,但它们就像原住民之于台湾社会总是寡不敌众,常被湮没在各种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生滋味中。其实更多的时候,我想念的是市场里的蚵仔面线,这种加入大量蚵仔、大肠或小肠的面线,完全迥异于以前居住彰化时所吃的简单至极只有面线一味的面线糊,或简单加了肉羮的面线羮。记得刚搬来北部时,对蚵仔面线诧异不已,如今反而融入其中,久未吃的面线糊反而生疏了。
在我家的餐桌上,除了拜拜或有人生日而吃起猪脚面线,还有冬日吃补时来碗炖鸡面线,平日并不见面线,倒是面条常见多了。除了节日的炒面,常常大锅一放,水一加,随手放入各种食材,就煮出一道大锅面,忙碌的时候,便常以此充肌。尽管在家常吃面条,但一出门还是会想吃一碗。小时候住彰化时,有面线糊当点心,好高兴,但心里更渴望还是面!连跟随祖父母回到台南,都想着街上的那碗面。
街上那碗面的汤总像施了魔法般特别的好喝。自儿时以来,彰化两家有名的面店,猫鼠面与黑肉面,分由绰号“猫鼠(老鼠的台语发音)”与“黑肉”的人掌炉。长大以后,才知道前者用瘦肉炒成熬成的肉燥炼汤,再加入扁鱼酥以及蛤仔汤提味;后者以大骨头高汤,加入肉燥续熬,最后再调入扁鱼与鲜蛤之味。两者端出的面,汤里都回荡着猪肉的甜与蛤仔的鲜,将山海味道巧妙地融于一体,是它的美味所在吧!而小时候在台南街上吃的那碗面,度小月担仔面的味道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度小月担仔面,因开创者洪芋头利用捕不到鱼的淡季挑担卖面而得名。该面以虾头熬成的汤汁,作为面的汤底,再淋上精心熬炖的肉燥,做法与材料虽不同,但与彰化的汤面同样展现了有山有海的台湾岛本色味道。
各地口味不一的肉圆
想到面,脑海中自然会浮现肉圆,彰化肉圆。肉圆作为小时候街头的点心,比起一碗面,一碗面线糊还要可亲。记得儿时过年一拿到压岁钱,隔天大年初一,大概就会往肉圆的担子报到。那时,我以为肉圆是彰化市独有,一直到1980年代上大学,离开彰化以后,才发现台湾许多地方都有肉圆,而且各地的口味皆不同。有人说彰化县北斗镇是台湾肉圆的起源地,但与北斗肉圆老店的创始年代相较,其它地方不相上下的店家不在少数。北斗肉圆形状不似彰化肉圆呈扁圆状,倒呈元宝状,皮吃起来的口感也与彰化肉圆有别。彰化市内的肉圆皮大多只用甘薯粉一味制成,咬起来弹性十足;而北斗肉圆,甚至台湾其它地方的肉圆皮则大多甘薯粉里掺了些许籼米磨成的米浆,入口多了一分软柔,当然也就少了一分弹力。
台湾南部台南市与屏东市的肉圆最特别了,米浆的比例远远超过甘薯粉成了主角,又不像一般肉圆蒸熟了以后会放入油锅保温,而是现包现蒸现吃,或者放入热汤中保温,吃来几乎已经不是我所认知的肉圆了,但还是叫做肉圆,我想是因为它包的馅吧!猪肉块调成的馅本是理所当然,但热爱海鲜渔产的台南人,硬在台南特有的肉燥馅中加入新鲜的海虾,创造了所谓的虾仁肉圆。
小小的一颗肉圆,在台湾的历史可能只有一百来年,却神奇地融入各地人们的生活而创造出不同的口味。我从小爱吃的彰化肉圆,有一天店家为了应付过多的客人,大火一开,过热的油锅意外炸出又酥又柔的肉圆,也让这酥炸的肉圆从此声名大噪。而肉圆在新竹与苗栗一带客家族群居住的地方,也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客家人拿手的红槽肉入了新竹肉圆的内馅,成了有名的红槽肉圆;而苗栗的肉圆,则展现了客家人的米食功夫,包好以后竟不用蒸的,而采煮汤圆般的水煮,捞起放凉后,要吃前再放入热油中加温。当然,不管哪里的肉圆,都要有好的淋酱,或糯米或芝麻或花生调成,那就各凭本事了。
苗栗客家肉圆我没有吃过,台湾原住民十四族各有各的风味餐还有许多我未及接触,彰化街头从两家老面店打下的根基,发展出的以蛤仔为主味的蛤仔面,我也还没有尝尽,至于那一碗碗名声响透了的彰化炕肉饭,更让人想了就胃口大开。
还是就近先来碗台北的切仔面吧。这边的切仔面虽没有台南或彰化的面那般融合着山海的滋味,但那纯粹用猪大骨或鸡鸭所炼出的高汤所煮成的面,反而有着一种接近自家餐桌的熟悉味道。特别是路边常见的一锅米粉汤,那用猪的各式内脏熬成的汤,有着比家里出品还鲜甜的滋味,而这也是我从中部来到北部以后才认识、爱上的口味。
自家餐桌上的一碗面、一盘烫青菜、一锅炕肉(卤肉)让我百吃不厌。问我,台湾有什么好吃的?连结自家的菜色与街头的饮食风景,还有生命旅途缺不得的原住民饮食滋味,如我土生土长者,也一时数不尽……
是离家不远菜市场里的一碗蚵仔面线或米粉汤,抑是儿时旧居彰化的肉圆或黑肉面;还是祖父母老家台南的担仔面呢?又或者是多年前在兰屿吃到达悟族人下海捕到的鲜鱼、花莲阿美族野菜餐、屏东大武山下鲁凯朋友妈妈包的吉那福(以芋头粉或小米为材料包成似粽的食物)呢?
具生态观的原住民饮食
生于彰化、长于彰化一个讲台语家庭的我,在1960至1970年代的成长岁月,从没遇过原住民,自然也没有机会认识台湾原住民的饮食。台湾虽四面环海,从小家里的餐桌因祖父母来自渔产丰富的台南也习惯餐餐有鱼,但我从未像在兰屿时那样,天天被海包围着,然后束手无策等着吃达悟朋友与东北季风里的惊涛骇浪搏斗才捕上来的鱼。1989年,我因工作关系踏上与台湾有一水之隔的兰屿岛,从而开启了我与原住民朋友的交往,当然也见识到原住民这套充满感恩与分享的饮食观。
在花莲,我无从分辨纵谷里生长的各式植物,同样只能等着阿美族人采来煮成一道又一道的野菜美食,好苦啊!有人说阿美族是一个“吃苦的民族”,苦尽甘来。一如达悟族有各种食鱼禁忌,女人与男人、老人与小孩吃的鱼不同以保护海洋资源,阿美族也有具生态观的捕鱼方式,不论是溪鱼或海鱼配野菜,都是人间美味。在屏东的大武山下遇到鲁凯猎人,我也分享了他背下山的山猪肉,而朋友妈妈特别为我们包的吉那福,芋头晒干烤干磨粉,以猪肉或鱼肉做馅,用野生的假酸浆叶包成长条的“粽子”,入锅蒸煮后,直接食用,原本无法接受假酸浆叶子的野味,没想到后来我却爱上了这鲁凯族人节庆时才享用得到的食物。现在一些特色餐馆也兴起端出这种食物,当然,比起部落里吃到的,还是少了点什么。
山海味道融于一体的面食
这些原住民朋友带领我尝到的食物虽令我难忘,但它们就像原住民之于台湾社会总是寡不敌众,常被湮没在各种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生滋味中。其实更多的时候,我想念的是市场里的蚵仔面线,这种加入大量蚵仔、大肠或小肠的面线,完全迥异于以前居住彰化时所吃的简单至极只有面线一味的面线糊,或简单加了肉羮的面线羮。记得刚搬来北部时,对蚵仔面线诧异不已,如今反而融入其中,久未吃的面线糊反而生疏了。
在我家的餐桌上,除了拜拜或有人生日而吃起猪脚面线,还有冬日吃补时来碗炖鸡面线,平日并不见面线,倒是面条常见多了。除了节日的炒面,常常大锅一放,水一加,随手放入各种食材,就煮出一道大锅面,忙碌的时候,便常以此充肌。尽管在家常吃面条,但一出门还是会想吃一碗。小时候住彰化时,有面线糊当点心,好高兴,但心里更渴望还是面!连跟随祖父母回到台南,都想着街上的那碗面。
街上那碗面的汤总像施了魔法般特别的好喝。自儿时以来,彰化两家有名的面店,猫鼠面与黑肉面,分由绰号“猫鼠(老鼠的台语发音)”与“黑肉”的人掌炉。长大以后,才知道前者用瘦肉炒成熬成的肉燥炼汤,再加入扁鱼酥以及蛤仔汤提味;后者以大骨头高汤,加入肉燥续熬,最后再调入扁鱼与鲜蛤之味。两者端出的面,汤里都回荡着猪肉的甜与蛤仔的鲜,将山海味道巧妙地融于一体,是它的美味所在吧!而小时候在台南街上吃的那碗面,度小月担仔面的味道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度小月担仔面,因开创者洪芋头利用捕不到鱼的淡季挑担卖面而得名。该面以虾头熬成的汤汁,作为面的汤底,再淋上精心熬炖的肉燥,做法与材料虽不同,但与彰化的汤面同样展现了有山有海的台湾岛本色味道。
各地口味不一的肉圆
想到面,脑海中自然会浮现肉圆,彰化肉圆。肉圆作为小时候街头的点心,比起一碗面,一碗面线糊还要可亲。记得儿时过年一拿到压岁钱,隔天大年初一,大概就会往肉圆的担子报到。那时,我以为肉圆是彰化市独有,一直到1980年代上大学,离开彰化以后,才发现台湾许多地方都有肉圆,而且各地的口味皆不同。有人说彰化县北斗镇是台湾肉圆的起源地,但与北斗肉圆老店的创始年代相较,其它地方不相上下的店家不在少数。北斗肉圆形状不似彰化肉圆呈扁圆状,倒呈元宝状,皮吃起来的口感也与彰化肉圆有别。彰化市内的肉圆皮大多只用甘薯粉一味制成,咬起来弹性十足;而北斗肉圆,甚至台湾其它地方的肉圆皮则大多甘薯粉里掺了些许籼米磨成的米浆,入口多了一分软柔,当然也就少了一分弹力。
台湾南部台南市与屏东市的肉圆最特别了,米浆的比例远远超过甘薯粉成了主角,又不像一般肉圆蒸熟了以后会放入油锅保温,而是现包现蒸现吃,或者放入热汤中保温,吃来几乎已经不是我所认知的肉圆了,但还是叫做肉圆,我想是因为它包的馅吧!猪肉块调成的馅本是理所当然,但热爱海鲜渔产的台南人,硬在台南特有的肉燥馅中加入新鲜的海虾,创造了所谓的虾仁肉圆。
小小的一颗肉圆,在台湾的历史可能只有一百来年,却神奇地融入各地人们的生活而创造出不同的口味。我从小爱吃的彰化肉圆,有一天店家为了应付过多的客人,大火一开,过热的油锅意外炸出又酥又柔的肉圆,也让这酥炸的肉圆从此声名大噪。而肉圆在新竹与苗栗一带客家族群居住的地方,也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客家人拿手的红槽肉入了新竹肉圆的内馅,成了有名的红槽肉圆;而苗栗的肉圆,则展现了客家人的米食功夫,包好以后竟不用蒸的,而采煮汤圆般的水煮,捞起放凉后,要吃前再放入热油中加温。当然,不管哪里的肉圆,都要有好的淋酱,或糯米或芝麻或花生调成,那就各凭本事了。
苗栗客家肉圆我没有吃过,台湾原住民十四族各有各的风味餐还有许多我未及接触,彰化街头从两家老面店打下的根基,发展出的以蛤仔为主味的蛤仔面,我也还没有尝尽,至于那一碗碗名声响透了的彰化炕肉饭,更让人想了就胃口大开。
还是就近先来碗台北的切仔面吧。这边的切仔面虽没有台南或彰化的面那般融合着山海的滋味,但那纯粹用猪大骨或鸡鸭所炼出的高汤所煮成的面,反而有着一种接近自家餐桌的熟悉味道。特别是路边常见的一锅米粉汤,那用猪的各式内脏熬成的汤,有着比家里出品还鲜甜的滋味,而这也是我从中部来到北部以后才认识、爱上的口味。
自家餐桌上的一碗面、一盘烫青菜、一锅炕肉(卤肉)让我百吃不厌。问我,台湾有什么好吃的?连结自家的菜色与街头的饮食风景,还有生命旅途缺不得的原住民饮食滋味,如我土生土长者,也一时数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