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日本无所不在,百味杂陈
吉本芭娜娜《食记百味》,2010年本屋大赏第二名《神的病历簿》,“日常之谜”代表作家若竹七海《我的日常推理》,柳田理科雄《空想科学读本4》,矢内原伊作《矢内原忠雄传》,矢崎顺子《女设计师:她们的工作空间、创意和梦想》,柯珊珊《JAPAN.IDEA.日本的创意学》……以上为何?以上是最近一个月博客来网络书店强力推荐的日文翻译书,以及热爱日本文化的台湾作者所撰写的日本创意学。
矢内原忠雄为顶尖学者、革命家,因批评日本侵华政策被逐出东京大学,“为要活出日本的理想,请先把这个国家埋葬掉”,他说。他走入台湾,写出台湾殖民研究必读圣经《帝国主义下的台湾》。为他写传记的矢内原伊作是他的长子。
大体来说,台湾人是关注日本的,即所谓的“哈日”。每个世代各有其之所“哈”,有单一有多元。哈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哈日本人的洁净有礼,哈日本料理,哈温泉,哈春樱秋枫,哈日本人的汽车、新干线、电器、电玩,哈日本人的精巧设计,哈日剧,哈日漫、哈日本推理,哈村上春树,哈木村拓哉,哈铃木一朗,哈安藤忠雄、妹尾河童。台湾是一个日本无所不在的地方,学习日文与赴日旅游,数十年来一直是深入台湾大城小镇的全民运动。日本殖民台湾五十一年,果然影响了台湾人深层内在的某些东西,日本永远是一个台湾部分相似于它却暂时无法超越的邻居,这是台湾人的日本情结。
所以,日文翻译书与日本书写这十多年来一直是台湾出版的一个重要区块,台湾孩子几乎是读日本漫画长大的。健康养生书的覆盖和影响面则最广,远的如《脑内大革命》,近的如《不生病的生活》,都渗入到台湾人对的身体思维中。白描小人物知命与乐天精神的《佐贺的超级阿嬷》则曾像一阵飓风席卷男女老少,横扫校园。从无版权时代译本到时报整合出版的村上春树作品集,台湾受村上春树喂养的文艺青年,以十年为一个世代,已然跨越三个世代。《永远的少年》是文化评论家杨照新近出版的村上春树作品导读本,除了村上春树,有此荣宠的当代作家别无其它。以皇冠、麦田、商周、时报、高宝、新雨为主的台湾各出版社长期经营日本直木赏和芥川赏作品、青春纯爱及日本推理/玄幻小说,培养出了一个坚实的阅读族群,但大规模以经营作家的方式经营日本推理小说则始于独步文化。日本老中青三代作家都各拥书迷,不过日本文学销量虽稳定却很难大畅销,静水流深的除村上春树之外,十多年来成绩突出的仅《失乐园》、《再见了,可鲁》、《在世界的中心呼喊爱情》、《一公升的眼泪》、《东京铁塔》等书。去年十月出版的凑佳苗《告白》,半年来一直在排行榜,据称已破十万册,这使得出版社对日本小说的销售力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更愿意投入营销费用,版权费自是水涨船高。
文学之外,台湾对日本人、日本城市和日本人思维的探究一向兴致高昂,不论是被称为“日本人说明书”的《菊花与剑》(或译《菊与刀》)、日本学者南博撰写的《日本人论》、西方观点的《雅子妃》,还是《千年繁华》京都三部曲、《东京下町职人生活》、《大户町》,甚至是曾野绫子《中年之后》、《晚年的美学》,或森京子《有礼的谎言》,都体现出了这一显著特点。日本设计、建筑、摄影,这两年则以异军突起之势凝聚小众读者。
也不论是到此短暂一游,或是游学留学,或是长期居住,台湾人的日本书写,在书市早已是不可或缺一环,自成一类,其中以日本旅游书写最齐全,吃喝玩乐加私房景点无所不包。财经作家黄国华《不只是旅行》写他以N次计的驾车日本旅行;李清志《东京建筑酷斯拉》写东京建筑。梁旅珠写《日本梦幻名宿》,介绍日本究极名宿。Milly是这两年崛起的日本旅游作家,其作品《Milly京都私路》、《北海道,一个人的幸福旅程》、《东京憧憬角落》,见证台湾人的“日本旅行”不断在升级,绝不满足于走马看花。
此外,另一种受欢迎的类型如酪梨寿司《爱情,真相大白:酪梨寿司的东京人妻日记》、接接《接接在日本:台湾日本大不同》,嫁一个日本老公显然就等于取得强而有力的写作资本。前中国时报驻日记者刘黎儿则以其数十年的长居日本经验,稳坐“日本流行文化女教主”、“日本文化观察王牌”宝座,作品丰盛,最新文集为《裸:刘黎儿的日本情色文化观察》。
心之所在,即是家
全台湾都在等待春暖,年度小说与散文选总与春天一同现身。《99年小说选》和《99年散文选》,前者由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教授郭琼森主编,“2010是个奇怪的年分,”他说,“实验创新、高调主题都不见了”。选出的十五篇作品,共通点是“都说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好的故事把日常生活说成了传奇,于是有了“一种文学新版图的可能”。散文选主编为联合报副刊主编宇文正,她的序文标题为“像我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点出台湾散文创作的丰美厚实,选出的42篇文章以成长、人生、行旅、沉思、时代五大主题切分。
这年头时兴复刻,但小说复刻的机会不大,除非被拍成电影。所以由联经“复刻”的《膜》,稀有难得,意义重大。这部女科幻小说乃纪大伟获联合文学中篇小说奖首奖之作,其时他还未出国深造,二十世纪也尚未过去,如今却在美国读书、教书共十一年之久后,受召唤回到台湾学界与文坛,任教政大。新版的《膜》还收录纪大伟多篇“少时旧作”,这些旧作的共同命题竟是“漂泊之后如何回家”。
当年的新世代作家“回家”,而与癌症搏斗三十年的楚戈则在三月一日离家,享年八十岁。楚戈是台湾艺文界传奇人物,跨书画、散文、考古三域,但最让文友津津乐道的则是他的赤子之心、顽童性格,就算插鼻胃管也要谈恋爱,也不甘心卧病在床。2009年2月出版龙文化研究的《龙史》一书后,楚戈曾自谓“死而无憾”,想来他走时已了无遗憾。
三月有哀伤,亦有盛事。三月盛事,行人文化实验室推出在院在线映之“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纪录片”,记录林海音、余光中、王文兴、周梦蝶、郑愁予、杨牧这六位文学大师的文学生平事迹。每一位作家,都是台湾当代文学的群峰,著作丰富,“六部电影各自呈现,表达文学与电影在此时此地的独特样貌与意义,文学群峰的六个面向、文学六面体。”总监制陈传兴如是概括这一系列影片。
《INK印刻文学生活志》以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为封面制作了一期专刊,博客来书店举办六位大师主题书展,许多被时间埋掩压至底层的经典,静静浮出,叫唤一个逝去的年代和不灭的文学心灵。
有时候,电影总是有起死回生的力量。中国大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据称是《让子弹飞》,改编自四川文学家马识途《夜谭十记》中的一个故事《盗官记》,于是便有如同天外飞来一笔的《夜谭十记》降落台湾。
张恨水,通俗文学大师,这名字仅止于风闻。他的代表作,民国百年来最经典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啼笑因缘》,问世后于1932年首度搬上银幕,到2004年中央电视台仍在拍电视剧。2011年台湾版由张恨水之子独家授权,以“张爱玲最挚爱的作家”寻找读者,是一场逆时间逆风潮的大胆而华丽冒险。
还有王安忆的新作《天香》,这一次,她仍是写上海,却是上海的前世——嘉靖至康熙年间,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上海,藉由天香园,园里的园林与刺绣,写上海申家族的兴衰。文评家王德威的评论是:王安忆回归古典现实主义,以层层包覆的意义,反写了《红楼梦》以降世情小说的写实观。
从吉本芭娜娜、桑德尔到张恨水、王安忆,现世中还有什么比更“写作”及“出书”更复杂更眼花缭乱或精神错乱的工艺呢?
下一波将有“大书”一一出笼:引发中西教养文化论战的《虎妈战歌》、《秘密》的正宗续集《力量》,以及《信任与背叛——陈水扁心理档案》、《心理学家阅读陈水扁》等,后两部是台湾首度由心理学角度剖析当代政治人物的论述——再一次证明出版社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外国作品,百花齐放
2011年都快3月底了,台湾的冬天还没有过去,这冬兽巨身长尾,口中不断吐出白烟,却未曾阻档书市的热气,最强大的一股热气,来自于《正义》——一本引领思考正义的书。
很难想象一本论述“正义”的哲学书在各大书店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冲上第一名。《正义:一场思辨之旅》源于哈佛大学教授迈可桑德尔开的“正义”课,它打破哈佛375年选课人数纪录,每年有上千名学生选课,桑德尔教学魅力不言可喻。2009年哈佛把这门课向全球公开,桑德尔的教学实况被剪辑成12个钟头在美国公共电视播放,这股“桑德尔热潮”在2010 年席卷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并藉由Youtube传播到台湾。与Youtube上的影片相比,文字版《正义》更具逻辑上的完整度、紧密度。但这还不足以解释《正义》在台湾如何打败九把刀和健康养生减肥书,也许从反面看会比较清楚:一个欠缺正义思考而又渴求正义的地方,在某个不确定以及危机四伏的时代,一种集体的追寻,一如追寻健康与灵性。
这两个月还有两个文学书案例可供参考,关于出版社如何重新定义瑞蒙卡佛和莎拉华特丝。
台湾出版瑞蒙卡佛短篇小说集《浮世男女》、《当我们讨论爱情》已是上一个世纪的事了,如今时过境迁,情势站到了瑞蒙卡佛这一边,一股“卡佛热”在台湾作家圈内潜行暗流,加上有村上春树这个头号书迷作为推手,一如张爱玲之于张恨水,宝瓶文化于是借势重新洽谈版权,首推《能不能请你安静点?》,准备在三年之内出版他的四部作品,邀请读者一窥其“化繁为简”、“减到一字不能减”、“不说的比说的还多”的功力,以对比总是说的太多的作家。
英国小说家、英美文学博士出身的莎拉华特丝,小知堂2005年起陆续推出她的四部小说《华丽的邪恶》、《轻舔丝绒》、《荆棘之城》、《守夜》,前三部是为奠定其文坛地位之“维多利亚+女同性恋小说三部曲”。小知堂透过书封传递了一个莎拉华特丝写“另类罗曼史”的信息,木马则还原她“纯正”的文学地位和说故事能力,强推《小陌生人》。
这两个月的重要翻译文学还有诺贝尔奖文学大师勒克莱乔“最高杰作”《沙漠》,以及2010年在英美引爆热烈讨论,并获奖连连的话题小说,爱玛唐纳修的《房间》。后者先不论年轻妈妈和儿子被绑架囚禁在一个小房间里七年,单是由一个五岁孩子作为叙事者这一点就够话题了。
吉本芭娜娜《食记百味》,2010年本屋大赏第二名《神的病历簿》,“日常之谜”代表作家若竹七海《我的日常推理》,柳田理科雄《空想科学读本4》,矢内原伊作《矢内原忠雄传》,矢崎顺子《女设计师:她们的工作空间、创意和梦想》,柯珊珊《JAPAN.IDEA.日本的创意学》……以上为何?以上是最近一个月博客来网络书店强力推荐的日文翻译书,以及热爱日本文化的台湾作者所撰写的日本创意学。
矢内原忠雄为顶尖学者、革命家,因批评日本侵华政策被逐出东京大学,“为要活出日本的理想,请先把这个国家埋葬掉”,他说。他走入台湾,写出台湾殖民研究必读圣经《帝国主义下的台湾》。为他写传记的矢内原伊作是他的长子。
大体来说,台湾人是关注日本的,即所谓的“哈日”。每个世代各有其之所“哈”,有单一有多元。哈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哈日本人的洁净有礼,哈日本料理,哈温泉,哈春樱秋枫,哈日本人的汽车、新干线、电器、电玩,哈日本人的精巧设计,哈日剧,哈日漫、哈日本推理,哈村上春树,哈木村拓哉,哈铃木一朗,哈安藤忠雄、妹尾河童。台湾是一个日本无所不在的地方,学习日文与赴日旅游,数十年来一直是深入台湾大城小镇的全民运动。日本殖民台湾五十一年,果然影响了台湾人深层内在的某些东西,日本永远是一个台湾部分相似于它却暂时无法超越的邻居,这是台湾人的日本情结。
所以,日文翻译书与日本书写这十多年来一直是台湾出版的一个重要区块,台湾孩子几乎是读日本漫画长大的。健康养生书的覆盖和影响面则最广,远的如《脑内大革命》,近的如《不生病的生活》,都渗入到台湾人对的身体思维中。白描小人物知命与乐天精神的《佐贺的超级阿嬷》则曾像一阵飓风席卷男女老少,横扫校园。从无版权时代译本到时报整合出版的村上春树作品集,台湾受村上春树喂养的文艺青年,以十年为一个世代,已然跨越三个世代。《永远的少年》是文化评论家杨照新近出版的村上春树作品导读本,除了村上春树,有此荣宠的当代作家别无其它。以皇冠、麦田、商周、时报、高宝、新雨为主的台湾各出版社长期经营日本直木赏和芥川赏作品、青春纯爱及日本推理/玄幻小说,培养出了一个坚实的阅读族群,但大规模以经营作家的方式经营日本推理小说则始于独步文化。日本老中青三代作家都各拥书迷,不过日本文学销量虽稳定却很难大畅销,静水流深的除村上春树之外,十多年来成绩突出的仅《失乐园》、《再见了,可鲁》、《在世界的中心呼喊爱情》、《一公升的眼泪》、《东京铁塔》等书。去年十月出版的凑佳苗《告白》,半年来一直在排行榜,据称已破十万册,这使得出版社对日本小说的销售力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更愿意投入营销费用,版权费自是水涨船高。
文学之外,台湾对日本人、日本城市和日本人思维的探究一向兴致高昂,不论是被称为“日本人说明书”的《菊花与剑》(或译《菊与刀》)、日本学者南博撰写的《日本人论》、西方观点的《雅子妃》,还是《千年繁华》京都三部曲、《东京下町职人生活》、《大户町》,甚至是曾野绫子《中年之后》、《晚年的美学》,或森京子《有礼的谎言》,都体现出了这一显著特点。日本设计、建筑、摄影,这两年则以异军突起之势凝聚小众读者。
也不论是到此短暂一游,或是游学留学,或是长期居住,台湾人的日本书写,在书市早已是不可或缺一环,自成一类,其中以日本旅游书写最齐全,吃喝玩乐加私房景点无所不包。财经作家黄国华《不只是旅行》写他以N次计的驾车日本旅行;李清志《东京建筑酷斯拉》写东京建筑。梁旅珠写《日本梦幻名宿》,介绍日本究极名宿。Milly是这两年崛起的日本旅游作家,其作品《Milly京都私路》、《北海道,一个人的幸福旅程》、《东京憧憬角落》,见证台湾人的“日本旅行”不断在升级,绝不满足于走马看花。
此外,另一种受欢迎的类型如酪梨寿司《爱情,真相大白:酪梨寿司的东京人妻日记》、接接《接接在日本:台湾日本大不同》,嫁一个日本老公显然就等于取得强而有力的写作资本。前中国时报驻日记者刘黎儿则以其数十年的长居日本经验,稳坐“日本流行文化女教主”、“日本文化观察王牌”宝座,作品丰盛,最新文集为《裸:刘黎儿的日本情色文化观察》。
心之所在,即是家
全台湾都在等待春暖,年度小说与散文选总与春天一同现身。《99年小说选》和《99年散文选》,前者由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教授郭琼森主编,“2010是个奇怪的年分,”他说,“实验创新、高调主题都不见了”。选出的十五篇作品,共通点是“都说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好的故事把日常生活说成了传奇,于是有了“一种文学新版图的可能”。散文选主编为联合报副刊主编宇文正,她的序文标题为“像我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点出台湾散文创作的丰美厚实,选出的42篇文章以成长、人生、行旅、沉思、时代五大主题切分。
这年头时兴复刻,但小说复刻的机会不大,除非被拍成电影。所以由联经“复刻”的《膜》,稀有难得,意义重大。这部女科幻小说乃纪大伟获联合文学中篇小说奖首奖之作,其时他还未出国深造,二十世纪也尚未过去,如今却在美国读书、教书共十一年之久后,受召唤回到台湾学界与文坛,任教政大。新版的《膜》还收录纪大伟多篇“少时旧作”,这些旧作的共同命题竟是“漂泊之后如何回家”。
当年的新世代作家“回家”,而与癌症搏斗三十年的楚戈则在三月一日离家,享年八十岁。楚戈是台湾艺文界传奇人物,跨书画、散文、考古三域,但最让文友津津乐道的则是他的赤子之心、顽童性格,就算插鼻胃管也要谈恋爱,也不甘心卧病在床。2009年2月出版龙文化研究的《龙史》一书后,楚戈曾自谓“死而无憾”,想来他走时已了无遗憾。
三月有哀伤,亦有盛事。三月盛事,行人文化实验室推出在院在线映之“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纪录片”,记录林海音、余光中、王文兴、周梦蝶、郑愁予、杨牧这六位文学大师的文学生平事迹。每一位作家,都是台湾当代文学的群峰,著作丰富,“六部电影各自呈现,表达文学与电影在此时此地的独特样貌与意义,文学群峰的六个面向、文学六面体。”总监制陈传兴如是概括这一系列影片。
《INK印刻文学生活志》以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为封面制作了一期专刊,博客来书店举办六位大师主题书展,许多被时间埋掩压至底层的经典,静静浮出,叫唤一个逝去的年代和不灭的文学心灵。
有时候,电影总是有起死回生的力量。中国大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据称是《让子弹飞》,改编自四川文学家马识途《夜谭十记》中的一个故事《盗官记》,于是便有如同天外飞来一笔的《夜谭十记》降落台湾。
张恨水,通俗文学大师,这名字仅止于风闻。他的代表作,民国百年来最经典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啼笑因缘》,问世后于1932年首度搬上银幕,到2004年中央电视台仍在拍电视剧。2011年台湾版由张恨水之子独家授权,以“张爱玲最挚爱的作家”寻找读者,是一场逆时间逆风潮的大胆而华丽冒险。
还有王安忆的新作《天香》,这一次,她仍是写上海,却是上海的前世——嘉靖至康熙年间,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上海,藉由天香园,园里的园林与刺绣,写上海申家族的兴衰。文评家王德威的评论是:王安忆回归古典现实主义,以层层包覆的意义,反写了《红楼梦》以降世情小说的写实观。
从吉本芭娜娜、桑德尔到张恨水、王安忆,现世中还有什么比更“写作”及“出书”更复杂更眼花缭乱或精神错乱的工艺呢?
下一波将有“大书”一一出笼:引发中西教养文化论战的《虎妈战歌》、《秘密》的正宗续集《力量》,以及《信任与背叛——陈水扁心理档案》、《心理学家阅读陈水扁》等,后两部是台湾首度由心理学角度剖析当代政治人物的论述——再一次证明出版社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外国作品,百花齐放
2011年都快3月底了,台湾的冬天还没有过去,这冬兽巨身长尾,口中不断吐出白烟,却未曾阻档书市的热气,最强大的一股热气,来自于《正义》——一本引领思考正义的书。
很难想象一本论述“正义”的哲学书在各大书店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冲上第一名。《正义:一场思辨之旅》源于哈佛大学教授迈可桑德尔开的“正义”课,它打破哈佛375年选课人数纪录,每年有上千名学生选课,桑德尔教学魅力不言可喻。2009年哈佛把这门课向全球公开,桑德尔的教学实况被剪辑成12个钟头在美国公共电视播放,这股“桑德尔热潮”在2010 年席卷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并藉由Youtube传播到台湾。与Youtube上的影片相比,文字版《正义》更具逻辑上的完整度、紧密度。但这还不足以解释《正义》在台湾如何打败九把刀和健康养生减肥书,也许从反面看会比较清楚:一个欠缺正义思考而又渴求正义的地方,在某个不确定以及危机四伏的时代,一种集体的追寻,一如追寻健康与灵性。
这两个月还有两个文学书案例可供参考,关于出版社如何重新定义瑞蒙卡佛和莎拉华特丝。
台湾出版瑞蒙卡佛短篇小说集《浮世男女》、《当我们讨论爱情》已是上一个世纪的事了,如今时过境迁,情势站到了瑞蒙卡佛这一边,一股“卡佛热”在台湾作家圈内潜行暗流,加上有村上春树这个头号书迷作为推手,一如张爱玲之于张恨水,宝瓶文化于是借势重新洽谈版权,首推《能不能请你安静点?》,准备在三年之内出版他的四部作品,邀请读者一窥其“化繁为简”、“减到一字不能减”、“不说的比说的还多”的功力,以对比总是说的太多的作家。
英国小说家、英美文学博士出身的莎拉华特丝,小知堂2005年起陆续推出她的四部小说《华丽的邪恶》、《轻舔丝绒》、《荆棘之城》、《守夜》,前三部是为奠定其文坛地位之“维多利亚+女同性恋小说三部曲”。小知堂透过书封传递了一个莎拉华特丝写“另类罗曼史”的信息,木马则还原她“纯正”的文学地位和说故事能力,强推《小陌生人》。
这两个月的重要翻译文学还有诺贝尔奖文学大师勒克莱乔“最高杰作”《沙漠》,以及2010年在英美引爆热烈讨论,并获奖连连的话题小说,爱玛唐纳修的《房间》。后者先不论年轻妈妈和儿子被绑架囚禁在一个小房间里七年,单是由一个五岁孩子作为叙事者这一点就够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