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考题 把握方向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光学的基本内容.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考查一直在光学考题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下面我们就2010年部分城市中考题来窥视2011年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复习方向及解题思路.
  例12010南京市第20题
  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⑴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识图能力——读刻度尺,了解物距u介f、2f之间,相距v大于2f. (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根据物距判断此时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题也可以直接观察像距比物距的长,判断出呈倒立、放大、实像. (3)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力.当蜡烛变短时,相当于物体下移,光屏上呈现的倒立的实像上移.
  例22010年武汉第10题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3) 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4)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有(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屏上出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这一实验考查的目的是如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其实在实验室中我们还经常用物象等大法测焦距.(2)利用焦点,光心在主光轴上这一知识,再利用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完成画图.(3)考查了实验时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是物体通过透镜成虚像(物体放在焦点上或一倍焦距以内).(4)光屏上成的像都是实像且都是倒立的,由于蜡烛变短,相当于物体下移,像上移,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即可.
  例32010年南昌市第25题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2) 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1)凸透镜呈虚像特点的考查.(2)經历实验探究过程,考查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3)根据结论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答案:放大;缩小;物距或相距等;大;远;远离;缩短.
  从2010年部分城市的物理中考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时需掌握的知识点有:
  (1) 测焦距的方法
  (2)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实际会聚的点,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反之)
  (3) 凸透镜成像规律(附:凸透镜成像情况表)
  (4) 部分知识总结:
  A. 两个分界点2f是大、小像的分界点,f是虚、实像和正、倒像的分界点.
  B. 成实像时,当物体由远处靠近凸透镜时,像则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当物体由远处靠近凸透镜时,像则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近像变小).
  C. 由物距u和像距v大小的比较判断呈放大像和缩小像.U=v,等大像;u<v,放大像;u>v,缩小像.
  (5) 注重实验课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得出实验结论后要及时总结实验规律,加强记忆,方能轻松解题.此外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实验细节的处理.如:成像不在光屏中央的处理办法.
  (6) 加强在真实情景中应用实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投影仪成像太小如何解决,近(远)视眼的纠正等.
  补充: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At noon we reached a small village ______ east of ______ Summer Palace.   A. the; the B. /; the  C. the; the D. /; /   22
期刊
一、 案例背景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经常听刚说完课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什么也不会,明明讲过很多遍的题目,一变数值或问题,又卡住了,唉!越来越不会教学了”.学生则经常向老师诉苦:“本来这个题目我懂了,但题目一变又不会了”.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领悟内化能力,教师的启发诱导,题目的灵活多变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最为关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满堂灌”,使学生
期刊
本部分的相关考点有温度计的原理、读数及使用,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六种物态变化,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由于中考逐年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因而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像和对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由于热现象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命题的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和简答题等.
期刊
英国教育家肯·罗宾逊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女孩正在绘画,老师问她,你画什么?她说,我画上帝。老师说: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子啊。小女孩说,过一会他们就知道了。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然而,让孩子保持这种天赋很难。  儿童世界不同于成人世界,没有那么多的规则与禁忌,所以想象与创造的思维如花儿随时随处地绽放。但他们一旦进入现代教育系统,这种想象与创
期刊
一、 非常规作图造成失分.  作图题是中考光学部分的常见题,常规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以及透镜作图一般不容易失分,但非常规的作图题很容易造成失分.  例题1(08南京) 如图1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鏡.   解析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是因为小球反射的光通过平
期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John decided that he had to do something to _______ his anger .  A. let off B. give off
期刊
(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主题  《曹刿论战》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重点是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例和切身感受,奉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
期刊
【考关观察】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题型基本固定为三种:基础知识及运用、阅读、作文。其中文言文阅读历来为不少考生所头疼,常有一种春风不度的感觉。其实那些看似纷繁复杂的题目,只要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法门,并形成相应的解题方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阅读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期刊
考题回放  想象的原则  叶廷滨  常有年轻的朋友为人际关系而烦恼,也有意无意地向我求教。我总是说一些与人为善的话来安慰他们,其实,我自己也常常为这种事情弄得情绪不安。从小就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特别是对不喜欢我的人和我不喜欢的人,没有特别的办法。也许,这种感情用事,说成优点,叫做重感情讲义气;说成缺点,叫做义气用事,不能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反对自己的人。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却要干事情,这些年吃了不
期刊
在构成课堂的众多因素中,具体的教学细节是构成课堂的基本单位,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却举足轻重.如果处理得当,就会让课堂更精彩.以下就我的数学课中的一些教学细节,谈谈我的处理办法.  一、 一个类比——投学生所好,引起学生共鸣.  在学习行程类应用题时,我遇到过这样一道题:  例1 一列火车长300米,如果某人与火车同向行驶,那么经过18s整列火车从该人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