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部分的相关考点有温度计的原理、读数及使用,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六种物态变化,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由于中考逐年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因而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像和对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由于热现象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命题的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和简答题等.在解答题目时,特别要注意一些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会保持不变,并注意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应用,特别是数学知识在物理知识中的实际应用,会对各类图象进行分析.
类型一、温度计的使用
例1(2009恩施)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解析把从题目图形中获取的信息与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本题可从温度计的放置、读数等方面来考虑答题。
答案:D
例2(2010黑龙江鸡西)2009年全球范围流行“甲流”,市有关部门要求各校师生进行“晨检”.图中是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解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量程是35~42℃,和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一致,分度值为0.1℃,在读数时应认清分度值,在进行温度计方面的的复习时,不仅要学会放置、读数,还应弄清楚不同温度计的不同点.
答案:36.6℃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
类型二、物态变化的判断
例3(2010年金华)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白练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 “烟”是液化形成的.
C. 形成的“烟”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解析水蒸气是无色透明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在没有其他化学气体的情况下,空气中的“白气”、“雾”、“露”、“气团”一般都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小水珠组成的,而“烟”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答案:C
例4(2010年山东潍坊)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現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解析在进行复习时不仅要认识雾、露、霜、雪、雹等自然现象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还要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只要记住凝固、凝华、液化过程放热,另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吸热.
类型三、晶体熔化、凝固过程,液体沸腾过程的特点
例5(2010湖北荆门)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 图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析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这个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可见这个物体一定是晶体冰;在读数时应看好量程和分度值,本题中的温度计分度值为2℃,在答题时应注意这点;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答案:冰52吸收
例6 (2010福建莆田)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1) 水的沸点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
(2) 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左右.
(3) 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图像的识别能力,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读图即可知道水的沸点是100℃,由于我们已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当前气压应该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当水自然冷却后温度一直停留在20℃,就可以知道室温应该是20℃;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可由读图得出,一开始温度升高得比较快,当接近沸腾时,温度升高变慢.我们在复习时,要着重对图像题进行练习,对不同的图像表示不同的含义要有一定的认识.
答案:(1)100等于 (2)20 (3)刚开始升温的快,后来升温的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类型一、温度计的使用
例1(2009恩施)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解析把从题目图形中获取的信息与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本题可从温度计的放置、读数等方面来考虑答题。
答案:D
例2(2010黑龙江鸡西)2009年全球范围流行“甲流”,市有关部门要求各校师生进行“晨检”.图中是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解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量程是35~42℃,和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一致,分度值为0.1℃,在读数时应认清分度值,在进行温度计方面的的复习时,不仅要学会放置、读数,还应弄清楚不同温度计的不同点.
答案:36.6℃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
类型二、物态变化的判断
例3(2010年金华)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白练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 “烟”是液化形成的.
C. 形成的“烟”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解析水蒸气是无色透明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在没有其他化学气体的情况下,空气中的“白气”、“雾”、“露”、“气团”一般都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小水珠组成的,而“烟”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答案:C
例4(2010年山东潍坊)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現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解析在进行复习时不仅要认识雾、露、霜、雪、雹等自然现象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还要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只要记住凝固、凝华、液化过程放热,另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吸热.
类型三、晶体熔化、凝固过程,液体沸腾过程的特点
例5(2010湖北荆门)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 图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析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这个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可见这个物体一定是晶体冰;在读数时应看好量程和分度值,本题中的温度计分度值为2℃,在答题时应注意这点;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答案:冰52吸收
例6 (2010福建莆田)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1) 水的沸点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
(2) 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左右.
(3) 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图像的识别能力,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读图即可知道水的沸点是100℃,由于我们已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当前气压应该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当水自然冷却后温度一直停留在20℃,就可以知道室温应该是20℃;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可由读图得出,一开始温度升高得比较快,当接近沸腾时,温度升高变慢.我们在复习时,要着重对图像题进行练习,对不同的图像表示不同的含义要有一定的认识.
答案:(1)100等于 (2)20 (3)刚开始升温的快,后来升温的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