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题回放
想象的原则
叶廷滨
常有年轻的朋友为人际关系而烦恼,也有意无意地向我求教。我总是说一些与人为善的话来安慰他们,其实,我自己也常常为这种事情弄得情绪不安。从小就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特别是对不喜欢我的人和我不喜欢的人,没有特别的办法。也许,这种感情用事,说成优点,叫做重感情讲义气;说成缺点,叫做义气用事,不能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反对自己的人。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却要干事情,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头,也得了一些教训。首先要讲三点: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千万不要以为和你过不去的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解决了纠纷才能干其他事。有了这三种定量估计,就会做到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第二,非到万不得已,不将事情放下来搞“自卫反击”。从我个人的经验,工作以来,处处有人际矛盾,矛盾造成的局面无非是顺境或逆境,顺境多干事,逆境多读书,没有永远解不开的疙瘩过不去的坎儿。回过头看,当初想争个是非曲折,真理黑白,往往也没有个“结论”,大多是“过去”了事。所以,我发自内心认为,干事情第一,人际是非永远别想泾渭分明“有个说法”。
没有说法,也不是没有规矩。书上讲的都是正面道理,实际生活中面对的都是负面的做法,(特别是与你过不去的那一位,对不?)我想,我也有点底线,这几条底线可以用交通规则做比喻,不能保证永远不陷于人际纠纷,不能保证在纠纷中无往而不胜,但是一般地说可以做到“不翻车”。我不会开车,没有驾驶执照,所以,这是想象的原则。
各行其道与你发生纠纷的人,也许让你痛恨的是他背叛了你,拿你当了垫脚石,抢了你的成绩当他的功劳,总之你遇上个痞子,制造了叫人难以相处的纠纷,更有让你难忍之痛。首先一点,鹰有鹰道,鼠有鼠道,千万别“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各行其道,保证自己不违章,握紧自己的方向盘,先稳住神,开正道车。
开好自己的车你开车正走着,突然上来个超车的主,人家车新,名牌,有来路,财大气粗。好了,别眼红,别羡慕,也别看不惯。眼红会让自己走神,羡慕会让自己掉价,看不惯会让自己乱了方寸。现在马路上,开好车的“二把刀”最多。谁能把自己的车开到头,开得久,不看车,要看开车的人。
不当拖车,也别让别人拖着车要自己开,这是司机的本分。在人际关系中,把自己拴在别人的车上(一般是某位上司),或者是要别人挂在自己车屁股后(当自己有点小权力),这是许多人习惯性的做法,结盟拜把子,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其实,这种做法可能暂时省心省劲,但翻车下沟的可能性也最大。
不闯红灯也别扎人家的轮胎有时是自己技不如人,有时是人家有后台有背景有势力,你吃了亏,下了岗,心里不服气,喊冤也没有人理。咋办,认命这一局输了,不是一辈子完了。回家呆着读书,找个新门路重来,千万别心急上火闯红灯,更不要暗中下绊儿扎人家的轮胎。可以认输,不可下作,不能做出叫自己摆不到桌上的事。
上面这四条,我认为是底线,不保赢,但能让自己不翻车。这也许只是想象的原则,行不行得通,瞧你自己了。其实,我也是最近遇到烦心的“人际”,沉下心来想,想出这些底线,用来约束自己。
先管好自己,在所有的人际纠纷中,这是底线原则。(节选自《中年人》2005年第9期)
1.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怎样的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3分)
2. 文章开头说“常有朋友为人际关系而烦恼……其实,我也常常为这种事情弄得情绪不安”,这里所说的“烦恼”和“情绪不安”的原因是什么?(3分)
3. 请简要回答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总结的经验教训和采取的具体措施。(4分)
① 经验教训:
② 具体措施: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文中提出的四条“想象的原则”。(4分)
5. 读了本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和教育。(3分)
题型分析
本文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浅显易懂,说理透彻,并讲述了人们应如何化解矛盾,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可以说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现实性较强的议论文。在设题时,命题注意联系文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了考查,侧重以阅读理解为主,突出能力立意,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题目是从三个方面 设置的:① 通过阅读理解完成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如第1题就是对文章中心内容以及观点的理解、把握。② 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对文中有效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概括。如第2、3、4题。③ 第5题是开放性试题,让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教育。这样就把考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巧妙结合起来,拓展延伸到课外,答案多元化,主要考查考生的联想能力,也检测了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思路突破
阅读议论文,把握中心论点是关键。尽管本题关于中心论点的考查只有一题,占分也不多,但是它很重要。抓住了中心论点就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解答第1题,要注意本文在文章开头从反面来讲述的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导致了烦恼、情绪不安及获得的一些教训,从而在第二段末得出: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永远也别想泾渭分明“有个好说法”。在结尾处又提到“约束自己,管好自己,这是底线原则。”前后所说的道理和事例都是围绕这个观点展开的,而且“想象的原则”也是从反面来说的。只有坚持这四条原则,才算是管好了自己,才能保赢,才能把事情做好!
答案第2题,首先要找到题中涉及的语段,尤其是跟问题相关的重要语句,然后结合上下文筛选有效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那么第2题的“烦恼”和“情绪不安”的原因就在第一自然段中,即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解答第3、4题,答题思路与此相同。如第3题第①问的答题要点,在第二段开头的三点教训中显而易见。第②问的具体措施在“经验教训”后得出一个定量估计:就是具体措施——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第二,非到万不得已,不将事情放下来搞“自卫反击”。当然,在第二段末的结论中也可以筛选、归纳、概括起来。
第4题,作者提出的四条“想象原则”在文中第四、五、六、七段中也较为直接,可以对段前的中心句进行直接筛选。
对于开放性试题,如第5题,按照题目的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结合文中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感而发,考生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许多考生一看是开放性试题,就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开放得无边无际。应该清楚,开放性试题也是开而有度,在一定范围内开放,一定不能离开题目限定的范围和文本内容而信马由缰,无限开放。
常见失误
这几道题的答题失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议论文阅读最易出现的失误则是对中心论点把握不够准确。解答第1题,考生常常把第二段的结论当作中心观点。在议论文中,作者为阐明文章的中心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即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证。它们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考生别误当作文章的中心观点。
(2) 解答第2、3、4题失误在于考生未加考虑成熟就直接照抄原文语句,并且抄得过多,不够简洁,对有效信息的筛选有些盲目,也不加以整合、概括。
(3) 最后一题,有些考生容易远离文本阅读对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教育而去乱扯乱谈,也没有调动自己的思维,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失分。
答案呈现
答案 1. 首先要管好自己,约束自己,把事情做好。
2.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不能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反对自己的人。
3. ①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千万不要以为和你过不去的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解决了纠纷才能干其他事。② 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第二。
4. ① 各行其道 ② 开好自己的车 ③ 不当拖车,也别让别人拖着 ④ 不闯红灯,也别扎人家的轮胎。
5. ① 要管好自己,约束自己 ② 要与人为善,多干事情,多读书 ③ 当出现矛盾和纠纷,要冷静思考,妥善处理。
(责任编辑 潘阳凤)
想象的原则
叶廷滨
常有年轻的朋友为人际关系而烦恼,也有意无意地向我求教。我总是说一些与人为善的话来安慰他们,其实,我自己也常常为这种事情弄得情绪不安。从小就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特别是对不喜欢我的人和我不喜欢的人,没有特别的办法。也许,这种感情用事,说成优点,叫做重感情讲义气;说成缺点,叫做义气用事,不能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反对自己的人。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却要干事情,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头,也得了一些教训。首先要讲三点: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千万不要以为和你过不去的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解决了纠纷才能干其他事。有了这三种定量估计,就会做到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第二,非到万不得已,不将事情放下来搞“自卫反击”。从我个人的经验,工作以来,处处有人际矛盾,矛盾造成的局面无非是顺境或逆境,顺境多干事,逆境多读书,没有永远解不开的疙瘩过不去的坎儿。回过头看,当初想争个是非曲折,真理黑白,往往也没有个“结论”,大多是“过去”了事。所以,我发自内心认为,干事情第一,人际是非永远别想泾渭分明“有个说法”。
没有说法,也不是没有规矩。书上讲的都是正面道理,实际生活中面对的都是负面的做法,(特别是与你过不去的那一位,对不?)我想,我也有点底线,这几条底线可以用交通规则做比喻,不能保证永远不陷于人际纠纷,不能保证在纠纷中无往而不胜,但是一般地说可以做到“不翻车”。我不会开车,没有驾驶执照,所以,这是想象的原则。
各行其道与你发生纠纷的人,也许让你痛恨的是他背叛了你,拿你当了垫脚石,抢了你的成绩当他的功劳,总之你遇上个痞子,制造了叫人难以相处的纠纷,更有让你难忍之痛。首先一点,鹰有鹰道,鼠有鼠道,千万别“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各行其道,保证自己不违章,握紧自己的方向盘,先稳住神,开正道车。
开好自己的车你开车正走着,突然上来个超车的主,人家车新,名牌,有来路,财大气粗。好了,别眼红,别羡慕,也别看不惯。眼红会让自己走神,羡慕会让自己掉价,看不惯会让自己乱了方寸。现在马路上,开好车的“二把刀”最多。谁能把自己的车开到头,开得久,不看车,要看开车的人。
不当拖车,也别让别人拖着车要自己开,这是司机的本分。在人际关系中,把自己拴在别人的车上(一般是某位上司),或者是要别人挂在自己车屁股后(当自己有点小权力),这是许多人习惯性的做法,结盟拜把子,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其实,这种做法可能暂时省心省劲,但翻车下沟的可能性也最大。
不闯红灯也别扎人家的轮胎有时是自己技不如人,有时是人家有后台有背景有势力,你吃了亏,下了岗,心里不服气,喊冤也没有人理。咋办,认命这一局输了,不是一辈子完了。回家呆着读书,找个新门路重来,千万别心急上火闯红灯,更不要暗中下绊儿扎人家的轮胎。可以认输,不可下作,不能做出叫自己摆不到桌上的事。
上面这四条,我认为是底线,不保赢,但能让自己不翻车。这也许只是想象的原则,行不行得通,瞧你自己了。其实,我也是最近遇到烦心的“人际”,沉下心来想,想出这些底线,用来约束自己。
先管好自己,在所有的人际纠纷中,这是底线原则。(节选自《中年人》2005年第9期)
1.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怎样的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3分)
2. 文章开头说“常有朋友为人际关系而烦恼……其实,我也常常为这种事情弄得情绪不安”,这里所说的“烦恼”和“情绪不安”的原因是什么?(3分)
3. 请简要回答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总结的经验教训和采取的具体措施。(4分)
① 经验教训:
② 具体措施: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文中提出的四条“想象的原则”。(4分)
5. 读了本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和教育。(3分)
题型分析
本文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浅显易懂,说理透彻,并讲述了人们应如何化解矛盾,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可以说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现实性较强的议论文。在设题时,命题注意联系文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了考查,侧重以阅读理解为主,突出能力立意,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题目是从三个方面 设置的:① 通过阅读理解完成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如第1题就是对文章中心内容以及观点的理解、把握。② 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对文中有效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概括。如第2、3、4题。③ 第5题是开放性试题,让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教育。这样就把考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巧妙结合起来,拓展延伸到课外,答案多元化,主要考查考生的联想能力,也检测了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思路突破
阅读议论文,把握中心论点是关键。尽管本题关于中心论点的考查只有一题,占分也不多,但是它很重要。抓住了中心论点就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解答第1题,要注意本文在文章开头从反面来讲述的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导致了烦恼、情绪不安及获得的一些教训,从而在第二段末得出: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永远也别想泾渭分明“有个好说法”。在结尾处又提到“约束自己,管好自己,这是底线原则。”前后所说的道理和事例都是围绕这个观点展开的,而且“想象的原则”也是从反面来说的。只有坚持这四条原则,才算是管好了自己,才能保赢,才能把事情做好!
答案第2题,首先要找到题中涉及的语段,尤其是跟问题相关的重要语句,然后结合上下文筛选有效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那么第2题的“烦恼”和“情绪不安”的原因就在第一自然段中,即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解答第3、4题,答题思路与此相同。如第3题第①问的答题要点,在第二段开头的三点教训中显而易见。第②问的具体措施在“经验教训”后得出一个定量估计:就是具体措施——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第二,非到万不得已,不将事情放下来搞“自卫反击”。当然,在第二段末的结论中也可以筛选、归纳、概括起来。
第4题,作者提出的四条“想象原则”在文中第四、五、六、七段中也较为直接,可以对段前的中心句进行直接筛选。
对于开放性试题,如第5题,按照题目的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结合文中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感而发,考生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许多考生一看是开放性试题,就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开放得无边无际。应该清楚,开放性试题也是开而有度,在一定范围内开放,一定不能离开题目限定的范围和文本内容而信马由缰,无限开放。
常见失误
这几道题的答题失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议论文阅读最易出现的失误则是对中心论点把握不够准确。解答第1题,考生常常把第二段的结论当作中心观点。在议论文中,作者为阐明文章的中心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即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证。它们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考生别误当作文章的中心观点。
(2) 解答第2、3、4题失误在于考生未加考虑成熟就直接照抄原文语句,并且抄得过多,不够简洁,对有效信息的筛选有些盲目,也不加以整合、概括。
(3) 最后一题,有些考生容易远离文本阅读对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教育而去乱扯乱谈,也没有调动自己的思维,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失分。
答案呈现
答案 1. 首先要管好自己,约束自己,把事情做好。
2.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不能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反对自己的人。
3. ①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千万不要以为和你过不去的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解决了纠纷才能干其他事。② 干事情第一,人际关系第二。
4. ① 各行其道 ② 开好自己的车 ③ 不当拖车,也别让别人拖着 ④ 不闯红灯,也别扎人家的轮胎。
5. ① 要管好自己,约束自己 ② 要与人为善,多干事情,多读书 ③ 当出现矛盾和纠纷,要冷静思考,妥善处理。
(责任编辑 潘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