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性”与音乐结合的契机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2月12日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一周年的时间。为纪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12月10日晚上7时在江西师范大学知行楼一楼的水晶厅进行了瑶湖会讲的第一讲——《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赣鄱艺术》。此次会讲有三位教授到场,分别代表了文艺界的三个领域,他们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邱振中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罗艺峰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常务副会长傅修延教授。
  
  一、会讲概述
  
  此次会讲的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为什么要提出“赣鄱文化”的概念;现代化的困惑与生态艺术的可能;传统赣鄱艺术的生态特色;从生态视角对赣鄱艺术的新发现;当代赣鄱艺术应有怎样的走向和追求。(见2010年12月12日《江西日报》第三版)。
  围绕着“赣鄱艺术”中的“生态性”的问题,我认为会讲的这些内容又可以在美学角度上归纳出的以下几个层面:
  1.赣鄱艺术是否具有“生态性”
  傅修延教授说,江西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决定了江西人的生态敏感。由此,赣鄱艺术具有独特的生态特点。他分别以文学作品、美术作品为例,就艺术生态特色做了总的阐述,如:“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的楹联;印第安人给一年的十二月分别取名为“帐篷结冰之月、深红色牛犊之月、雪盲之月、红草出现之月、矮种马脱毛之月、长膘之月、红樱桃之月、樱桃变黑之月、牛犊长毛之月、季节变换之月、落叶之月”。又有《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我不是把鸟抓到笼子里去欣赏,而是我自己钻到笼子里去和鸟儿打成一片。书法上有“龙飞凤舞”之说、《芥子园画谱?兰谱》在介绍画兰花线条的技法时,使用了“鲫鱼头”、“鼠尾”、“凤眼”、“螳螂肚”等名称;“五禽戏”;罗艺峰教授也提出了,“赣鄱艺术的灵魂是‘生态’,或者叫做生态理念、生态观念”的说法。
  2.艺术物质承载形态或者其存在状态的“生态性”
  罗艺峰教授以东西方的乐器制作材料为例,说明了艺术在“形态”上存在“生态性”。唐“大圣遗音”琴,可以证明艺术在形态上具有材料的生态可能。琴背有四句话,龙门之桐,空桑之材。西方交响乐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成果,钢琴不具有生态性。他还以“一台以生态为题材的晚会,其舞台、服装却十分奢华;邱振中的画展仅是‘木头框子加一块玻璃’”道出了艺术存在的存在具有生态性的可能性。
  3.艺术题材(内容)的“生态性”
  在题材、内容两方面,傅修延与罗艺峰教授各列举了数个史例:
  文学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诗歌美学史上开拓出了田园之美,《归园田居》有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从生态文明角度观察汤剧,会发现汤显祖将“人性的觉醒”归因于大自然的启发,杜丽娘的春情系有春光催生,是“袅情丝”牵动了少女的情丝,“游园”、“姹紫嫣红”无一不体现汤显祖“一生爱好是天然”。还有遍布江西南北东西的采茶戏。
  音乐上,在古琴音乐中有许多以山水植物、动物为主题的曲子,如《高山流水》、《幽兰》、《鸥鹭忘机》;东晋以后发展出以山水为内容、题材的山水琴、山水诗;庐山东林寺慧远法师是僧讲的创始人,写了大量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佛教音乐的词句。东林净土宗还有以自然的音乐、生态的思维构筑的“鸟音声”、“水音声”、“树音声”。
  4.生态意识下的当代江西艺术作品
  傅修延教授列举舞剧《瓷魂》、大型表演《赣风》、张鉴瑞等人的书法展《赣风鄱韵》等是生态思潮影响下的艺术作品。
  
  二、生态与艺术
  
  此次会讲以《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赣鄱艺术》为标题,无疑要涉及到生态与艺术这两个关键的点。
  1.生态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生态的体现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看,(1)、显露美好的姿态: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2)、生动的意态:唐杜甫的《晓发公安》:“隣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明代刘基的《解语花·咏柳》:“依依旎旎、嫋嫋娟娟,生态真无比。”;(3)、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秦牧的《艺海拾贝·虾趣》:“我曾经把一只虾养活了一个多月,观察过虾的生态。”。
  而现在,生态一词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如今,在生态学的发展影响下,“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生态在时间的推移下、社会文化的进程中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变化。当我们以“生态文明”的眼光去看待艺术的时候,“生态”一词将会有新的内涵。“生态”可能以某种方式置入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中,从而诞生出新的艺术理论思维。但是,艺术发展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且艺术有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在内的不同属性的形式门类,简单的把“生态”和“艺术”放在一起是不可能促进艺术的进步的。
  2.音乐存在及其表现的内在特质
  作为艺术的一部分,音乐有其自身的艺术独特性。要知道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可以说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对于外在世界的表现基本上是从本体象征的角度,即构建具有外在世界动态特点的音响世界与其进行整体对应。从心理学层面来说,音乐就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映的总体把握。或者说,“音乐不以局部的细节的模仿与真实来反映现实,不追求与客体的形似来展现对象,它深入到生命的内核和客体的本质来完整表现它的内在精神”。[1]于是,音乐首先对于人类在精神或者心理层面上的意义就尤为重要,由此,我们通常也把音乐的本质作为是情感的表现,或者说它是可以表现思想感情的。例如,《马赛曲》的创作就含有极其强烈的进步阶级社会理想和政治意识。这部作品曾在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攻克路易十六王朝宫殿的激战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它把人民的战斗意志凝聚成一种攻无不克的力量,使斗争获得了胜利;还有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纳不柯》,其中有一首西伯来人的大合唱《前进,我的思想,佐以金色的翅膀》表现了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争取独立的希望和要求。反映的是被压迫、被侵略民族爱国思想,从而能动员全民族人民奋起反抗压迫者与侵略者。
  不仅在思想方面,音乐也被用于描绘大自然。因为音乐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成果,而这种成果是建立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之中的。在面对客观世界的时候,人不断接收着各种动态的感受,当这种感受被累积至人自身无法承受的时候,就出现了情感的表达也就是音乐的产生。德彪西说:“音乐恰似一种最接近于大自然的艺术,是一种最善于捕捉大自然的艺术。……只有音乐家才擅于抓住黑夜和白日、大地和天空的整体诗意,再现它们的气氛,表达它们无限的节奏脉搏”。[2]在他的交响素描《大海》中,你可以感受到德彪西所要呈现的大海的韵律、大海的性格以及生命的律动。
  音乐表现事物不同与绘画、舞蹈、雕塑,它是从整体上表现世界,或者说音乐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因素组成的动态结构、力的模式与能量的变化来比拟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力的基调和变化发展的动态。格式塔派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论述一切事物都存在里的结构时指出:“造成表现性的结构是一种力的结构,这种结构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不仅在于它对那个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在于它对于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有意义。象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与混乱、前进与退让等等基调,实际上乃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起来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3] 可见,音乐在表现动态事物、动态情感的时候的优势。
  3.“生态”置入音乐
  从音乐产生的多种原始功能来看,音乐的最初形态与人的多种需要相关。音乐在劳动中的作用与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生产需要相关,也与人的主体实践活动、人的价值的实现有联系。音乐与原始巫术仪式的关系反映了人类的安全需要。音乐的交流与抒情功能又与人类的归属需要相联系,人类的感情在音乐中的充分展现与交流使人们在音乐欣赏中彼此的内心世界获得沟通。当“生态”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成为当今世界文明的一支的时候,音乐与“生态”自然的就被联系起来了。当然,“生态”与音乐的结合,不是简单的概念上的结合,而是“生态”置入音乐的过程。在这个置入过程,音乐的存在方式是契机。我认为只有把握好音乐的存在,我们才能有找到置入的途径。
  于润洋教授曾提及“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的问题,他的观点是:“音乐作品既是一个自身独立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态性客体,同时又是一个离不开接受者意识活动的、非实在的观念性客体”。[4]也就是说,音乐作品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态性的实体,同时又是一种精神现象、一种观念性的客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虽然我们这里大谈“音乐作品”,但从对“音乐作品”存在的阐释中,我们发现音乐的存在的内在特性,即音乐作为一种精神以物质形态为依托存在并被认识。所以,我认为“生态”更多的应以一种精神内涵置入到音乐之中。当然这种精神内涵的置入还应首先体现在音乐的物质形态上,即在音乐其物质承担者的材料与音乐的题材上有所体现。
  
  小结
  
  此次瑶湖会讲给我们江西的艺术创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发展方向的可能,这种可能或许会成为江西地方特色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起点。正如罗艺峰教授说的,“如果能以此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就有可能组织一批艺术理论家来构建‘赣鄱生态艺术’的美学理论。这种美学将在哲学基础研究、基本理论形态研究上都是突破以往‘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理论,突破‘生态’概念出现之前的种种美学理论。如果‘生态艺术’能使‘山水生活’、‘耕读生活’成为一种美学追求,成为当代人生活的追求,这将是具有着深远的意义的。”把“生态”以精神的方式置入音乐无疑是目前“生态”与音乐结合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83.
  [2]吴毓清,音乐形象思维问题参考资料[M],中国艺术研究音乐研究所出版社,1981:33.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25.
  [4]于润洋,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J],文艺研究,1996-09-20.
其他文献
当前新军事变革在全军范围内广泛开展,形势的发展对军队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审计工作不仅在查处违法违规方面履行好职责,还要在促进提高军事经济管理水平和经费使用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军事资产监督者的角度来看,以前那种仅仅要求管理者对经管的财务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不具备良好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尽管品质良好,不弄虚作假,不贪污舞弊,即使是损失浪费也被如实报告,但是不能增加和
期刊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互补性。一方面,国防的基石,在于人民群众的力量和科技的创新。研究我国如何走军民融合型经济发展的路子,将会给我国的国防建设更加有所保障,可以进一步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保障体系,才能建起真正的钢铁长城。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为军队建设提供许多便利;
期刊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战略目标和党执政的新理念,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时代课题。今天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发掘和谐文化的精华, 使之向现代转化, 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普遍信念。本文梳理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论著,主要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现以及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问题三方面做了研究综述。  关键
期刊
摘 要:创造社从1921年到1929年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其文艺思想不断地发展变化,可以概括说经历了一个由新浪漫主义到新写实主义的发展过程,而这一变化轨迹从郭沫若的三部诗集中可以窥见一斑。  关键词:创造社;新浪漫主义;新写实主义;郭沫若;诗歌    创造社的文艺思想是不能笼统地进行概说的,笼统地说它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社团是不准确的。纵观创造社十年来文艺思想的发展轨迹,似乎呈现出一个由宽松到狭
期刊
摘 要: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和HGC液压辊缝控制系统是TCS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两种控制原理在串列轧机中的应用。  关键词:TCS;AGC;HGC;HAPC;APC    一、引言  莱钢大H型钢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H型钢生产线之一,串列轧机是该生产线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在控制系统方面,串列轧机辊缝自动控制由西马克TCS系统完成,并引入工业以太网和Pmfihus-DP现场总线组
期刊
摘 要:丁韪良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美国传教士之一,他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在中国生活了62年之久,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亲自参与或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曾身担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等职,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在吸收利用前人已有详实资料的基础上,对丁韪良在华时期的作用进行比较客观的阐述。  关键词:丁韪良;传教事业;新式教育;传播中国文化于西方    丁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风险管理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公路项目风险管理还只侧重于项目后期,在项目前期之所以没有进行风险管理,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项目管理程序中没有风险分析这部分,另一方面就是业主不重视,没有意识到风险分析能使可研更深入,可以克服片面性,有利于项目科学决策。针对此情况,本文就公路工程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希望通过对公路项目的风险管理,为项目科学决策提供一些
期刊
摘 要:巫术信仰存在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包含着丰富的巫术思维,《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典型文本,它所反映的民众信仰具有浓郁的巫术色彩。这些民众信仰主要有道教信仰、佛教信仰、鬼神信仰和纯巫术信仰。  关键词:巫术;民众信仰;《搜神记》    巫术信仰是中国信仰之根,兴盛于礼乐文化之前的时代。巫术自发形成于原始社会,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当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感到神秘时,先
期刊
摘 要: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就是在传承纳西族传统民歌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流行元素造就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新民歌。本文在阐述传统纳西族民歌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引出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应在的传承中赋予纳西民歌新的时代气息使其绽放纳西音乐文化的璀璨精华。  关键词:纳西传统民歌;纳西新民歌;传承;现代流行元素    纳西族民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商业旅游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代审
期刊
摘 要:曹七巧是张爱玲《金锁记》中的主人公,在封建伦理道德、婚姻制度的迫害和资本主义金钱的腐蚀下,她戴上了黄金的枷锁,在原始情欲极度压抑下终于心理变态、人格畸形。她在近似疯狂的状态下演绎了一场“被食、自食、食人”的生命悲剧。本文主要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曹七巧悲剧性格及变态心理的形成。  关键词:精神分析;情欲;潜意识;悲剧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被誉为四十年代“我们文坛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