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就是在传承纳西族传统民歌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流行元素造就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新民歌。本文在阐述传统纳西族民歌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引出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应在的传承中赋予纳西民歌新的时代气息使其绽放纳西音乐文化的璀璨精华。
关键词:纳西传统民歌;纳西新民歌;传承;现代流行元素
纳西族民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商业旅游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下的大众需求,传统的纳西民歌被现代纳西音乐人赋予了现代气息的演绎。使得纳西新民歌在民间歌手、音乐人的歌唱中传遍丽江的大街小巷,深受广大纳西族老百姓、外来旅游者的厚爱。同时通过挖掘乡间音乐人、培养新歌手,外加得益于现代媒体的炒作,涌现出一批纳西族赋有特色的纳西族音乐人——纳西民歌世家、纳西族青年歌手和文军、和漾水、霄煜光等。在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中虽然有的不可避免的磨灭了传统民歌的精神内涵成了不轮不类的消遣,但也有很多传统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的经典之作。
一、纳西族传统民歌及其艺术特征
纳西族传统民歌按内容可分为生产歌、风物歌、习俗歌、情歌、喜歌、苦歌、婚歌、挽歌、猎歌、牧歌、儿歌等。传唱最早的劳动歌有《打稗子歌》、《打猎歌》等,多为采集、狩猎、游牧时期的古歌。进入农耕后产生了《天女洗麻歌》、《搓线歌》、《放牛山歌》、《耙田歌》。《栽秧歌》等。风物歌有《玉湖水》、《三思水》等;习俗歌有《祭畜神歌》《喊丰收神歌》;仪式歌有《量米歌》《敬酒歌》、《穿裤子歌》、《穿裙子歌》;巫歌有《招魂歌》、《送鬼歌》;婚仪歌有《结亲歌》、《求婚歌》、《祝婚歌》、《送亲歌》、《劝女歌》、《喜歌》;丧仪歌有《含殓歌》、《谢恩歌》、《送葬歌》;纳西族民歌,多用《谷气》、《喂默达》、《阿丽哩》、《哦热热》等曲子演唱,情歌则多用《时本》调吟唱。
纳西族传统民歌,主要分为传统调和即兴调两大类。传统调也叫大调,纳西语叫“本底子”或“本子”。纳西族民间长诗皆属传统调。即兴调也叫小调,无固定的唱词,望物起兴,灵活多样,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纳西族广阔的社会生活。纳西族人民世世代代惯于用民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美好的愿望,调子一般低沉哀怨,如泣如诉,但东部地区因受藏族民歌影响,调子比较奔放、粗犷。
纳西族传统民歌的艺术特色只要体现在:一、借助谐音的独特风格;二、形象比拟的表现手法;三、诗、歌、舞一体的艺术特色。“借助谐音”在概念上被众多专家称它为“借音格”,纳西族许多优秀的歌手,在演唱时,不仅能把“借音格”当作在民歌中起和谐音节、语句以及增加音韵美的作用,而且还能把它当作婉转诙谐、妙趣横生的比喻手段,从而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形象比拟的表现手法,在纳西族民歌中较为普遍,它是做为一种艺术的技巧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纳西族民歌中还有很多作品是用通篇以物拟人的方法来表现的。即通篇没有出现个人的,而只是将所描述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这种以物拟人,通常用“峰”、“花”、“鱼”、“水”、“羊”、“狼”以及纳西人民常见的飞禽走兽等做为比喻对象。纳西族传统民歌“蜂花相会”和“鱼水相会”两个大调是典型的通篇以物拟人的作品。同时在纳西族传统民歌中,除了一些以唱为主的山歌外,大多都是有唱就有舞。如在丽江流传较广的传统叙事性民歌大调“赶马”、“猎歌”等都用唱跳形式的“哦某达”来表现。
二、传承传统民歌精神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再造纳西新民歌
传承与变化这两方面在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中都同等重要。传承是为了保持纳西族民歌的精神实质,而融合现代元素就是摒弃传统民歌中不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风格,赋予民歌现代时尚风格,使其在流行、传播中不断发展。
﹙一﹚传承传统民歌精神实质
在纳西民歌的现代演绎中传承传统民歌的精神实质显得至关重要,不然民歌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歌顾名思义来自民间,是乡间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首先纳西族民歌无论怎么变化在内容上必须是源自纳西人心灵深处的吟唱,必须是纳西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反应纳西人独特的民族个性精神、审美理想、价值追求。如现在丽江的青年纳西歌手
所唱的很多以现代流行曲调所唱的纳西歌在歌词内容上很好的反应了纳西人知足常乐的生活常态、热情好客、至情至性的个性特征。如民族歌手和文军《幸福颂》,纳西语歌词“纳西希于早喂,纳西希于色华华”大意是说纳西儿女生活多幸福,大家一起乐呵呵。《祝酒歌》歌中纳西语歌词“不忍安你顾喂,衣无衣到无喂,染不染到染喂,莫染莫给止喂。”大意是各位兄弟姐妹,想睡就睡,想笑就笑吧!我们纳西儿女向来都是不笑不说话的。展示一种旷达、随性的纳西生活姿态。达坡玛吉的《纳西迎宾曲》通过其轻翠温柔的嗓音反复用纳西语恭敬吟唱“远方的客人请到我家来坐坐”把纳西族的热情好客展示得淋漓尽致。其次纳西民歌的现代演绎中必须尽力秉承纳西传统民歌的艺术特色,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借助谐音、形象比拟、诗、歌、舞一体的特色。传承纳西族传统民歌艺术的特色的典型在纳西民歌世家﹙纳西山歌之后——奶奶:霄汝莲,纳西歌王—爸爸:和文光,妻子:才旦卓玛,女儿:达坡玛吉,儿子:达坡阿玻﹚。纳西民歌世家在远离丽江城的一个偏远山村塔城乡,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受外界影响较小使得一家三代的很好的传承了纳西族传统的民歌风格。奶奶霄汝莲已77岁高龄,会唱几百首纳西族古民歌,精通100多首纳西族民间歌曲,其中大部分由其自编自唱。其纯净的歌声如同来自天籁,源于大山、土地,透过肌体打动着现代人麻木的灵魂。霄奶奶没受过教育、不知道什么是音乐但却在其父母那里继承了音乐细胞,其歌有感而发,现编现唱,信手拈来,霄奶奶的唱腔传承了纳西族传统民歌的原生态精髓。霄汝莲的儿子和文光也是个民间艺人,浑身充满着艺术细胞,创作了《梦中的香格里拉》、《纳西迎宾曲》等近百首纳西族歌手。以上两首分别由其儿子、女儿演唱在丽江广为流传,在做词、曲调、唱腔上很好地继承了纳西族传统民歌的风格。除了纳西世家外青年歌手的和文军、和漾水、霄煜光演唱的很多歌,歌词中应用到了形象比拟的表现手法,其中大多用“月亮”、“太阳”做比拟。和文军、和漾水的很多歌配其MV都与纳西打跳相结合,再现出热闹欢乐的场面呈现诗、歌、舞一体的风格。最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灵魂,纳西民歌的现代演绎中坚持用纳西语唱才能确保其原汁原味的形式。和文军、和漾水、达坡玛吉等青年歌手他们自生都是土生土长的纳西人,他们的很多歌都用了地道的纳西语唱,为了方便传唱有的歌同时应用汉语、纳西语,同时应用汉字标出纳西语歌词便于外地游客欣赏。
﹙二﹚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再造纳西新民歌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时代发展日新月异,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纳西族民歌要得到发展繁荣必须在传承中变化,变化中自然要与时代同步,与时代同步就要在发展中融合现代流行元素,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音乐只有受到大众的认可、喜爱才可能传唱。纳西古歌很多歇斯底里的悲壮曲调、缓慢的节奏以无法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和现代人追求娱乐之上的心理需求。所以在纳西民歌的现代演绎中必须摒弃不能适应现代审美文化视野的部分。“文化不再仅仅是一些精英观念、浓缩的历史沉积物和完美的理想,它更多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文本,一种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历史象征意义的符号体系。他必须存活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才具有现实意义,必须被文化共同体﹙大众﹚所尊重和分享才能具有生命力。”①
出生于纳西音乐世家的达坡阿玻作为第四代传人,其演唱风格带着浓厚的民族味道那种与生俱来的原生气息无法磨灭,但他又经过求学,成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使得他又能将许多其它音乐形式的技巧包括流行音乐之中的文化融合进自己的音乐道路里。让民歌也时尚起来,让原生态音乐也通俗起来,这就是来自纳西音乐世家的达坡阿玻对新音乐的新探索,用勇敢的创新精神掀起了民歌时尚新风暴,如同现代民歌天后徐千雅一样让听惯源自欧美曲风的流行音乐歌迷们耳前一亮。他邀请国内最著名音乐人徐子淳,徐子崴兄弟联手打造新歌《潘金妹》就是这样具有时尚流行性,以及原生态气息的动听情歌。《潘金妹》这首歌曲与现在正在飚红的藏族歌手索朗扎西的《亲爱的姑娘我爱你》一样,具有强烈的民族音乐风格,又有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旋律流传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却不失少数民族语言气息。达坡阿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民族音乐推向更广大的地方,虽然民族音乐是我们文化力的一块瑰宝,但是我也更喜欢民族音乐可以成为我们大家日常生活里的必需品,所以我才觉得要将民族音乐做的大众化是未来民族音乐发展的必然道路,不应该束之高阁成为文化市场中一种奢侈品。
纳西民间青年歌手和文军、和漾水、霄煜光、达坡玛吉演唱的很多歌创造中同样融入很多现代流行元素如:轻快的旋律节奏、摇滚、钢琴、吉他伴奏,有的还借鉴了现代流行歌曲中快节奏的说唱结合方式。赋予民歌鲜明独特的时尚气息,满足了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纳西人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所以一经歌手唱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纳西男女老少中传唱。和文军唱的《三月白花开》,一改传统缓慢、低沉的唱腔,以轻快自然的节奏唱出三月春意盎然的景象及新时代下纳西人幸福热闹的日常生活新气象。霄煜光的《溜达》通过融入现代摇滚的快节奏配以说唱相间的方式展现现代古城纳西男青年溜达在古城青石板路、大石桥多见所闻所感,吃着古城的凉粉、粑粑,偶尔与外地游客搭讪,与几个好兄弟坐在古城酒吧喝酒聊天的闲适生活。达坡玛吉唱的情歌《阿歌阿妹来相会》从传统的《鱼水相会》调演绎而来其表达情感方式相对传统调的婉转更具直白大胆,这是新时代下真实情感的大胆流露。可见通过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再造的纳西新民歌充满了纳西族新的生活气息。
总之,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不是摒弃传统而是在坚持传统风格中通过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使其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发展。所以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如果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其演绎所造就的新民歌同样可以是新时代下纳西族音乐文化的一种表征,在丽江旅游发展的今天他是一个重要的民族旅游文化品牌,是让外地游客了解纳西文化的一个门户,希望纳西新民歌通过纳西民间艺人的不断挖掘,纳西人的喜爱传唱,游客的聆听、欣赏,在现代人的赞同、认可中蓬勃发展,绽放出其独特的绚烂璀璨!
参考文献:
[1]李莘.城市化进程中的纳西音乐文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4.
[2]和民达.纳西族民歌的艺术特色[J].中国少数民族音乐.2006.1.
[3]达坡玛吉.守住最根的音乐[J].民族音乐.2009.1.
[4]唐婷婷.纳西族民歌的文化功能与传承[J].中国民族.2009.3.
注释:
①李莘.城市化进程中的纳西音乐文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4.71.
关键词:纳西传统民歌;纳西新民歌;传承;现代流行元素
纳西族民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商业旅游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下的大众需求,传统的纳西民歌被现代纳西音乐人赋予了现代气息的演绎。使得纳西新民歌在民间歌手、音乐人的歌唱中传遍丽江的大街小巷,深受广大纳西族老百姓、外来旅游者的厚爱。同时通过挖掘乡间音乐人、培养新歌手,外加得益于现代媒体的炒作,涌现出一批纳西族赋有特色的纳西族音乐人——纳西民歌世家、纳西族青年歌手和文军、和漾水、霄煜光等。在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中虽然有的不可避免的磨灭了传统民歌的精神内涵成了不轮不类的消遣,但也有很多传统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的经典之作。
一、纳西族传统民歌及其艺术特征
纳西族传统民歌按内容可分为生产歌、风物歌、习俗歌、情歌、喜歌、苦歌、婚歌、挽歌、猎歌、牧歌、儿歌等。传唱最早的劳动歌有《打稗子歌》、《打猎歌》等,多为采集、狩猎、游牧时期的古歌。进入农耕后产生了《天女洗麻歌》、《搓线歌》、《放牛山歌》、《耙田歌》。《栽秧歌》等。风物歌有《玉湖水》、《三思水》等;习俗歌有《祭畜神歌》《喊丰收神歌》;仪式歌有《量米歌》《敬酒歌》、《穿裤子歌》、《穿裙子歌》;巫歌有《招魂歌》、《送鬼歌》;婚仪歌有《结亲歌》、《求婚歌》、《祝婚歌》、《送亲歌》、《劝女歌》、《喜歌》;丧仪歌有《含殓歌》、《谢恩歌》、《送葬歌》;纳西族民歌,多用《谷气》、《喂默达》、《阿丽哩》、《哦热热》等曲子演唱,情歌则多用《时本》调吟唱。
纳西族传统民歌,主要分为传统调和即兴调两大类。传统调也叫大调,纳西语叫“本底子”或“本子”。纳西族民间长诗皆属传统调。即兴调也叫小调,无固定的唱词,望物起兴,灵活多样,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纳西族广阔的社会生活。纳西族人民世世代代惯于用民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美好的愿望,调子一般低沉哀怨,如泣如诉,但东部地区因受藏族民歌影响,调子比较奔放、粗犷。
纳西族传统民歌的艺术特色只要体现在:一、借助谐音的独特风格;二、形象比拟的表现手法;三、诗、歌、舞一体的艺术特色。“借助谐音”在概念上被众多专家称它为“借音格”,纳西族许多优秀的歌手,在演唱时,不仅能把“借音格”当作在民歌中起和谐音节、语句以及增加音韵美的作用,而且还能把它当作婉转诙谐、妙趣横生的比喻手段,从而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形象比拟的表现手法,在纳西族民歌中较为普遍,它是做为一种艺术的技巧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纳西族民歌中还有很多作品是用通篇以物拟人的方法来表现的。即通篇没有出现个人的,而只是将所描述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这种以物拟人,通常用“峰”、“花”、“鱼”、“水”、“羊”、“狼”以及纳西人民常见的飞禽走兽等做为比喻对象。纳西族传统民歌“蜂花相会”和“鱼水相会”两个大调是典型的通篇以物拟人的作品。同时在纳西族传统民歌中,除了一些以唱为主的山歌外,大多都是有唱就有舞。如在丽江流传较广的传统叙事性民歌大调“赶马”、“猎歌”等都用唱跳形式的“哦某达”来表现。
二、传承传统民歌精神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再造纳西新民歌
传承与变化这两方面在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中都同等重要。传承是为了保持纳西族民歌的精神实质,而融合现代元素就是摒弃传统民歌中不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风格,赋予民歌现代时尚风格,使其在流行、传播中不断发展。
﹙一﹚传承传统民歌精神实质
在纳西民歌的现代演绎中传承传统民歌的精神实质显得至关重要,不然民歌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歌顾名思义来自民间,是乡间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首先纳西族民歌无论怎么变化在内容上必须是源自纳西人心灵深处的吟唱,必须是纳西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反应纳西人独特的民族个性精神、审美理想、价值追求。如现在丽江的青年纳西歌手
所唱的很多以现代流行曲调所唱的纳西歌在歌词内容上很好的反应了纳西人知足常乐的生活常态、热情好客、至情至性的个性特征。如民族歌手和文军《幸福颂》,纳西语歌词“纳西希于早喂,纳西希于色华华”大意是说纳西儿女生活多幸福,大家一起乐呵呵。《祝酒歌》歌中纳西语歌词“不忍安你顾喂,衣无衣到无喂,染不染到染喂,莫染莫给止喂。”大意是各位兄弟姐妹,想睡就睡,想笑就笑吧!我们纳西儿女向来都是不笑不说话的。展示一种旷达、随性的纳西生活姿态。达坡玛吉的《纳西迎宾曲》通过其轻翠温柔的嗓音反复用纳西语恭敬吟唱“远方的客人请到我家来坐坐”把纳西族的热情好客展示得淋漓尽致。其次纳西民歌的现代演绎中必须尽力秉承纳西传统民歌的艺术特色,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借助谐音、形象比拟、诗、歌、舞一体的特色。传承纳西族传统民歌艺术的特色的典型在纳西民歌世家﹙纳西山歌之后——奶奶:霄汝莲,纳西歌王—爸爸:和文光,妻子:才旦卓玛,女儿:达坡玛吉,儿子:达坡阿玻﹚。纳西民歌世家在远离丽江城的一个偏远山村塔城乡,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受外界影响较小使得一家三代的很好的传承了纳西族传统的民歌风格。奶奶霄汝莲已77岁高龄,会唱几百首纳西族古民歌,精通100多首纳西族民间歌曲,其中大部分由其自编自唱。其纯净的歌声如同来自天籁,源于大山、土地,透过肌体打动着现代人麻木的灵魂。霄奶奶没受过教育、不知道什么是音乐但却在其父母那里继承了音乐细胞,其歌有感而发,现编现唱,信手拈来,霄奶奶的唱腔传承了纳西族传统民歌的原生态精髓。霄汝莲的儿子和文光也是个民间艺人,浑身充满着艺术细胞,创作了《梦中的香格里拉》、《纳西迎宾曲》等近百首纳西族歌手。以上两首分别由其儿子、女儿演唱在丽江广为流传,在做词、曲调、唱腔上很好地继承了纳西族传统民歌的风格。除了纳西世家外青年歌手的和文军、和漾水、霄煜光演唱的很多歌,歌词中应用到了形象比拟的表现手法,其中大多用“月亮”、“太阳”做比拟。和文军、和漾水的很多歌配其MV都与纳西打跳相结合,再现出热闹欢乐的场面呈现诗、歌、舞一体的风格。最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灵魂,纳西民歌的现代演绎中坚持用纳西语唱才能确保其原汁原味的形式。和文军、和漾水、达坡玛吉等青年歌手他们自生都是土生土长的纳西人,他们的很多歌都用了地道的纳西语唱,为了方便传唱有的歌同时应用汉语、纳西语,同时应用汉字标出纳西语歌词便于外地游客欣赏。
﹙二﹚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再造纳西新民歌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时代发展日新月异,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纳西族民歌要得到发展繁荣必须在传承中变化,变化中自然要与时代同步,与时代同步就要在发展中融合现代流行元素,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音乐只有受到大众的认可、喜爱才可能传唱。纳西古歌很多歇斯底里的悲壮曲调、缓慢的节奏以无法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和现代人追求娱乐之上的心理需求。所以在纳西民歌的现代演绎中必须摒弃不能适应现代审美文化视野的部分。“文化不再仅仅是一些精英观念、浓缩的历史沉积物和完美的理想,它更多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文本,一种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历史象征意义的符号体系。他必须存活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才具有现实意义,必须被文化共同体﹙大众﹚所尊重和分享才能具有生命力。”①
出生于纳西音乐世家的达坡阿玻作为第四代传人,其演唱风格带着浓厚的民族味道那种与生俱来的原生气息无法磨灭,但他又经过求学,成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使得他又能将许多其它音乐形式的技巧包括流行音乐之中的文化融合进自己的音乐道路里。让民歌也时尚起来,让原生态音乐也通俗起来,这就是来自纳西音乐世家的达坡阿玻对新音乐的新探索,用勇敢的创新精神掀起了民歌时尚新风暴,如同现代民歌天后徐千雅一样让听惯源自欧美曲风的流行音乐歌迷们耳前一亮。他邀请国内最著名音乐人徐子淳,徐子崴兄弟联手打造新歌《潘金妹》就是这样具有时尚流行性,以及原生态气息的动听情歌。《潘金妹》这首歌曲与现在正在飚红的藏族歌手索朗扎西的《亲爱的姑娘我爱你》一样,具有强烈的民族音乐风格,又有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旋律流传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却不失少数民族语言气息。达坡阿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民族音乐推向更广大的地方,虽然民族音乐是我们文化力的一块瑰宝,但是我也更喜欢民族音乐可以成为我们大家日常生活里的必需品,所以我才觉得要将民族音乐做的大众化是未来民族音乐发展的必然道路,不应该束之高阁成为文化市场中一种奢侈品。
纳西民间青年歌手和文军、和漾水、霄煜光、达坡玛吉演唱的很多歌创造中同样融入很多现代流行元素如:轻快的旋律节奏、摇滚、钢琴、吉他伴奏,有的还借鉴了现代流行歌曲中快节奏的说唱结合方式。赋予民歌鲜明独特的时尚气息,满足了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纳西人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所以一经歌手唱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纳西男女老少中传唱。和文军唱的《三月白花开》,一改传统缓慢、低沉的唱腔,以轻快自然的节奏唱出三月春意盎然的景象及新时代下纳西人幸福热闹的日常生活新气象。霄煜光的《溜达》通过融入现代摇滚的快节奏配以说唱相间的方式展现现代古城纳西男青年溜达在古城青石板路、大石桥多见所闻所感,吃着古城的凉粉、粑粑,偶尔与外地游客搭讪,与几个好兄弟坐在古城酒吧喝酒聊天的闲适生活。达坡玛吉唱的情歌《阿歌阿妹来相会》从传统的《鱼水相会》调演绎而来其表达情感方式相对传统调的婉转更具直白大胆,这是新时代下真实情感的大胆流露。可见通过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再造的纳西新民歌充满了纳西族新的生活气息。
总之,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不是摒弃传统而是在坚持传统风格中通过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使其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发展。所以纳西族民歌的现代演绎如果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其演绎所造就的新民歌同样可以是新时代下纳西族音乐文化的一种表征,在丽江旅游发展的今天他是一个重要的民族旅游文化品牌,是让外地游客了解纳西文化的一个门户,希望纳西新民歌通过纳西民间艺人的不断挖掘,纳西人的喜爱传唱,游客的聆听、欣赏,在现代人的赞同、认可中蓬勃发展,绽放出其独特的绚烂璀璨!
参考文献:
[1]李莘.城市化进程中的纳西音乐文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4.
[2]和民达.纳西族民歌的艺术特色[J].中国少数民族音乐.2006.1.
[3]达坡玛吉.守住最根的音乐[J].民族音乐.2009.1.
[4]唐婷婷.纳西族民歌的文化功能与传承[J].中国民族.2009.3.
注释:
①李莘.城市化进程中的纳西音乐文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