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众考古教育作为公众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考古学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对安徽大学本科生公众考古问卷调查,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公众考古教育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组织力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公共通识教育,丰富公众考古活动等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公众考古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考古学;公众考古教育;高等学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266;K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7-0095-04
自1921年河南仰韶村遗址的发掘至今,中国考古学历经百年,取得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文化历史轴线的延伸,历史信度的增强,历史内涵的丰富以及历史场景的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开展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1],对考古工作的社会服务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中国考古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面临着“由封闭到开放、由象牙塔到公众普及”[2]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重视公众考古,开展公众考古教育,不仅是考古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大历史使命。
一、公众考古与高校公众考古教育
“公众考古”(Public Archaeology),意即“面向公众的考古学”。这一概念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以应对当时美国国内文化资源破坏的严峻考验。1972年,查尔斯·麦克金斯出版《公众考古学》一书,首次提出公众考古学的理论[3]。此后,公众考古在欧美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并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成熟的考古学分支学科。我国考古学者在改革开放以来愈加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中认识到公众考古的重要性,提出“中国亟须建构‘公众考古学’”[4]。近年来,我国公众考古事业蓬勃发展,一方面考古学家认识到公众考古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公众也开始广泛关注考古学,并借助线上或线下途径参与到丰富多样的公众考古活动中。
公众考古發展至今,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公众考古教育、文化遗产的阐述、展示、保护与利用等[5]。其中,公众考古教育是公众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公众通过学校、博物馆等场所了解并参与考古工作,获得对历史学和考古学阐释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关系[6]。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接受和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重要对象。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在公众考古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公众考古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7]。
二、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现状
本文以安徽大学在校(2017级—2020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公众考古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考古的认识与态度,以及高校公众考古发展现状,从而为今后公众考古与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安徽大学于2002年设立考古学本科专业,是目前安徽省唯一拥有考古学本科和完整本硕博培养体系的高校,在省内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承担重要角色。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网站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获得原始数据,样本覆盖安徽大学绝大部分的院系。调查共回收问卷329份,其中有效问卷289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性别占比较为均衡,男性占47.4%,女性52.6%;学科分布与有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生占55.7%,理工类44.3%。需要说明的是安徽大学本科招生实行大类和专业相结合的模式,学生在入校后需经过一年的基础培养,再进行专业分流。其中,历史学类本科生均接受过至少一年的考古学专业基础课程,如《考古学概论》《中国考古学》的学习,因此单列为一个对照组,其中参加问卷调查的人数占样本总量的34.9%。以下我们将围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从对考古的兴趣度、关注度、认知度和对公众考古活动的参与度与满意度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对考古的兴趣度、关注度与认知度
调查显示,安徽大学本科生对考古的兴趣度普遍较高。从总体来看,77.5%的学生表示对考古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仅22.5%表示不太感兴趣或者完全不感兴趣。感兴趣度在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类学生间的分异较小,分别为75%和67.2%,但历史学类学生对考古表现出明显更高的兴趣(92.1%)。
在对考古相关资讯的总体关注度方面,经常关注、偶尔关注、很少关注和不关注的学生分别占19%、54%、18%和9%。相对于其他学科,历史学类学生显示出对考古更高的关注度,经常或偶尔关注的学生占比分别达42.6%和51.5%。学生获取考古资讯的渠道多样(如图一),其中公众号与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和电视节目是最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分别占比66.1%和65.7%。此外,电视新闻报道(61.2%)和传统纸媒(49.8%)也在考古资讯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线下课堂与讲座的影响则相对局限,仅占23.2%,且影响范围较小,主要集中于历史学类的学生。
在对考古学的印象与认识中,“考古发掘”“文物”“历史”与“博物馆”成为高频词汇,“盗墓”“挖宝”“鉴宝”和“风水”等出现频率不高。对于考古与盗墓的关系,51.6%的调查对象认为二者存在明显区别,另有40.5%认为二者完全对立。围绕近期国内某主流媒体在三星堆遗址发掘的相关直播中现场连线某知名盗墓题材小说作者这一热点事件,总体上有65.1%的学生对此表示有失考量或坚决反对。其中,历史学类的学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批判情绪,持坚决反对或有失考量态度的占比达80.2%,明显高于人文社科(58.3%)和理工类(56.3%)学生群体。尽管如此,在其他如“恐龙化石是否属于考古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上仍普遍存在误区,高达72%的学生误将古生物学研究范畴中的恐龙化石视为考古学研究对象,另有7.6%的学生则表示不确定。 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对考古持有较高的兴趣与关注度,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考古相关资讯,对考古学已形成一定的认识,但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仍存在较大误区。
(二)大学生公众考古活动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对安徽大学学生公众考古活动参与度的考察主要围绕相关课程、讲座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展开(如图二)。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总体上选修或旁听过考古学相关通识或专业课程的学生占比41.9%;但除去历史学类学生后,这一比例仅为16%,且人文社科类学生占比(25%)略高于理工类(11.7%)。讲座参与度同样不甚理想,相较于历史学类学生较高的讲座参与度(90.1%),参加过本校考古相关讲座的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类学生比例仅分别为15%和8.6%。对于课程和讲座参与度较低的原因,从客观上来看可能与相关资讯的能见度低存在较大关联。在所有未参加过考古相关课程的学生中,表示“不知道有相关课程”的学生占比达61.9%;表示“不知道有相关讲座”的学生占所有未参加过该类讲座人数的71.3%。在实践活动参与方面(如博物馆参观与志愿讲解、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等),历史学类学生同样显示出更高的参与度。此外,对于“所在高校是否有考古文博相关学生社团”,明确表示没有或不清楚的学生总体占比达85.8%,同时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中区别不明显。
对学校公众考古活动开展情况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60.9%的学生对此表示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39.1%认为比较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其中历史学类学生相较其他学科显示出更高的活动满意度,占比70.3%。对于学校未来公众考古的发展方向,大部分的学生抱有较为强烈的期待。高达93.8%的学生认同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考古文博知识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有74.7%的学生认为在高校开设考古文博相关社团有较大的必要性。对于公众考古活动,学生大多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兴趣与热情,96.9%的调查者表示希望参加到相关活动中。其中,考古现场发掘体验是最受欢迎的活动类型,有59.5%的学生表达了参与此类活动的愿望。考古工地、实验室参观和文物修复实践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分别占57.1%和51.9%。此外,夏令营等主题研学、博物馆志愿讲解和讲座等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受众度(如图三)。在考古相关资讯方面,考古发掘故事、文物及其背景、考古最新动态等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占比分别为60.6%、53.6%和49.5%。
综合来看,尽管目前安徽大学在校本科生的公众考古参与度不甚理想,满意度也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学生已普遍认识到公众考古的重要性与意义,对开展各类相关活动的诉求和期待较高,这也为安徽大学今后开设考古相关课程和讲座,组织社团及实践活动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方向。
三、高校公众考古教育发展对策
基于问卷结果,一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对考古学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与关注度,但对考古学的认知仍存在一定偏差;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众考古活动展现出较强的参与意愿,但就目前高校公众考古活动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上述现象也较为广泛地存在于其他院校中。总体看来,高校公众考古教育任重道远,如何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充分发挥考古工作的社会服务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成为未来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力度,加大对公众考古的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8]建设中国特色考古学,发展公众考古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高等学校作为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是青年学生接受公众考古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应清楚认识到自身普及公众考古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古工作思想,为考古学科建设与公众考古发展提供经费、场地与平台等多方面的支撑。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实现考古学科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全方位的突破。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公众考古专业课程
考古学以通过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为己任,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的特点,需要多学科的广泛参与。新时代考古学同时面临着公众化的重大变革,面向公众的考古学是时代的需求。总体上,考古学的学科特性与历史使命对高校考古专业发展尤其是公众考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一,应注重优化考古学专业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增设公众考古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对公众考古的理论学习与知识拓展的需求。其二,要将公众考古内容有机融入其他考古专业课堂中,以考古“化人”,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要结合区域考古特色,在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考古专业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转化成公众考古资源。其三,本专业学生应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到考古学工作的社会政治意义以及公众考古的公共性、政治性和伦理性等属性,主动肩负起向公众普及考古的重要责任。
(三)重视公共通识教育,优化考古通识课程
就其他学科的大学生而言,接受考古通识教育、学习考古相关知识有利于拓展其学术视野,提高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自觉性。对于此次调查所显示出的在校大学生对考古兴趣与误区并存的现状,高校应重视通识考古课程的建设,提升学生对考古学基本内涵、学科地位与价值等方面的认知。
面向全校开设通识考古课程,需要授课教师认识到通识考古课程与专业考古课程的区别,主要包括定位有所不同、课名有所区别、内容有所取舍、人数有所差距和课程风格有所变更等五个方面[9]。因此,通識考古课程要注重“去专业化”,有针对性地筹划和组织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兼顾知识性、故事性与趣味性,选取考古发掘故事、文物及其背景、考古最新动态等对学生更具吸引力的内容作为授课内容。而除考古知识的普及外,通识考古课程中还应重视传递考古学的学术、文化与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四)豐富公众考古活动,拓展资讯传播途径
相较于上述通识考古课程,讲座、主题研学与其他实践性公众考古活动具有受众面更广、趣味性更强、形式更为灵活多样等特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对以上各类公众考古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参与兴趣与热情。但目前安徽大学校园公众考古活动的开展仍不理想,一方面表现为活动形式单一;另一方面是受众面较窄,且相关资讯的能见度较低。
高校应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公众考古活动。除各种讲座以外,考古现场发掘体验、考古工地或实验室参观、文物修复实践等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此外也应利用好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尝试运用新媒体开展直播与互动等活动,让没有机会线下参加公众考古活动的同学能通过新形式参与进来。与此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尽可能大范围地共享活动咨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构建辐射范围广的、有影响力的公众考古传播平台,形成一套由策划、宣传、实施、收尾到反馈总结的完整规范的流程。
四、结语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公众考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考古学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但是作为公众考古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公众考古教育仍诸多不足,主要存在两组矛盾,即大学生对考古的兴趣、关注度同认知度之间的矛盾,对公众考古活动参与意愿同参与度、满意度之间的矛盾。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新形势下,把握社会与考古学科发展趋势与规律,充分认识公众需求,凝聚政府、高校、教师与青年学生实现教育合力,将有效推进我国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的发展,使公众考古事业实现质的飞跃。
——————————
参考文献:
〔1〕〔7〕〔8〕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求是,2020(23):4-9.
〔2〕王仁湘.公众考古学:走向广阔与平易的学问之道[A].庆贺徐光冀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编委会.庆贺徐光冀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5-25.
〔3〕McGimsey C R.Public Archaeology[M].London: Seminar Press,1972.
〔4〕曹兵武.中国亟须建构“公众考古学”[N].中华读书报,2003-09-03.
〔5〕郭璐莎.文保大计 教育为先——浅析我国的公众考古教育[J].博物馆研究,2016(02):77-83.
〔6〕Jameson J H Jr.Public Archae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A].Merriman N.Public Archaeology[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22.
〔9〕王太一,高蒙河.公众考古教育实践初探[J].南方文物,2017(02):221-225.
(责任编辑 徐阳)
Research on Public Archaeolog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Archa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Anhui University
YU Jian-ping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Abstract: Public archaeology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archaeology, is critical for practicing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archa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undergraduates of Anhui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public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while 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problems in public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 capabilities, improv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highlighting public general education, and enriching public archaeological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Archa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ublic Archaeology Education; Universit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关键词:中国特色考古学;公众考古教育;高等学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266;K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7-0095-04
自1921年河南仰韶村遗址的发掘至今,中国考古学历经百年,取得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文化历史轴线的延伸,历史信度的增强,历史内涵的丰富以及历史场景的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开展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1],对考古工作的社会服务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中国考古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面临着“由封闭到开放、由象牙塔到公众普及”[2]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重视公众考古,开展公众考古教育,不仅是考古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大历史使命。
一、公众考古与高校公众考古教育
“公众考古”(Public Archaeology),意即“面向公众的考古学”。这一概念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以应对当时美国国内文化资源破坏的严峻考验。1972年,查尔斯·麦克金斯出版《公众考古学》一书,首次提出公众考古学的理论[3]。此后,公众考古在欧美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并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成熟的考古学分支学科。我国考古学者在改革开放以来愈加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中认识到公众考古的重要性,提出“中国亟须建构‘公众考古学’”[4]。近年来,我国公众考古事业蓬勃发展,一方面考古学家认识到公众考古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公众也开始广泛关注考古学,并借助线上或线下途径参与到丰富多样的公众考古活动中。
公众考古發展至今,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公众考古教育、文化遗产的阐述、展示、保护与利用等[5]。其中,公众考古教育是公众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公众通过学校、博物馆等场所了解并参与考古工作,获得对历史学和考古学阐释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关系[6]。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接受和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重要对象。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在公众考古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公众考古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7]。
二、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现状
本文以安徽大学在校(2017级—2020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公众考古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考古的认识与态度,以及高校公众考古发展现状,从而为今后公众考古与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安徽大学于2002年设立考古学本科专业,是目前安徽省唯一拥有考古学本科和完整本硕博培养体系的高校,在省内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承担重要角色。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网站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获得原始数据,样本覆盖安徽大学绝大部分的院系。调查共回收问卷329份,其中有效问卷289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性别占比较为均衡,男性占47.4%,女性52.6%;学科分布与有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生占55.7%,理工类44.3%。需要说明的是安徽大学本科招生实行大类和专业相结合的模式,学生在入校后需经过一年的基础培养,再进行专业分流。其中,历史学类本科生均接受过至少一年的考古学专业基础课程,如《考古学概论》《中国考古学》的学习,因此单列为一个对照组,其中参加问卷调查的人数占样本总量的34.9%。以下我们将围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从对考古的兴趣度、关注度、认知度和对公众考古活动的参与度与满意度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对考古的兴趣度、关注度与认知度
调查显示,安徽大学本科生对考古的兴趣度普遍较高。从总体来看,77.5%的学生表示对考古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仅22.5%表示不太感兴趣或者完全不感兴趣。感兴趣度在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类学生间的分异较小,分别为75%和67.2%,但历史学类学生对考古表现出明显更高的兴趣(92.1%)。
在对考古相关资讯的总体关注度方面,经常关注、偶尔关注、很少关注和不关注的学生分别占19%、54%、18%和9%。相对于其他学科,历史学类学生显示出对考古更高的关注度,经常或偶尔关注的学生占比分别达42.6%和51.5%。学生获取考古资讯的渠道多样(如图一),其中公众号与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和电视节目是最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分别占比66.1%和65.7%。此外,电视新闻报道(61.2%)和传统纸媒(49.8%)也在考古资讯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线下课堂与讲座的影响则相对局限,仅占23.2%,且影响范围较小,主要集中于历史学类的学生。
在对考古学的印象与认识中,“考古发掘”“文物”“历史”与“博物馆”成为高频词汇,“盗墓”“挖宝”“鉴宝”和“风水”等出现频率不高。对于考古与盗墓的关系,51.6%的调查对象认为二者存在明显区别,另有40.5%认为二者完全对立。围绕近期国内某主流媒体在三星堆遗址发掘的相关直播中现场连线某知名盗墓题材小说作者这一热点事件,总体上有65.1%的学生对此表示有失考量或坚决反对。其中,历史学类的学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批判情绪,持坚决反对或有失考量态度的占比达80.2%,明显高于人文社科(58.3%)和理工类(56.3%)学生群体。尽管如此,在其他如“恐龙化石是否属于考古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上仍普遍存在误区,高达72%的学生误将古生物学研究范畴中的恐龙化石视为考古学研究对象,另有7.6%的学生则表示不确定。 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对考古持有较高的兴趣与关注度,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考古相关资讯,对考古学已形成一定的认识,但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仍存在较大误区。
(二)大学生公众考古活动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对安徽大学学生公众考古活动参与度的考察主要围绕相关课程、讲座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展开(如图二)。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总体上选修或旁听过考古学相关通识或专业课程的学生占比41.9%;但除去历史学类学生后,这一比例仅为16%,且人文社科类学生占比(25%)略高于理工类(11.7%)。讲座参与度同样不甚理想,相较于历史学类学生较高的讲座参与度(90.1%),参加过本校考古相关讲座的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类学生比例仅分别为15%和8.6%。对于课程和讲座参与度较低的原因,从客观上来看可能与相关资讯的能见度低存在较大关联。在所有未参加过考古相关课程的学生中,表示“不知道有相关课程”的学生占比达61.9%;表示“不知道有相关讲座”的学生占所有未参加过该类讲座人数的71.3%。在实践活动参与方面(如博物馆参观与志愿讲解、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等),历史学类学生同样显示出更高的参与度。此外,对于“所在高校是否有考古文博相关学生社团”,明确表示没有或不清楚的学生总体占比达85.8%,同时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中区别不明显。
对学校公众考古活动开展情况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60.9%的学生对此表示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39.1%认为比较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其中历史学类学生相较其他学科显示出更高的活动满意度,占比70.3%。对于学校未来公众考古的发展方向,大部分的学生抱有较为强烈的期待。高达93.8%的学生认同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考古文博知识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有74.7%的学生认为在高校开设考古文博相关社团有较大的必要性。对于公众考古活动,学生大多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兴趣与热情,96.9%的调查者表示希望参加到相关活动中。其中,考古现场发掘体验是最受欢迎的活动类型,有59.5%的学生表达了参与此类活动的愿望。考古工地、实验室参观和文物修复实践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分别占57.1%和51.9%。此外,夏令营等主题研学、博物馆志愿讲解和讲座等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受众度(如图三)。在考古相关资讯方面,考古发掘故事、文物及其背景、考古最新动态等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占比分别为60.6%、53.6%和49.5%。
综合来看,尽管目前安徽大学在校本科生的公众考古参与度不甚理想,满意度也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学生已普遍认识到公众考古的重要性与意义,对开展各类相关活动的诉求和期待较高,这也为安徽大学今后开设考古相关课程和讲座,组织社团及实践活动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方向。
三、高校公众考古教育发展对策
基于问卷结果,一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对考古学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与关注度,但对考古学的认知仍存在一定偏差;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众考古活动展现出较强的参与意愿,但就目前高校公众考古活动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上述现象也较为广泛地存在于其他院校中。总体看来,高校公众考古教育任重道远,如何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充分发挥考古工作的社会服务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成为未来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力度,加大对公众考古的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8]建设中国特色考古学,发展公众考古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高等学校作为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是青年学生接受公众考古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应清楚认识到自身普及公众考古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古工作思想,为考古学科建设与公众考古发展提供经费、场地与平台等多方面的支撑。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实现考古学科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全方位的突破。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公众考古专业课程
考古学以通过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为己任,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的特点,需要多学科的广泛参与。新时代考古学同时面临着公众化的重大变革,面向公众的考古学是时代的需求。总体上,考古学的学科特性与历史使命对高校考古专业发展尤其是公众考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一,应注重优化考古学专业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增设公众考古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对公众考古的理论学习与知识拓展的需求。其二,要将公众考古内容有机融入其他考古专业课堂中,以考古“化人”,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要结合区域考古特色,在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考古专业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转化成公众考古资源。其三,本专业学生应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到考古学工作的社会政治意义以及公众考古的公共性、政治性和伦理性等属性,主动肩负起向公众普及考古的重要责任。
(三)重视公共通识教育,优化考古通识课程
就其他学科的大学生而言,接受考古通识教育、学习考古相关知识有利于拓展其学术视野,提高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自觉性。对于此次调查所显示出的在校大学生对考古兴趣与误区并存的现状,高校应重视通识考古课程的建设,提升学生对考古学基本内涵、学科地位与价值等方面的认知。
面向全校开设通识考古课程,需要授课教师认识到通识考古课程与专业考古课程的区别,主要包括定位有所不同、课名有所区别、内容有所取舍、人数有所差距和课程风格有所变更等五个方面[9]。因此,通識考古课程要注重“去专业化”,有针对性地筹划和组织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兼顾知识性、故事性与趣味性,选取考古发掘故事、文物及其背景、考古最新动态等对学生更具吸引力的内容作为授课内容。而除考古知识的普及外,通识考古课程中还应重视传递考古学的学术、文化与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四)豐富公众考古活动,拓展资讯传播途径
相较于上述通识考古课程,讲座、主题研学与其他实践性公众考古活动具有受众面更广、趣味性更强、形式更为灵活多样等特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对以上各类公众考古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参与兴趣与热情。但目前安徽大学校园公众考古活动的开展仍不理想,一方面表现为活动形式单一;另一方面是受众面较窄,且相关资讯的能见度较低。
高校应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公众考古活动。除各种讲座以外,考古现场发掘体验、考古工地或实验室参观、文物修复实践等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此外也应利用好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尝试运用新媒体开展直播与互动等活动,让没有机会线下参加公众考古活动的同学能通过新形式参与进来。与此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尽可能大范围地共享活动咨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构建辐射范围广的、有影响力的公众考古传播平台,形成一套由策划、宣传、实施、收尾到反馈总结的完整规范的流程。
四、结语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公众考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考古学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但是作为公众考古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公众考古教育仍诸多不足,主要存在两组矛盾,即大学生对考古的兴趣、关注度同认知度之间的矛盾,对公众考古活动参与意愿同参与度、满意度之间的矛盾。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新形势下,把握社会与考古学科发展趋势与规律,充分认识公众需求,凝聚政府、高校、教师与青年学生实现教育合力,将有效推进我国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的发展,使公众考古事业实现质的飞跃。
——————————
参考文献:
〔1〕〔7〕〔8〕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求是,2020(23):4-9.
〔2〕王仁湘.公众考古学:走向广阔与平易的学问之道[A].庆贺徐光冀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编委会.庆贺徐光冀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5-25.
〔3〕McGimsey C R.Public Archaeology[M].London: Seminar Press,1972.
〔4〕曹兵武.中国亟须建构“公众考古学”[N].中华读书报,2003-09-03.
〔5〕郭璐莎.文保大计 教育为先——浅析我国的公众考古教育[J].博物馆研究,2016(02):77-83.
〔6〕Jameson J H Jr.Public Archae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A].Merriman N.Public Archaeology[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22.
〔9〕王太一,高蒙河.公众考古教育实践初探[J].南方文物,2017(02):221-225.
(责任编辑 徐阳)
Research on Public Archaeolog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Archa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Anhui University
YU Jian-ping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Abstract: Public archaeology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archaeology, is critical for practicing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archa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undergraduates of Anhui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public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while 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problems in public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 capabilities, improv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highlighting public general education, and enriching public archaeological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cha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Archa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ublic Archaeology Education; University; Specialty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