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就道出了合作学习的真谛,也阐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学生数额大,班级人数少则40~50人,多则70~80人。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我们教师热衷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可是,并不是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到达预期的效果。现行课堂上小组合作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不考虑教学内容的需求、不在乎学生的思维状态,只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再看我们的学生分组围坐在一起,教室里讨论声响成一片,热烈非凡。几分钟后,学生就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讨论、展示的环节中,我们的优等生是主角,而大多数的学生只是作为配角在那里作“看客”,并没有真正起到合作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小组活动中学、游戏中练、在玩中感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从而热爱学习,去创新知识。下面浅谈一下我们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做的尝试,确立小组合作“三部曲”,引领学生的高效学习。
一、合作前兴趣引领——未闻曲调先有情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如: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这种富有探究性的有新鲜感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动起来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用“动”的方法刺激学生“探究问题的兴奋感”,使学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享受知识发现过程的愉快感受,学生达到“乐”的状态。从而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增强对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爱的情感,发自内心的“我要学”。
二、合作时全方位调度——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为教师,并不是说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了,就放手不管了。要做好学生的顾问和参谋,同时教师可以每次参加一个小组的学习,办好合作者的角色。教师不可干预太多,让学生大胆的探究,只是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和启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适当指导,让学生有章可循,掌握合作的方法。
(一)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应该在教师呈现了问题情景后,学生充分地进行独立思考,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苦思不得其解,遇到了学习的障碍,这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如果没有学生自己的观点,合作就没有基础,导致学生合作时无言以对。
(二)全员参与
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只是优等生的舞台,学困生只是当看客,那将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效果。所以,“动乐爱”小组合作教学,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的学习中去。大胆进行发言,即使说错了,也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合作学习时,可以让此类的学生先发言。特别是较简单的问题,更应该留给她们来完成,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但要注意轻声慢语,保证小组成员听清即可。在全班汇报时,就要放大声音,让全班都听得到。
(三)学会倾听
虽然我们鼓励学生动起来,但也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那种把桌子敲的咚咚响、“我说”“我说”的声音还是不和谐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的思维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四)敢于质疑
学起于思,源于疑。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作为小组成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自己似懂非懂或认为自己值得怀疑的问题要大胆地质疑。学生质疑问难,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萌芽获得发展的前提。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又能达成小组成员间的共识。
(五)组长监督
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找准它的领头雁——小组长。我选取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同学任组长,教会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如有“开小差”或“坐享其成”的同学,小组长要起监督作用,引导大家共同学习。使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话”说。同时,鼓励优秀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感受学习的乐趣。
(六)组际交流
在组际交流时,是将小组的共同认识转化为全班的共识,在此环节,可以纠正小组的错误,也可激励小组的成功,促进小组深化讨论。各小组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汇报的学生可以是小组推选的学生,当然,小组成员也可轮流当汇报人,也可是教师临时指名学生。
三、合作后评价激励——锦上添花情更浓
长时间的学习,再好的情景与活动学生已经不再感兴趣。适时、适当的激励评价就是课堂高效的“增稠剂”。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着“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目标。学生要对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馈,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小组互评中找到同伴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的优点,互相勉励,对比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教师要学会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语言,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秀表现。口头表扬、鼓掌表扬,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通过小组的评比栏,能清楚了了解自己课堂的表现、今日作业完成情况等。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评比。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用小组捆绑式的评价。一人好不是真的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评出“优胜小组奖”和“共同进步奖”颁发证书、合影留念。更能体现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不再是教师的上课的一种装饰品,而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需要。这种合作,让我们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改变。这些孩子充满了自信和热情,表现出了“我想学”“我爱学”的劲头。
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小组活动中学、游戏中练、在玩中感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从而热爱学习,去创新知识。下面浅谈一下我们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做的尝试,确立小组合作“三部曲”,引领学生的高效学习。
一、合作前兴趣引领——未闻曲调先有情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如: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这种富有探究性的有新鲜感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动起来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用“动”的方法刺激学生“探究问题的兴奋感”,使学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享受知识发现过程的愉快感受,学生达到“乐”的状态。从而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增强对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爱的情感,发自内心的“我要学”。
二、合作时全方位调度——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为教师,并不是说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了,就放手不管了。要做好学生的顾问和参谋,同时教师可以每次参加一个小组的学习,办好合作者的角色。教师不可干预太多,让学生大胆的探究,只是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和启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适当指导,让学生有章可循,掌握合作的方法。
(一)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应该在教师呈现了问题情景后,学生充分地进行独立思考,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苦思不得其解,遇到了学习的障碍,这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如果没有学生自己的观点,合作就没有基础,导致学生合作时无言以对。
(二)全员参与
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只是优等生的舞台,学困生只是当看客,那将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效果。所以,“动乐爱”小组合作教学,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的学习中去。大胆进行发言,即使说错了,也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合作学习时,可以让此类的学生先发言。特别是较简单的问题,更应该留给她们来完成,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但要注意轻声慢语,保证小组成员听清即可。在全班汇报时,就要放大声音,让全班都听得到。
(三)学会倾听
虽然我们鼓励学生动起来,但也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那种把桌子敲的咚咚响、“我说”“我说”的声音还是不和谐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的思维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四)敢于质疑
学起于思,源于疑。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作为小组成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自己似懂非懂或认为自己值得怀疑的问题要大胆地质疑。学生质疑问难,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萌芽获得发展的前提。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又能达成小组成员间的共识。
(五)组长监督
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找准它的领头雁——小组长。我选取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同学任组长,教会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如有“开小差”或“坐享其成”的同学,小组长要起监督作用,引导大家共同学习。使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话”说。同时,鼓励优秀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感受学习的乐趣。
(六)组际交流
在组际交流时,是将小组的共同认识转化为全班的共识,在此环节,可以纠正小组的错误,也可激励小组的成功,促进小组深化讨论。各小组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汇报的学生可以是小组推选的学生,当然,小组成员也可轮流当汇报人,也可是教师临时指名学生。
三、合作后评价激励——锦上添花情更浓
长时间的学习,再好的情景与活动学生已经不再感兴趣。适时、适当的激励评价就是课堂高效的“增稠剂”。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着“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目标。学生要对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馈,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小组互评中找到同伴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的优点,互相勉励,对比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教师要学会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语言,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秀表现。口头表扬、鼓掌表扬,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通过小组的评比栏,能清楚了了解自己课堂的表现、今日作业完成情况等。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评比。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用小组捆绑式的评价。一人好不是真的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评出“优胜小组奖”和“共同进步奖”颁发证书、合影留念。更能体现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不再是教师的上课的一种装饰品,而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需要。这种合作,让我们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改变。这些孩子充满了自信和热情,表现出了“我想学”“我爱学”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