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3
摘 要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处于急速转型期,社会各类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出现的如富士康职工频繁跳楼事件、大学生因求职困难而轻生等,就是这一现象的体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心理健康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身体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社会学有关思想,探讨了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地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体育 心理健康 教学方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关于体育课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心理健康目标是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上的长期和严重的不健康状态,会导致身体上的异常和病态,两者常互为因果。因此高职体育在注意学生的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必须增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
一、高职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体育心理健康训练项目关注较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通过体育活动得以调整心情、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实现程度较弱。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的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生远离原来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既兴奋又压抑。因失去了家庭在生活上的关怀和老师在学习上的督促而渐渐感到无所适从。虽然每一个学生在入学前都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但这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突然转换,使许多学生仍然无法适应。特别是那些好胜心强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独生子女学生,往往遇到一点挫折,就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产生了畏难情绪
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大学体育课程,有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基础较差,他们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的影响.没有完整系统地上过体育课,各种体育知识了解甚少.身体素质和个人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能力较差。造成对许多运动项目既无感性知识,又无理性知识,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常常显得手足无措,一群人聚在一起活动,却因为自己屡次失误,产生畏难情绪。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小学时曾目睹一些学生在练习时受伤,故而对一些体育项目产生强烈惧怕的心理,以致他们不敢参加这些项目的练习和锻炼。在学习中某一学生的练习失误,会使别的同学产生紧张心理,造成连续的练习失误,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
(三)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产生了精神抑郁
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同学和教师,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产生对人际交往的困惑。人际交往的困难会使许多学生变得越来越压抑,不少学生虽然表面上整天和同学在一起,但内心却异常孤独。有的因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急,有的为不被同学理解而烦恼,有的人以自我为中心而招致别人的反感,使自己又陷入苦恼之中。在高校学生中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引起情绪波动精神抑郁的现象十分普遍,女生群体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四)高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意愿逐年降低
根据对我省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的意愿在逐年降低,甚至有8.5%的学生还存在着体育恐惧心理,不愿意上体育课,害怕成绩不合格,害怕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体育技能,害怕参加大学生体能测试。一些学生由于长时间依赖网络和个体生活学习方式,对集体性体育活动的参与意愿逐年降低。这些心理状况,是高职体育教学和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五)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教育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体育与健康,它体现了国家对高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識、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意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目前,学校体育没有在心理健康效能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源在于学校体育呈现过度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倾向,导致体育人文内涵的缺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能自觉地、有意识地、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去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的观念和意识。在对我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中发现,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紧张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竞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学生对一些事物在心理上反映比较敏感、复杂,害怕竞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观念中存在着极端矛盾心理。数据表明,57.6%的学生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43.7%的学生对学习的竞争感到焦虑不安,20.1%的学生对人际关系表现出淡漠,认为竞争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19.3%的学生处于防范别人、怀疑自己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女大学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及对社会和集体环境的适应能力,怕苦怕累,意志薄弱,处世以自我为中心,只愿别人关心自己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稍遇挫折就会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表现出偏激、狭隘、自私的个性特征。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强健的体魄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保证。而身体素质又是实现一切素质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以来受历史、体制和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制约,学校体育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心理和生理发展趋于成熟过渡和不稳定期,而体育运动是以身体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积极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在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锻炼水平有密切关系,体育锻炼水平越高的人,心理健康程度就越高。体育活动既有预防作用,又起着改进作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一方面陶冶情操纠正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对于治疗心理障碍,缓解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放松身心,维持心理平衡,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书这一手硬,育人、育心这一手软的倾向。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职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与思想问题。首先是一方面对社会上的道德现状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需求,将放弃自身道德追求,采用实用主义态度。二是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导致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三是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倾向。表现为过分强调报酬高低.敬业精神严重缺失。四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高职学生大都是高考的失败者,多数学生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一些学生是出于无奈进入高职的校门,因此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自我价值的认识相当朦胧。五是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人数已达30%。因患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50%。要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体育教师对这门课在教书育人中的特殊意义的认识,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体育学科特点的各种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起着育人的目的。通过“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的讲授,能使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所独具的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集体性、国际性和礼仪性等特点。它可以作为一种传播价值观和理想的载体,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观念、荣誉感、责任心、民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加强宣传,通过各种趣味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高职体育教育,必须充分地重视提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首要的前提,就是动员全体高职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针对一些学生存在体育恐惧心理,体育教学部门应联合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大多数学生都参与的趣味体育活动,吸引那些平时不运动、有一定运动恐惧心理的学生也参加到活动中来,逐渐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并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发现其自身的体育特长,树立参加体育运动的自信心,从而保持其体育锻炼的热情。
(三)运用心理方法,缓解和消除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技术动作失误而产生心理障碍。如过分紧张、运动感觉迟钝等。对此,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的方法。而应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用放松练习、内心演练、默念暗示等心理技能训练手段,减轻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提高其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完成的质量,否则将会使学生身心疲劳,加重心理障碍。
(四)建立教学规范,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
建立教学中的课堂规范,不仅能够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而且也能起到育人的效果。课堂规范包括上课前的师生问好,下课后的师生道别。上体育课规定学生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在考勤制度上,每次上课教师都要点名清点人数,病、事假请假要有辅导员签字的证明,学生的考勤情况在期末作为学生的学习态度计人体育成绩之中。教学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等等。这些教学规范的建立,不仅能够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行为规则的教育.培养他们尊敬师长、服从组织、遵纪守法以及集体主义的观念。
(五)加强学生体育心理健康训练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预防作用,又起着改进作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一方面陶冶情操纠正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对于治疗心理在障碍,缓解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放松身心,维持心理平衡,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部分运动项目的技能技巧、提高身体索质和人体机能水平,同时能够增加高职学生的体育见识,享受体育带来的无穷乐趣。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特点可以达到不同的育人效果。比如,田径项目跑、跳、投的教学,学生要向自身的生理极限挑战。通过这种体验,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此外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终生受益。
(六)采用灵活多样的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先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一组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就会相互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帮差、共同提高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中的学生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任性、骄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如拔河比赛、长跑接力赛、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体育课的几大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如:让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和結束时的放松活动,使其体验当教师的感受,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同时通过尝试,克服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在基本部分里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出来做示范,或者教师做示范后让学生讲解分析。这些教法都能消除学生的闭锁心理和紧张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2] 余展飞,杨新发.现代心理卫生科学理论与实践[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
[3] 黄建华.体育与人文教育的关联性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4(3).
[4] 代木.高职体育教学心理技能训练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5] 董跃春.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6] 汪玮琳,谭亚彬.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4):l13-l14.
[7] 王金军.体育教学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运动.2010(4).
[8] 赵鸿星.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4(8).
摘 要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处于急速转型期,社会各类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出现的如富士康职工频繁跳楼事件、大学生因求职困难而轻生等,就是这一现象的体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心理健康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身体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社会学有关思想,探讨了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地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体育 心理健康 教学方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关于体育课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心理健康目标是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上的长期和严重的不健康状态,会导致身体上的异常和病态,两者常互为因果。因此高职体育在注意学生的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必须增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
一、高职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体育心理健康训练项目关注较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通过体育活动得以调整心情、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实现程度较弱。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的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生远离原来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既兴奋又压抑。因失去了家庭在生活上的关怀和老师在学习上的督促而渐渐感到无所适从。虽然每一个学生在入学前都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但这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突然转换,使许多学生仍然无法适应。特别是那些好胜心强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独生子女学生,往往遇到一点挫折,就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产生了畏难情绪
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大学体育课程,有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基础较差,他们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的影响.没有完整系统地上过体育课,各种体育知识了解甚少.身体素质和个人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能力较差。造成对许多运动项目既无感性知识,又无理性知识,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常常显得手足无措,一群人聚在一起活动,却因为自己屡次失误,产生畏难情绪。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小学时曾目睹一些学生在练习时受伤,故而对一些体育项目产生强烈惧怕的心理,以致他们不敢参加这些项目的练习和锻炼。在学习中某一学生的练习失误,会使别的同学产生紧张心理,造成连续的练习失误,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
(三)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产生了精神抑郁
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同学和教师,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产生对人际交往的困惑。人际交往的困难会使许多学生变得越来越压抑,不少学生虽然表面上整天和同学在一起,但内心却异常孤独。有的因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急,有的为不被同学理解而烦恼,有的人以自我为中心而招致别人的反感,使自己又陷入苦恼之中。在高校学生中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引起情绪波动精神抑郁的现象十分普遍,女生群体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四)高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意愿逐年降低
根据对我省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的意愿在逐年降低,甚至有8.5%的学生还存在着体育恐惧心理,不愿意上体育课,害怕成绩不合格,害怕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体育技能,害怕参加大学生体能测试。一些学生由于长时间依赖网络和个体生活学习方式,对集体性体育活动的参与意愿逐年降低。这些心理状况,是高职体育教学和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五)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教育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体育与健康,它体现了国家对高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識、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意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目前,学校体育没有在心理健康效能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源在于学校体育呈现过度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倾向,导致体育人文内涵的缺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能自觉地、有意识地、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去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的观念和意识。在对我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中发现,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紧张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竞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学生对一些事物在心理上反映比较敏感、复杂,害怕竞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观念中存在着极端矛盾心理。数据表明,57.6%的学生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43.7%的学生对学习的竞争感到焦虑不安,20.1%的学生对人际关系表现出淡漠,认为竞争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19.3%的学生处于防范别人、怀疑自己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女大学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及对社会和集体环境的适应能力,怕苦怕累,意志薄弱,处世以自我为中心,只愿别人关心自己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稍遇挫折就会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表现出偏激、狭隘、自私的个性特征。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强健的体魄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保证。而身体素质又是实现一切素质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以来受历史、体制和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制约,学校体育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心理和生理发展趋于成熟过渡和不稳定期,而体育运动是以身体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积极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在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锻炼水平有密切关系,体育锻炼水平越高的人,心理健康程度就越高。体育活动既有预防作用,又起着改进作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一方面陶冶情操纠正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对于治疗心理障碍,缓解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放松身心,维持心理平衡,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书这一手硬,育人、育心这一手软的倾向。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职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与思想问题。首先是一方面对社会上的道德现状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需求,将放弃自身道德追求,采用实用主义态度。二是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导致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三是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倾向。表现为过分强调报酬高低.敬业精神严重缺失。四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高职学生大都是高考的失败者,多数学生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一些学生是出于无奈进入高职的校门,因此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自我价值的认识相当朦胧。五是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人数已达30%。因患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50%。要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体育教师对这门课在教书育人中的特殊意义的认识,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体育学科特点的各种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起着育人的目的。通过“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的讲授,能使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所独具的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集体性、国际性和礼仪性等特点。它可以作为一种传播价值观和理想的载体,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观念、荣誉感、责任心、民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加强宣传,通过各种趣味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高职体育教育,必须充分地重视提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首要的前提,就是动员全体高职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针对一些学生存在体育恐惧心理,体育教学部门应联合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大多数学生都参与的趣味体育活动,吸引那些平时不运动、有一定运动恐惧心理的学生也参加到活动中来,逐渐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并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发现其自身的体育特长,树立参加体育运动的自信心,从而保持其体育锻炼的热情。
(三)运用心理方法,缓解和消除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技术动作失误而产生心理障碍。如过分紧张、运动感觉迟钝等。对此,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的方法。而应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用放松练习、内心演练、默念暗示等心理技能训练手段,减轻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提高其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完成的质量,否则将会使学生身心疲劳,加重心理障碍。
(四)建立教学规范,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
建立教学中的课堂规范,不仅能够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而且也能起到育人的效果。课堂规范包括上课前的师生问好,下课后的师生道别。上体育课规定学生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在考勤制度上,每次上课教师都要点名清点人数,病、事假请假要有辅导员签字的证明,学生的考勤情况在期末作为学生的学习态度计人体育成绩之中。教学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等等。这些教学规范的建立,不仅能够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行为规则的教育.培养他们尊敬师长、服从组织、遵纪守法以及集体主义的观念。
(五)加强学生体育心理健康训练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预防作用,又起着改进作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一方面陶冶情操纠正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对于治疗心理在障碍,缓解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放松身心,维持心理平衡,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部分运动项目的技能技巧、提高身体索质和人体机能水平,同时能够增加高职学生的体育见识,享受体育带来的无穷乐趣。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特点可以达到不同的育人效果。比如,田径项目跑、跳、投的教学,学生要向自身的生理极限挑战。通过这种体验,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此外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终生受益。
(六)采用灵活多样的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先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一组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就会相互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帮差、共同提高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中的学生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任性、骄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如拔河比赛、长跑接力赛、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体育课的几大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如:让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和結束时的放松活动,使其体验当教师的感受,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同时通过尝试,克服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在基本部分里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出来做示范,或者教师做示范后让学生讲解分析。这些教法都能消除学生的闭锁心理和紧张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2] 余展飞,杨新发.现代心理卫生科学理论与实践[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
[3] 黄建华.体育与人文教育的关联性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4(3).
[4] 代木.高职体育教学心理技能训练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5] 董跃春.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6] 汪玮琳,谭亚彬.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4):l13-l14.
[7] 王金军.体育教学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运动.2010(4).
[8] 赵鸿星.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