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端起酒杯遙问苍天:何时才能有这样明亮的月光?转眼一想,不知道仙境中的此时,是否也是中秋节。我想要乘着清风而去,又担心天上的宫殿会太过清冷,让人不胜其寒。对着月光舞动衣袖,我形单影只,还是在人间更美好。
转过朱红的楼阁,月光低洒在窗前,照着床上惆怅无眠的人儿。明月不应该也有怨恨吧,但为什么总在我与亲人分别的时候才圆呢?人间有悲伤、欢喜、离别、相聚,月亮也有阴暗、明亮、圆满、残缺的时候,这是自古以来就无法十全十美的。只愿离别的人能平安康健,纵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明媚皎然的月色。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虽然他因为家人的悲欢离合而伤心,也对人世的变幻无常感到无奈,但在心底最深处,他没有任何私心,只希望远在他乡的弟弟能够平平安安,共享中秋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话是所有离别的亲人、朋友共同的心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秋的满月让作者想到人生,同样是无法完美的事情,这个道理在这样的比较中清楚明白地展现出来。这句话高度凝练,也具有高度的美感。
很多人只知道苏东坡作为文坛巨匠的一面,而不知道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作为兄长,苏东坡非常关心弟弟子由,但从物质上,他反过来常常受到子由的照顾。他们的很多优秀诗文,都是一唱一和中产生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他们分别六年后苏东坡所写的。相比于文学上的荣誉,苏东坡更享受寻常的亲情,只是两兄弟因为在朝为官,身不由己。我们身边也有亲人朋友,你是否珍惜了他们呢?(根据网络资料编辑)
苏轼
(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端起酒杯遙问苍天:何时才能有这样明亮的月光?转眼一想,不知道仙境中的此时,是否也是中秋节。我想要乘着清风而去,又担心天上的宫殿会太过清冷,让人不胜其寒。对着月光舞动衣袖,我形单影只,还是在人间更美好。
转过朱红的楼阁,月光低洒在窗前,照着床上惆怅无眠的人儿。明月不应该也有怨恨吧,但为什么总在我与亲人分别的时候才圆呢?人间有悲伤、欢喜、离别、相聚,月亮也有阴暗、明亮、圆满、残缺的时候,这是自古以来就无法十全十美的。只愿离别的人能平安康健,纵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明媚皎然的月色。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虽然他因为家人的悲欢离合而伤心,也对人世的变幻无常感到无奈,但在心底最深处,他没有任何私心,只希望远在他乡的弟弟能够平平安安,共享中秋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话是所有离别的亲人、朋友共同的心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秋的满月让作者想到人生,同样是无法完美的事情,这个道理在这样的比较中清楚明白地展现出来。这句话高度凝练,也具有高度的美感。
很多人只知道苏东坡作为文坛巨匠的一面,而不知道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作为兄长,苏东坡非常关心弟弟子由,但从物质上,他反过来常常受到子由的照顾。他们的很多优秀诗文,都是一唱一和中产生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他们分别六年后苏东坡所写的。相比于文学上的荣誉,苏东坡更享受寻常的亲情,只是两兄弟因为在朝为官,身不由己。我们身边也有亲人朋友,你是否珍惜了他们呢?(根据网络资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