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四运动90周年,建国60周年之际,近日,在福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街区三坊七巷举行的“中国近现代名人历史文献手迹珍品展”倍受藏界瞩目。此次展览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港澳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展出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蒋介石、周恩来、胡适等二百多位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的手迹和照片三百多件。吸引了众多港澳台侨胞、文化界人士和收藏家品评观赏,历史名人的手迹和影像的独特收藏价值和魅力再次受到文化界、史学界和收藏界的关注。
多姿多彩的“名人画卷”
“中国近现代名人历史文献手迹珍品展”藏品主要由收藏家臧伟强提供,最引人注目的是名人书札和影像。书札又称手札、信札、尺牍,即现在的书信。书札一般是书者日常生活中自身需要而做,往往能记录下书者当时最真实的想法和心理感受,可谓是真正打上个人烙印的“私人遗产”。名人书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的论述名人为政要略,国家大计,有的叙事个人思想,人世际遇,有的指点江山,托物言志,有的则是针贬时弊,纵论时势,林林总总,无所不包。书札由于是书者率性而作,不事雕琢,最能体现书者的性情和个性。许多名人的书札都与历史事件有联系,有的书札本来就包含着一段历史故事,甚至是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包含着大量历史信息,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其价值绝不逊色于同时代的书画作品,一些文化名人本来就是书法大家,其书札也是精美的书法作品,颇具观赏性。名人影像作为名人凝固的历史瞬间,是名人生活历史的和所处时代的见证,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可以说名人书札和影像犹如名人的一幅幅“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名人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风采。本刊特将“中国近现代名人历史文献手迹珍品展”展出的部分名人书札和影像藏品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图1近代思想家严复致吴彦复书札及《天演论》书影
严复(1854-1921年),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者之一。
吴彦复(1869-1913年)安徽庐江人,名保初,字彦复,是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次子。他和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福建巡抚丁日昌之子丁惠康,并称“清末四公子”。
《天演论》是严复著名译作,自1898年出版后在短短十多年中发行三十多种版本,当时任何西方书籍都难望其项背。
图2孙中山合影照
孙中山(1866-1925年),中国近代伟大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广东香山人。1924年5月5日,孙中山创立的黄埔军校正式开学,6月16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孙中山携夫人宋庆龄巡视了黄埔军校,并在开学典礼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孙中山在开学典礼结束后,同蒋介石(黄埔军校校长)、何应钦(黄埔军校总教官)、王柏龄(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合影。
图3孙中山戎装照
1917年8月下旬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会议决定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会议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此照片为此时期所摄。照片亲笔题写“星槎旅长惠存。孙文”(星槎即李文汉,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独立旅长,云南嵩明人)。
图4李大钊致吴弱男书札
李大钊(1889-1927年),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字宋常,直隶乐亭(今属河北)人。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吴弱男(1886-1973年),安徽省庐江县南乡沙湖人。著名爱国人士章士钊夫人,其父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吴保初。1902年赴日本东京就读英语。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1927年李大钊被捕,她设法营救。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者之一,建国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文史馆员。
吴弱男与李大钊1915年相识于日本,1925年吴弱男请李大钊为其三个儿子讲社会学,每日到家上课两次,两家关系密切,李大钊叫女儿李昱华认吴弱南为干妈。李大钊致吴弱男书札中写道:“暗沉沉的女界,须君出来作个明星。贤母良妻主义么?只能改造一个家庭。妇女参政运动么?只能造成几个女英雄。这都不是我所希望于君的。我愿君努力作文化运动,作支那的爱冷恺与谢野晶子。”此诗书写时间大概在1919年前后,李大钊与吴弱男从日本归来不久。
图5陈独秀致黄宾虹书札
陈独秀(1879-1942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十里铺(今属安庆)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黄宾虹(1865-1955年),著名画家。名质,字朴存,中年号宾虹,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早年拥护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美术院校任教,并担任书局、报社编辑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主席。
陈独秀致黄宾虹的信札写于1915年10月7日,当时黄宾虹在上海从事编辑工作。1915年夏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猛烈抨击封建旧文化,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陈独秀在致黄宾虹信札中写道:“惠片敬悉。弟于《青年》之外,无暇为文,且更不能作小说,惟余侄陈嘏喜译东西文小说,曾为数种,载之《青年》,文笔尚不若时下小说之浅俗。先生倘许录用,即当命其着手,原稿拟取西洋名家杰作,由弟选定,饰文亦由弟监察,当不至大谬。至于装头换面,一稿而售数家,此等不道德行为,倘容《青年》犯此,不啻操刀而杀之也。倘他人有佳作,随后亦当介绍于先生。惟稿费大约千言三元,《青年》收稿费如此……”。从这封书札可以看出陈独秀先生的正直文风。
图6中国共产党先驱者照片
这张照片有4位中国共产党先驱者,分别为任弼时(1904-1950年),湖南湘阴康家桥(今属汩罗)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刘仁静(1902-1987年),湖北应城人;罗亦农(1902-1928年),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国焘(1897-1979年),江西萍乡人。
他们上世纪初都是进步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人物,相会于莫斯科,但后来的人生道路却迥然不同。任弼时i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中共和军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并在上世纪40年代成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亦农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曾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和长江局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组织局主任等重要职务。1928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杀害。 刘仁静,曾是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最年轻代表,年仅18岁。1923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后进行托派组织活动,被开除出党。上世纪40年代投靠国民党,建国后曾发表检讨政治错误声明。先后在北京师大、人民出版社从事教学翻译工作。
张国焘在五四运动中是北京大学学生领袖,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并曾担任中共和军队重要职务。但后来进行分裂党和红军活动,1938年逃往武汉,投入国民党特务集团。后定居加拿大,孤独客死异乡。
从四位中国共产党先驱者的不同人生道路,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革命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有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革命信念不动摇,百折不挠,甚至献出了生命。有的人则对中国革命悲观失望,脱离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甚至走向了革命的反面。正是由于无数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始终不动摇革命信念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的最终胜利,抚今追昔,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思考。
图7黎元洪照片
黎元洪(1864-1928年),字宋卿,湖北黄陂人,原籍江西,世居湖北黄陂,曾两任北洋政府总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黎首次出任大总统,7月1日张勋复辟,黎被迫辞职。1922年6月,直系军阎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黎元洪再任大总统,这张照片就是此时所照。
图8袁世凯照片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亭,号客庵,河南埙城人,北洋军阀首领,北洋政府总统,光绪庚子年(1900年)时任山东巡抚,该照片摄于此时。
图9宋美龄照片与书札
民国时期手递“胡李慕兰同志”封,信封为毛笔手书,内容为感谢捐助缝纫机一台,落款为“蒋宋美龄”。
宋美龄(1897-2003年),蒋介石夫人,生于上海虹口朱家大桥(今东余杭路)。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国民党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指导会议指导长、辅仁大学董事会董事长与名誉董事长。与蒋介石结婚后改为夫姓,所以称蒋宋美龄。
该书札使用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公函封及信纸,该组织是宋美龄于1950年4月17日在台湾成立的,宋美龄任主任委员。该组织的工作主要是主持发动各种劳军活动,宣导环境卫生、家庭幸福。妇联会征衣缝制厂动员妇女帮战士缝衣服,这封书札为当时接收捐赠所书。1964年该组织改为“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1996年改为“中华民国妇女联合会”。
图10梅兰芳舞台艺术照
梅兰芳(1894-1961年),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广,世称“梅派”。
图11郁达夫致李孤帆书札
郁达夫(1896-1945年),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李孤帆,浙江鄞县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银行供职,民国招商局总经理处赴外稽核,著有《西行杂记》《招商局三大案》等。此书札是1925年前后,郁达夫离开上海在杭州养病时所写。
创造社是1921年7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的文学团体。1925年创造社出版部宣告成立,以社员集资人股的方式运作。郁达夫在信中请李孤帆帮忙集股当为此事。
图12叶恭绰照片与书札
叶恭绰(1881-1968年),广东番禺人,字学虎,笔名遐庵。清末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曾任清政府铁道督办。民国成立后,历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交通银行总理、交通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等职。擅长诗文、书画、考古。1950年后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北京画院院长。
图13郭沫若致楼适夷信札
郭洙若(1892-1978年),中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楼适夷(1905-2001年),浙江余姚人,中国作家,编辑出版家。这是郭沫若于1960年致楼适夷的书札。楼适夷当时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副社长。信中婉拒了楼适夷请他编选《诗选》,并谈到了自己1959年出版的诗集《潮汐集》以及请傅抱石为他当时写成的历史剧《武则天》绘插图的事。
图14周作人书札
周作人(1885-1962年),原名魁寿,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鲁迅二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次溪(1909-1968年),名涵锐,仲锐,字次溪,号江裁,中国史学家、方志学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李大钊传》《北平四时志》等200余种。这是周作人为张次溪著作《次溪野录》的题词。
图15张大千题照
张大千(1899-1983年),中国画家。原名正权,后改名爱,又名季爰,四川内江人。一度为僧,法号大千,还俗后以法号行。其画风三十岁前为“清新俊逸”,五十岁左右取“瑰丽雄奇”,六十岁后臻“苍浑渊穆”之境。1972年侨居美国,1978年回国居台北。
图16于右任题照
于右任(1879-1964年),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清末举人。曾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审计院长和督察院长等职。1949年支持国共和谈,谋求和平统一。后去台湾任“监察院”院长。
以小博大的“低价金矿”
在藏界名人书札、影像同那些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的名家书画作品相比,虽是小件,但却以其独特历史文献价值,受到不少独具慧眼的藏家青睐,以小搏大,活跃于拍场,成为藏市亮点。
古代名人书札存世极罕,价格很高,大多珍藏在博物馆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多是近现代名人书札。相对古代名人书札近现代名人书札存量较多,价格较低。
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孙中山致叶恭绰书札四通便拍出了111.1万元的高价。在中国书店拍卖会上,齐白石书札也拍出了1.32万元。2005年在上海嘉泰拍卖会上,著名作家、诗人郁达夫致王映霞书札六通上拍,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感情纠葛轰轰烈烈,这些书札便是绝好的见证,难得一见,最终以37.4万元拍出。2005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黄宾虹致陈柱书札十八通,曾著录于《黄宾虹书信集》,拍出了55万元高价。在上海嘉泰拍卖会上徐悲鸿与王少陵的书札(附实寄封)拍出了56.1万元。
2008年,在中国书店拍卖会上晚清重臣骆秉章一封上奏成丰皇帝的奏折,拍出了30万元高价。北京匡时秋季拍卖会推出的“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致沈葆桢函册”拍出了31万元。
年代久远的影像作品近几年也受到藏家追捧。名人影像作为名人生活的记录和时代的见证,对于研究名人历史有重要史料作用,其价值为藏界所公认。早在1996年中国书店拍卖会上,一张1908年的民国名人合影照,便拍出了1万元。2008年,北京诚轩拍卖会上,有梅兰芳亲笔题签的“远山寿先生留念”并签名的舞台艺术照拍出7280元。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古籍善本、碑帖法书专场”。梅兰芳的一组估价1000元至1200元的照片,包括《天女散花》剧装照和同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第一团扩团纪念合影照,最终以12320元成交,成交价翻了10倍。另一幅梅兰芳生活照以22400元成交。
名人书札,名人影像,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投资小,回报丰厚而被藏家称为“低价的金矿”,特别是书札,随着人们书写方式的改变,毛笔书信如今已基本退出历史,纸上书信也越来越少。名人书札的珍贵性也显得更为突出。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示名人风韵、浓缩时代历史的名人书札和名人影像,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
(责编:雨岚)
多姿多彩的“名人画卷”
“中国近现代名人历史文献手迹珍品展”藏品主要由收藏家臧伟强提供,最引人注目的是名人书札和影像。书札又称手札、信札、尺牍,即现在的书信。书札一般是书者日常生活中自身需要而做,往往能记录下书者当时最真实的想法和心理感受,可谓是真正打上个人烙印的“私人遗产”。名人书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的论述名人为政要略,国家大计,有的叙事个人思想,人世际遇,有的指点江山,托物言志,有的则是针贬时弊,纵论时势,林林总总,无所不包。书札由于是书者率性而作,不事雕琢,最能体现书者的性情和个性。许多名人的书札都与历史事件有联系,有的书札本来就包含着一段历史故事,甚至是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包含着大量历史信息,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其价值绝不逊色于同时代的书画作品,一些文化名人本来就是书法大家,其书札也是精美的书法作品,颇具观赏性。名人影像作为名人凝固的历史瞬间,是名人生活历史的和所处时代的见证,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可以说名人书札和影像犹如名人的一幅幅“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名人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风采。本刊特将“中国近现代名人历史文献手迹珍品展”展出的部分名人书札和影像藏品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图1近代思想家严复致吴彦复书札及《天演论》书影
严复(1854-1921年),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者之一。
吴彦复(1869-1913年)安徽庐江人,名保初,字彦复,是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次子。他和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福建巡抚丁日昌之子丁惠康,并称“清末四公子”。
《天演论》是严复著名译作,自1898年出版后在短短十多年中发行三十多种版本,当时任何西方书籍都难望其项背。
图2孙中山合影照
孙中山(1866-1925年),中国近代伟大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广东香山人。1924年5月5日,孙中山创立的黄埔军校正式开学,6月16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孙中山携夫人宋庆龄巡视了黄埔军校,并在开学典礼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孙中山在开学典礼结束后,同蒋介石(黄埔军校校长)、何应钦(黄埔军校总教官)、王柏龄(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合影。
图3孙中山戎装照
1917年8月下旬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会议决定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会议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此照片为此时期所摄。照片亲笔题写“星槎旅长惠存。孙文”(星槎即李文汉,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独立旅长,云南嵩明人)。
图4李大钊致吴弱男书札
李大钊(1889-1927年),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字宋常,直隶乐亭(今属河北)人。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吴弱男(1886-1973年),安徽省庐江县南乡沙湖人。著名爱国人士章士钊夫人,其父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吴保初。1902年赴日本东京就读英语。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1927年李大钊被捕,她设法营救。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者之一,建国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文史馆员。
吴弱男与李大钊1915年相识于日本,1925年吴弱男请李大钊为其三个儿子讲社会学,每日到家上课两次,两家关系密切,李大钊叫女儿李昱华认吴弱南为干妈。李大钊致吴弱男书札中写道:“暗沉沉的女界,须君出来作个明星。贤母良妻主义么?只能改造一个家庭。妇女参政运动么?只能造成几个女英雄。这都不是我所希望于君的。我愿君努力作文化运动,作支那的爱冷恺与谢野晶子。”此诗书写时间大概在1919年前后,李大钊与吴弱男从日本归来不久。
图5陈独秀致黄宾虹书札
陈独秀(1879-1942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十里铺(今属安庆)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黄宾虹(1865-1955年),著名画家。名质,字朴存,中年号宾虹,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早年拥护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美术院校任教,并担任书局、报社编辑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主席。
陈独秀致黄宾虹的信札写于1915年10月7日,当时黄宾虹在上海从事编辑工作。1915年夏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猛烈抨击封建旧文化,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陈独秀在致黄宾虹信札中写道:“惠片敬悉。弟于《青年》之外,无暇为文,且更不能作小说,惟余侄陈嘏喜译东西文小说,曾为数种,载之《青年》,文笔尚不若时下小说之浅俗。先生倘许录用,即当命其着手,原稿拟取西洋名家杰作,由弟选定,饰文亦由弟监察,当不至大谬。至于装头换面,一稿而售数家,此等不道德行为,倘容《青年》犯此,不啻操刀而杀之也。倘他人有佳作,随后亦当介绍于先生。惟稿费大约千言三元,《青年》收稿费如此……”。从这封书札可以看出陈独秀先生的正直文风。
图6中国共产党先驱者照片
这张照片有4位中国共产党先驱者,分别为任弼时(1904-1950年),湖南湘阴康家桥(今属汩罗)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刘仁静(1902-1987年),湖北应城人;罗亦农(1902-1928年),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国焘(1897-1979年),江西萍乡人。
他们上世纪初都是进步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人物,相会于莫斯科,但后来的人生道路却迥然不同。任弼时i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中共和军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并在上世纪40年代成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亦农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曾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和长江局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组织局主任等重要职务。1928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杀害。 刘仁静,曾是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最年轻代表,年仅18岁。1923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后进行托派组织活动,被开除出党。上世纪40年代投靠国民党,建国后曾发表检讨政治错误声明。先后在北京师大、人民出版社从事教学翻译工作。
张国焘在五四运动中是北京大学学生领袖,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并曾担任中共和军队重要职务。但后来进行分裂党和红军活动,1938年逃往武汉,投入国民党特务集团。后定居加拿大,孤独客死异乡。
从四位中国共产党先驱者的不同人生道路,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革命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有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革命信念不动摇,百折不挠,甚至献出了生命。有的人则对中国革命悲观失望,脱离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甚至走向了革命的反面。正是由于无数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始终不动摇革命信念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的最终胜利,抚今追昔,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思考。
图7黎元洪照片
黎元洪(1864-1928年),字宋卿,湖北黄陂人,原籍江西,世居湖北黄陂,曾两任北洋政府总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黎首次出任大总统,7月1日张勋复辟,黎被迫辞职。1922年6月,直系军阎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黎元洪再任大总统,这张照片就是此时所照。
图8袁世凯照片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亭,号客庵,河南埙城人,北洋军阀首领,北洋政府总统,光绪庚子年(1900年)时任山东巡抚,该照片摄于此时。
图9宋美龄照片与书札
民国时期手递“胡李慕兰同志”封,信封为毛笔手书,内容为感谢捐助缝纫机一台,落款为“蒋宋美龄”。
宋美龄(1897-2003年),蒋介石夫人,生于上海虹口朱家大桥(今东余杭路)。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国民党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指导会议指导长、辅仁大学董事会董事长与名誉董事长。与蒋介石结婚后改为夫姓,所以称蒋宋美龄。
该书札使用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公函封及信纸,该组织是宋美龄于1950年4月17日在台湾成立的,宋美龄任主任委员。该组织的工作主要是主持发动各种劳军活动,宣导环境卫生、家庭幸福。妇联会征衣缝制厂动员妇女帮战士缝衣服,这封书札为当时接收捐赠所书。1964年该组织改为“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1996年改为“中华民国妇女联合会”。
图10梅兰芳舞台艺术照
梅兰芳(1894-1961年),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广,世称“梅派”。
图11郁达夫致李孤帆书札
郁达夫(1896-1945年),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李孤帆,浙江鄞县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银行供职,民国招商局总经理处赴外稽核,著有《西行杂记》《招商局三大案》等。此书札是1925年前后,郁达夫离开上海在杭州养病时所写。
创造社是1921年7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的文学团体。1925年创造社出版部宣告成立,以社员集资人股的方式运作。郁达夫在信中请李孤帆帮忙集股当为此事。
图12叶恭绰照片与书札
叶恭绰(1881-1968年),广东番禺人,字学虎,笔名遐庵。清末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曾任清政府铁道督办。民国成立后,历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交通银行总理、交通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等职。擅长诗文、书画、考古。1950年后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北京画院院长。
图13郭沫若致楼适夷信札
郭洙若(1892-1978年),中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楼适夷(1905-2001年),浙江余姚人,中国作家,编辑出版家。这是郭沫若于1960年致楼适夷的书札。楼适夷当时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副社长。信中婉拒了楼适夷请他编选《诗选》,并谈到了自己1959年出版的诗集《潮汐集》以及请傅抱石为他当时写成的历史剧《武则天》绘插图的事。
图14周作人书札
周作人(1885-1962年),原名魁寿,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鲁迅二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次溪(1909-1968年),名涵锐,仲锐,字次溪,号江裁,中国史学家、方志学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李大钊传》《北平四时志》等200余种。这是周作人为张次溪著作《次溪野录》的题词。
图15张大千题照
张大千(1899-1983年),中国画家。原名正权,后改名爱,又名季爰,四川内江人。一度为僧,法号大千,还俗后以法号行。其画风三十岁前为“清新俊逸”,五十岁左右取“瑰丽雄奇”,六十岁后臻“苍浑渊穆”之境。1972年侨居美国,1978年回国居台北。
图16于右任题照
于右任(1879-1964年),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清末举人。曾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审计院长和督察院长等职。1949年支持国共和谈,谋求和平统一。后去台湾任“监察院”院长。
以小博大的“低价金矿”
在藏界名人书札、影像同那些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的名家书画作品相比,虽是小件,但却以其独特历史文献价值,受到不少独具慧眼的藏家青睐,以小搏大,活跃于拍场,成为藏市亮点。
古代名人书札存世极罕,价格很高,大多珍藏在博物馆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多是近现代名人书札。相对古代名人书札近现代名人书札存量较多,价格较低。
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孙中山致叶恭绰书札四通便拍出了111.1万元的高价。在中国书店拍卖会上,齐白石书札也拍出了1.32万元。2005年在上海嘉泰拍卖会上,著名作家、诗人郁达夫致王映霞书札六通上拍,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感情纠葛轰轰烈烈,这些书札便是绝好的见证,难得一见,最终以37.4万元拍出。2005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黄宾虹致陈柱书札十八通,曾著录于《黄宾虹书信集》,拍出了55万元高价。在上海嘉泰拍卖会上徐悲鸿与王少陵的书札(附实寄封)拍出了56.1万元。
2008年,在中国书店拍卖会上晚清重臣骆秉章一封上奏成丰皇帝的奏折,拍出了30万元高价。北京匡时秋季拍卖会推出的“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致沈葆桢函册”拍出了31万元。
年代久远的影像作品近几年也受到藏家追捧。名人影像作为名人生活的记录和时代的见证,对于研究名人历史有重要史料作用,其价值为藏界所公认。早在1996年中国书店拍卖会上,一张1908年的民国名人合影照,便拍出了1万元。2008年,北京诚轩拍卖会上,有梅兰芳亲笔题签的“远山寿先生留念”并签名的舞台艺术照拍出7280元。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古籍善本、碑帖法书专场”。梅兰芳的一组估价1000元至1200元的照片,包括《天女散花》剧装照和同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第一团扩团纪念合影照,最终以12320元成交,成交价翻了10倍。另一幅梅兰芳生活照以22400元成交。
名人书札,名人影像,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投资小,回报丰厚而被藏家称为“低价的金矿”,特别是书札,随着人们书写方式的改变,毛笔书信如今已基本退出历史,纸上书信也越来越少。名人书札的珍贵性也显得更为突出。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示名人风韵、浓缩时代历史的名人书札和名人影像,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