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给现行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教育必须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从知识本位转变为创新本位,使沉睡的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据此,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开启学生思维的人文学科。语文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开启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一方沃土。
一、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应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成功的朋友。那么,怎样使学生在课堂的思维活动中兴趣盎然,充满激情,怎样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使学生积极思维呢?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活动中,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
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讲的是《拜伦的故事》。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基础上诵读课文,理清思路、分出层次、归纳段意。学生分的层次与教参一致无误,只是概括层义时所用词语和教参的“蒙辱,苦炼,雪耻”不同,不过也都是些近义词、同义词,这在语文课上本是很正常的,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否定,最后把自己准备好的参考书上的几个标准词语写到黑板上。结果学生相顾无言,再不开口,课堂气氛可想而知。这里且不议教师的知识水平,单就激发学生发言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而言,如此简单的否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相反,教师如能将这些近义词、同义词和答案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选出概括全面、表现力强的词来,这既是对回答问题同学的鼓励,又让全体同学通过这一活动掌握了辨别技能和分析方法。课堂激活了,学生思路也开阔了,岂不是一举两得?
二、开启学生思维,还需要教师深入钻研,及时提出歧义,引领学生质疑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可以概念化。因此,语文教学更应如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志,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使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最大发挥。
如在指导学生写《项链》人物分析时,我先让学生议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在学生讨论中,我发现学生很难跳出“自读提示”给人物的定论——虚荣心极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把备课时与其他老师的议论引进课堂,如“玛蒂尔德还是很能吃苦的”“玛蒂尔德毕竟没有靠出卖灵魂和肉体满足物欲”“玛蒂尔德对生活的幻想许多人都有”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议论纷纷,争相发表意见,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又如,讲课文《雷雨》时,参考书把周朴园定性为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作者曹禺也认为“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对此有的学生提出了异议:“周朴园怀念侍萍,保留侍萍的东西,这都是事实,应该说周朴园对侍萍还是有情的呀!”带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重读文中相关对白及剧情描写,仔细分析后,大家得出结论,实际上连这一点对侍萍的所谓感情也是自私的。
课堂上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学得投入,教师要给予重视和鼓励,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千万不可轻易放过疑问,让问题石沉大海,因为质疑正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最有效的法宝。
三、开启学生思维,还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把教师应把“一言堂”变成“众议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讨论,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畅所欲言。
学诗主要靠自己领悟诗歌的内涵。教师对于诗歌总有自己的心得,总能体会到诗歌独特的意境,学生读诗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参考书上的内容硬灌给学生,使之成为被动接受者,而应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领悟,并把自己的所悟讲述出来。
例如,沙白的《红叶》是一首咏物小诗。教师在让学生分析诗歌前,可把作者的经历及文革中像张志新等一样的一些人的经历作为资料提供给学生,并提示学生欣赏诗歌关键是诵读,领悟内容要抓主要词句,此外还要联系生活和自己已有的文学积累。
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分组诵读、议论诗歌,然后选代表讲述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主讲,教师旁听,并及时点拨关键词句。一堂课下来,学生除了能把诗歌描绘的秋风、秋色、秋景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对中心句“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也有比教参和教师更透彻的理解,即普通人身上也一样有着坚强不屈的品节,这品节在历经磨难后方能表现出来。学生们在分析诗歌时除了联系教师提供的资料外,还联想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用身体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抗洪抢险的英雄们等等。有的同学甚至引用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等词句对诗歌作深入分析。
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这样会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这对开启学生思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举措。
我们的语文课文本身就有着无穷的韵味,能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是学生展现灵性与个性的天地。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少一些束缚、制约,多一些自由联想、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去丰富作品,理解作品,再创作品吧!
一、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应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成功的朋友。那么,怎样使学生在课堂的思维活动中兴趣盎然,充满激情,怎样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使学生积极思维呢?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活动中,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
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讲的是《拜伦的故事》。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基础上诵读课文,理清思路、分出层次、归纳段意。学生分的层次与教参一致无误,只是概括层义时所用词语和教参的“蒙辱,苦炼,雪耻”不同,不过也都是些近义词、同义词,这在语文课上本是很正常的,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否定,最后把自己准备好的参考书上的几个标准词语写到黑板上。结果学生相顾无言,再不开口,课堂气氛可想而知。这里且不议教师的知识水平,单就激发学生发言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而言,如此简单的否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相反,教师如能将这些近义词、同义词和答案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选出概括全面、表现力强的词来,这既是对回答问题同学的鼓励,又让全体同学通过这一活动掌握了辨别技能和分析方法。课堂激活了,学生思路也开阔了,岂不是一举两得?
二、开启学生思维,还需要教师深入钻研,及时提出歧义,引领学生质疑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可以概念化。因此,语文教学更应如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志,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使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最大发挥。
如在指导学生写《项链》人物分析时,我先让学生议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在学生讨论中,我发现学生很难跳出“自读提示”给人物的定论——虚荣心极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把备课时与其他老师的议论引进课堂,如“玛蒂尔德还是很能吃苦的”“玛蒂尔德毕竟没有靠出卖灵魂和肉体满足物欲”“玛蒂尔德对生活的幻想许多人都有”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议论纷纷,争相发表意见,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又如,讲课文《雷雨》时,参考书把周朴园定性为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作者曹禺也认为“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对此有的学生提出了异议:“周朴园怀念侍萍,保留侍萍的东西,这都是事实,应该说周朴园对侍萍还是有情的呀!”带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重读文中相关对白及剧情描写,仔细分析后,大家得出结论,实际上连这一点对侍萍的所谓感情也是自私的。
课堂上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学得投入,教师要给予重视和鼓励,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千万不可轻易放过疑问,让问题石沉大海,因为质疑正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最有效的法宝。
三、开启学生思维,还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把教师应把“一言堂”变成“众议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讨论,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畅所欲言。
学诗主要靠自己领悟诗歌的内涵。教师对于诗歌总有自己的心得,总能体会到诗歌独特的意境,学生读诗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参考书上的内容硬灌给学生,使之成为被动接受者,而应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领悟,并把自己的所悟讲述出来。
例如,沙白的《红叶》是一首咏物小诗。教师在让学生分析诗歌前,可把作者的经历及文革中像张志新等一样的一些人的经历作为资料提供给学生,并提示学生欣赏诗歌关键是诵读,领悟内容要抓主要词句,此外还要联系生活和自己已有的文学积累。
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分组诵读、议论诗歌,然后选代表讲述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主讲,教师旁听,并及时点拨关键词句。一堂课下来,学生除了能把诗歌描绘的秋风、秋色、秋景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对中心句“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也有比教参和教师更透彻的理解,即普通人身上也一样有着坚强不屈的品节,这品节在历经磨难后方能表现出来。学生们在分析诗歌时除了联系教师提供的资料外,还联想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用身体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抗洪抢险的英雄们等等。有的同学甚至引用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等词句对诗歌作深入分析。
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这样会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这对开启学生思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举措。
我们的语文课文本身就有着无穷的韵味,能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是学生展现灵性与个性的天地。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少一些束缚、制约,多一些自由联想、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去丰富作品,理解作品,再创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