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的情景创设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44567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思想品德课,就为师生间的心灵对话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他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是全面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思品课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关键是启动学生情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以提高其道德素质。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必须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作为核心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逐步从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死板的说教方法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避之不及,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而,适时创设情境对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探索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创设悬念性情境 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深深吸引学生,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例如:<<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课,教学前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平时生活中有什么兴趣爱好?学生就很好奇,教师就可以就此导入新课,并且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高雅的生活情趣,哪些是庸俗的生活情趣,从而正确选择.在<<交往艺术新思维>>中,我说:“同学们大家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对你们与人相处,今后更好立足社会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那么你们有什么更好的与人交往的方法么?”从而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踊跃发言。
  2. 创设故事情境 寓言,故事,童话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以其奇特,瑰丽的情节深深吸引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能选用与新课联系紧密,趣味性强的寓言,故事或童话导入或补充课文,定会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不言代价与回报》一课,学习前,教师用大学生张华抢救淘粪落池的老农民光荣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懂得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代价与回报,我们在责任面前应该不言代价与回报。又如,在讲授《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一课,教师先请同学讲述他们学过的课文《最后一课》的内容,通过郑振铎先生在这最后一课中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精神、报国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导入新课,并且陶冶情操。
  3. 创设欣赏性情境 在思品课教学中,为了换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该尽力创设适合于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音乐,最富感染力。伴着优美的钢琴曲,教师朗读课文,声情并茂,让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生动、活跃起来,开拓无限的想象空间。或者播放相关的优秀歌曲。如教学《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一课,教师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并配以解放军抗洪抢险,防空洞饮雪、高原集训,延安大生产运动,八路军在南泥湾开荒田等一系列图片。高亢、激昂、深情的歌曲回荡在教室,感人至深的画面映入学生眼帘,学生们都被深深触动。这时教师在用激情的语言启发,使学生明白: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时代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的精神。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主要积累,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从而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
  4. 创设表演情境 青少年天性富有想象力、表现欲都很强。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可按照教材内容编一些小品或请学生分角色表演,展示课文的思想内容,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课,我请班里学生表演,一个扮演商场的送货员,一个扮演消费者,情节是消费者买了一台电视机后就回家去了,送货员按指定的时间去送货会碰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消费者不在,结果会怎样,一种是送货员没及时送货会怎样。通过联系实际创设表演情境,举正反两方面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讲诚信守诺言就是承担责任的表现,学生在寓教于乐中领会了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师无需滔滔不绝的说教,而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可以说,创设表演情境,这就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完美结合。
  5. 探索性情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思品课教学中,适当穿插讨论话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现感性思维的转化。如讲授《言而有信》一课,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充分激发学生情感的导向作用,由浅入深,先说说什么叫“言而有信”?为什么要言而有信?再用榜样引导法去学习、认识宋庆龄同志是怎样做的?在学生初步明礼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让学生联系实际,“怎样做到言而有信?”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思品书中蕴含的道理清晰化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发言有疏漏和偏颇之处,应适当提示、启发他们做必要的补充和纠正;一旦有新的正确见解时,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及时地肯定和表扬。
  6. 创设竞争性情境 课堂气氛太紧张,学生掌握知识就比较机械、死板;气氛松弛、动静结合。因而,教师巧妙地根据课文内容开展竞赛活动,创设紧张而又有趣的竞赛性情境,采用必答、抢答、小组答辩、风险闯关等多种形式,寓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于欢乐之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7. 创设课外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他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也就是说,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道德认识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学习思想品德,就是要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实践出真知”因而,教师开展各类活动,创设课外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意义深远。
  如我们在学习环境保护章节内容时,我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走一圈,看看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通过实地考察,让他们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对破坏环境行为的义愤,引导学生提升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学生在学与玩中受到启发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总之,思想品德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以情境激情,以情感激情,以情意激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收稿日期:2009-03-04
其他文献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决定了语文教学突出的情感性。语文教学如果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1. 注重情感熏陶,拓展学生的感性思维空间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期刊
新课改已在实施第六学年了,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让我知道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的目标:一、学生必须逐步学会揭示科学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三、为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生物课本身所蕴涵的德育内容,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与其他科目的教育环节一起,共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    1
期刊
曾几何时,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仅仅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几乎让老师的讲、写占据了,老师的主导成了老师“主讲”,学生主动成了学生“不动”。致使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时间甚少,课堂上该背诵的、该练习的也很难落实,这是文言文教学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要克服上述弊病,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学生读吸收,以学生诵储存,以学生练致用,强化读、诵、练,这就是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三部曲”。
期刊
【摘要】新的教改方向衍生着新的语文教育观。教师要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法加工,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见解和才华。  【关键词】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根本任务是教会学习和激励创新。在语文教学民主化思潮的倡导下,以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在如何处理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
期刊
《项链》这篇小说是莫泊桑的呕心陈情之作。问世一百多年来深受各国读者的欢迎,各国评论家对此文发表过无数的评论,更有众多的读者对文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发出无数的叹息。这篇小说以它独有的魅力被选入高中课本,说明它不仅属于法国,而且属于全世界。  我国的议论家的评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评论大多数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围绕着我国传统文学的功利主义和政治上的实用主义,多数都是说《项链》是对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
期刊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求真务实的实质是主导与主体的结合。主导与主体的结合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一方面,教师积极营造一个为学生发展的空间,以情动人,以理导行,为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进步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另一方面,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就是他们学习和思想进步的内在源泉。主导与主体的结合又是一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程度制约着教与学双方能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取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我们一直顺着课文段落的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到篇末;或“介绍作家背景,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划分层次、总结段意、分析难句、归纳总结。”的一贯模式进行教学,恐怕会湮没了语文的特色,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思维形成定势,那就难以生动,会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实践创新。因此生物实验是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一个生物教师所必须面临、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Pay attention to the living creature experiment's e
期刊
【摘要】丁玲作为一位对生活有独到观察和深刻思考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一条发展线索:由早期的描写莎菲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苦闷和追求,到中期的写走出恋爱的羁绊,投身革命洪流以及后期作品中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下,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对于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  【关键词】苦闷和追求;女性意识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丁玲一直对女性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形象
期刊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 联系生活引趣 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因此,教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