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链》这篇小说是莫泊桑的呕心陈情之作。问世一百多年来深受各国读者的欢迎,各国评论家对此文发表过无数的评论,更有众多的读者对文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发出无数的叹息。这篇小说以它独有的魅力被选入高中课本,说明它不仅属于法国,而且属于全世界。
我国的议论家的评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评论大多数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围绕着我国传统文学的功利主义和政治上的实用主义,多数都是说《项链》是对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风气的批判。有的评论文章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不自量力的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形象。”[1];有的认为“通过《项链》主人公这个典型的可悲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奢靡,庸俗的上流社会的反感”(林光亚语)[2];有的认为“通过《项链》主人公可悲的遭遇,表达了她对追求虚荣、虚华的资产阶级卑俗风尚的辛辣讽刺”(张英伦语)[3]。各家评论虽各有异,但其共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都是批判资产阶级,都是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但笔者认为:文学是文学家从更高的角度来描写人生经验的,重读《项链》以期在玛蒂尔德这个小人物的生活轨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玛蒂尔德的形象。
人们都认为,丢项链是玛蒂尔德悲剧开端。有人认为她苦得冤枉,因为对个人苦有应得还不算什么,苦得冤枉才是真的是苦。有的认为一挂项链毁了一家,毁了一个人的青春和美丽,这是多么的残酷和悲哀。但问题是丢项链对玛蒂尔德讲是个悲剧吗?从一般道理而言,玛蒂尔德艰苦地、勤奋地劳动了十年偿还赔款,最终还清了,这应该是件用劳动创造价值的好事。从小说表述看,玛蒂尔德这样一个小人物在享受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后,勇敢面对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不幸是很坦然的,可以说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生活体验,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真实的生活写照吗?
莫泊桑的作品让人迷恋的,并不是它批判本身而是有一个恒定的情绪,有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贯穿了他的各部作品,那就是与女性青春相关的忧伤、同情。《羊脂球》、《俊友》、《一生》莫不如此。哪一个年轻女子没有对未来憧憬和展望,哪一个女子没有青春的焦虑和梦幻?虚荣心是这个年龄段女人因有的性质,是任何阶级、社会都存在的。玛蒂尔德的虚荣与其说是一个人的虚荣、一个阶级的虚荣,倒不如说是人类的虚荣,是人类品质的共性。人们的梦总是五彩缤纷的,不过玛蒂尔德的深沉了些,祸闯的大了些,要不人们为什么老抓着她不放呢,人在年轻时总是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辛弃疾也有过“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慨!到了老年才说“却道天凉好个秋”。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经验、成熟的经验,再加以清醒的伦理化的评判,施以阶级的判定,玛蒂尔德感到冤枉,也是对那个年龄段女性违心的点评。
小说开篇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玛蒂尔德的幻想、闲适、情人、雅趣。这段描写人们通常冠之以虚荣心,却忽略了她的年轻、贫穷的家庭、有限的社交,还来不及感受就匆匆地与一个小职员结了婚。她是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懂的女人,她不屈服,她要抗争,她要得到物质生活和感性生活的满足,丈夫的一张舞票,实现她的梦想,她以为成功了,戴着借来的一挂钻石项链,扫除了她身上的穷酸气,她迷人的外表、笑容满面兴高采烈地参加了教育部的夜会,出尽了风头,部里机关人员都想跟她跳舞,连部长也注意到了她,“她心里感到无限满足,自己沉浸在无限的欢迎之中。她似乎跃上想象的云端,并且领略它妩媚的芬芳和无限的风光。”她猛地叫了一声……她吓昏过去……“砰”地青春大门关上了,美丽与成功仿佛是雪山上一朵雪莲,当盛极开放时,轰的一场雪崩粉碎了美丽的梦。就是那串该死的项链,象一场风暴,撕破她美丽的人生,她对那串项链的追悔反思,对已消失的生命之光真切地挽留。但挽留的悲剧意识已经显现,这里我们没有看到作者的批判,倒是看到更多怜悯和同情。成熟是要用时间历练的,当然要保住美丽,也要受到时间的嘲弄。对人生而言不管你做好准备与否,你都是无法拒绝的,拒绝了它就拒绝了成熟,就拒绝了真正的美丽。这里你想用“虚荣”涵盖,恐怕就显浅薄和苍白了吧?你看玛蒂尔德是怎么做的,她回想起当年的那个舞会来,那晚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她获得了比美丽重要的多的东西,她爱美爱的无怨无悔,她太单纯了,太可爱了。那串项链象电影里“蒙太奇”切换一样,完成了她人生的转折。
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丢失项链是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她人生价值形态的分割线,她人性中美丽品格的蓓蕾经过人生的风霜雨雪催化后开始绽放,而且开放的更加芳艳。
丢了项链,丢了她虚假的梦想,使她成为生活的创造者,变成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玛蒂尔德的转变为我们昭示了信用高于享乐,信用重于苦难,如果没有丢失项链,那么她在仍旧生活在梦幻中,会为“住宅的寒伧、墙壁的暗淡、家具的陈旧、衣料的粗陋”而伤心落泪,会将自己的青春在伤心的泪水中消逝。十年的辛苦使玛蒂尔德变得自信而得意,并在劳动中放出异彩。面对会上人窒息的债务,她没有退缩逃避、赖帐,而表现出“一定要把债还清”的坚强,她诚实守信是当时法国社会背景下应提倡的道德。她还人家债务不是用自己多余积蓄而是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她粉嫩的手指。不赖帐还债款是人性之优良品格,而用十年夫妇艰辛的劳动去还债务,更是人性中高品位的体现,可以说是令人钦佩的。到这里我们怎能不为玛蒂尔德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难道用虚荣心能涵盖的了吗?
也许有人会说,她是被逼无奈的,还能怎么样呢,试想:作为一个“漂亮、时髦、迷人”的美丽女子,在舞会上大显交际才能,连“部长也注意她”,如果她是一个爱慕虚荣和浮华的享乐主义者,为还债不择手段,在当时的法国社会捞足钱财不是没有机会的,何必去付十年艰辛劳动这样惨重的代价。然而她是生活的强者,毅然选择用辛苦和汗水移开命运设置的拦路大山,勇敢地承担责任,敢于正视残酷的命运现实真正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不是异常坚强、坚韧和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是难以实现的,玛蒂尔德是好样的,是令人尊敬的,她终于以人生主观的能动力量对抗了命运的捉弄。她的抗争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充分显示了人的价值和力量,显示了人性在抗争中闪光!
参考文献
[1] [2] [3] 郭定国主编《外国名著五十篇阅读与赏评》
收稿日期:2009-04-20
我国的议论家的评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评论大多数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围绕着我国传统文学的功利主义和政治上的实用主义,多数都是说《项链》是对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风气的批判。有的评论文章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不自量力的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形象。”[1];有的认为“通过《项链》主人公这个典型的可悲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奢靡,庸俗的上流社会的反感”(林光亚语)[2];有的认为“通过《项链》主人公可悲的遭遇,表达了她对追求虚荣、虚华的资产阶级卑俗风尚的辛辣讽刺”(张英伦语)[3]。各家评论虽各有异,但其共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都是批判资产阶级,都是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但笔者认为:文学是文学家从更高的角度来描写人生经验的,重读《项链》以期在玛蒂尔德这个小人物的生活轨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玛蒂尔德的形象。
人们都认为,丢项链是玛蒂尔德悲剧开端。有人认为她苦得冤枉,因为对个人苦有应得还不算什么,苦得冤枉才是真的是苦。有的认为一挂项链毁了一家,毁了一个人的青春和美丽,这是多么的残酷和悲哀。但问题是丢项链对玛蒂尔德讲是个悲剧吗?从一般道理而言,玛蒂尔德艰苦地、勤奋地劳动了十年偿还赔款,最终还清了,这应该是件用劳动创造价值的好事。从小说表述看,玛蒂尔德这样一个小人物在享受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后,勇敢面对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不幸是很坦然的,可以说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生活体验,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真实的生活写照吗?
莫泊桑的作品让人迷恋的,并不是它批判本身而是有一个恒定的情绪,有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贯穿了他的各部作品,那就是与女性青春相关的忧伤、同情。《羊脂球》、《俊友》、《一生》莫不如此。哪一个年轻女子没有对未来憧憬和展望,哪一个女子没有青春的焦虑和梦幻?虚荣心是这个年龄段女人因有的性质,是任何阶级、社会都存在的。玛蒂尔德的虚荣与其说是一个人的虚荣、一个阶级的虚荣,倒不如说是人类的虚荣,是人类品质的共性。人们的梦总是五彩缤纷的,不过玛蒂尔德的深沉了些,祸闯的大了些,要不人们为什么老抓着她不放呢,人在年轻时总是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辛弃疾也有过“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慨!到了老年才说“却道天凉好个秋”。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经验、成熟的经验,再加以清醒的伦理化的评判,施以阶级的判定,玛蒂尔德感到冤枉,也是对那个年龄段女性违心的点评。
小说开篇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玛蒂尔德的幻想、闲适、情人、雅趣。这段描写人们通常冠之以虚荣心,却忽略了她的年轻、贫穷的家庭、有限的社交,还来不及感受就匆匆地与一个小职员结了婚。她是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懂的女人,她不屈服,她要抗争,她要得到物质生活和感性生活的满足,丈夫的一张舞票,实现她的梦想,她以为成功了,戴着借来的一挂钻石项链,扫除了她身上的穷酸气,她迷人的外表、笑容满面兴高采烈地参加了教育部的夜会,出尽了风头,部里机关人员都想跟她跳舞,连部长也注意到了她,“她心里感到无限满足,自己沉浸在无限的欢迎之中。她似乎跃上想象的云端,并且领略它妩媚的芬芳和无限的风光。”她猛地叫了一声……她吓昏过去……“砰”地青春大门关上了,美丽与成功仿佛是雪山上一朵雪莲,当盛极开放时,轰的一场雪崩粉碎了美丽的梦。就是那串该死的项链,象一场风暴,撕破她美丽的人生,她对那串项链的追悔反思,对已消失的生命之光真切地挽留。但挽留的悲剧意识已经显现,这里我们没有看到作者的批判,倒是看到更多怜悯和同情。成熟是要用时间历练的,当然要保住美丽,也要受到时间的嘲弄。对人生而言不管你做好准备与否,你都是无法拒绝的,拒绝了它就拒绝了成熟,就拒绝了真正的美丽。这里你想用“虚荣”涵盖,恐怕就显浅薄和苍白了吧?你看玛蒂尔德是怎么做的,她回想起当年的那个舞会来,那晚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她获得了比美丽重要的多的东西,她爱美爱的无怨无悔,她太单纯了,太可爱了。那串项链象电影里“蒙太奇”切换一样,完成了她人生的转折。
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丢失项链是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她人生价值形态的分割线,她人性中美丽品格的蓓蕾经过人生的风霜雨雪催化后开始绽放,而且开放的更加芳艳。
丢了项链,丢了她虚假的梦想,使她成为生活的创造者,变成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玛蒂尔德的转变为我们昭示了信用高于享乐,信用重于苦难,如果没有丢失项链,那么她在仍旧生活在梦幻中,会为“住宅的寒伧、墙壁的暗淡、家具的陈旧、衣料的粗陋”而伤心落泪,会将自己的青春在伤心的泪水中消逝。十年的辛苦使玛蒂尔德变得自信而得意,并在劳动中放出异彩。面对会上人窒息的债务,她没有退缩逃避、赖帐,而表现出“一定要把债还清”的坚强,她诚实守信是当时法国社会背景下应提倡的道德。她还人家债务不是用自己多余积蓄而是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她粉嫩的手指。不赖帐还债款是人性之优良品格,而用十年夫妇艰辛的劳动去还债务,更是人性中高品位的体现,可以说是令人钦佩的。到这里我们怎能不为玛蒂尔德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难道用虚荣心能涵盖的了吗?
也许有人会说,她是被逼无奈的,还能怎么样呢,试想:作为一个“漂亮、时髦、迷人”的美丽女子,在舞会上大显交际才能,连“部长也注意她”,如果她是一个爱慕虚荣和浮华的享乐主义者,为还债不择手段,在当时的法国社会捞足钱财不是没有机会的,何必去付十年艰辛劳动这样惨重的代价。然而她是生活的强者,毅然选择用辛苦和汗水移开命运设置的拦路大山,勇敢地承担责任,敢于正视残酷的命运现实真正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不是异常坚强、坚韧和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是难以实现的,玛蒂尔德是好样的,是令人尊敬的,她终于以人生主观的能动力量对抗了命运的捉弄。她的抗争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充分显示了人的价值和力量,显示了人性在抗争中闪光!
参考文献
[1] [2] [3] 郭定国主编《外国名著五十篇阅读与赏评》
收稿日期:20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