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逻辑、隐喻和故事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经济学家迪尔德丽·N. 麦克洛斯基在《经济学修辞》一书中将经济学的修辞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事实、逻辑、隐喻和故事。一个优秀的经济学著述在这四个方面都应当是杰出的。一是它所揭示的事实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幻的,它提出的问题是现实中的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伪问题。二是它的逻辑贯彻始终、能够自洽,而不是断裂的和相互矛盾的,因而它的结论不是突然出现和凭空强加的,而是从假设前提中逻辑演绎的必然结果。三是它的隐喻是恰切的和深刻的,能够反映和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随意杜撰的噱头。四是它讲的故事是有趣和生动的,能够把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人们听到以后能够会心地一笑,也许会终生难忘。
  在经济学的修辞方面,中信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迷人的经济学》一套五本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堪称表率,是真正大师的传世之作。它是很多重要经济学思想的源头,因而是经济学经典中的经典,既影响了经济学的发展,也影响了真实世界的发展。本文不打算全面讨论这五本书的内容,只想选择其中《蜜蜂的寓言》和《铅笔的故事》,从经济学修辞的四个方面谈一点学习的感想和体悟。
  伯纳德·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具体体现了三个事实:一是“蜜蜂王国”里的现实,千百只小小的蜜蜂,自然界万紫千红的花朵,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身影,蜂巢中堆积的蜂蜜或者废弃的空巢。二是人类世界,无数相互独立的个人,分头干着各自的活计和工作,创造了或者毁灭了无穷无尽的财富。三是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蜜蜂的寓言》是要探寻道德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其出发点是动物的本能和人类自利的天性。为了生存,蜜蜂们忙于采花粉,酿蜂蜜,筑蜂巢,备冬藏,结果酿造出大量甜美醉人的蜂蜜。一只蜜蜂不去采蜜,而是蜇了人,其生命也就完结;一群蜜蜂一旦在迁移中离开或失去蜂王,也会因为群龙无首而毁灭。人是自私而任性的动物,各自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而奔忙,但也像蜜蜂一样,不可能离群索居,单打独斗,而是一种社会动物。一旦离开社会,也就意味着末日。既然如此,道德是如何产生的?人类社会又会是怎样的?这就是本书提出和回答的问题。
  曼德维尔认为,道德既不是立法者的建树,也不是道德家和哲学家说教的结果。因为,不管人们是否相信立法者和道德家,“都不可能有人能说服他们克服自己的自然天性,或者对方没有同时向自己提供某种可以当作同等享受的替代物,以作为对侵犯他们自然天性的奖赏的话,那么这些人都不会愿意将别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因为他们如果这样做,就是对自己天性的不忠”。因此,道德是在人们遵从而不是违背人的自然天性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在这个基础上,曼德维尔通过把人区分为卑劣下流之人和意气风发的高尚之人而引入竞争,借助于与人的自然天性密不可分的骄傲之心和崇尚赞美,说明了人们一方面会从自己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中得到好处,另一方面妨碍追求自身利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而相信自我克制和为他人谋福利的行为是好事和善行,并被称为美德。所以,“善和恶的概念以及美德和恶德的区别不是政客们的诡计,而只是受到了信任的影响”。
  曼德维尔通过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辉煌历史说明:“并不是任何野蛮人的宗教或其他与偶像崇拜有关的迷信,而是那些考虑周全的政治家的老练管理,最先使人们克服自己的欲望以及抑制自己最珍视的天性。我们对人性研究得越深入, 就越相信,道德美德是迎合人们骄傲之心的政治产物。”
  在说明了道德的来源和生成之后,曼德维尔提出了一个美和德的真实性的问题,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他明确指出,在对事物的价值和优点的看法上,人人各不相同, 无法取得一致。因为,“时尚瞬息万变,风格从不永存,人的品位和情趣各不相同。正如丑千奇百怪一样,美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对美丑的欣赏也是迥然相异的”。而且“道德的评判标准也是变幻无常的”。人之所以成为社会动物,“不是因为人类的善良与和善,而是人类的邪恶和可鄙,即这种其他生物都具备的不完美和对卓越的渴望”。或者说,人的社会性既源于他的欲望的多样性,也源于他为满足欲望而不断遭遇的抵制和反对。“如果人类没有骄傲、虚伪和淫欲,那我不知道是什么促使我们发明了衣服和房子,更别说珠宝、盘子、绘画、雕刻和精美的家具,以及所有那些被严苛的道德家看作不必要的多余的东西。”这就是说,人类的创造无一不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书中通过绸缎商的生意、漂亮的染色布料和航海业的发展等说明,所有劳动都是各行各业的自愿行为,都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且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工作,不管看上去他为别人付出了多少努力。所以,“对于穷人来说,这些劳动绝不是一种负担,绝不是一种压迫。能得到工作的人是福气,这是他向上天乞求的恩赐”。由此可见,贸易和制造业的种类越多,劳动者就越勤勉;各行各业的部门划分越详细,社会中互不妨碍的劳动人民的数量就可能越多,人们就越容易建立一个富裕、强大和兴旺发达的国家。于是曼德维尔得出结论:“无论是人类天生的友好品质和善良情感,还是人类通过理性和自我否定而获得的真正美德,都不是社会的基础。但是,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邪恶的东西,无论是道德上的还是大自然中的,它们都是使我们成为社会性动物的重要源泉,是一切交易以及各行各业的坚实基础、生命之源和依托之物,无一例外。因此,我们必须将其视为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真正起源。一旦邪恶消失,这个社会即使不会毁尸灭迹,也会遍体鳞伤。”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曼德维尔从人的自然天性出发,步步推演,层层深入,论证了人的自利天性不仅是道德之源,而且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揭示出那句遍布全球、流传至今的经济学箴言:利己之心产生利人之行,私人之恶造就公众之利。
  在经济学以及各门科学中,广泛使用着隐喻。按照《辞海》的解释,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这种解释虽然不错,但过于简單和初浅。其实,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在人类的思维和认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已经年过八十,深感此生读书不多,很多好书都没有读过,因而近几年来坚持每天用半小时听一本书。前些天听了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G.Lakoff)和哲学家约翰逊(M.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深受启迪。虽然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概念隐喻不是一个单一结构,而是一个多层结构,有待继续开拓,但笔者以为,隐喻不仅有概念的意向图式,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广泛的类比,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因而在人类的认识和行动中相当重要。   就《蜜蜂的寓言》中的隐喻来看,可能是自然秩序。虽然在曼德维尔生活的十七世纪,生物学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哈耶克也是在十九世纪才发现和发展了自发秩序的理论,但曼德维尔凭借他的天赋已经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真是先知先觉!可以说“蜜蜂的寓言”就是自然秩序的寓言。
  每天听本书曾经播放过一类四本书,包括《蜜蜂的民主》《蚂蚁社会》《鱼什么都知道》《大象跳舞》。讲到了蜜蜂分群寻找巢穴的公共决策、切叶蚁如何规避有毒叶片的集体行动和鱼之间的社会合作, 那真是让人拍案叫绝。经过生物学家的长期观察和实验发现,蜂群在选址时,先后派出三组,每组一二十只蜜蜂外出侦察,回来后通过上下飞舞向大家汇报侦察结果,并进行投票,投票结果还会叠加到下一次投票上去;然后,第二组、第三组再去侦察验证,并进行投票,最后做出最优选址的决策,即行分群搬家。而蚂蚁一旦发现叶片有毒,就会从后向前传递信息,最大的切叶蚁就会停止在那里采集叶片;一旦毒素消失,也会按照同样的办法传递信息,恢复在那里采集。这不仅说明了动物有自己的语言,鱼还有情绪和情感,有第四感官,听觉比人还要敏锐。这里我们没有时间和篇幅详细讲述这样的趣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听去读,只是想说明,蜜蜂王国的组织和蚂蚁社会的结构的确与人类社会有某些相合之处。所以,才有这样惟妙惟肖的隐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蜜蜂和蚂蚁是超个体动物,而大多数动物和人是个体动物。个体动物能够完成其生存和生育的活动,而超个体动物的功能是专一的和不完全的,采蜜的只能采蜜,筑巢的只能筑巢, 生育的只能生育,超个体动物的总和,才能像一个个体动物那样,完成其生存和生育的完整活动。六种工蚁按个头大小分工,最大的切叶蚁只负责从树上把叶子切下运回,其他工蚁分步加工,一种工蚁只重复做一种事情,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最后才能造出自己所需要的食物。所以,它们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工作。这是大自然的造化,非人力所能为,也非什么高人的设计。正因为如此,《蜜蜂的寓言》才意味深长,蕴含着上述一番大道理。曼德维尔以他天才的灵感,借此发现了这一道理,也启迪了后世的经济学家。
  理解了隐喻,《蜜蜂的寓言》所讲的故事也就不言自明、栩栩如生,而且这样的故事讲了数百年,可以说是常讲常新,百听不厌。笔者过去曾经读过,有了上述生物学知识,今天读来更觉意味无穷。其实,故事是数据信息的集合,讲好一个故事,也就掌握了它的全部信息。
  伦纳德·里德的《铅笔的故事》是五本书中最薄的一本,正文只有14页,大约六千七百字,加上附录才五十四页, 不到三万字。但其所包含的道理却宏大无比。
  铅笔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书写工具,它是如此简单,又如此神奇。本书以市场为背景,以铅笔的制造为中心,以第一人称现身说法,展现了人类社会生产的复杂结构和运作机理,包括各个部门、行业,各种活动和联系,其中有农林业、采掘业、制造业、运输业、商业以及科技文教事业。它们在时间上既是同时的,也是历时的,而在空间上,既分布在全国各地,也分布于全世界,可以说展示了整个国民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联系和活动,进而说明人类社会分工合作和市场运行的现实。这就是《铅笔的故事》揭示和依据的事实。
  《铅笔的故事》的逻辑结构既简洁又清楚,更严密。首先说明铅笔的构造包括“木头、漆、印刷标签、石墨铅、一点点金属和一小块橡皮”。接着叙述这些东西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包括分布于全球的产地、植物的生长、矿藏的开采、各种各样的劳动和劳动工具,以及分头加工、运输、组装等,集中表现出它是千百万人劳动的结晶。但是,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只知道那么一点儿”,“只奉献了微不足道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没有一个主脑,没有人在指挥或强行指导促进我诞生的数不清的行动。完全找不到这样一个人”。这个奇迹“体现了人类创造性力量的组合形态——数以百万计的微不足道的知识和技能,在没有任何人做主脑的情况下,根据人类的需要和欲望,自然而然地自发组合在了一起”,制造出一支支小巧、精美、实用的铅笔。
  可见, 以上的逻辑既简洁,又顺畅,没有一点费解之处。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呢?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这就是它的隐喻所在。其实,所谓看不见的手,可以说是自由和自由意志的别称。它不仅说明了自由信念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一切人类创造的源泉,它是人类第一宝贵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尊重它,能否有效地运用它,不论是一个个人,还是一个组织机构乃至一个国家,其贫穷和富有、愚昧和聰慧、低级和高尚、野蛮和文明的差别,正在于此。
  这个由铅笔“本人”讲述的铅笔的故事,是一个非常美妙动人的经济学故事,揭示了可称之为天下奇观的大道理,任何人听了都不能不为之折服。正如里德在引言中所说:“《铅笔的故事》一方面打碎了中央计划经济的海市蜃楼,另一方面则提供了一个让人备受鼓舞的个人视角。在亚当·斯密关于价格、财产、利润和激励的‘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自由的人们实现了梦想的经济奇迹。”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叙事中,边疆往往是一种不重要的对象,这种地理空间的不平等,会积累转化为一种时间重量上的不平等。比如海南岛,今天可见最早的本土诗文文献要晚至唐太宗贞观后期,地方志资料则又多集中于明清,唐宋岛情也主要靠正史、地理志和一统志等文献才能勉强补缀成篇。岛上主要族群之一的黎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在这样近乎“ 无米之炊”高难度的写作条件下,一部三十余万字的《海南岛传:一座岛屿的前世今生
期刊
《日知录》萃集了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三十年的治学精华。此书除了刊刻本之外,还有清初雍正年间抄本,保留了《日知录》未经避讳删削的原貌,仅有三四部存世,珍贵异常。陈垣先生对于《日知录》抄本素来重视,而清人吴骞旧藏、陈鳣朱批的抄本《日知录》,也终于为陈垣所获。  据安徽大学出版社编辑彭君华披露,陈垣搜集了各种版本的《日知录》:“援庵先生搜罗了《日知录》的所有版本:康熙九年初刻的八卷本,亭林元本,康熙三
期刊
世有收藏而后有作伪,有伪作而后有鉴定。书迹的收藏、作伪与鉴定,皆早于绘画。  收藏名人书迹, 起于仰慕, 因于学书,汉代已见。《汉书》 载:西汉晚期,嘉威侯陈遵(孟公)“居长安中,列侯近臣贵戚皆重之。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杰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陈遵“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游侠·陈遵传》)。东汉,帝王也收藏书迹。《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云:“(刘)睦能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