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软不吃硬,牙齿不健康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方刚长牙时,妈妈不敢给她吃硬的东西,怕她的牙齿长歪,经常把食物打成糊状,结果方方长大后吃东西总是囫囵吞枣,没咬几口就吞进肚子里,很不喜欢吃稍微硬一点的食物,而且牙齿老是出问题,经常要带去看牙医。
  这些年,像方方一样被牙病困扰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家长也抱怨孩子牙齿长不好。口腔专家指出:咀嚼功能退化是导致孩子牙齿长不齐、不美观的主要原因。
  常吃软易挑食偏食
  在宝宝6个月之前,由于牙齿未长齐,胃肠功能也很弱,把食物打成糊状是必要的,但随着宝宝乳牙越来越多,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提供硬一点的食物给宝宝,以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为孩子的多样化进食做好准备。如果宝宝只习惯吃软糊食物,那么就会限制食物的品种,容易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
  颚骨变小,牙齿错位
  颚骨与牙齿的关系就好像是树苗与土地,有充足的土地空间,树苗才可能排列整齐。上个世纪的孩子由于食物品种较少,常吃粗粮,经常要用牙撕、拉、啃、咬,在外力刺激下,颚骨发育充分。而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偏向进食精致、深加工的食物,进食所需的咀嚼力量较少,颚骨也就长得相对较小。在牙齿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颚骨大的,牙齿有充分空间生长,所以牙齿排列也比较美观;颚骨小了,就容易造成牙齿相互拥挤冲撞,上下牙齿咬合错位的现象。另外孩子不经常吃硬食物,颌骨得不到正常的生理刺激,乳牙根不容易吸收,迟迟脱落不掉,造成恒牙只好挤着长,就容易长不齐。
  视力智力也受影响
  “吃软不吃硬”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于牙齿,还有眼睛与大脑。
  视力减弱。日常饮食如果不注意咀嚼,会造成视力下降。因为视力是由晶状体与睫状肌的活动进行调节的。长期不咀嚼,面部的肌肉力量变弱,晶状体的调节机能就不能很好地工作,视力就容易减弱。
  智力下降。在下颚肌肉和大脑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咀嚼时,口腔感觉器官会借由这个通道,将信号传达到大脑,增加脑细胞的信息传递,提高大脑工作效率。而且咀嚼运动可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明显增多,促进大脑发育。软食多,咀嚼少,就会使大脑活力下降。
  软硬兼吃有助乳牙萌出
  年轻父母常常担心宝宝乳牙的承受能力,总是限制或避开硬食,但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婴儿出生后6个月,其颌骨与牙龈就已发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体甚至固体食物。乳牙萌出后,更应吃些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食物,以便宝宝在咀嚼时摩擦牙龈,刺激乳牙萌出。
  TIPS
  孩子在咀嚼时要闭上嘴,维持牙齿内外侧力量的平衡,避免牙齿被食物和舌头等向外推,久而久之形成龅牙。
其他文献
趁着妈妈准备晚饭,小猴跑到小区楼下溜达。  “今天在幼儿园玩的‘假扮游戏’真好玩,好想再玩一次。”小猴抬头看到一棵大树,灵机一动。“要不……来一个假扮‘桃子’的游戏吧。”  说玩就玩,小猴唰唰几下就爬上了树,一本正经地蹲在树枝上,用双手托着自己的腮帮子,就像用盘子托着一颗“水蜜桃”。  “你在玩什么呢?”小猪刚好经过,发现了树上的小猴。  “我在玩假扮‘桃子’的游戏,现在,我是一颗桃子。”小猴回答
1879年的一个上午,随着一声呱呱啼哭,一个小男孩在德国降生了。然而这个小男孩的出生却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给全家人带来欢笑和喜悦,相反,他还把自己的母亲和奶奶给吓了一跳,因为他长了一颗硕大而怪异的脑袋。  随着这个孩子一天天长大,烦恼也与日俱增,一些小孩常常当着他的面叫他“丑八怪”。为此小男孩十分伤心,他躲在家里,不愿出门,也不愿与其他同伴交流和玩耍。母亲发现这一情况后,怜惜地搂着他,轻轻地吻着他
1.请妈妈帮忙,一起做一个折衣纸板。  2.衣服铺上去。折好一边,然后到另一边。  3.兩边折好后,中间的纸板往前面一翻。  4.衣服折好了,又快又整齐!
哪个小孩子不爱玩泥巴?他们两手都是稀泥,鼻子上、衣服上沾着泥点,满脸都是好奇与欣喜。  嘿,你认为玩泥巴只有去陶艺工坊吗?泥土下面的世界可纷繁有趣得很呢。找到小蚯蚓  红褐色的蚯蚓,绝对是泥土中孜孜不倦的翻土工,铲开阴凉的、盖满腐叶的泥土,我们很容易发现爬行的蚯蚓。它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一条蚯蚓每年能翻动20~40吨泥土呢!如果咱们长时间观察它,还可以发现它一面爬行,一面“边吃边拉”。它好
身边常有妈妈说,看了那么多文章和育儿书,学了那么多方法,为什么还是带不好孩子?管教和亲密,似乎总不可兼得。  孩子喜欢怎样的父母呢?如何既有威严,又贴近他心灵?  今天两篇文章带来的答案是:育儿应该是回归和顺应天性。  书上的道理固然重要,但我们内在的思维方式才是本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小时候你希望自己怎样被对待,如今就怎样去对待孩子。  那几秒钟,可以让任何一个孩子瞬间充满存在感,让孩子知
秋冬以后,基本上每天我都提心吊胆的:天气稍有变化,小宝就有反应——晚上蹬被子我没发现,早上起来就鼻塞了;出去玩的时间长了点,回来就流鼻涕了;甚至有时啥原因也没找到,不知怎么的就咳嗽了。  跟几个有经验的妈妈们沟通一番后,她们推荐了几款居家小汤水,经过我这几年的试验,觉得虽是偏方,但还挺有效果,现已经成为我家秋冬季的常备饮品了。  止咳类  煮梨水  我不是学中医的,也不懂科学依据,但经验告诉我,梨
不肯喊人?那就微笑  见人要问候,是老辈人最讲究的礼貌,但孩子却不是每次都乐意,一旁大人越催,越使孩子反感,万一面子上挂不住说他几句,他还会大哭大闹,把场面弄得更尴尬。  专家指点:宝宝不愿叫人的现象出现时间不一致,一般在两岁半左右。此时孩子开始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而言语的发展更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因此,他们悄然告别了“惟命是从”的年代,喜欢自己拿主意来决定该干
假如天下所有的孩子,在餐桌上聊天时都能不影响吃饭,都能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天聊完了,饭也吃完了,那么天底下所有的大人,都不会反对他们在餐桌上讲话的。  可惜,大部分的孩子,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晚餐时间。  还没开饭,小朋友就已经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了;饭菜上了桌,爸妈坐下来,孩子们更是嘴巴一刻都不停——不过不是在吃饭,而是在讲话。  孩子有孩子的道理:一整天都见不到爸妈,好不容易见
从入职这家国际连锁幼儿园总部的第一天,朋友们便戏称我的工作充满了负能量:我的岗位是投诉处理中心。  确实,这些年我接触、处理了几千宗家长投诉,其中有真有假,有愤慨难平的,也有啼笑皆非的,在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处理家园矛盾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与众多家长们分享。  案例一:最不该那刻转身离开  天气突然转凉,欣欣妈趁着午休时间,突击跑到幼儿园给女儿送外套。还没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哭声,
●提问  “我的孩子8岁,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可能是长辈太宠爱的原因,她现在变得很任性,又爱发脾气,还很倔。我们相处得很不愉快,沟通时,谈着谈着就会谈崩,最后不欢而散。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老师,你能帮我指出来吗?”  ●我的解案分享  当这位妈妈向我咨询时,我要求她举出具体的例子说说,以方便和她一起分析。以下就是她的描述,以及我的分析和示范。    描述一:  我带着丽丽去逛超市,买了很多东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