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写作作为一项输出技能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是英语教学和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学习评价的重要项目。但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写作教学大多仍局限于“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批改打分——作文点评”这一单调的教学形式。学生畏惧写作,教师畏惧批改,写作效果止步不前。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师未使用多种活动和练习形式来组织写作教学,未能把写作与听、读、说以及语言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致使学生无法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书面表达或解决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写作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产生了脱节和断层现象。为解决学生语言运用上的困难——特别是写的困难,笔者重新审视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并在教学中实践了“依托外报外刊阅读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写作教学模式,找到了语言输入(阅读)和语言输出(写作)的衔接点,实现了从阅读走向写作。
二、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 阅读与写作的互融关系
语言学家们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似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都包含有预先存在的记忆结构,都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并且都包含有理解和创作的行为。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就是将吸收性技能同生产性技能同时进行训练,将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运用到书面形式上来表达思想。如果说阅读是解码的过程,那么写作应该是编码的过程。
司托次基在综合了有关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写作能力较强的人常常阅读能力也较强,写作能力较强的人比写作能力较弱的人阅读量大,并且阅读能力较强的人比阅读能力较弱的人写出的文章在句法上更趋成熟。可见,写作活动对提高阅读理解非常有用,反之,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的方法也证明是很有效的。
外语写作既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又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也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它是运用从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交际形式,学生除了具有一定连词成句、连句成篇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从整体上构思、合理布局、逻辑性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中的输入假设表明了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如何接受并吸收语言材料这一过程的实质的认识。克拉申对“学得”和“习得”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只有“习得”的语言知识才导致语言的运用,“学得”的语言知识只能帮助人们有意识地监察说出来的话语是否正确。学习者要想在潜意识的情形下自然地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就必须置身于适当的语言环境中,给予其适当的语言输入。克拉申输入论强调: ① 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 ② 输入必须是有趣的、密切相关的; ③ 输入不是以语法为大纲的; ④ 输入必须是大量的。学生对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进行吸收、加工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语言的输出能力。
三、 外报外刊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 语料的选择
所选的阅读材料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文,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而且是习作的样本。因此,所选的语料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在句型、语法、词法方面应考虑到尽可能与课本精读同步,使学生能将课本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同时用阅读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能力去补充、强化已学知识。同时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题材的新颖与广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要确保阅读材料语言的地道与规范性。总之,所选材料要力争做到趣味性、知识性、现实性和可读性的统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为写作提供了语言材料与语言图式,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体察到语言的特征并感悟语言,才能从中获得语言信息,吸收语言材料,才能把吸收的东西变成写作的内容。学生拿着这把钥匙自然可以打通从读到写的渠道。在实践中,笔者所选的阅读材料主要来自《21世纪报》、《英语沙龙》、《疯狂英语》、《海外英语》等。根据这些材料的内容特点,我们从中取材,整理为风俗习惯、体育运动、学校教育、文化与艺术、假日与旅游等几个专题。
2. 语料的输入与内化
信息的输入是写作活动的开始,属于写作前准备阶段。教师可根据材料的特点及不同的写作要求灵活处理材料。如篇幅较长的文章可在课前布置阅读任务,可由学生在课下自行阅读。文章篇幅较短的可安排学生在课堂上限时进行。对已读材料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加以检测,看看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与赏析水平停留在哪个层面上。在日常实践中,笔者通常抽取课堂中10-15分钟时间利用问答法、讨论法等手段粗线条式地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梳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指导学生准确解析词句的运用,把握篇章结构,掌握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习作基本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信息的内化阶段也是学生进行独立创作的一个过程。在阅读材料输入后要真正将所学的应用于写作还需要一个思维组织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开始动笔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内安排几分钟时间启发学生剖析题目,通过头脑风暴形式,如例举观点、提供证据、列出写作步骤等来引导学生。然后学生根据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独立编写提纲、打草稿成文。
3. 语料的输出
信息输出是学生完成初稿撰写的过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深入学生写作现场,随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如果课时紧张,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写作,教师都要告诉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① 写作,特别是较短文章的写作是一气呵成的过程,抓住思路,快速写作,其间不要太在意选词的准确性、时态的一致性、拼写的正确性等细节问题,它是一个记录思想的过程,重点在于饱满的内容; ② 写的过程中,思想要集中又紧张,思维处于目眠的状态,它游走于提纲和具体文字表达之间,既不死套提纲也不脱离提纲随意发挥; ③ 时刻要把写作要求铭记在心,争取文章内容丰富,尽量使用在阅读和记忆过程中印象深刻的语言,灵活运用写作技能; ④ 隔行写,两边留有足够的边界,以便于修改。信息输出的形式可多样化。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可进以仿写、缩写、读后感等形式展开。
4. 作文修改与讲评
作文修改和讲评可分三轮进行。第一轮:学生自行修改;第二轮:小组互评;第三轮:教师抽样点评。学生自行修改操作模式简单,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提高意识。小组互评则强调合作和互学理念,可以四五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间交换初稿相互修改,教师是督促者和答疑者。最后由教师抽取作文样本加以点评。这样的操作模式不仅是一个学习者自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一方面,大大减轻了教师作文批改负担,教师可以有重点地对作文进行反馈,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从自评和互评中受益非浅,使写作者在不断修改中形成新的思路,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意识到并纠正错误。当然,在作文修改前,教师要事先提出修改的要求和方法。 ① 在内容上,文章是否明确表达主题思想,陈述清晰; ② 在结构上,文章布局是否合理,层次安排、段落划分以及必要的过度、开头结尾是否得当; ③ 材料的选择是否生动有趣、和主题联系紧密; ④ 文章语言有无明显的语法错误,词汇使用是否准确; ⑤ 同学间不要有面子观念,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还要擅长于解决问题。
四、 实践结果
外报外刊是学生拓展阅读的首选材料。它激发和保持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外报外刊的阅读大大提高了词汇的复现率,也为学生记忆词汇提供了语言环境,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解决了学生以往枯燥记忆词汇的方法。同时,学生也学会了针对各种文章选择合适的阅读技巧,抓住文章要领。外报外刊成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师益友。
语料的输入使写作不再成为无源之水。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词语、句型和段落结构,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内容。学生的文章有了形式、有了内容、有了亮点。
写作作为一项输出技能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是英语教学和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学习评价的重要项目。但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写作教学大多仍局限于“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批改打分——作文点评”这一单调的教学形式。学生畏惧写作,教师畏惧批改,写作效果止步不前。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师未使用多种活动和练习形式来组织写作教学,未能把写作与听、读、说以及语言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致使学生无法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书面表达或解决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写作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产生了脱节和断层现象。为解决学生语言运用上的困难——特别是写的困难,笔者重新审视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并在教学中实践了“依托外报外刊阅读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写作教学模式,找到了语言输入(阅读)和语言输出(写作)的衔接点,实现了从阅读走向写作。
二、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 阅读与写作的互融关系
语言学家们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似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都包含有预先存在的记忆结构,都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并且都包含有理解和创作的行为。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就是将吸收性技能同生产性技能同时进行训练,将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运用到书面形式上来表达思想。如果说阅读是解码的过程,那么写作应该是编码的过程。
司托次基在综合了有关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写作能力较强的人常常阅读能力也较强,写作能力较强的人比写作能力较弱的人阅读量大,并且阅读能力较强的人比阅读能力较弱的人写出的文章在句法上更趋成熟。可见,写作活动对提高阅读理解非常有用,反之,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的方法也证明是很有效的。
外语写作既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又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也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它是运用从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交际形式,学生除了具有一定连词成句、连句成篇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从整体上构思、合理布局、逻辑性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中的输入假设表明了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如何接受并吸收语言材料这一过程的实质的认识。克拉申对“学得”和“习得”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只有“习得”的语言知识才导致语言的运用,“学得”的语言知识只能帮助人们有意识地监察说出来的话语是否正确。学习者要想在潜意识的情形下自然地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就必须置身于适当的语言环境中,给予其适当的语言输入。克拉申输入论强调: ① 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 ② 输入必须是有趣的、密切相关的; ③ 输入不是以语法为大纲的; ④ 输入必须是大量的。学生对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进行吸收、加工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语言的输出能力。
三、 外报外刊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 语料的选择
所选的阅读材料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文,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而且是习作的样本。因此,所选的语料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在句型、语法、词法方面应考虑到尽可能与课本精读同步,使学生能将课本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同时用阅读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能力去补充、强化已学知识。同时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题材的新颖与广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要确保阅读材料语言的地道与规范性。总之,所选材料要力争做到趣味性、知识性、现实性和可读性的统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为写作提供了语言材料与语言图式,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体察到语言的特征并感悟语言,才能从中获得语言信息,吸收语言材料,才能把吸收的东西变成写作的内容。学生拿着这把钥匙自然可以打通从读到写的渠道。在实践中,笔者所选的阅读材料主要来自《21世纪报》、《英语沙龙》、《疯狂英语》、《海外英语》等。根据这些材料的内容特点,我们从中取材,整理为风俗习惯、体育运动、学校教育、文化与艺术、假日与旅游等几个专题。
2. 语料的输入与内化
信息的输入是写作活动的开始,属于写作前准备阶段。教师可根据材料的特点及不同的写作要求灵活处理材料。如篇幅较长的文章可在课前布置阅读任务,可由学生在课下自行阅读。文章篇幅较短的可安排学生在课堂上限时进行。对已读材料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加以检测,看看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与赏析水平停留在哪个层面上。在日常实践中,笔者通常抽取课堂中10-15分钟时间利用问答法、讨论法等手段粗线条式地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梳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指导学生准确解析词句的运用,把握篇章结构,掌握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习作基本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信息的内化阶段也是学生进行独立创作的一个过程。在阅读材料输入后要真正将所学的应用于写作还需要一个思维组织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开始动笔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内安排几分钟时间启发学生剖析题目,通过头脑风暴形式,如例举观点、提供证据、列出写作步骤等来引导学生。然后学生根据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独立编写提纲、打草稿成文。
3. 语料的输出
信息输出是学生完成初稿撰写的过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深入学生写作现场,随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如果课时紧张,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写作,教师都要告诉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① 写作,特别是较短文章的写作是一气呵成的过程,抓住思路,快速写作,其间不要太在意选词的准确性、时态的一致性、拼写的正确性等细节问题,它是一个记录思想的过程,重点在于饱满的内容; ② 写的过程中,思想要集中又紧张,思维处于目眠的状态,它游走于提纲和具体文字表达之间,既不死套提纲也不脱离提纲随意发挥; ③ 时刻要把写作要求铭记在心,争取文章内容丰富,尽量使用在阅读和记忆过程中印象深刻的语言,灵活运用写作技能; ④ 隔行写,两边留有足够的边界,以便于修改。信息输出的形式可多样化。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可进以仿写、缩写、读后感等形式展开。
4. 作文修改与讲评
作文修改和讲评可分三轮进行。第一轮:学生自行修改;第二轮:小组互评;第三轮:教师抽样点评。学生自行修改操作模式简单,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提高意识。小组互评则强调合作和互学理念,可以四五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间交换初稿相互修改,教师是督促者和答疑者。最后由教师抽取作文样本加以点评。这样的操作模式不仅是一个学习者自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一方面,大大减轻了教师作文批改负担,教师可以有重点地对作文进行反馈,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从自评和互评中受益非浅,使写作者在不断修改中形成新的思路,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意识到并纠正错误。当然,在作文修改前,教师要事先提出修改的要求和方法。 ① 在内容上,文章是否明确表达主题思想,陈述清晰; ② 在结构上,文章布局是否合理,层次安排、段落划分以及必要的过度、开头结尾是否得当; ③ 材料的选择是否生动有趣、和主题联系紧密; ④ 文章语言有无明显的语法错误,词汇使用是否准确; ⑤ 同学间不要有面子观念,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还要擅长于解决问题。
四、 实践结果
外报外刊是学生拓展阅读的首选材料。它激发和保持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外报外刊的阅读大大提高了词汇的复现率,也为学生记忆词汇提供了语言环境,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解决了学生以往枯燥记忆词汇的方法。同时,学生也学会了针对各种文章选择合适的阅读技巧,抓住文章要领。外报外刊成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师益友。
语料的输入使写作不再成为无源之水。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词语、句型和段落结构,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内容。学生的文章有了形式、有了内容、有了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