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较为明显,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显著上升,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为今天的校园健康发展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据数据统计,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一定要对留守儿童欺凌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校园欺凌;成因;应对措施
引言: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因父母长期离家外出打工将子女交给隔代亲人抚养的一种现象,结合近些年在网络上爆发出来的一些案件可知,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欺凌事件发生现象屡禁不止。青少年儿童是未来成长的希望。校园欺凌不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鉴于此,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对校园欺凌问题予以遏制。
一、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原因
(一)个人认知因素
年龄层不足16岁的青少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本来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隔代亲人只能为其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却不能与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当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来源增加,一些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视频过于暴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认知,很多人无法正确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更有甚至将网络世界中的一些暴力行为付诸实践之中。
(二)情感需要因素
结合马斯洛情感需求理论可知,人类需求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处于农村区域的留守儿童虽然满足了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需求,但是由于父母亲人的远离,儿童会时常感到孤单寂寞,儿童的情感需要难以满足。结合心理学可知,人类的某一种单方面的需求如果长期难以满足,会产生一种投射心理,即将个人的情感需求投射在其他方面。举例来说,相比于一些家庭幸福、长期受到关爱的儿童而言,这类儿童沉迷与虚拟世界的概率较低。一些处于农村区域的留守儿童正是因为缺乏父母关爱,才会产生欺负弱小等暴力行为来博得关注或者释放内心的情感压力从中获得平衡。
二、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欺凌问题的对策
(一)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结合前文可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虽然此时的青少年已经拥有了较为独立的人格,但是由于其心智不成熟,外加上一些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使得青少年接触的内容趋于暴力化和低俗化。基于此,为了维护网络秩序,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地成长环境,政府部门首先需要出台一些措施,对网络上传播一些低俗、暴力视频进行整改。
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强制要求个移动应用软件的运营商开辟青少年模式,并要求网络游戏呈实名制发展。此外,对于一些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应采用实名制登记方式进入,严禁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进入这类娱乐场所之中。同时,为了满足亲少年对家庭关爱的需求,学校和教师也要及时和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师要采取劝导或者案例讲解的方式让家长意识到改变教育模式以及陪伴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虽然让家长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陪伴子女是不现实的,但是家长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或者电话的方式每天与子女进行沟通,除了给予子女日常的关爱之外,家长也应该敞开心扉,和子女进行交流,解决子女在青春期遇到的一些困难。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满足子女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向子女灌输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效解决子女的心理问题。
(二)及时的社区救助和有力的校园制度,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对留守儿童而言,解决欺凌问题首先要解决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一些难以获得家庭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可以借助社区救助以及有力的校园制度来帮助其健康成长。
例如学校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留守儿童数量以及家庭情况进行统计,针对一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教师应该对这些儿童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关注。如教师可以在每个月将这些留守儿童召集起来,通过野炊、做游戏,一起过生日等方式提高留守儿童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让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关爱,因为参与活动的主体均为留守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也可以相互吐露心扉,互相交流。此外,借助集体活动还可以帮助其交到新的朋友,在朋友的陪伴和关爱下,儿童的感情需求可以得到一定的满足。此外,由于社区内部拥有较为成熟的资源,对预防儿童欺凌事件具有良好的效果。农村地区的社区组织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并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此外,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世界读书日、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社区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如在母亲节当天,社区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制作送给母亲的礼物,并组织其观看电影等等。
总结: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二元结构的明显,农村留守儿童欺凌问题频繁发生,为了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欺凌问题,一定要分析农村儿童进行欺凌的原因,并结合原因对症下药。鉴于此,可以通过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采取家校共育的模式加强留守儿童和其父母的沟通交流以及通过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等来有效缓解留守儿童的情感压抑,实现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赐平, 韩美琳. 家庭教育視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及应对策略[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30;No.122(01):79-83.
[2]王梓瑛. 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浅析"校园欺凌"现象频发背景下未成年人法律维护体系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 2017(26).
[3]吴颖, 吴士全. 浅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以法律社工农村服务帮帮团调研实践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8, 000(016):176-177.
关键词:留守儿童;校园欺凌;成因;应对措施
引言: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因父母长期离家外出打工将子女交给隔代亲人抚养的一种现象,结合近些年在网络上爆发出来的一些案件可知,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欺凌事件发生现象屡禁不止。青少年儿童是未来成长的希望。校园欺凌不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鉴于此,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对校园欺凌问题予以遏制。
一、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原因
(一)个人认知因素
年龄层不足16岁的青少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本来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隔代亲人只能为其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却不能与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当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来源增加,一些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视频过于暴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认知,很多人无法正确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更有甚至将网络世界中的一些暴力行为付诸实践之中。
(二)情感需要因素
结合马斯洛情感需求理论可知,人类需求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处于农村区域的留守儿童虽然满足了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需求,但是由于父母亲人的远离,儿童会时常感到孤单寂寞,儿童的情感需要难以满足。结合心理学可知,人类的某一种单方面的需求如果长期难以满足,会产生一种投射心理,即将个人的情感需求投射在其他方面。举例来说,相比于一些家庭幸福、长期受到关爱的儿童而言,这类儿童沉迷与虚拟世界的概率较低。一些处于农村区域的留守儿童正是因为缺乏父母关爱,才会产生欺负弱小等暴力行为来博得关注或者释放内心的情感压力从中获得平衡。
二、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欺凌问题的对策
(一)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结合前文可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虽然此时的青少年已经拥有了较为独立的人格,但是由于其心智不成熟,外加上一些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使得青少年接触的内容趋于暴力化和低俗化。基于此,为了维护网络秩序,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地成长环境,政府部门首先需要出台一些措施,对网络上传播一些低俗、暴力视频进行整改。
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强制要求个移动应用软件的运营商开辟青少年模式,并要求网络游戏呈实名制发展。此外,对于一些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应采用实名制登记方式进入,严禁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进入这类娱乐场所之中。同时,为了满足亲少年对家庭关爱的需求,学校和教师也要及时和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师要采取劝导或者案例讲解的方式让家长意识到改变教育模式以及陪伴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虽然让家长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陪伴子女是不现实的,但是家长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或者电话的方式每天与子女进行沟通,除了给予子女日常的关爱之外,家长也应该敞开心扉,和子女进行交流,解决子女在青春期遇到的一些困难。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满足子女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向子女灌输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效解决子女的心理问题。
(二)及时的社区救助和有力的校园制度,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对留守儿童而言,解决欺凌问题首先要解决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一些难以获得家庭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可以借助社区救助以及有力的校园制度来帮助其健康成长。
例如学校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留守儿童数量以及家庭情况进行统计,针对一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教师应该对这些儿童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关注。如教师可以在每个月将这些留守儿童召集起来,通过野炊、做游戏,一起过生日等方式提高留守儿童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让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关爱,因为参与活动的主体均为留守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也可以相互吐露心扉,互相交流。此外,借助集体活动还可以帮助其交到新的朋友,在朋友的陪伴和关爱下,儿童的感情需求可以得到一定的满足。此外,由于社区内部拥有较为成熟的资源,对预防儿童欺凌事件具有良好的效果。农村地区的社区组织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并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此外,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世界读书日、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社区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如在母亲节当天,社区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制作送给母亲的礼物,并组织其观看电影等等。
总结: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二元结构的明显,农村留守儿童欺凌问题频繁发生,为了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欺凌问题,一定要分析农村儿童进行欺凌的原因,并结合原因对症下药。鉴于此,可以通过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采取家校共育的模式加强留守儿童和其父母的沟通交流以及通过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等来有效缓解留守儿童的情感压抑,实现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赐平, 韩美琳. 家庭教育視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及应对策略[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30;No.122(01):79-83.
[2]王梓瑛. 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浅析"校园欺凌"现象频发背景下未成年人法律维护体系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 2017(26).
[3]吴颖, 吴士全. 浅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以法律社工农村服务帮帮团调研实践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8, 000(01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