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仍有许多数学教师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消极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日益下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问题。笔者从生活化情境创设、数学问题设计、学具操作、多媒体应用、知识竞赛等方面,提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几点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素质教育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与新时代教学要求相脱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1]。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其概括性、逻辑性较强,故对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数学是最难的一门科目。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改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任一数学知识点都是从生活现象中获取的,是数学家通过大量实践而得出的结论[2]。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将书本知识讲解给学生,还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比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设计以下生活情境:小红邀请小明、小光去她家玩耍,小红妈妈准备了6个苹果,那么每个小朋友能够分到几个苹果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给出答案:两个苹果。教师又设置情境:小红邀请小明、小光去她家玩耍,但家里只剩1个苹果了,那么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呢?有学生给出答案:可以将苹果切成三份分给三个小朋友。在此情境下,教师即可引出分数的概念,学生迫切想知道每个小朋友所分苹果个数,会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科学设计数学问题
有教育家指出[3],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未采取一定手段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就急于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学生只会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且缺乏热情的脑力劳动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故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科学设计各种问题,调动其探究欲望,进而全神贯注投入到问题解答中。比如,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设计问题:用两个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棉花和橘子,那么哪个袋子较重?学生们立刻回答:装满橘子的袋子更重。教师继续提问:5斤棉花和5斤橘子哪个更重,有学生认为5斤棉花和5斤橘子,也有学生认为5斤橘子更重。教师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给出答案和理由,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结果与剖析。通过设计这种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数学理论知识学习较为枯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将其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学具操作,让学生萌发兴趣,并及时加以引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比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给每位学生发6根小棒,首先让学生用2根小棒摆1个角,然后提出问题:三角形有3个角,1个角用2根小棒,那么摆出一个三角形需要用几个小棒呢?并让学生演示摆动法。有学生回答需要6个小棒,并摆出了1个三角形。教师此时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们在不断实践中,发现可将1个小棒作为公共边,仅用3个小棒就可摆出1个三角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满足感,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深入性。
四、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单纯用语言来讲解数学知识的局面,其可通过视频、图像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4]。多媒体教学趣味性较强,更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调动其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圆的认识”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入圆的概念:小羊、小马、小兔均骑了一辆自行车,它们所骑自行车的轮子分别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动物骑车的场景,通过动画形式来吸引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直观认识圆。为了加深学生对圆心、半径的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原型车轮中车轴处于不同位置的运动状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深奥的数学概念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实现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五、开展数学知识竞赛
小学生好胜心较强,凡事想争第一[5]。数学教师可根据这一特征,通过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8个学习小组,让小组进行算术竞赛。教师共设计20轮比赛,比赛采用小组搶答的方式,每答对一题计5分,获胜小组可获得教师准备的小礼物。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来巩固数学知识,可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地位,主动在课堂活动中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待学困生,切勿差别对待,应该一视同仁,注重全面效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带动大家共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冬.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和积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2):16-16.
[2]鲁晓露.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1):127-127.
[3]柯丁僖.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新校园(中旬刊),2014,(2):187-187.
[4]苏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2):86.
[5]张忠任.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3):125-125.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中心学校)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素质教育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与新时代教学要求相脱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1]。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其概括性、逻辑性较强,故对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数学是最难的一门科目。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改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任一数学知识点都是从生活现象中获取的,是数学家通过大量实践而得出的结论[2]。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将书本知识讲解给学生,还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比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设计以下生活情境:小红邀请小明、小光去她家玩耍,小红妈妈准备了6个苹果,那么每个小朋友能够分到几个苹果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给出答案:两个苹果。教师又设置情境:小红邀请小明、小光去她家玩耍,但家里只剩1个苹果了,那么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呢?有学生给出答案:可以将苹果切成三份分给三个小朋友。在此情境下,教师即可引出分数的概念,学生迫切想知道每个小朋友所分苹果个数,会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科学设计数学问题
有教育家指出[3],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未采取一定手段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就急于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学生只会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且缺乏热情的脑力劳动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故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科学设计各种问题,调动其探究欲望,进而全神贯注投入到问题解答中。比如,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设计问题:用两个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棉花和橘子,那么哪个袋子较重?学生们立刻回答:装满橘子的袋子更重。教师继续提问:5斤棉花和5斤橘子哪个更重,有学生认为5斤棉花和5斤橘子,也有学生认为5斤橘子更重。教师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给出答案和理由,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结果与剖析。通过设计这种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数学理论知识学习较为枯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将其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学具操作,让学生萌发兴趣,并及时加以引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比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给每位学生发6根小棒,首先让学生用2根小棒摆1个角,然后提出问题:三角形有3个角,1个角用2根小棒,那么摆出一个三角形需要用几个小棒呢?并让学生演示摆动法。有学生回答需要6个小棒,并摆出了1个三角形。教师此时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们在不断实践中,发现可将1个小棒作为公共边,仅用3个小棒就可摆出1个三角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满足感,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深入性。
四、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单纯用语言来讲解数学知识的局面,其可通过视频、图像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4]。多媒体教学趣味性较强,更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调动其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圆的认识”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入圆的概念:小羊、小马、小兔均骑了一辆自行车,它们所骑自行车的轮子分别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动物骑车的场景,通过动画形式来吸引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直观认识圆。为了加深学生对圆心、半径的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原型车轮中车轴处于不同位置的运动状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深奥的数学概念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实现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五、开展数学知识竞赛
小学生好胜心较强,凡事想争第一[5]。数学教师可根据这一特征,通过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8个学习小组,让小组进行算术竞赛。教师共设计20轮比赛,比赛采用小组搶答的方式,每答对一题计5分,获胜小组可获得教师准备的小礼物。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来巩固数学知识,可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地位,主动在课堂活动中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待学困生,切勿差别对待,应该一视同仁,注重全面效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带动大家共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冬.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和积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2):16-16.
[2]鲁晓露.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1):127-127.
[3]柯丁僖.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新校园(中旬刊),2014,(2):187-187.
[4]苏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2):86.
[5]张忠任.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3):125-125.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