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环境监测作了概述,分析了其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对形态分析的转变、仪器分析的转变、技术的种类转变进行了介绍,通过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讨,可进一步革新其技术,促进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当前,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生态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且人们对生态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更好地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作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就必须切实掌握监测内容和技术要点,进而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环境监测的概述
1.1 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出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污染源控制、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污染物及污染物浓度进行空间和时间追踪,从而掌握污染物来源、迁移、扩散、转化、反应情况,了解污染物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报和防治;二是对环境质量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发展规律,积累环境监测经验,以为环境执法监督部门提供依据;三是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结合环境变化情况及监测技术发展情况,不断创新监测方法,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1.2 监测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任务是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检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以及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监测方式,其要求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的變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性事件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污染组分。
1.3 监测流程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会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其要求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确定监测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且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2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所谓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在环境污染情况下诞生的检测与预防技术,迄今为止,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该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我国相关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越来越进步,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已建立了2300多个环境监测站,从业人员多达36万人,相当于整个环保系统总人数的4%,并且现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已具备一定实力,特别是监测水体、空气、酸雨、噪声和放射性物质等方面,同时环境自动监测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减轻了人力的劳动负担,尤其是在水体监测方面,我国十大流域建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站,为保护重点流域环境提供了技术保障。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环境监测技术缺乏应急措施;所谓应急措施,指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于突发污染状况的处理措施,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来看,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形的应急预案,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工作在采样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现场动态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应,给突发污染的治理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跨度较大,自然环境多变,应急措施的不完善也会给环境监测的采样工作增加难度。其二,环境监测技术在手段和设备上的落后;环境监测技术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监测手段和相应配套设备上的先进,就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来说,对于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缺乏严密的程序,缺乏严格的分类化管理,更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导致实际监测中各地做法不一,检测结果不准确,加之监测技术多年来未进行更新,面对新型污染物难免束手无策,同时由于各地环境监测的相关配套设备往往较为昂贵,成本较高,所以许多地方未能及时更新这些设备,导致在突发性情况出现后,无法及时遏制污染扩散和有效防治污染。
3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形态分析的转变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在环境监测方面,由原来的污染物成分分析向化学形态分析发展。首先形态分析为化学分析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化学形态分析、物理形态分析两种,化学形态不同,生物体可利用性也会有很大差异,同时由于形态分析是一种超痕量分析,因而对灵敏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形态分析中,应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取样过程中,都应保证元素的固有形态,目前,形态分析方法主要有:电分析法、多种技术联用、色谱法、光谱法,其中,电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包括溶出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极谱法、离子选择性电位分析等方法,在其中,溶出伏安法由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工作电极比较多样,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方法。其次电子计算机化和仪器联合使用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在联合技术中,一般将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和高选择性分离技术结合起来,如元素选择与液相色谱联用,能够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鉴定和分离,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分析方法。
3.2 仪器分析的转变
环境监测技术开始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各种精密度较高的分析仪器相继产生,并且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在监测站能力建设中,要求必须配备的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烟气在线、水质在线等监测系统。其次监测技术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例如当前有机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一大难题,同时由于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甚至有些痕量有机物的危害较大,因此不断寻求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今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要任务。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高效率的迫切需要,研究高效、快速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在水利系统方面,现目前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研究不够,急需先进的监测技术支持并指导水质监督工作的发展。
3.3 技术的种类转变
随着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引进,监测技术与监测方法也逐渐朝着丰富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常规的化学形态分析法,一些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也被引入其中,并发挥着支持与辅助作用,其次,虽然现阶段的科研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使得这些技术的优势与功能尚未得到全面发挥,然而从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我国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势必日臻走向科学、成熟和完善,并会逐渐朝着自动监测水平迈进。
另外环境监测领域划分会更加详细,例如:大气监测、土壤监测、水源监测等,同时监测范围也会由地面监测发展到立体空间监测,各领域技术的联合应用会发挥更加丰富的监测功能和作用。
4 總结
总之,环境监测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决策的技术依据,为我国环境履约工作提供了支持,并且其是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检测、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执法与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在检测中,我们需加大其技术的相关探讨,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 乌云娜,冉春秋,高杰.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经济,2009(12).
[2] 石媛,陈宪伟.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24).
[3] 连卫中.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当前,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生态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且人们对生态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更好地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作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就必须切实掌握监测内容和技术要点,进而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环境监测的概述
1.1 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出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污染源控制、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污染物及污染物浓度进行空间和时间追踪,从而掌握污染物来源、迁移、扩散、转化、反应情况,了解污染物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报和防治;二是对环境质量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发展规律,积累环境监测经验,以为环境执法监督部门提供依据;三是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结合环境变化情况及监测技术发展情况,不断创新监测方法,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1.2 监测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任务是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检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以及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监测方式,其要求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的變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性事件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污染组分。
1.3 监测流程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会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其要求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确定监测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且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2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所谓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在环境污染情况下诞生的检测与预防技术,迄今为止,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该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我国相关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越来越进步,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已建立了2300多个环境监测站,从业人员多达36万人,相当于整个环保系统总人数的4%,并且现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已具备一定实力,特别是监测水体、空气、酸雨、噪声和放射性物质等方面,同时环境自动监测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减轻了人力的劳动负担,尤其是在水体监测方面,我国十大流域建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站,为保护重点流域环境提供了技术保障。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环境监测技术缺乏应急措施;所谓应急措施,指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于突发污染状况的处理措施,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来看,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形的应急预案,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工作在采样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现场动态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应,给突发污染的治理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跨度较大,自然环境多变,应急措施的不完善也会给环境监测的采样工作增加难度。其二,环境监测技术在手段和设备上的落后;环境监测技术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监测手段和相应配套设备上的先进,就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来说,对于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缺乏严密的程序,缺乏严格的分类化管理,更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导致实际监测中各地做法不一,检测结果不准确,加之监测技术多年来未进行更新,面对新型污染物难免束手无策,同时由于各地环境监测的相关配套设备往往较为昂贵,成本较高,所以许多地方未能及时更新这些设备,导致在突发性情况出现后,无法及时遏制污染扩散和有效防治污染。
3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形态分析的转变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在环境监测方面,由原来的污染物成分分析向化学形态分析发展。首先形态分析为化学分析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化学形态分析、物理形态分析两种,化学形态不同,生物体可利用性也会有很大差异,同时由于形态分析是一种超痕量分析,因而对灵敏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形态分析中,应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取样过程中,都应保证元素的固有形态,目前,形态分析方法主要有:电分析法、多种技术联用、色谱法、光谱法,其中,电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包括溶出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极谱法、离子选择性电位分析等方法,在其中,溶出伏安法由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工作电极比较多样,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方法。其次电子计算机化和仪器联合使用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在联合技术中,一般将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和高选择性分离技术结合起来,如元素选择与液相色谱联用,能够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鉴定和分离,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分析方法。
3.2 仪器分析的转变
环境监测技术开始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各种精密度较高的分析仪器相继产生,并且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在监测站能力建设中,要求必须配备的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烟气在线、水质在线等监测系统。其次监测技术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例如当前有机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一大难题,同时由于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甚至有些痕量有机物的危害较大,因此不断寻求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今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要任务。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高效率的迫切需要,研究高效、快速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在水利系统方面,现目前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研究不够,急需先进的监测技术支持并指导水质监督工作的发展。
3.3 技术的种类转变
随着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引进,监测技术与监测方法也逐渐朝着丰富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常规的化学形态分析法,一些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也被引入其中,并发挥着支持与辅助作用,其次,虽然现阶段的科研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使得这些技术的优势与功能尚未得到全面发挥,然而从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我国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势必日臻走向科学、成熟和完善,并会逐渐朝着自动监测水平迈进。
另外环境监测领域划分会更加详细,例如:大气监测、土壤监测、水源监测等,同时监测范围也会由地面监测发展到立体空间监测,各领域技术的联合应用会发挥更加丰富的监测功能和作用。
4 總结
总之,环境监测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决策的技术依据,为我国环境履约工作提供了支持,并且其是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检测、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执法与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在检测中,我们需加大其技术的相关探讨,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 乌云娜,冉春秋,高杰.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经济,2009(12).
[2] 石媛,陈宪伟.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24).
[3] 连卫中.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