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服,作为一种制式服装,是一种能够体现国家教育文化水平的一种文化形式,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本文以安全理念作为主线,从而探讨校服在满足小学生的基本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如何主动对儿童安全起到防护作用?以此来论证实施小学校服日常防护式设计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校服;安全;防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67-01
一、我国小学校校服发展现状
校服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至1993年国家教委下达的“城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文件已经在全国推广实施,统一着装校服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学校责任,遵守校园的文明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可以加强社会对学生的监督与保护。校服能促进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深化其群体意识,校服对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有极大的作用,能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学校自豪感和对同学的友情。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但是,目前中国的校服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样式老旧、肥大,面料粗糙,当前校服并不能满足学生在审美、功能上的需求。我国各类小学在校生有一亿多,而小学生校服得体与否直接关系着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小学生校服与其他童装不同,它不仅具有实用、审美功能,且肩负着教育、规范作用,反映学校的文化、精神。随着安全穿衣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安全为总体要求,强调健康、舒适和美感的服装产品起来越多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而校服是小学生们穿着最多的服裝,一周内至少5天是穿着校服的。在呼吁安全、注重环保的趋势下,校服的发展已从单纯的美观性、耐用性的基本属性向着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的属性转变,对于校服的防护功能的需求更高,而现有的校服在防护功能这块只是单纯的选择纯棉材质的面料及增加反光条,并未真正满足小学生们的需求也并未起到真正的防护作用。(如图1所示)
〖XC29.JPG;%30%30〗
图1 小学校服
二、小学校服防护设计研究意义
我国的学生校服多以宽松肥大的运动服为主,审美性和功能性相对滞后。当今,我国这种宽松肥大的校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社会审美需求,人们对校服从功能性和美观性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对低质量的运动风格校服产生抵触情绪。在此现实背景下,结合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生长情况,针对校服设计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中国校服现状缺乏对学生基本的防护功能的设计、民族文化的体现等。在小学校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校园生活的生活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以及自身的生理变化因素三个方面出发对校服的功能性设计进行考虑。从校服的款式设计中解决功能性问题和从材料的选择上来解决校服的安全性问题,另外从校服的细节设计增加防护功能,以减少小学生在活动时受伤。通过对小学校服的防护设计功能研究,以期能为小学校服的创新设计发展及小学生日常安全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三、小学校服安全的概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服装的安全性重视度越来越高,服装的安全是指服装对人没有危险和危害。服装的安全不单是指在材料上的安全,还指在色彩上的安全、造型款式上的安全、辅料搭配的安全等,如果在设计中不考虑服装的安全因素,往往会导致因服装而出现的安全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频频出现有关服装引起的安全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有效地把安全概念融入到服装设计当中?在这种趋势推动之下,促使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始对校服的设计进行积极探索。现代都市,机动车数量庞大,并且日益增多,大规模数量的汽车排放尾气等原因导致了雾霾气候的形成。小学生体质较弱,若长期呼吸被雾霾污染的空气,容易导致各种呼吸疾病的发生,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不益。此外,目前的小学生的校服都不具有防水的功能,当遇到下雨天时,若小学生的衣服被雨水淋湿,容易使小学生受冻生病。另外,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容易相信陌生人,因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被拐卖的事件发生。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弱,在校服设计中要考虑到结构安全,如拉链应该有自锁功能,拉链头不能是尖锐的,最好采用硅胶材质,必要时应配备可视警示性材料等。
四、小学校服防护设计的重要性
1.小学校服防护概念。
孩子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是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第一要素,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服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校服必须是安全的。校服要做到材料安全、对人体无害,保暖透气,还要充分考虑耐洗性、耐磨性及抗日晒性等指标;同时要做到结构安全,满足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学习、运动的需求;还要在细节设计上体现安全,为孩子们的运动、出行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安全保护。如在装饰上增加荧光条,其目的是为了让司机在夜间提前看到学生踪迹,提前减速刹车。(如图2所示)
〖XC30.JPG;%35%35〗
图2 增加荧光条校服
2.小学生校服防护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提升,小学生校服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不但在款式造型、面料、色彩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另外大人们在小学生校服的需求上开始趋向于防护功能方面的,希望孩子穿着的服装不但美观、舒适还要具有保护儿童的功能,鉴于人们对小学生校服消费需求的变化,近年来,设计师们不断地去挖掘小学校服的新功能,由此出现了针对小学生校服防护设计的概念。在今年在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件集体提案《关于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的提案》,《提案》建议:在改进校服美感帮助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功能面料开发与校服款式设计,深化质量管理,斩断“劣质校服”流入校园的通道。校服企业应通过提升对校服功能的认识,了解校服在角色认同、引导认知、美学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选择订制和生产美观、全体、舒适的校服。由此可看出校服改革的必要性,而校服的改革不单是在美观上还要舒适、安全。未来的小学校服基于安全的理念下增加防护设计,使校服逐渐走向智能化。据《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在贵州和广西等地的十多所中小学的学生穿上了“智能校服”。这种校服在左右肩的位置装有两个芯片,与学校和宿舍门口装有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人工智能系统协同工作,可以自动识别学生信息,判断学生是否为本校学生,并语音播报给门卫。同时,记录学生进校、离校、进出宿舍的时间以及进出时20秒视频,并推送到家长的手机相应app上。同时,通过佩戴定制的含有GPS模块的校徽,可实现对学生的实时定位。
小学校服的防护设计功能主要是针对目前小学校服的设计防护性不足以及缺陷等进行的创新设计,尽可能的在设计中研究如何避免或减少小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及学习中可能发生的伤害,让服装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五、结论
我国校服从1993年开始全国范围推广以来,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其发展速度与国外校服发展来比还是相对落后,而校服是学生及学校的标志,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内涵,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服设计者应在校服上体现出正向、积极的美学元素、防护功能,设计出具有符合学生身份的校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美学规律及安全意识,进而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所以校服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于翔.简论我国小学校服日常防护设计[J].华章,2013,(32).
[2]林燕萍.中小学校服设计理念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7(09):36—13+30.
[3]王春燕.我国中小学校服设计及其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余嘉雯,邓美珍.我国中小学校服设计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美与时代,2016(7):85—86.
作者简介:陈政涵(1985—),女,广东东莞,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造型设计。
【关键词】小学生;校服;安全;防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67-01
一、我国小学校校服发展现状
校服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至1993年国家教委下达的“城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文件已经在全国推广实施,统一着装校服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学校责任,遵守校园的文明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可以加强社会对学生的监督与保护。校服能促进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深化其群体意识,校服对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有极大的作用,能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学校自豪感和对同学的友情。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但是,目前中国的校服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样式老旧、肥大,面料粗糙,当前校服并不能满足学生在审美、功能上的需求。我国各类小学在校生有一亿多,而小学生校服得体与否直接关系着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小学生校服与其他童装不同,它不仅具有实用、审美功能,且肩负着教育、规范作用,反映学校的文化、精神。随着安全穿衣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安全为总体要求,强调健康、舒适和美感的服装产品起来越多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而校服是小学生们穿着最多的服裝,一周内至少5天是穿着校服的。在呼吁安全、注重环保的趋势下,校服的发展已从单纯的美观性、耐用性的基本属性向着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的属性转变,对于校服的防护功能的需求更高,而现有的校服在防护功能这块只是单纯的选择纯棉材质的面料及增加反光条,并未真正满足小学生们的需求也并未起到真正的防护作用。(如图1所示)
〖XC29.JPG;%30%30〗
图1 小学校服
二、小学校服防护设计研究意义
我国的学生校服多以宽松肥大的运动服为主,审美性和功能性相对滞后。当今,我国这种宽松肥大的校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社会审美需求,人们对校服从功能性和美观性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对低质量的运动风格校服产生抵触情绪。在此现实背景下,结合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生长情况,针对校服设计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中国校服现状缺乏对学生基本的防护功能的设计、民族文化的体现等。在小学校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校园生活的生活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以及自身的生理变化因素三个方面出发对校服的功能性设计进行考虑。从校服的款式设计中解决功能性问题和从材料的选择上来解决校服的安全性问题,另外从校服的细节设计增加防护功能,以减少小学生在活动时受伤。通过对小学校服的防护设计功能研究,以期能为小学校服的创新设计发展及小学生日常安全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三、小学校服安全的概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服装的安全性重视度越来越高,服装的安全是指服装对人没有危险和危害。服装的安全不单是指在材料上的安全,还指在色彩上的安全、造型款式上的安全、辅料搭配的安全等,如果在设计中不考虑服装的安全因素,往往会导致因服装而出现的安全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频频出现有关服装引起的安全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有效地把安全概念融入到服装设计当中?在这种趋势推动之下,促使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始对校服的设计进行积极探索。现代都市,机动车数量庞大,并且日益增多,大规模数量的汽车排放尾气等原因导致了雾霾气候的形成。小学生体质较弱,若长期呼吸被雾霾污染的空气,容易导致各种呼吸疾病的发生,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不益。此外,目前的小学生的校服都不具有防水的功能,当遇到下雨天时,若小学生的衣服被雨水淋湿,容易使小学生受冻生病。另外,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容易相信陌生人,因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被拐卖的事件发生。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弱,在校服设计中要考虑到结构安全,如拉链应该有自锁功能,拉链头不能是尖锐的,最好采用硅胶材质,必要时应配备可视警示性材料等。
四、小学校服防护设计的重要性
1.小学校服防护概念。
孩子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是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第一要素,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服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校服必须是安全的。校服要做到材料安全、对人体无害,保暖透气,还要充分考虑耐洗性、耐磨性及抗日晒性等指标;同时要做到结构安全,满足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学习、运动的需求;还要在细节设计上体现安全,为孩子们的运动、出行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安全保护。如在装饰上增加荧光条,其目的是为了让司机在夜间提前看到学生踪迹,提前减速刹车。(如图2所示)
〖XC30.JPG;%35%35〗
图2 增加荧光条校服
2.小学生校服防护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提升,小学生校服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不但在款式造型、面料、色彩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另外大人们在小学生校服的需求上开始趋向于防护功能方面的,希望孩子穿着的服装不但美观、舒适还要具有保护儿童的功能,鉴于人们对小学生校服消费需求的变化,近年来,设计师们不断地去挖掘小学校服的新功能,由此出现了针对小学生校服防护设计的概念。在今年在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件集体提案《关于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的提案》,《提案》建议:在改进校服美感帮助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功能面料开发与校服款式设计,深化质量管理,斩断“劣质校服”流入校园的通道。校服企业应通过提升对校服功能的认识,了解校服在角色认同、引导认知、美学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选择订制和生产美观、全体、舒适的校服。由此可看出校服改革的必要性,而校服的改革不单是在美观上还要舒适、安全。未来的小学校服基于安全的理念下增加防护设计,使校服逐渐走向智能化。据《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在贵州和广西等地的十多所中小学的学生穿上了“智能校服”。这种校服在左右肩的位置装有两个芯片,与学校和宿舍门口装有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人工智能系统协同工作,可以自动识别学生信息,判断学生是否为本校学生,并语音播报给门卫。同时,记录学生进校、离校、进出宿舍的时间以及进出时20秒视频,并推送到家长的手机相应app上。同时,通过佩戴定制的含有GPS模块的校徽,可实现对学生的实时定位。
小学校服的防护设计功能主要是针对目前小学校服的设计防护性不足以及缺陷等进行的创新设计,尽可能的在设计中研究如何避免或减少小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及学习中可能发生的伤害,让服装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五、结论
我国校服从1993年开始全国范围推广以来,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其发展速度与国外校服发展来比还是相对落后,而校服是学生及学校的标志,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内涵,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服设计者应在校服上体现出正向、积极的美学元素、防护功能,设计出具有符合学生身份的校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美学规律及安全意识,进而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所以校服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于翔.简论我国小学校服日常防护设计[J].华章,2013,(32).
[2]林燕萍.中小学校服设计理念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7(09):36—13+30.
[3]王春燕.我国中小学校服设计及其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余嘉雯,邓美珍.我国中小学校服设计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美与时代,2016(7):85—86.
作者简介:陈政涵(1985—),女,广东东莞,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造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