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音乐智慧型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an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下,智慧型课堂使用互联网手段充分挖掘学生智慧,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有效巩固音乐核心素养本位的音乐课堂。然而,笔者在教育见习中发现,基于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着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据此,笔者提出了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智慧型音乐课堂的升级建议,即重视“视听联觉”培养、渗透课外生活轨迹、增强探究性趣味体验、引进个性化评价指标,并提供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时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利用技术设备,加强对学况的监督。
  关 键 词: 智慧课堂;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放眼至学校教育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正朝着信息化、动态性方向发展。与之相替的是“智慧课堂”,它的出现加快了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培养出智慧型人才创造新的空间。而随着聚焦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智慧课堂的升级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是连接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以及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关键环节。[1]音乐核心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目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智慧教学,是否符合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向,值得探討。
  一、核心素养本位下音乐课堂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手段:忽视视听联觉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是凭借听觉感官传达某些情感意象的艺术。审美感知是音乐核心素养之一,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他们还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要想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仅靠听觉培养是不够的。“视觉艺术的刺激产生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的联觉体验,获得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反应,能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感受音乐。”[2]在实际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已意识到运用视觉元素来辅助教学,但其方法常常是盲目的、无意识地,未经过系统考究的。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后生活相脱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生活中多一些音乐带来的快乐。”这一理念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注重与社会实际的关联度。过去,信息科技还未普及,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轨迹常常是教学视野盲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课外学习音乐途径拓宽,展示自我成果的平台增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生活片段进行记录和采集已成为易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视野仍旧局限在教材、课堂内容中,对学生课外的生活化信息利用率不高。
  (三)教学过程:缺乏自主性探究过程
  “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以此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本位下的音乐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通过其亲自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活动以提高艺术表现。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在环节设置上往往忽略学生的自主体验过程,加上课堂中现代技术的配置不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参与度也不高。
  二、核心素养本位下智慧音乐课堂的教学升级
  (一)重视“视听联觉”培养
  智慧课堂相比于传统课堂,更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利用以触发学生的视听联觉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抽象的音乐作品通过图示、视频等形式,逐渐趋于可视具象。学生在动态的空间中获取音乐中所包含的信息,这些信息常常是难以言喻的,如形态、神韵、情感等。如今,图形谱、旋律线已成为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途径、视听联觉交互的主要媒介,教师在智慧课堂中还可运用一些音乐可视化软件(如AE、Unity等),将晦涩难懂的音乐作品以形象性的动画图进行呈现,将音乐立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联觉以培养其审美感知。如将《命运》旋律可视化之后,音乐发展被转化成“小人骑单车”的画面,随着音高、节奏、声部的变化,骑车轨迹以及人数也相应发生变化。不仅清晰地呈现音乐的细微发展,也直观地展示了作曲家跌宕起伏的一生。
  (二)增添探究性趣味体验
  智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自主体验。技术支撑下的虚拟学习,无需教师过多引导,学生能直接感知到非现实的事物,沉浸式体验获取自我归属感,激发学习动机。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被改变,智慧课堂为小学音乐课堂提供更多信息化的工具与资源,使得以学生为主体的,面向核心素养的体验性、游戏化学习得以更好地开展。如,在讲解音符节拍等乐理知识时,教师利用ppt制作声势节奏游戏,学生在动态游戏中自主获取乐理知识。
  (三)引进个性的评价指标
  斯坦福大学教授琳达·达林—哈蒙德(Linda Darling- Hammond)认为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要体现任务的不同方面,而不是单一级别的,而且应该向学习社区中的学生及他人公开 [3]。相比传统课堂,智慧课堂教学运用动态伴随式学习诊断,形成交互空间,其中涵盖课前预习和课后反馈。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被实时记录,教师可精准地检测出评价和即时反馈;课下,学生的学习成果被公开展示,评价的空间维度被大大拓宽。
  三、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音乐智慧型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各部分都体现师生活动的交互,“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贯穿课堂始终。以下部分环节以《致春天》为例进行设计解读:
  (一)课前预习反馈,实时交互信息
  在课前阶段,首先,教师根据课程所需,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推送方式,包括自制微课、慕课推送、任务发布。其次,学生通过信息化学习平台提前预习,并形成多样反馈:或文字梳理,或作品提交,或题目自测,或资料收集。最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并整理,将学生提供的课下生活化资源融入课程设计中,真正达到信息交互效果。   (二)课中情境搭建,实现自主探究
  课中阶段由以下步骤展开叙述:导入、新授、作业。导入部分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由于在课前阶段学生对课堂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预习反馈、测验练习等形式导入新课也是一种全新的选择。教师以学生在课前提交预习资料为导入对象,既提升了预习效果,又联结课下生活信息。在《致春天》一课中,以“我与春天”主题任务下发,在平台挑选符合课堂情境的作品并予以展示,教师慢慢将课堂导向音乐世界中的“春天”。新授阶段主要在于自主体验,以交互式白板为技术支持,以趣味性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在《致春天》一课中,加入游戏环节,请学生上台,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在交互白板上画图,实现听觉到视觉的联动转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堂随堂作业具有及时性,学生通过平台接收任务并完成提交,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堂掌握度。
  (三)课后交流展示,形成个性评价
  课后阶段关键在于拓展学生知识层次。智慧课堂环境为小学音乐创造了多维度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主探究,形成个性化作品展示。在课后评价阶段,一方面,教师通过回看课程记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统计課堂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平台上传作品,师生均可对其进行针对性地交流与评论。
  四、核心素养本位下的小学音乐智慧型课堂教学措施
  (一)合理利用技术设备
  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够灵活地使用技术设备。但智能技术在教学中主要起着辅助作用,只能作为音乐课堂中锦上添花的工具。核心素养本位的音乐智慧课堂应当始终围绕着“以音乐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进行设计,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工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核心素养融合并促进智慧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首先,通过现代技术融合打造的智能化课堂,打破单一的教室空间,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多方位教学。其次,智慧型音乐课堂对构建 21 世纪学生核心素养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新型科技的出现,学生的音乐发展成为正向变数,其审美感知、表现创造力不断被开发。最后,核心素养是本位,音乐是载体,智慧教育是方式,呼唤新信息时代下艺术教育的探索发展到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戴娱.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音乐教学评价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138-143).
  [2]黄小蕊.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 [美]琳达·达林-哈蒙德.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1.
其他文献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虚拟现实系统的普及度明显上升,且逐渐成为主导趋势。各类公共场所将电子信息技术的合理化运用作为其踏入"现代化"与身处发展"前沿"的标志之一。的确,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是前所未有的,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民歌涵盖的方面包括历史、文化、音乐等。若想做好传统民歌的传播,我们除了在听觉上的传达以外,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与显示的强大功能也可以更好
摘 要:为什么英语听、说、读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往往成效显著,而写作教学却一直是“老大难”?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过于注重训练,疏于教学有很大关系。依托教材中体系化的写作活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遵循语言输入与有效输出的基本语言学习规律,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变写作教学无从下手这一困局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任务;写作能力;语言输出  在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针对英语
摘 要:文章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分析了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课例,从“聚焦单元主题,设计具体任务,确立任务链目标;丰富主题资源,设计分级任务,建构任务链网络;升华主题意义,设计整体性输出任务,延展任务链内涵”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复习课任务链的有效设计。  关键词:主题意义;复习课;任务链  引言  探究主题意义是英语学习活动的核
摘 要: 电视综艺节目的视觉艺术作为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重要维度之一,是否具有独特的審美视角和具有冲击力的表现风格,是综艺节目能否取得佳绩的关键所在。本文围绕电视综艺节目的视觉艺术审美风格展开论述,分析电视综艺节目视觉设计的艺术审美风格,阐述电视解决在视觉艺术创新上的走向和发展,以期能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视觉艺术创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电视综艺节目;视觉艺术;审美风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摘 要: 在智能技术持续发展的时代,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钢琴教育事业和钢琴制造业都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钢琴亦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因而其教学方法非常可能同现代高科技智能技术相结合。现基于这一情况,提出几个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的创新要点,包括目标要点、技术要点、过程要点与应用要点几个方面,希望据此达到互联网和传统钢琴教学完美融合的效果,让学生取得更大的发展。  关 键 词: 数码钢琴;集体
摘 要: 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教育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对于幼儿的教育也越发重视起来,希望幼儿的教育生活丰富多彩。现如今国家颁布了新型教学制度,对幼儿学习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要求幼儿结合自己现有知识,探索未知领域,促使幼儿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班级绘本剧引入其中,幼儿在参与中全面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班级绘本剧有效开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