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有效教学是教学双方的共同追求,教师备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必经途径之一。因此,做到有效备课,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备目标
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备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教育教学无论改革,这一环节都不应该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它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方向问题。
“目标”是指要想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放到教学上,也就是某一学科经过一学期、一学年或一个初中阶段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再往小里说,就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实施要学生掌握哪些东西。简而言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目的性。如果这个目的性不明确、不科學,那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混乱的、盲目的,其教学效果也是凌乱的,甚至是恐怖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所有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科学性为中心准则,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加以润色、添减,从而形成科学性的五彩斑斓的教育教学目标。
虽然目标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有一些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1、知识目标:通过这一个学期或者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为后面的学习积累基础知识,如:拼音、字词、短语、语法、文学常识、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都可以纳入到知识目标中去。
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使学生掌握某方面的能力技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观察能力、描写能力、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搜集材料能力等。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受某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感染,从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者从反面教材中获得对照和反省。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亲情友情、博爱和平、人文修养等,所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教育都可以吸纳到这一目标中来。
除了这三大必备目标之外,还有一个最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考试目标。这是我们当前教育必须正面应对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无法改变的,既然改变不了它就只有面对它。有人说,前面的三大目标里面不是已经包括这些内容了吗?的确。但是还有两点值得我们格外注意:(1)在应知应会的目标中,如果属于考试重点对象的就要特别强调突出,给学生夯实。(2)现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超出课本或大纲要求以外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还要适时地予以补充说明,训练掌握。
二、备教材
在弄清楚目标后即开始落实目标,落实目标的具体载体就是教材。要实施高效性、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就必须将教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运用自如。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备教材之前,要认真阅读教参,教参给教者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各项教学目标。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材分析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可以说,教参是教材编写者教育教学经验的结晶,是对整节课宏观上的把握。阅读教参可以了解教材提供的具体教学内容中,教者应重点把握那些知识点地教授,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教者应如何来应答解疑。所以在备教材时,要详读教参。
教材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是丰富的、多元的,我们要善于多角度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教材出现的内容不一定全讲;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备课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拓宽教学的天地。另外,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备课这一先进的资源和手段进行备课。记得我在教授李白所写的《行路难》一诗时,我首先把教参熟读,了解教授此诗应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生活离得很远。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此诗内涵,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诗文知识以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这样就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教材知识,还拓宽了视野。
三、备学生
备课应是师生双边互动式的合作。一堂课的好坏评价标准是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教者教了多少。如果说前面备教材是知己的话,备学生就是知彼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做为学生个体而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备学生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同时要兼顾个性的差别。正所谓因材施教。学生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库,备课时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初中生对于故事性强的课文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教者就要调动兴趣,让学生多动手动脑主动去学得知识。而理论性强的一些课文,学生的兴趣会稍差一些,教者要在备课时,找到能使学生产生去学的切入点,变学生不爱为喜欢。只有备好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到合理的发展,师生双受益。
四、备教法学法
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课堂上要求师生成为一个学习的合成体,这就要求教者要采取相应的教法学法授生渔及鱼。我在教授古诗词时,通常都采取朗读法及对比法两种教学方式,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古典诗词,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艺术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体味诗韵,同时引入具有可比性的另一篇或几篇诗词进行对比鉴赏,古诗词由于篇幅短小,适合对比方法的教学。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对所学习诗词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加其诗词鉴赏课的容量。在教学中还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法,让学生在学生古诗词中感悟其诗情诗意,还培养其读书的乐趣。
五、课后备
在课前备课、设计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但课后进行反思,进行课后备,也是上好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能够让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及改正不足。
教师在课后备,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以及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都能够有深刻的反思、体会和感悟,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有效教学是教学双方的共同追求,教师备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必经途径之一。因此,做到有效备课,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备目标
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备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教育教学无论改革,这一环节都不应该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它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方向问题。
“目标”是指要想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放到教学上,也就是某一学科经过一学期、一学年或一个初中阶段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再往小里说,就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实施要学生掌握哪些东西。简而言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目的性。如果这个目的性不明确、不科學,那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混乱的、盲目的,其教学效果也是凌乱的,甚至是恐怖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所有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科学性为中心准则,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加以润色、添减,从而形成科学性的五彩斑斓的教育教学目标。
虽然目标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有一些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1、知识目标:通过这一个学期或者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为后面的学习积累基础知识,如:拼音、字词、短语、语法、文学常识、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都可以纳入到知识目标中去。
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使学生掌握某方面的能力技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观察能力、描写能力、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搜集材料能力等。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受某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感染,从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者从反面教材中获得对照和反省。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亲情友情、博爱和平、人文修养等,所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教育都可以吸纳到这一目标中来。
除了这三大必备目标之外,还有一个最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考试目标。这是我们当前教育必须正面应对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无法改变的,既然改变不了它就只有面对它。有人说,前面的三大目标里面不是已经包括这些内容了吗?的确。但是还有两点值得我们格外注意:(1)在应知应会的目标中,如果属于考试重点对象的就要特别强调突出,给学生夯实。(2)现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超出课本或大纲要求以外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还要适时地予以补充说明,训练掌握。
二、备教材
在弄清楚目标后即开始落实目标,落实目标的具体载体就是教材。要实施高效性、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就必须将教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运用自如。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备教材之前,要认真阅读教参,教参给教者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各项教学目标。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材分析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可以说,教参是教材编写者教育教学经验的结晶,是对整节课宏观上的把握。阅读教参可以了解教材提供的具体教学内容中,教者应重点把握那些知识点地教授,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教者应如何来应答解疑。所以在备教材时,要详读教参。
教材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是丰富的、多元的,我们要善于多角度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教材出现的内容不一定全讲;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备课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拓宽教学的天地。另外,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备课这一先进的资源和手段进行备课。记得我在教授李白所写的《行路难》一诗时,我首先把教参熟读,了解教授此诗应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生活离得很远。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此诗内涵,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诗文知识以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这样就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教材知识,还拓宽了视野。
三、备学生
备课应是师生双边互动式的合作。一堂课的好坏评价标准是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教者教了多少。如果说前面备教材是知己的话,备学生就是知彼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做为学生个体而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备学生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同时要兼顾个性的差别。正所谓因材施教。学生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库,备课时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初中生对于故事性强的课文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教者就要调动兴趣,让学生多动手动脑主动去学得知识。而理论性强的一些课文,学生的兴趣会稍差一些,教者要在备课时,找到能使学生产生去学的切入点,变学生不爱为喜欢。只有备好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到合理的发展,师生双受益。
四、备教法学法
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课堂上要求师生成为一个学习的合成体,这就要求教者要采取相应的教法学法授生渔及鱼。我在教授古诗词时,通常都采取朗读法及对比法两种教学方式,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古典诗词,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艺术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体味诗韵,同时引入具有可比性的另一篇或几篇诗词进行对比鉴赏,古诗词由于篇幅短小,适合对比方法的教学。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对所学习诗词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加其诗词鉴赏课的容量。在教学中还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法,让学生在学生古诗词中感悟其诗情诗意,还培养其读书的乐趣。
五、课后备
在课前备课、设计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但课后进行反思,进行课后备,也是上好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能够让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及改正不足。
教师在课后备,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以及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都能够有深刻的反思、体会和感悟,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