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道德品质、思想素养等方面产生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限制,学生的情感、思想、品德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境地当中,缺少对这些方面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在音乐课堂中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内容的同时,享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小学音乐;渗透方法
美是道德的源泉,是情感的发源地。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道德教育、心灵教育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美和美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美育渗透”这一主题,对其具体策略进行进一步论述。
一、直观呈现,再现情感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声、光、形、色”四位一体的功能,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直观,更加具体,转化成便于学生理解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變得更加主动,愿意钻研音乐知识,愿意学习音乐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为学生进行视听教学,从情感、画面以及韵律、节奏等多个方面切入音乐作品,让音乐作品更加完善的呈现在学生眼前。
例如,教师在执教《跳球舞》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新疆人民生活、劳动的场景,同时,为学生简单的介绍新疆地区的文化、自然风光等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那么同学们知道新疆有哪些少数民族聚居吗?”接下来,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播放本课当中的几首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让学生感受到新疆人民的勤劳勇敢、能歌善舞以及热情好客。
二、重视交流,引发共鸣
小学生的心理十分敏感,教师的个人情绪非常容易对学生造成影响。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以师生之间的共鸣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将学生引进到音乐课堂当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个人情绪留在教室门外,用饱满的精力和热情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并且对学生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关注,用合理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师的情感,进而引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共鸣。
例如,教师在执教《雪花飞舞》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在小时候是怎样堆雪人,与同伴在大雪中玩耍的,这样一来,学生们便会不由自主的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将自身的情感与教师讲述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进一步升华情感的共鸣,促使教学效果更加优秀。不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实现师生情感的进一步交融,促进教学效率更上一层楼,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中的美。
三、结合流行,培养审美
现如今,我国的文化事业繁荣昌盛,虽然流行音乐更新换代极快,“口水歌”泛滥,但其中也不乏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学习和品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教材中的音乐知识,更要让学生对现如今的流行音乐产生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能够分辨什么是真正优秀的歌曲,什么是粗制滥造,没有审美价值的歌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旋律优美、歌词内容健康,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歌曲,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
比如,在当今,类似于《卡路里》这样的歌曲红极一时,虽然这些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朗朗上口,但是歌词肤浅,不值得被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仔细的甄别流行音乐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由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主题演变而来的《不想长大》;用“瞎子阿炳”的故事为切入点,诉说歌手自己音乐故事的《南音》等。如此,教师就能够借助流行音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审美观念以及相应的审美能力。
四、情感教育,激发感恩
情感教育是美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内容,一个不懂感恩,没有感恩之情的人,是不能够被他人信任的,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此期间对学生传递了怎样的情感教育,都能够对学生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例如,教师在执教《国歌》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讲革命故事,让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知道感恩革命先辈,促使学生的爱国情更加浓烈。
再如,教师在执教《摇篮曲》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照顾自己成长的不易,学会感恩父母。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教师付出心血,才能让美育深刻的融入到音乐课堂当中,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婧.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04):194+198.
[2] 邵凌春,张瑞丰.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美育教育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24):135.
关键词:美育;小学音乐;渗透方法
美是道德的源泉,是情感的发源地。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道德教育、心灵教育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美和美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美育渗透”这一主题,对其具体策略进行进一步论述。
一、直观呈现,再现情感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声、光、形、色”四位一体的功能,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直观,更加具体,转化成便于学生理解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變得更加主动,愿意钻研音乐知识,愿意学习音乐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为学生进行视听教学,从情感、画面以及韵律、节奏等多个方面切入音乐作品,让音乐作品更加完善的呈现在学生眼前。
例如,教师在执教《跳球舞》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新疆人民生活、劳动的场景,同时,为学生简单的介绍新疆地区的文化、自然风光等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那么同学们知道新疆有哪些少数民族聚居吗?”接下来,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播放本课当中的几首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让学生感受到新疆人民的勤劳勇敢、能歌善舞以及热情好客。
二、重视交流,引发共鸣
小学生的心理十分敏感,教师的个人情绪非常容易对学生造成影响。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以师生之间的共鸣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将学生引进到音乐课堂当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个人情绪留在教室门外,用饱满的精力和热情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并且对学生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关注,用合理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师的情感,进而引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共鸣。
例如,教师在执教《雪花飞舞》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在小时候是怎样堆雪人,与同伴在大雪中玩耍的,这样一来,学生们便会不由自主的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将自身的情感与教师讲述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进一步升华情感的共鸣,促使教学效果更加优秀。不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实现师生情感的进一步交融,促进教学效率更上一层楼,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中的美。
三、结合流行,培养审美
现如今,我国的文化事业繁荣昌盛,虽然流行音乐更新换代极快,“口水歌”泛滥,但其中也不乏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学习和品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教材中的音乐知识,更要让学生对现如今的流行音乐产生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能够分辨什么是真正优秀的歌曲,什么是粗制滥造,没有审美价值的歌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旋律优美、歌词内容健康,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歌曲,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
比如,在当今,类似于《卡路里》这样的歌曲红极一时,虽然这些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朗朗上口,但是歌词肤浅,不值得被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仔细的甄别流行音乐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由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主题演变而来的《不想长大》;用“瞎子阿炳”的故事为切入点,诉说歌手自己音乐故事的《南音》等。如此,教师就能够借助流行音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审美观念以及相应的审美能力。
四、情感教育,激发感恩
情感教育是美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内容,一个不懂感恩,没有感恩之情的人,是不能够被他人信任的,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此期间对学生传递了怎样的情感教育,都能够对学生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例如,教师在执教《国歌》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讲革命故事,让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知道感恩革命先辈,促使学生的爱国情更加浓烈。
再如,教师在执教《摇篮曲》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照顾自己成长的不易,学会感恩父母。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教师付出心血,才能让美育深刻的融入到音乐课堂当中,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婧.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04):194+198.
[2] 邵凌春,张瑞丰.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美育教育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