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适当运动,可以降低代谢综合症的危害,并可相应减少多种心血管致病因素的危险。
关键词:运动;代谢综合征;影响
方法 通过临床试验,随机把情况大致相同的老人分成两组,一组不进行任何物理锻炼,另一组通过系统指导,如有氧运动、步行、慢跑等锻炼后,6个月后运动组相比对照组在各项临床指标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观。结果 降低了各种致病因素危险程度,减少了代谢综合症队机体的危害。结论 定期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防治代谢综合征,增强肌体抵抗力,预防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减少NIDDM发病率,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糖脂代谢而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并可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组合而成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增加了发生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同时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这四种疾病经常相互影响,极大威胁着人的健康,同时吸烟、饮酒、久坐等不良嗜好,也都会增加他们患“代谢综合症”的危险。
肥胖是代谢綜合征最直接也是最危险的因素,正常人群的体重指数(BMI)应该保持在20到23之间。研究表明[1],心肌梗死后存活的患者中半数有胰岛素抵抗。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心肌梗死后头6个月内体重减轻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危象的风险将会降低,而体重增加者该风险将会增大。当人的BMI超过24时,患高血压的危险就是正常人群的3到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到3倍;超过29时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增加;BMI突破30时,患上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将提高10倍。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调查,代谢综合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代谢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在50至70岁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所以说,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着手解决,刻不容缓,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费用低廉、经济实惠的物理锻炼也是可以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的。
最近研究还表明,年龄在55岁至75岁之间,若维持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方案,可以有效的抵抗潜在的死亡危险因素[2]。这包括心脏疾病及糖尿病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该项研究共有104名老人参与。所有参加者先前都没有心血管疾病治疗史,血压正常,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得到鼓励他们增加运动的小册子,比如步行可以提高健康水平等内容。另一组则参加一系列有指导的每周三次,每次60分钟的运动,该训练组合涉及所有的重要肌肉群以及心脏的循环系统,包括跑步机、单车的有氧运动以及重量训练。在训练六个月后,运动组在最大摄氧量方面显著提升了16%,而力量则提高了17%。平均体重也相应减低,同时腹部脂肪减少20%,但是没有运动的一组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另外运动组的参加者没有代谢综合征的新病案,并且9人得到明显改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老人可以从运动中受益,特别是减低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研究结果也表明运动对于控制多种危险因素的有效性。
规律的体育运动、适当减重以及低脂肪、富含纤维的低热量膳食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长期体育运动是必要和可行的,只有长期坚持锻炼才能保持胰岛素敏感性的稳定。通常认为可改善代谢综合征的运动为每日4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行走、跑步、骑车、健美操。这种运动方案对于不太习惯运动的人和肥胖者来说可能难以进行,然而,他们的运动可以从较低强度开始,每日20分钟,在适应了运动强度后逐渐增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的成分,入以步行代替乘车等。
坚持运动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运动不仅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防止因增龄带来的体重增加和有氧容量的减低,长期的锻炼能维持全面的身心健康,减轻中年以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虽然控制体重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有所帮助,而没有定期的身体运动难于维持不变的体重。此外运动可减低与年龄相关的血压增加,减低高血压病人白天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和二十四小时平均动脉压,减轻心室肥厚和外周血管阻力,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中年人群中运动与血压的负相关性,而且在调整体重与脂肪等混杂因素后更为明显。
体育运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近年来医疗费用占国民生厂总值的比例逐年上升,巨额的医疗投资仍然不足以改善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在已支出的医疗费用中相当一部分比例是用来治疗可预防的疾病,而这部分疾病许多是由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我国政府提出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各地区从福利彩票收益中,划出一部分款项来修建各种体育设施,也正是利用体育运动进行防病治病,从而提高人群总体健康水平。
总之,定期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防治代谢综合征,预防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减少NIDDM发病率,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糖脂代谢而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并可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此种成本低廉的治疗方案在人群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05;46:277-283),
[2]《美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12月30日)
关键词:运动;代谢综合征;影响
方法 通过临床试验,随机把情况大致相同的老人分成两组,一组不进行任何物理锻炼,另一组通过系统指导,如有氧运动、步行、慢跑等锻炼后,6个月后运动组相比对照组在各项临床指标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观。结果 降低了各种致病因素危险程度,减少了代谢综合症队机体的危害。结论 定期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防治代谢综合征,增强肌体抵抗力,预防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减少NIDDM发病率,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糖脂代谢而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并可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组合而成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增加了发生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同时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这四种疾病经常相互影响,极大威胁着人的健康,同时吸烟、饮酒、久坐等不良嗜好,也都会增加他们患“代谢综合症”的危险。
肥胖是代谢綜合征最直接也是最危险的因素,正常人群的体重指数(BMI)应该保持在20到23之间。研究表明[1],心肌梗死后存活的患者中半数有胰岛素抵抗。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心肌梗死后头6个月内体重减轻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危象的风险将会降低,而体重增加者该风险将会增大。当人的BMI超过24时,患高血压的危险就是正常人群的3到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到3倍;超过29时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增加;BMI突破30时,患上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将提高10倍。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调查,代谢综合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代谢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在50至70岁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所以说,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着手解决,刻不容缓,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费用低廉、经济实惠的物理锻炼也是可以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的。
最近研究还表明,年龄在55岁至75岁之间,若维持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方案,可以有效的抵抗潜在的死亡危险因素[2]。这包括心脏疾病及糖尿病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该项研究共有104名老人参与。所有参加者先前都没有心血管疾病治疗史,血压正常,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得到鼓励他们增加运动的小册子,比如步行可以提高健康水平等内容。另一组则参加一系列有指导的每周三次,每次60分钟的运动,该训练组合涉及所有的重要肌肉群以及心脏的循环系统,包括跑步机、单车的有氧运动以及重量训练。在训练六个月后,运动组在最大摄氧量方面显著提升了16%,而力量则提高了17%。平均体重也相应减低,同时腹部脂肪减少20%,但是没有运动的一组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另外运动组的参加者没有代谢综合征的新病案,并且9人得到明显改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老人可以从运动中受益,特别是减低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研究结果也表明运动对于控制多种危险因素的有效性。
规律的体育运动、适当减重以及低脂肪、富含纤维的低热量膳食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长期体育运动是必要和可行的,只有长期坚持锻炼才能保持胰岛素敏感性的稳定。通常认为可改善代谢综合征的运动为每日4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行走、跑步、骑车、健美操。这种运动方案对于不太习惯运动的人和肥胖者来说可能难以进行,然而,他们的运动可以从较低强度开始,每日20分钟,在适应了运动强度后逐渐增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的成分,入以步行代替乘车等。
坚持运动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运动不仅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防止因增龄带来的体重增加和有氧容量的减低,长期的锻炼能维持全面的身心健康,减轻中年以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虽然控制体重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有所帮助,而没有定期的身体运动难于维持不变的体重。此外运动可减低与年龄相关的血压增加,减低高血压病人白天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和二十四小时平均动脉压,减轻心室肥厚和外周血管阻力,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中年人群中运动与血压的负相关性,而且在调整体重与脂肪等混杂因素后更为明显。
体育运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近年来医疗费用占国民生厂总值的比例逐年上升,巨额的医疗投资仍然不足以改善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在已支出的医疗费用中相当一部分比例是用来治疗可预防的疾病,而这部分疾病许多是由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我国政府提出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各地区从福利彩票收益中,划出一部分款项来修建各种体育设施,也正是利用体育运动进行防病治病,从而提高人群总体健康水平。
总之,定期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防治代谢综合征,预防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减少NIDDM发病率,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糖脂代谢而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并可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此种成本低廉的治疗方案在人群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05;46:277-283),
[2]《美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