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学生的权利。尽管教师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用心把握,但错误的出现总是不可避免。这时如果能够读懂学生产生错误的真实原因,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并挖掘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那么课堂将因“错误”而美丽。
一、变废为宝——悟错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必然会产生错误,这时教师应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牵而悟之,变“废”为“宝”,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思维冲突。
以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为例: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各有多少公顷?
老师先让学生读题,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等量关系,让学生尝试列方程。
生1:设颐和园陆地面积大约有x公顷,列方程:x 3x=290。
生2:不对,应该设颐和园水面面积大约有x公顷,列方程:x 3x=290。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2:问题要求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各有多少公顷,因此可以设陆地面积为x公顷,也可以设水面面积为x公顷。
师:题中要求两个未知量,这是关键,只要紧紧抓住两者间的关系,无论设哪个量为x,都可以解答。
生2:我明白了,设1倍数(陆地面积)为x公顷解答方便。这道题如果设水面面积为x公顷,那么陆地面积表示为■x公顷,列方程:x ■x=290。
学生的求异思维,令大家刮目相看,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二、误入歧途——辩错
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有时会故意“出错”,引学生误入歧途,产生错误的学情信息。然后再根据错误及时点拨、引导和解惑,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例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学生观察圆锥后认为圆锥有无数条相等的高,以及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三角形。面对学生的错误发现,笔者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引导大家展开辨析。
坚持“圆锥的高有无数条”的同学认为圆锥的高是从顶点沿着侧面量到底面圆周上,立刻有学生反驳,高应该是垂直的,不能在侧面上量,它应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所以只有一条。对于圆锥的侧面展开是否是三角形,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实践来证明。有人剪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却怎么也围不出圆锥;也有人先用纸将圆锥的侧面完全覆盖,再沿着边剪开,发现居然是扇形。
让学生亲历辨错过程,抹去了头脑中那些错误的猜想,主动建构新知。
三、对症下药——纠错
面对错误,教师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纠正错误。
二年级学习乘法时有这样一组题目:(1)有2排桌子,每排有6张,一共有多少张?(2)有2排桌子,一排6张,另一排7张,一共有多少张?这时会发现学生在解答第2题时答案五花八门:6×7=42(张);6×2=12(张);7×2=14(张);2 6 7=15(张)。很显然,学生是受到乘法应用题的影响,没有读懂题意,从而胡乱凑数列式。老师把四种错误的算式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找出错误原因。接着教师引导:这四道算式应该怎样改正就正确了呢?比如算式①,学生说:只要把“×”改成“ ”;对于算式②只要把另一排的7张桌子看作6张加1张即可,列式:6×2 1=13(张)。
“错误”不容“错过”,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后周小学)
一、变废为宝——悟错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必然会产生错误,这时教师应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牵而悟之,变“废”为“宝”,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思维冲突。
以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为例: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各有多少公顷?
老师先让学生读题,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等量关系,让学生尝试列方程。
生1:设颐和园陆地面积大约有x公顷,列方程:x 3x=290。
生2:不对,应该设颐和园水面面积大约有x公顷,列方程:x 3x=290。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2:问题要求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各有多少公顷,因此可以设陆地面积为x公顷,也可以设水面面积为x公顷。
师:题中要求两个未知量,这是关键,只要紧紧抓住两者间的关系,无论设哪个量为x,都可以解答。
生2:我明白了,设1倍数(陆地面积)为x公顷解答方便。这道题如果设水面面积为x公顷,那么陆地面积表示为■x公顷,列方程:x ■x=290。
学生的求异思维,令大家刮目相看,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二、误入歧途——辩错
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有时会故意“出错”,引学生误入歧途,产生错误的学情信息。然后再根据错误及时点拨、引导和解惑,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例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学生观察圆锥后认为圆锥有无数条相等的高,以及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三角形。面对学生的错误发现,笔者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引导大家展开辨析。
坚持“圆锥的高有无数条”的同学认为圆锥的高是从顶点沿着侧面量到底面圆周上,立刻有学生反驳,高应该是垂直的,不能在侧面上量,它应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所以只有一条。对于圆锥的侧面展开是否是三角形,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实践来证明。有人剪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却怎么也围不出圆锥;也有人先用纸将圆锥的侧面完全覆盖,再沿着边剪开,发现居然是扇形。
让学生亲历辨错过程,抹去了头脑中那些错误的猜想,主动建构新知。
三、对症下药——纠错
面对错误,教师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纠正错误。
二年级学习乘法时有这样一组题目:(1)有2排桌子,每排有6张,一共有多少张?(2)有2排桌子,一排6张,另一排7张,一共有多少张?这时会发现学生在解答第2题时答案五花八门:6×7=42(张);6×2=12(张);7×2=14(张);2 6 7=15(张)。很显然,学生是受到乘法应用题的影响,没有读懂题意,从而胡乱凑数列式。老师把四种错误的算式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找出错误原因。接着教师引导:这四道算式应该怎样改正就正确了呢?比如算式①,学生说:只要把“×”改成“ ”;对于算式②只要把另一排的7张桌子看作6张加1张即可,列式:6×2 1=13(张)。
“错误”不容“错过”,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后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