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不容“错过”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fe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学生的权利。尽管教师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用心把握,但错误的出现总是不可避免。这时如果能够读懂学生产生错误的真实原因,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并挖掘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那么课堂将因“错误”而美丽。
  一、变废为宝——悟错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必然会产生错误,这时教师应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牵而悟之,变“废”为“宝”,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思维冲突。
  以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为例: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各有多少公顷?
  老师先让学生读题,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等量关系,让学生尝试列方程。
  生1:设颐和园陆地面积大约有x公顷,列方程:x 3x=290。
  生2:不对,应该设颐和园水面面积大约有x公顷,列方程:x 3x=290。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2:问题要求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各有多少公顷,因此可以设陆地面积为x公顷,也可以设水面面积为x公顷。
  师:题中要求两个未知量,这是关键,只要紧紧抓住两者间的关系,无论设哪个量为x,都可以解答。
  生2:我明白了,设1倍数(陆地面积)为x公顷解答方便。这道题如果设水面面积为x公顷,那么陆地面积表示为■x公顷,列方程:x ■x=290。
  学生的求异思维,令大家刮目相看,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二、误入歧途——辩错
  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有时会故意“出错”,引学生误入歧途,产生错误的学情信息。然后再根据错误及时点拨、引导和解惑,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例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学生观察圆锥后认为圆锥有无数条相等的高,以及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三角形。面对学生的错误发现,笔者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引导大家展开辨析。
  坚持“圆锥的高有无数条”的同学认为圆锥的高是从顶点沿着侧面量到底面圆周上,立刻有学生反驳,高应该是垂直的,不能在侧面上量,它应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所以只有一条。对于圆锥的侧面展开是否是三角形,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实践来证明。有人剪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却怎么也围不出圆锥;也有人先用纸将圆锥的侧面完全覆盖,再沿着边剪开,发现居然是扇形。
  让学生亲历辨错过程,抹去了头脑中那些错误的猜想,主动建构新知。
  三、对症下药——纠错
  面对错误,教师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纠正错误。
  二年级学习乘法时有这样一组题目:(1)有2排桌子,每排有6张,一共有多少张?(2)有2排桌子,一排6张,另一排7张,一共有多少张?这时会发现学生在解答第2题时答案五花八门:6×7=42(张);6×2=12(张);7×2=14(张);2 6 7=15(张)。很显然,学生是受到乘法应用题的影响,没有读懂题意,从而胡乱凑数列式。老师把四种错误的算式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找出错误原因。接着教师引导:这四道算式应该怎样改正就正确了呢?比如算式①,学生说:只要把“×”改成“ ”;对于算式②只要把另一排的7张桌子看作6张加1张即可,列式:6×2 1=13(张)。
  “错误”不容“错过”,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后周小学)
其他文献
为研究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液压再生系统,介绍了并联型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及作用原理,搭建了AMESim模型。根据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特性,确定其排量方式,制定了能量回收规
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准确定位办学方向;坚持技能本位,强化高职院校的鲜明办学特色和优秀教育质量,以此赢得社会的认可与接纳;坚持产教结合,建立校企一体化机制,服务于
【摘 要】同样的教学,因实施的教学程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借鉴写作的叙事形式,小学美术教学一般可采用顺叙式、倒叙式和插叙式的教学程序。选择哪种程序,不仅要分析教学内容的顺序性,学生的发展规律,还要看教师的美术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智慧。  【关键词】程序顺叙式倒叙式插叙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关注教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重点、难点的处理,而对处理时方式方法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的关注则不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思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鲜活的写作灵感和素材。我们尝试着引领中年级学生聚焦生活实际,进行多样化的生活小片段练习。经过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小型练习,让学生的文字平添了不少纯真和童趣。  我们愿意孩子们像创作出《昆虫记》的法布尔一样,饶有兴趣地投入观察,在一次次小小的聚焦中,发现有意思的生活片段。为此,我们